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董卿的採訪才明白,我們對努力的誤解太深

2020-12-11 騰訊網

文|桌子

來源 |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1

前段時間,董卿又一次上了熱搜。

在最近大火的綜藝節目《主持人大賽》裡,董卿作為央視的老牌主持人,擔任了節目的點評嘉賓。

而董卿對選手表現的點評中所透露出的強大知識儲備,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董卿的閱讀量有多廣泛呢?

點評選手孫鵬飛時,談及主持的立意,董卿引用《文心雕龍》:「其實主持人在說這個主持稿的時候,就是一篇小文章,那寫文章什麼是最重要的?立意啊。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

之前在《中國詩詞大會》上,董卿鼓勵五年級的小選手時,她引用了《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一位想給自己的嶽母送上一首詩的選手由於緊張,忘記了「愛子心無盡」的下一句,董卿立刻提醒他說:「歸家喜及辰」。

在《故事裡的中國》裡,董卿跟先烈後輩聊記憶,跟文學名士聊文化,跟導演演員聊演繹,無論對方是什麼身份、職業,她總能跟人聊的火熱,句句切中對方舒服的領域。

還有一次在「歡樂中國行」元旦特別節目裡,鬧了一個烏龍,現場突然多出兩分半鐘的空檔,這考驗主持人功力的時候到了。

董卿馬上緊急救場,她落落大方走到舞臺前,用「歡樂的笑」、「感動的淚」、「奔波的苦」這樣的排比句式,即興創造優美句子和觀眾互動,剛好填補了空擋。

在場的人無一不為之鼓掌。

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們在舞臺上看到的是這樣的董卿。

若不是深厚的文化底蘊,紮實的功底,董卿就不可能在這樣莊重的舞臺上,書寫自己的傳奇。

如此龐大的閱讀量與詞彙量,再加上溫柔犀利卻又字字珠璣的談吐,絕非一朝一夕能夠練成,董卿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前幾天,我在一段對董卿的採訪把這個謎底揭開了。

在視頻中,董卿說,自己每天在睡覺之前就會看一個小時的書,這是雷打不動的。

採訪她的記者感到很詫異:你每天那麼忙,活動那麼多,又要出差,又要安排第二天的事情,這樣的閱讀習慣怎麼能堅持下來的呢?

董卿的回答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真正喜歡的東西是不需要堅持的,它會變成你一個根深蒂固的習慣。

她說:「我這個好像無所謂堅持不堅持,就是你習慣了。我的臥室裡沒有電視機,沒有手機,沒有任何電子產品,這是我的一個習慣,就自然而然地、安安靜靜地看書,然後接著就可以睡覺了。」

這個習慣,她一直保持了幾十年,所以才能有那麼多的知識積累。

忽然想起一句話,你讀過的每一本書,它會穿過你的血肉,融入你的骨髓,塑造你的氣質,改變你的容顏,浸染你的品質。

所以很多人說董卿的氣質很好,殊不知這是她長年累月的累積、讓讀書變成習慣的結果。

看到「堅持」、「毅力」、「恆心」這些詞的時候,我們總是會習慣性感受到一種勤奮的力量,仿佛這些詞就帶著一股「頭懸梁、錐刺股」的架勢,是在與自己內心裡的惰性對抗。

但桌子很贊同董卿的觀點,真正的努力是不需要堅持的。

當你真正喜歡一個東西,真正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會忘了你這是在堅持,因為它會變成已經融於血肉的一個自然而然的習慣。

你想想,我們有誰會說自己每天堅持打遊戲,每天堅持刷搞笑的段子?

