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坐地哭鬧到不良行為,孩子的壞習慣如何一步步養成的

2020-10-10 魚媽實用育兒



孩子的壞習慣大多是父母慣的。

今天6點,突然被魚寶的哭喊吵醒。醒來一看,原來是她要睡地上,她爸不讓,就要把她抱到床上,她不肯又爬回地上……因為她有一次中午在房間地上玩,她爸看她有點累了,就把她的小被子小枕頭扔給她,她自己枕著、蓋著就睡著了。之後她爸又幹過這麼幾次。 早上我醒了,她爸還跟我委屈。硬要把她抱起來,才有了魚寶哭喊的那一幕。

孩子來到這世界上,就是白紙一張。她會對身邊人的習慣、行為進行無區別地模仿、學習。你鼓勵她,她就學得更歡,你制止她幾次,她就不會再學了。她第一次在地上玩的時候,你扔了枕頭被子給她,怎麼能怪她想在地上睡的想法?



孩子哭鬧怎麼來的?

「我要睡地上!」「起來!」「不起!」大人抱起來,「不要!」「這孩子怎麼一點都不聽話!真不讓人省心!」「我要睡地上!」啪!一巴掌拍在屁股上!「哇!」……

一點點壞習慣的積累+有點缺耐心的父母。

之前魚寶奶奶就是,經常兩個人吵起來,魚寶一定要這樣,奶奶一定要她那樣,結果根本就沒什麼本質區別的兩個選擇。小孩子不成熟,大人也不懂事。


認識一個男的,快30歲了,脾氣很大,有一次看到他對他媽吼,吼完之後就走開了,他媽也不惱,卻說:他就是這樣,隨便他。看得我一陣尷尬。

你以為你是愛他,其實是在害他。把孩子慣成一個脾氣很臭的人,會是一件好事嗎?難道你想讓全世界的人都跟爸媽一樣寵他?


孩子第一次學著大人的樣發脾氣發火的時候,你是覺得可愛笑哈哈還是溫柔地勸阻?孩子學著你的樣子滑動手機看某音時,你是鼓掌誇讚:寶寶真聰明!都會玩手機了!還是收好手機,不做壞榜樣?孩子好奇大人在喝的酒的味道,你是拒絕還是給寶寶沾點放到嘴邊?魚媽就見過這樣的,給小寶寶喝酒,結果2-3歲就開始有酒癮。


孩子的壞習慣是父母養成的。小孩子不懂事,大人不能不成熟。



那我們如何從父母角度避免孩子養成這樣的壞習慣呢?

  1. 做有遠見的父母不能為了今天的便利讓孩子養成不良習慣的種子,飲鴆止渴不是好方法。不能因為你不想打掃孩子吃飯丟得到處是的戰場而選擇一直給孩子餵飯,不能圖一時輕鬆把孩子扔給手機而不去陪伴、不去教育。
  2. 做始終如一的父母不能因為今天心情好,就陪著孩子玩,哪天心情不好了,孩子拿著玩具過來罵孩子「就想著玩,去學**!」
  3. 做有耐心的父母,注重過程而非結果孩子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幾米的路,孩子可能來來回回能走十幾分鐘,父母多給一點耐心,跟隨孩子的節奏慢慢來。
  4. 做善於溝通的父母,不急躁孩子鬧情緒的時候,有時只會單純地說不要不要!她自己可能也不知道在說什麼。魚寶就喜歡洗澡時玩水,每次都能玩十幾分鐘至少,夏天的時候還好,天氣涼了,就怕她感冒,要抱她起來,她撅起了小嘴,我只能耐心跟她說,好冷哦!快點起來,等下感冒了要打針吃藥藥哦!寶寶要吃藥藥嗎?她搖了搖頭,那我們起來好不好?一般我耐心跟她說上兩次,她也就不那麼反抗了。


總結,平常不要給孩子種下壞習慣的種子,孩子有情緒時多一點耐心和溝通,就解決啦!


……


關注魚媽,每天分享實用育兒經驗

每篇文章後都有與主題相關免費育兒資料分享哦!

魚媽介紹:

前外貿精英,幫助客戶從個體戶成為行業前5公司;

前印度網紅,曾與寶萊塢女星Daisy Shawn一起上過印度電視臺及多個報紙;

