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二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說,與80年代、90年代相比,大多數人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變化,而且正在朝著好的方向變化。我國許多城市家庭都擁有自己的房產。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住房擁有率達到了96%,這也讓很多人認為,即使我國很多普通家庭的資產達到了幾百萬,甚至是上千萬,那能一次性拿出40萬現金的家庭應該是非常多,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要知道答案,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有多少個家庭。根據人口普查數據,中國有14億人口。據測算,中國大約有3.5億戶人家。按存款餘額74.22萬億元計算,人均存款約為5萬元,家庭平均存款為15-20萬元。但無論是15萬還是20萬,與40萬存款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能夠拿出40萬存款的家庭還是較少的。
此外,在2015年央行發布的《存款保險條例》中提到,銀行可以倒閉,銀行倒閉後,儲戶最高可獲得50萬的賠付。所以很多人開始擔心,超過50萬的部分呢?隨後,央行表示,50萬的存款補償基本可以覆蓋98%的儲戶。也就是說,大多數中國人的存款都在50萬以下,存款超過50萬的不到0.4%。如果以14億人口計算,存款超過50萬的人口不足600萬。從這裡可以看出,能夠一次拿出40萬存款的家庭並不多。
對於這個「答案」是不是覺得難以置信?覺得難以接受?那為何我國老百姓都沒有多少存款呢?錢都花哪裡去了呢?其實答案很簡單,主要原因是房地產。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城鎮家庭住房資產佔家庭資產的比重接近70%,而金融資產僅佔20.4%。可以說,大多數家庭把錢花在買房上,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有房才有家,這是許多人的觀念。再加上現在的房價有多高這是有目共睹的,想要買一套房有時候不僅僅要花光自己的所有積蓄還要負債纍纍。
我國絕大多數家庭通過按揭貸款買房,但他們面臨著在未來20年甚至30年必須承擔房貸的壓力。可以說,如果你不買房子,你就體會不到這種感覺。每個月的收入一到帳,也許就要拿出去一半用於償還房貸,剩餘的還要家庭生活所需,還要子女教育費用,還要贍養父母,可以說對於背負房貸的家庭而言,只要收入足夠開支就算好的了,哪裡還敢奢求有幾十萬的存款。
其次,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很多年輕人與老一輩人的「手有餘糧」觀念大不一樣。他們似乎更傾向於「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更好地享受眼前的生活。此外,許多年輕人更喜歡過度消費。許多年輕人不僅沒有多少積蓄,而且負債纍纍。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1.75億90後群體,人均債務總額達13萬元左右。
最後,還有那些投資或創業的人,他們通常會把自己的錢投進去,從而達到賺錢的目的,所以手中可流動的錢就沒有多少了。
當然,對於有房貸的家庭,或者當下的年輕人來說,一次性拿出40萬元是非常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真正能一次拿出這麼多錢的家庭,可能是一些資產上千萬的家庭,還有就是一些老人。很多老年人都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而且幾十年的時間裡多少也存下來一筆錢,不過整體而言,能一次性拿出40萬的家庭如果佔比能達到1%可以說已經算是不錯了,你覺得呢?
本文由永益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