不會的,因為那是人性的真正喜歡。

而對於真正喜歡讀書、健身、跑步、遊泳的人來說,是同樣的道理,當他們長年累月做這件事情的時候,變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習慣,所以他們也不會覺得自己是在堅持。

日本作家古川曾說過,當堅持成為一種習慣,被自己的身體接受之後,堅持就會很輕鬆了。

一個人之所以能在一個領域當中做到優秀,是因為他早已把努力提升自己當成了一種習慣,變成了一種持續性的自律。

2

臺灣著名作家吳淡如曾經說過一個故事。

上大學的時候,在她的宿舍裡面,有一個姑娘喜歡日語,她每天都學習,但是這個姑娘很奇怪,每天只學習30分鐘,但是學得很好。

吳淡如感覺很詫異,她很想超過她,於是吳淡如定下目標,每天學習兩個小時,她想著:我每天堅持學兩個小時,我就不信還不能超過你。

後來,吳淡如真的每天都學習兩個小時的日語,可是呢,她沒學習幾天就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來。

尤其是忙的時候根本沒有時間學滿整整兩個小時,而且當她看到自己的日語沒有多少進步的時候,很容易垂頭喪氣。

最終,她的每天學兩個小時日語的計劃宣告失敗。

可是,吳淡如大學畢業的時候,她驚奇的發現,她宿舍裡面那個每天學習半個小時日語的女同學,這個習慣竟然一直保持了整整四年,後面考上了去日本公費留學還沒有止步。

後來吳淡如感慨說:最重要的路程應該慢慢跑完,而不是剛開始跑得有多快。

很多人都是間歇性的努力,而高手是持續性習慣,他們會盡力去發覺這裡面的樂趣,發自內心喜歡,變成一個習慣,累積之後的改變讓人驚豔。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之前鬧了一個很大的烏龍事件,有一次他對波蘭訪問,這是很重要的一次訪問,被別人拍到在酒店的健身房裡面齜牙咧嘴地在搞健身。

於是很多人笑著說,美國的安保工作實在太差了,隨便一個路人都可以拍到總統在做什麼。

其實當年歐巴馬去健身的時候,他們沒有清場,所以就有當時在健身房裡面的人拍下了這些照片。

那為什麼這麼重要的訪問期間,歐巴馬為什麼還有時間溜到健身房鍛鍊呢?

因為他實在受不了,沒有健身就渾身不舒服,這個愛好已經變成了他的習慣。

歐巴馬非常喜歡健身,每天都會鍛鍊45分鐘左右,此外還會打籃球等等,不止是訪問波蘭,在很多高密度的行程中,他一有空就會跑去健身。

所以,這麼多年他的身材一直保持得很好,他不覺得自己是在痛苦堅持什麼,而是一個很自然的結果。

桌子曾經看過一篇採訪文章,《那些大佬們,為什麼鬧鐘都定在早上6點鐘?》

百事可樂董事長兼CEO斯蒂夫·雷尼蒙德說:我每天6點起床,然後在跑步機上跑四英裡(約6.4公裡),足足跑了幾十年。他說:「我從不會入住那些沒有跑步機的賓館。」

小說家安東尼·特羅洛普說,「我保持了幾十年如一日在清晨那幾個小時裡從事文字創作的習慣」,就在早上那幾個小時,他寫出了轟動世人的著作。

李嘉誠不論幾點睡覺,一定在清晨5點59分鬧鈴響後起床。

80多歲高齡的李嘉誠,從早年創業至今,他一直保持著兩個習慣:讀書,看新聞。

非專業書籍,他會抓重點看,如果跟公司的專業有關,就算再難看,他也會把它看完。

「習慣這個東西,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堅持去做,就能勝過那些艱難的大事。」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把自己要做的事情變成習慣?

因為很多人在每次做之前,都要消耗自己的意志力,比如說去看書,要給自己做思想工作,要暗示,比如說去健身,要給自己鼓勁,要逼自己。

但是變成習慣就不用了,你做這件事情,就會如同條件反射一般,不需要消耗意志力也能進行。

比如早上刷牙、洗臉,你從來不會考慮心情好不好,牙膏味道好不好,只是按照慣性去做,因為刷牙、洗臉已經變成了你的習慣。

就像白巖松,在除夕的那天,也會下樓在小區的運動場裡去跑步。

他說,跑步就成為了他的習慣,只要一到點,他就會自然地換上跑鞋出門,享受奔跑和出汗帶來的快感。

就像《徒手攀巖》裡的主人公,即使好不容易徵服了從未有人徒手攀登過的酋長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績。

有人問他,下午準備去哪裡慶祝?邀請了多少朋友?