曾是醫藥大學學子,如今是全職寶媽一枚,與你一起快樂育兒。


相關焦點

  • 如何才能改掉孩子的壞習慣,養成好習慣。
    孩子從小養成的習慣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甚至會跟隨他們一輩子。特別是平時的壞習慣,如果不注意,不及時改正,遲早有一天這些小問題會釀成無法挽回的大問題。不想害了孩子,這些壞習慣一定要讓孩子改掉。1愛發脾氣,耍小性子現在很多的孩子有貪看電視、貪吃零食、到點不睡的行為,一旦爸爸媽媽前來阻止,他就怎麼也不聽,各種耍脾氣。有的孩子甚至躺在地上打滾哭鬧,大聲喊叫。如果你對孩子的壞脾氣妥協,孩子就會得寸進尺,反覆要挾你。因為他知道你拿他沒辦法,也不會懲罰他,只會順著他。
  • 如何改變孩子的壞習慣?理解「行為模型」,孩子養成好習慣
    而要養成一個壞習慣周期則更加短,因為壞習慣往往不需要任何要求,所以不會產生任何心理壓力;並且,一些壞習慣可以給人短暫的喜悅,為了這種喜悅人會不斷地重複,進而成為一種習慣。從這三個方面來看,當孩子養成某一個壞習慣,勢必是其中的某一個因素或者是三個因素都能夠同時滿足,所以孩子會樂意做出這樣的行為習慣。
  • 孩子有不良習慣,家長可以用「條件反射理論」,糾正孩子的壞習慣
    這種現象在大多數的家庭中都會出現,有些家長會認為這是小事,其實孩子的這些壞習慣並不是小事,這些不良習慣如果孩子不及時糾正,將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身心健康以及人生的發展。因此幫助孩子糾正不良習慣對他們未來的成長極其重要,在採取措施幫助孩子之前,家長們不妨了解下孩子為什麼會形成不良習慣。
  • 寶寶是怎樣養成不良習慣?以及如何應對?
    對寶寶來說,壞習慣一旦形成,就像頑疾一樣很難再改了。因此爸爸媽媽與其是事後再去糾正寶寶的不良習慣,還不如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其實,寶寶所形成的壞習慣,往往是與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往往是家長們的一些,會在無形中影響到寶寶。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寶寶形成壞習慣的家庭因素。
  • 如何有效糾正或減少自閉症兒童的不良行為?
    常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愛哭鬧、愛踢人打人、甚至還咬人,一不開心就撞頭,每次孩子一發作,自己看著孩子既心疼又氣憤,試了好多辦法,全都不奏效。到底怎樣做才能減少孩子的不良行為啊!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是家長「錯誤強化」的結果。
  • 盤尼西林法則:如何改掉孩子的壞習慣?父母要注意這「3個階段」
    頭幾天,女兒還能規規矩矩地按照時間來完成任務,小夏心中不禁暗喜。可是到了周末,女兒關掉鬧鐘,睡到大中午,小夏心想孩子都早起這麼多天了,偶爾睡一天懶覺沒事。這種現象也適用於孩子的不良行為,正如孩子不喜歡吃藥一樣,改掉壞習慣這件事也是孩子不喜歡的。「壞習慣」在父母眼裡是不好的,但卻令孩子感到舒服,比如賴床多睡一會兒。
  • 害苦孩子一生的5大壞習慣,後悔剛剛才讀到
    處於成長過程中的孩子,因為生理和心理髮育還不成熟,總會表現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如果我們父母聽之任之,一旦這些不良行為習慣成自然,它們必將成為孩子成長的致命弱點! 兒童時期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也最容易養成壞習慣!
  • 孩子的這些壞習慣,父母絕對不能慣著!必須立即糾正
    寶寶們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不知不覺會養成一些壞的毛病和習慣,這些讓父母們又生氣有無奈。而且有的父母他們認為孩子還小,這些毛病和習慣等長大了就好了。這種想法是嚴重錯誤的。如果我們父母聽之任之,一旦這些不良行為習慣成自然,它們必將成為孩子成長中的致命弱點!
  • 害苦孩子一生的5大壞習慣
    處於成長過程中的孩子,因為生理和心理髮育還不成熟,總會表現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如果我們父母聽之任之,一旦這些不良行為習慣成自然,它們必將成為孩子成長的致命弱點!兒童時期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也最容易養成壞習慣!孩子自私、叛逆、磨蹭、暴躁、不合群等負面人格的滋長,就是家長在這一時期對不良行為習慣沒有及時糾正造成的。
  • 哭鬧耍性子吼叫,孩子的不良行為如何糾正,抓住「身心靈時間」
    像我侄女這樣"無理取鬧"哭鬧的孩子並不少,我們自己小時候也可能如此,我自己的孩子有一段時間也是如此。直到我運用上了"身心靈時間"方法,孩子哭鬧耍性子這樣的不良行為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個方法我很喜歡,而且很有效。孩子哭鬧吼叫,我用這個方法解決!
  • 坐(躺)地哭鬧行為的心理分析
