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家庭」標準來了,淨資產要達到「這個數」,你屬於中產嗎?

2020-12-22 騰訊網

雖說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還有一定的差距,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有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2019年人均GDP已經達到了7.5萬,有一些家庭早已脫貧,實現了人人羨慕的經濟自由。現在,「中產」已成網絡熱詞,很多人都希望自己也能成為「中產家庭」中的一員。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的中產階級已經接近4億了,從數字來說居世界第一,而且照情形來看,這一群體的人數還會增長。不過,有專家指出:中國的中產階級,其實是最焦慮的群體。

但有網友表示,這年頭誰不焦慮,那我寧願當一個焦慮的中產階級。畢竟在國人心中,中產家庭意味著較高的生活水平。這種小富即安的小資生活,是大家都嚮往的。那到底「中產家庭」的標準是多少?要達到怎樣的條件才能達標呢?

目前,我國中產階級家庭還沒有明確的劃分標準,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會有不同的標準。曾任勞動部工資司副司長的蘇海南表示,中產家庭應該具備以下四個條件。第一,家庭收入水平等於或略低於或略高於平均水平;第二,中產家庭的滿足條件是生活富裕及收入穩定。第三,中產家庭的成員職業應該處於社會職業金字塔的靠中區域;第四,中產家庭會形成一定的價值觀和行為規範。

另外,根據2019年新中產階級白皮書對中產階級家庭的劃分,新中產階級家庭的淨資產中位數應該是371萬元。其中,有兩個名詞需要解釋一下。「淨資產」的意思是假如你有估值200萬的房子,但還有70萬的房貸,那你的淨資產就不是200萬,而是扣除房貸後的130萬。

另一個就是「中位數」,這裡的中位數和平均數不同,它不是一個具體的標準值,而是一個中間值,也就是說,有50%的中產家庭淨資產高於這個數,50%的中產家庭淨資產低於這個數。

胡潤研究所對「中產階級」的定義又不同,它認為中產就是除去基本的生活開銷後,仍然具有較高消費力和投資能力的社會群體,「中產家庭」的基本消費開支不能超過年平均可支配收入的50%。根據其數據,目前我國大陸「中產家庭」的數量已經達到3320萬戶,這一可觀的數字說明很多家庭滿足了條件。

其中,新入門的中產家庭達到了1000萬戶以上,擁有最多「中產家庭」的城市是北京,排名第二的城市是上海。同時,北京、上海、廣東這三個省市的中產家庭數量佔整個中國大陸的50%。

還有一個研究所也給出了中產階級家庭的劃分標準,瑞信研究院按照美國當地擁有5萬到50萬美元的資產為標準來劃分,他們通過對國際貨幣的購買力價值評定,再根據當地的購買力情況,得出了這一中產財富範圍。

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機構,不同的群體對「中產家庭」有不一樣的標準,並沒有國際廣泛認可的衡量標準。在我們普羅大眾心中,有房有車,工作穩定,存款可觀,一家老小不愁吃穿用度,是大家理想中的「中產」生活。

