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中國和30多年前相比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大家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了,以前捨不得買的,買不起的東西,現在卻成為了家家戶戶的必備。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放眼全球,也是非常可觀的成績,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經過幾十年的奮鬥,不少人都在城市裡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按現在的房價來算,一套房子就值百萬千萬,再加上積攢的存款,能一次性拿出50萬應該很容易,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目前能一次性拿出50萬元存款的家庭只是很小一部分,可能有些人表示質疑,他們認為以目前的狀態的來說,50萬並不算多,現在能力強的不在少數,難道50萬也拿不出來嗎,何況還是一個家庭?
首先大家要弄清一個概念,就是資產和存款的區別。很多人之所以認為拿出50萬很簡單是因為他們把房子、車子等固定資產也算在內,資產指的是所擁有物品的總價值,它包括的範圍很大,有的人雖然有車有房,但背負不少的貸款,這種情況下,資產多也不意味著能一次性拿出50萬現金。
這樣說可能還不太直觀,我們來看一組數據。此前有經濟機構對各個國家的儲蓄率做了調查,我國的儲蓄率一直都是位列第一,巔峰時期甚至高達50%,現在儲蓄率雖有所下滑,但和部分發達國家相比,可以說是「碾壓」。
另外有數據顯示,我國的存款餘額達到74萬億元,雖然數字看上去很驚人,但我國人口數量龐大,算下來人均存款餘額大概在5萬元,一家三口加起來也不到20萬,這和50萬相差還是比較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這只是平均值而不是中位數,事實上有錢的富豪和沒錢的窮人,兩者的家庭存款差距懸殊,實際存款超過50萬的家庭少之又少,所以這組數據還無法反映真實的情況。
同時,央行做過的調查也印證了存款有50萬的家庭很少的事實。結果顯示,全國存款超過50萬元的家庭只有500萬左右,500萬佔比14億,只有0.37%。
這意味著即便是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能拿出50萬存款的家庭也是少之又少,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房價高,買房難。我國家庭有超7成的資產都「砸」在房子上了,就算是有價值百萬的房子,但多數中產家庭都背負了沉重的房貸,每個月的工資不僅要還房貸,還有生活支出,流動的現金很少。而且還有部分家庭把攢下來的錢用來理財或投資,所以手裡基本沒有閒錢,更別提50萬存款了。
此外,有越來越多以90後為首的年輕人習慣了「超前消費」,雖然他們表面上生活光鮮,但其實花唄和信用卡欠了不少錢。目前我國的90後有1.75億,人均負債額為13萬元,現在的多數年輕人花錢大手大腳,和以前老一輩人的消費觀不一樣,更願意把錢用來享受當下而不是存起來,所以大多沒有多少存款。
由此可見,現在能一次性拿出50萬存款的家庭非常少,他們要麼是收入高的家庭,要麼是生意不錯的老闆,或者是明星、企業家。而多數普通家庭的生活並不如意,只有不停「搬磚」才能追求更好的生活。
新一代00後即將畢業進入職場,「超前消費」的風潮可能會進一步升級,到時候的儲蓄率恐怕會再次走低。你身邊能一次性拿出50萬存款的人多嗎?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