    【坐地哭鬧行為的心理分析】坐地(包括躺地及打滾)哭鬧的行為主體,一般多為幼童;多發生於幼童與外界產生衝突之時。所謂「外界」,主要是指其父母或家中其他長者;所謂「衝突」,即幼童主觀意志受挫,比如想得到某個玩具或玩耍的需求未能得到滿足,或其某個行為受到家長幹預、禁止。幼童心理受挫,容易表現為坐、躺在地上哭鬧,有的還會在地上打滾(或朝一個方向連續打滾,或來回打滾)。
  • 培養」孩子的「壞習慣」,你中招了嗎?
    我們經常遇到一些家長,能一口氣數出孩子10個以上的「壞習慣」:畏難;寫作文又哭又鬧不肯寫;寫作業啟動困難;做事情不專心;學習時東張西望,玩筆玩手指;挑食;不講衛生,不喜歡刷牙;總喜歡看電視、玩iPad、玩遊戲;情緒管理差;亂發脾氣;沒有時間管理能力;自控力差……為什麼孩子的壞習慣那麼難改?想要改正「壞習慣」,首先需要了解「壞習慣」是如何養成的。
  •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
    簡單來說,父母要觀察孩子的行為,思考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然後採取孩子願意配合的措施去修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每次遇到問題,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對孩子下定義,貼標籤。雖然我們的本意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但是結果是孩子的「壞習慣」越發的嚴重了。換句話說,我們對孩子遇到的問題的錯誤處理方式讓孩子養成了壞習慣。 作者伊莉莎白在《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這本書中說,我們要從孩子的具體行為上界定問題,也就是要具體地說出孩子做的哪些事情,說的哪些話讓你煩惱。
  • 孩子3歲前缺失3樣東西,長大後容易養成壞習慣,父母要重視
    孩子可能還不理解,但是家長教多了,自然會產生規矩意識,從而學會從小約束自己的行為,也會更加懂禮貌,養成好習慣。,有些孩子說話甚至還磕磕巴巴,沒辦法說出一句很完整的話,所以即便是內心有情緒,也只能通過哭鬧或者是打人這樣的方式來發洩,但這樣會讓孩子習慣性地用一種非理性的方式去排解自己的情緒。
  • 1個壞習慣導致面試失敗:3個步驟教你剔除壞習慣養成好習慣
    這些面試者因這些從小養成的不起眼的壞習慣失去了機會。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我們都有著或多或少的不良習慣,這些習慣能改變嗎?怎樣戒掉一個壞習慣?怎樣建立一個好習慣?怎樣識別自己的習慣?
  • 如何改變孩子的壞習慣?
    孩子磨蹭的壞習慣真是讓人頭痛不已,打不行,罵沒用,甚至越罵越慢,那到底應該怎麼辦呢?孩子是真磨蹭嗎?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慢」並不是磨蹭,而是我們大人忘記了他們只是孩子,對他們來說很多事情都是有技術難度的。所以在要求孩子快之前,家長也應該反思一下,這件事情你是否已經很耐心地教過他了,他是否已經有了足夠的能力來快速完成。
  • 害苦孩子一生的4個壞習慣,再不改就廢了,智慧父母要警惕
    兒童時期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也最容易養成壞習慣!孩子自私、叛逆、磨蹭、暴躁、不合群等負面人格的滋長,就是家長在這一時期對不良行為習慣沒有及時糾正造成的。如果孩子有下面的幾種壞習慣,爸媽必須留心了,要及時給孩子糾正過來。
  • 家長幫倒忙,孩子養成學習壞習慣
    作為家長我們需要理性分析孩子在學習中的壞習慣產生的原因,只有找到問題的真正根源,才能有的放矢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我們現在討論的是一些使孩子養成學習中的壞習慣的共性問題。家長們陪的方式略有不同,有的是在孩子寫作業時搬個凳子坐在旁邊盯著,非常形象地「陪」;有的是不時地過來,先了解一下要寫什麼,再不時地過來看看寫得怎樣,最後還要細心地檢查。無論何種陪法,在孩子的學習上家長都是全程參與,從頭關照到尾。很多家長覺得自己陪在孩子身邊,孩子會有安慰,會寫得更快更好。
  • 孩子經常吸吮手指的5個危害,教你如何戒掉這種壞習慣
    孩子經常吸吮手指的5個危害,教你如何戒掉這種壞習慣眾所周知,吮手指是許多孩子的習慣。這是在飢餓或睡覺前無意識地做的,尋求一種心理上的安慰。然而,這樣一個小動作也有很多缺點。以下是吮吸拇指的一些危害,足以讓寶寶的父母保持警惕。
  • 這是在「培養」孩子的壞習慣,家長發覺了嗎?
    這真不是誇張,你在生活中仔細聽聽就知道了,什麼害怕困難、寫作業困難、集中不了精神、亂發脾氣、缺乏時間管理能力、不喜歡刷牙、喜歡玩兒各種電子產品等等,都是孩子的缺點,而且無論使用怎樣的方法,孩子都改不了,真的是操心死家長了。可是為什麼這些壞習慣對孩子來說這麼難改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先知道孩子到底是怎樣養成「壞習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