其實,中產階級也只是一個頭銜,在大城市身家百萬的人說不定還沒有在小城市月入一萬的人過得愜意悠閒。做人最重要的是活著開心,把錢花在刀刃上,提升生活品質和幸福感,對此,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中產家庭」新標準出爐!淨資產要達「這個數」,你還差多少?
    這樣可能比較抽象,具體體現為一線城市的家庭,年收入要在30萬以上,其他城市的要求會稍低一點,因為整體的收入水平會更低一點,但也要在20萬以上,並且淨資產要達到300萬。我們可以來算一筆帳,如果是一家三口,一線城市年收入30萬以上,月均收入就要達到8300多元,其他城市的月均收入只要達到5500元就可以了。
  • 中產家庭「標準」出爐,資產達到「這個數」,就算是「富裕」家庭
    低產家庭自然不必說了,可能他們的工資只在及格線或者低於及格線,日常能夠解決溫飽問題已經算是不錯的了,基本上就連改善夥食的機會都對他們來說很奢侈。 而在這個社會,高產家庭也不是很多,這些人也許是行業精英,亦或是商界領袖,他們對金錢的追求達到了頂峰。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只要他們是中產階級家庭中的一員,就已經十分知足了。
  • 中產家庭要達到什麼標準?近3400萬戶家庭「過關」,包括新中產!
    那麼究竟在我們國家,達到什麼樣的標準會成為中產家庭呢?其實目前來看是沒有一個決定的數據說明「中產家庭」的標準的,其實中產就是指,國內的群眾在溫飽和富裕的一種狀態,比溫飽家庭生活條件要好,比富裕家庭生活條件稍次。
  • 中產家庭報告來了,你家達到標準了嗎?已有數千萬戶達標,有你嗎
    中產家庭這個詞應該是近些年聽得比較多的一個詞。所謂中產家庭,是指人們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並且中等層次的需求也到了比較好的滿足,還不到追求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的家庭。目前在我國並沒有一個明確的「中產家庭」的標準。在各類報告上,「中產家庭」的標準都不一。2019年11月19號,胡潤研究院公布了《2019年胡潤財富報告》。
  • 「中產家庭」標準出爐,國內有3320萬戶達標,你是中產嗎?
    相信在大家的日常生活當中,除了小康水平之外,都聽說過中產家庭。畢竟,在現在這個社會裡,中產家庭意味著一定程度上的財富,而達到這個標準的人,也自然而然的會讓人心生羨慕,甚至他們的日子也會過得相對較好。
  • 有房有車就是中產家庭嗎?我國中產新標準出爐,看看你家達標嗎?
    所以不要看著平均工資覺得我為當地拖後腿了,一個千萬級的富豪可以幫很多普通工資水平的上班族平均上去,可以查查當地所在城市的工資水平的中位數,來看看自己到底是出於上半部分還是下半部分,從而得知自己在當地處於什麼水平。但是還有很多人想要知道自己的家庭的經濟情況到底是什麼水平,而中產家庭就是我們認為普通家庭能夠達到的比較好的生活水平。
  • 「中產家庭」標準出爐,國內已有3320萬戶達標,你達標了嗎?
    截止2019年,我國人均GDP已經達到一萬元,小康家庭早已不再是「夢想」。「中產家庭」標準出爐,國內已有3320萬戶達標,你達標了嗎? 以一家三口來算,一線城市年收入30萬,那就是平均每人年薪10萬,月薪8333元就算中產家庭,而二線城市。每個家庭成員只有5555元被認為是中產階級家庭。
  • 我國有3320萬戶達標「中產家庭」的標準,什麼樣的標準才達標呢?
    胡潤的這份報告,如果按照一家三口來說,在一線城市年收入30萬,起碼要月平均收入達到8333元才算是中產家庭,並且還要有固定資產才行,而在二線城市其家庭成員也要月平均收入5555元才算是中產家庭,這樣看來能達到標準的沒有多少。
  • 中產家庭什麼標準?國內已經超過3千萬戶達標,你有沒有拖後腿?
    說了這麼多,其實總歸還是從收入上來區分到底是不是中產的,根據官方數據顯示,其實中產家庭的收入並不是像大家想像的那般高不可攀,根據所在城市來判斷,如果是在一線城市,那麼年入50萬元,或者50萬元以上的家庭就可以稱之為中產家庭,按月薪來計算的話,也就是說能夠達到2萬元以上的,都可以稱之為中產家庭。
  • 資產達到「這個數」,超全國99%家庭?中產家庭到底有多少?
    文:阿童木 去年這個時候,胡潤研究院曾經發布了一份《財富報告》,其中顯示出中國家庭擁有的財富情況。《報告》表明:我國比較富裕的家庭,主要分布在「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香港、杭州等發達地區的數量也比較多。除此之外,《報告》還顯示出我國中產家庭、富裕家庭以及高淨值家庭的財富狀況。
  • 新中產家庭的標準是什麼?