他卻淡淡地說,下午就像平常一樣做懸掛訓練。

他不覺得徵服了酋長巖就是一個什麼標誌性的東西,他是真正喜歡攀巖,讓他繼續攀巖,就是最好的慶祝方式。

所以你看,真正的牛人都是不需要消磨太多意志力,也不靠自我說服或者自我感動,這些東西都變成了習慣。

懶洋洋的自我強迫和一時澎湃的野心,都難以維持你的勤奮和努力,只有把熱愛變為習慣的內驅力,才能最終助你更上一層樓。

3

不僅僅我們平時生活是這樣,在職場也是一樣的道理。

雷軍有多拼,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全年無休,每天都是拼命三郎的狀態。

可是有一次他去韓國三星集團訪問,才發現自己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他在那裡認識了幾位三星的副總裁,幾人相談甚歡。

席間,雷軍跟他們聊起了韓國首都首爾下班高峰期的堵車情況。

他本以為三位副總裁應該也都深受其害,頗有共鳴才對,卻不想幾位副總裁都面面相覷,完全無感。

雷軍也納了悶兒,連忙追問才知道,這幾位副總裁幾十年來,都是早上六點就已經踏進了公司大門,而晚上更是十點多才離開,完美地避開了高峰堵車。

在他們的作息時間裡,就從來沒有過早晚高峰的概念。

他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在堅持什麼,怎麼怎麼苦逼,而是真正投入在裡面,這樣的作息已經變成了習慣,而就是他們的努力讓三星成為了一個一流的企業。

我曾經認識一個朋友,他說自己想走上靠寫作吃飯的道路,但是呢,他寫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然後寫完到朋友圈炫耀,看到別人說寫得好就開心,看到別人說水平還有點差勁,就賭氣半個月不寫。

我笑笑之後覺得他應該走不了多久。

果然,沒多久他就把寫作這個愛好放棄了。

桌子在公眾號寫作之前,就已經在QQ空間,在朋友圈寫作,那個時候每天一篇,我從來不覺得痛苦,也覺得不需要堅持,我覺得能夠讓我表達,能夠讓我去體驗文採飛揚,就已經非常開心了。

別人覺得我寫得好或者不好,他們怎麼樣的評價,都不能阻擋我。

我不需要獎賞,能夠讓我去寫作這本身就是最大的獎賞。

如果某一天我不能寫作了,不能表達了,那麼我會覺得這樣的人生如同枯寂一般。

對於寫作者來說,能夠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和那些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碰撞出絢麗的火花,學到一個豁然開朗的觀點,這就是最好的獎賞;

對於舞蹈家來說,能夠給他們一個舞池,一雙舞鞋,一首歌曲,隨著音樂翩翩起舞,感受自己的身體在空氣中伸展的美妙,這就是最好的獎賞;

