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童木
去年這個時候,胡潤研究院曾經發布了一份《財富報告》,其中顯示出中國家庭擁有的財富情況。《報告》表明:我國比較富裕的家庭,主要分布在「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香港、杭州等發達地區的數量也比較多。除此之外,《報告》還顯示出我國中產家庭、富裕家庭以及高淨值家庭的財富狀況。
中產家庭
按照《報告》顯示,我國中產家庭的標準是「資產300萬元」——截至2018年年底,大陸地區的中產家庭數量大約為3320萬戶;也就是說,我國已經有至少3320萬戶家庭的資產超過了300萬元。乍一看,300萬的數字當真不小,很多網友都表示「自己又拖了後腿」;事實上,資產包含的範圍很多,最重要的房子也在其中。如此一來,很多人想必都恍然大悟:如果算上房子等固定資產,自己「坐擁300萬」確實不成問題。事實上,如果資產達到300萬,你確實可以驕傲;因為如果按照中國4.3億家庭計算,中產家庭的300萬已經超過了92%的家庭。
富裕家庭
比中產家庭高上一個檔次的,就是「富裕家庭」,它在《報告》中的資產標準為600萬元。對於很多三四線城市家庭來說,資產想要達到600萬這一標準並不容易,因此這些家庭往往集中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當中。根據資料顯示,中國大陸地區達到「富裕家庭」標準,也就是資產達到600萬元門檻的,總共有超過390萬戶,比之前增長了1.3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地區的「富裕家庭」個數全國第一,達到70.4萬戶。
高淨值家庭
對於高淨值家庭來說,他們的資產又比富裕家庭更勝一籌,《報告》中通常以千萬資產為標準。到了這種級別,已經是社會比較上層的人物;如果你的家庭資產超過千萬,就能夠超過全國99%的家庭。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報告》現實,我國千萬資產的高淨值家庭,成員平均年齡在35歲左右,可以說是「年輕有為」;而這些人主要的投資方式,一般都集中在房地產領域。當然,再往上的話,還有哪些極少數的「億萬資產家庭」,這樣的家庭在國內已經是「頂尖存在」,通常都是一些知名企業家和富豪。
單獨來說,北京不愧是我國的首都——不管是富裕家庭還是高淨值家庭數量,在全國都數一數二,可以說國內「最富裕的地區」之一。不過如果從整體來看,北方地區顯然不是南方地區的「對手」,因為有錢家庭往往集中在江浙粵等地區。不過不管怎樣,大部分中國家庭的核心財富,基本上都集中在房地產身上;也就是說,房子已經成為中國家庭最重要的資產。
這就造成了一種情況:對於很多三四線城市家庭來說,資產過百萬很輕鬆,有一套房子即可;然而如果減去負債的話,通常情況下財富都會大打折扣;而關係到這些家庭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的「可支配收入」,通常水準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