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給農村高考生加分免學雜費
秦玉龍/文
去年高考結束後,我曾在頭條發過一篇《農村女孩為何放棄上大學》的文章,提到一個農村女孩考上了天津一座大學,卻放棄了。她之所以放棄上大學的理由有兩個:一是大學的學雜費太高,即便有助學貸款,家庭也是無力支付生活費。二是怕將來畢業了找不到一份正經工作,因為她的表兄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合適工作,以送外賣為生,對她的觸動影響很大。
其實,無論在鄉村或城市,類似這樣放棄上大學的案例並不少。在一些邊遠落後地區,讓孩子上大學來改變命運,曾經是農民的夢想和追求。然而,面對近年來大學生普遍遭遇的就業難,很多農民以及農村孩子最初的想法開始動搖,「讀書無用論」導致近年來農村高中生源銳減,一些農村高中只有幾名學生,無奈只好停辦高中班,讓高中生去城裡中學就讀。這樣一來,無疑更加大了農村孩子上學的負擔,又使得大部分學生輟學,早早走上了打工謀生的道路。
要知道,我國是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乎國家命運和未來發展大計。培養新型農民或者說有文化有知識的新一代農民,是我國能否實現全民奔小康目標的關鍵所在。近年來,隨著精準扶貧政策的深入推進,很多城裡幹部和大學畢業生被派去農村當村官,雖然他們之中有些人確實紮根鄉村,為農民脫貧致富奔忙操勞,殫精竭慮,但他們終歸會離開鄉村,回到城裡工作生活。所以,長遠謀劃,要從根本上解決鄉村農業技術人才匱乏,緩解鄉村中小學師資力量薄弱的難題,應該把鄉村人才培養儲備的投入放在農民子弟身上,給今年即將參加高考的農村高考生一個機會,在政策上給予幫扶和照顧。
筆者建議,凡是西部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也可以是精準扶貧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或剛剛脫貧的農戶)農村考生,今年參加高考,報考農業、師範類院校或任何公辦、民辦院校,都可以享受30分的加分優惠政策,減免四年學雜費、獎補生活費。
我們相信,政策上的關懷照顧,物質上的支持幫助,也許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很多農村考生的命運,也很有可能改變中國農村、農業未來發展的走向和格局,可謂是利國利民之舉。
筆者認為,針對廣大農民考生的加分政策,應該由教育部統一制定標準,各省(區)統一施行。為避免有人乘機「搭車」或營私舞弊,此規定只限於父母長期在農村生活居住或父母在城裡打工戶籍在農村的農民子女,父母一方或雙方有穩定工作且長期生活在城市的農村考生,不納入加分和學雜費減免照顧範圍。當然,農村考生加分及學雜費減免政策的施行,不僅僅是為振興鄉村儲備有用人才,而且將會有效緩解當下農村一些地方高中生大量流失、輟學現象,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