    新中產家庭的水準比起前些年媒體發布的中產其實是有所降低的。這也更貼近於實際。現在網上動輒月薪兩萬生活多麼拮据,身邊遍地都是幾十上百萬收入的說法,其實僅存於網絡。我國14億人口,納稅人群只有6000萬。現在個稅起徵點是5000元,也就是說,能達到5000元標準就已經足以躋身全國前20%的收入水平了。因此5000元*2大概也就成為了標準中產階層門檻。以下圖為例,新興中產階層家庭月可支配收入是5200-8300元。標準中產則是8300-12500元。上層中產是12500-24000元。
  • 「中產家庭」的標準是什麼?如今答案被揭曉,你家是否達標?
    但是在2019年,卻達到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5萬左右,間接說明許多家庭或個人已經實現了經濟自由。如今,很多家庭以「中產家庭」為目標,希望自己的家庭成為「中產家庭」。近年來,關於「中產家庭」的熱議不斷,一時間讓「中產家庭」戴上了神秘的「面紗」!只是「中產家庭」的標準是什麼,有多少資產才能被稱為「中產家庭」,成為了當今最大的一個疑問!
  • 算一算:你是中產階層嗎?
    本文選擇居住地城市核心區配套設施完善,達到標準住宅面積,房齡不超過5年,中等檔次偏上的住宅確定為標準住宅,作為社會大眾的追求目標,並以此為基準,僅考察維持家庭(或個人)社會價值、社會地位和社會聲望的收入和物質基礎,以社會階層指數形式,將社會劃分為超貧階層、貧產階層、中產階層和富裕階層四大基本階層,十四個社會階層,其中超貧階層劃分為暗黑階層、赤貧階層、極貧階層三個階層,貧產階層劃分為下貧產階層
  • 「中產階層」成為熱議話題,月薪多少算得上「中產」?你達標嗎
    在中國,「中產階層」是一個非常時髦的詞彙,如果你是屬於這個階層的,那麼你的感覺就是「高人一等」,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乍一看城市裡的白領都是中產階層,但是真正算下來,這些人的工資還沒有農民工們高,這樣算,大家不都是中產階層嗎?憑什麼他們就要「高人一等」呢?
  • 2020中產階層標準,到底是多少才可以
    2020中產階層標準,到底是多少才可以2020年的最新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的新中產家庭的淨資產中位數是在371萬左右的,平均負債為112萬元,主要是集中於房貸。而在大部分的中產家庭之中,56%的新中產擁有房產,其中39%是自住房產,17%是投資房產。當然了,你所看到的只是中國一個中產家庭的收入,其實這樣的家庭在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以及大部分的二線城市都是很容易達到的。
  • 你是中產嗎?收入高低是否是衡量新中產的唯一標準?
    如果按照這個報告來看,那麼明年將有一半的中國人達到中產。那麼中產階級的標準究竟是什麼?其實,各家權威機構對中產階級的標準是不同的:在福布斯的標準中,中產年收入最低為1萬美元,換算成我國的國情年收入在6.8萬元的群體就算是中產階級,也就是說每月超過5700元收入,中產。
  • 如何界定「中產階層」的標準
    據此,國外學者還劃定了貧困線和家庭淨資產上下限作為中產階層的標定閾值,進而制訂出社會經濟地位量表,以此來測度人們的社會經濟地位。同時,還兼顧到其他維度,認為中產階層概念不都完全反映著人們的收入水平,同時也反映著生活質量、教育地位、消費水平、城鄉結構、職業結構和國情差異等多方面狀況。  以消費標準為基礎的多元指標體系。
  • 我國家庭收入「等級劃分」?6個級別中,多少家庭是中產?你呢
    就好比在我國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中,月薪能比我國三四線城市高出很多,但同樣的這些一線城市的「生活成本」也更高,實際能存下多少錢是另外一回事了。人們就想要知道,在當下我國中家庭收入、存款額達到多少才算是合格呢?就如上面所說的一樣,如果一個家庭擁有10萬存款的情況下,在我國屬於什麼樣的水準?
  • 中國最新貧富標準線:年入15-30萬真的屬於中產嗎?你收入多少?
    今天無意中看到一張中國最新貧富標準線的圖片被發到微信群裡,讓人看看自己屬於哪個群體,屬於什麼階層?當然這是我熟悉的朋友圈,看完之後群裡砸開了鍋。七嘴八舌的表態,有的說自己屬於第八階層;有的說自己屬於最後一階層;好像更多的人傾向於把自己定位為貧窮的階層,據我觀察這個群都是工資月2萬的群體,可是面對這張圖片卻沒有人感覺自己屬於哪個階層就非常有意思。作為一個社會群體,對著這份排行榜的圖片,更多人是充滿焦慮的。焦慮在哪裡?看到自己的收入明顯是歸於某一產,結果自己卻不願承認就讓人顯得困惑。
  • 中國3000多萬中產家庭「財富」地圖
    1、中國中產群體規模現狀,說法太多了要了解新中產首先要明確中產群體。實際上對於這一概念的範圍也是各有不同。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將城鎮居民家庭可支配年收入9000-34000美金(約 6 萬-21 萬人民幣)的群體歸納為中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