我閨蜜雯姐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今年29歲,在一家廣告公司做HR。
可能很多人對北京土著的第一印象就是有車有房財務自由,其實不然,一線城市同樣有富人窮人普通人,就拿雯姐來說,雖然是住城六區,聽起來倍兒有面,但是豐臺在城六區中的發展相對也是比較靠後的,教育在海澱,CBD在朝陽,豐臺的經濟數據除了略高於石景山外和其餘四個區都沒法比。
雯姐也從來沒覺得自己是有錢人,一家三口2008年的時候還擠在70平的房子裡,後來咬咬牙置換了一套109平的,房貸到現在都沒還完,吃穿用度都是普通水平,離財務自由還差十萬八千裡呢。
所以啊,北京人也不見得都是富豪,家庭淨資產才是衡量一個人最高綜合實力的標準。什麼是淨資產?就是你的家庭總資產減去所有負債得出的數值,總資產包括房產、股票、債券等,負債指各類房貸車貸商業貸。
怎麼樣,大家算出自己的家庭淨資產有多少了嗎?根據2019年胡潤財富報告的數據,全國擁有千萬資產的富裕家庭僅有198萬戶,如果你的家庭淨資產有1000萬,恭喜,你已經成功打敗全國99.54%的家庭了~
下面我們繼續把範圍收窄,來看看在城鎮居民家庭中淨資產1000萬是什麼水平——據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2019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317.9萬元,淨資產均值為289萬元,僅有9%的城鎮居民家庭擁有1000萬以上的淨資產。
綜上所述,1000萬家庭淨資產的水平在我國絕對是達到了富裕的級別,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高淨值人群。
問題來了,怎麼才能成為有錢人?在這198萬戶千萬資產級別的富豪中,有60%是企業主,20%是金領,10%是炒房客,10%是職業股民。
誠然在過去20年裡中國房地產市場高速發展,有一批投機的炒房者從中獲取了可觀的收益,但是這種畸形的趨勢正逐步被打破,此次十四五規劃首次把「房住不炒」寫入到文件中,中央的政策紅線再三強調要嚴控房產泡沫,目前我國平均住宅自有率已經高達93.6%,剛需人口的數量越來越少,未來想靠投資不動產暴富一定是行不通的。
俗話說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要先學習模仿他們的習慣和思路。《2020中國高淨值人群健康投資白皮書》為我們呈現了高淨值人群的畫像:普遍受教育程度高、視野廣、知道如何利用好的資源來為自己創造更多財富、家庭資產配置中金融資產佔比高達73.6%。
總結下來兩個字——理財。
高淨值人群因為學歷高、見識廣,所以對金融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知,普通人把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全存在銀行可能還沾沾自喜:「我存下錢了,我一定會越來越有錢!」殊不知這在高淨值人群眼裡看來存銀行完全就是在貶值,每年通貨膨脹率6%,你算算你定存那點收益能夠跑贏通脹嗎?
城鎮居民家庭雖然也有理財的意識,但還是太守舊,銀行定存佔比偏高。
城鎮居民家庭金融資產構成2020年了,埋頭苦幹固然沒錯,但有時候也要抬頭看看這個世界,想想為什麼同樣一天24小時,別人就可以躺賺,而你只能苦幹呢?人追錢隔座山,錢生錢隔層紗。
很多人覺得理財是有錢人考慮的事,這個觀點大錯特錯。
還是拿我閨蜜雯姐舉例,她家置換房子前也是習慣把錢都存銀行,後來還貸壓力大,發現把錢存銀行一點幫助都沒有,就來問我有什麼好的理財產品,然後她就沉迷政府債無法自拔了。
在我的把關下雯姐的投資之路暢通無阻,畢竟我們還是以穩健為主,在安全的基礎上儘可能拔高收益嘛,這幾年她靠買政府債陸陸續續賺了十萬(她本金30萬),上周末她剛收到雲南瑞麗政府債項目的派息,請我吃了頓火鍋,我涮了一塊毛肚,笑嘻嘻地問她:「怎麼樣,姐們兒這個理財顧問給你推薦的香不香?」
「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