對於音樂家來說,手指能夠按在琴鍵上,聽著曼妙的歌曲緩緩地傾瀉而出,感受到音符的律動和快樂,這就是最好的獎賞。

不要覺得痛苦,不要去排斥,你要覺得那就是你的生活,是你的習慣,然後學會去享受,從裡面找到快樂。

很多人覺得,每天一時興起做做這個,做做那個,間歇性的自我感動,這就是努力了。

他們跑到健身房,拍了幾個照片發朋友圈,跑到圖書館借幾本書,跑到網上買幾節課,然後沒有下文了。

這不是努力,而是在緩解墮落帶給自己的焦慮感,因為他們只有這樣,才會覺得自己不是在消沉和墮落,心裡才會好受一點。

說白了,這只是假裝很努力,是一場叫做努力的行為藝術。

真正的高手,都是在一場無涯的荒漠裡,一個沒有掌聲的舞臺裡,一個時間和空間疊加的空間裡,暗暗發光。

他們從來不需要額外的獎賞,不需要意志力的調動和強迫性的堅持,不需要向別人炫耀,他們只是在靜靜地喜歡這個事情,十年如一日在保持一個愛好。

你的內心驅動力,你的習慣,就是為了成全自我而激蕩澎湃、永不枯竭的內心洪流。

以上圖文,版權屬於原作者,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歡迎點讚並且推薦給你的好友

相關焦點

  • 盤點:那些被我們誤解太深的名言和詞語
    生活中我們常常引用一些名言,有些名言我們非常熟悉,卻又被我們誤解,有的誤解太深居然已經成為了本意。有的甚至影響了我們生活,影響我們思考方式,有的甚至影響我們的一生。1.無奸不商「無商不奸」其實是後人杜撰的,原意為「無商不尖」。
  • 董卿:所謂的好運氣,只是機遇正好撞上了我們的勤奮和努力
    我們看到別人的所謂好運,都是別人咬緊牙關,堅持努力奮鬥的結果。01 董卿,《朗讀者》的創辦背後午休時打開《朗讀者》的節目視頻,董卿優雅地走上了舞臺。 她的聲音溫柔,像春風一樣歡笑,言語中蘊藏著無限的堅定力量: 「人生有六個字, 前三個是『不害怕』,後三個是『不後悔』。
  • 越努力越幸運,一起來看看為何董卿如此成功?
    這是臺灣著名主持人蔡康永說過的一段話,寓意深遠,讓我們懂得努力要趁早,莫等閒,白了少年頭。一個人越努力去奮鬥、去拼搏,到頭來便會發覺自己變得越來越幸運,不斷得到機會的垂青。董卿,就是這樣一個人,努力的她得到了幸運之神的眷顧。
  • 董卿跪地採訪 以表對翻譯大師的尊重
    董卿跪地採訪 以表對翻譯大師的尊重時間:2017-09-03 16:26   來源:騰訊娛樂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董卿跪地採訪 向96歲翻譯大師致敬來源:騰訊娛樂 9月1日,《開學第一課》播出。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中華驕傲。
  • 哪有不愛娃的父母,「溺愛」中國父母的謊言,我們對它誤解太深了
    李奶奶對於溺愛是不是有什麼誤解呀?」可是,我們並不是十分贊同這種說法。在生活中,人們常常說:「慣子如殺子。」這句話就強調了溺愛的危害。可是人們總把溺愛掛在嘴邊,難道他們真的了解溺愛是什麼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生活中,人們對於溺愛的誤解有哪些吧。
  • 董卿永葆青春的秘密,你get到了嗎?
    著名央視主持人董卿說過:人生最難超越的是自己,的確,很多人擁有了安逸舒心的生活以後,往往會安於現狀,不會再有新的突破,一旦繼續往前走,就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挫折,其實只要你敢於邁過這個臺階,你就會有一個新高度,對於在事業的巔峰期選擇出國的原因,咋一次採訪中,董卿給出了我們答案。
  • 許淵衝憑什麼讓董卿多次跪地採訪
    下面筆者用軟體直譯許老的翻譯,你就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大家風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董卿跪地採訪許淵衝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對金星評價董卿我是這樣看的
    金星評價董卿是用非常讚賞的口氣的,給以董卿的也是十二萬分的肯定。比如在2017年3月22日那期《金星秀》裡,金星就是以「出口成章,口吐蓮花」這話來評價董卿的。金星為什麼對董卿評價那麼高?因為金星本身也是一枚大才女。她不但舞跳的好,還精通多門外語,口才就不用說了,是有目共睹的,否則她怎會有「毒舌之稱」。有才之人往往也是惜才、愛才的。自己有才對真正有才的,能讓她佩服到五體投地的人,她肯定不捨得用舌尖放毒進行攻擊 !
  • 再見了,董卿!47歲董卿含淚直播:近照暴露扎心真相,難怪遲遲不肯公開
    更讓人驚喜的是,董卿別開生面地,以街頭連續72小時直播的方式,為我們送上了《朗讀者3》先導節目《一平方米》。尤其是董卿採訪眼科醫生陶勇時,一向堅強的陶勇無奈地說,「手的神經沒長好,依然冰涼、沒有知覺,我不太敢想未來會怎樣,接受現在吧。」董卿溫柔地回應:「未來,不就是現在積累而成的嗎?」
  • 《朗讀者》是值得我們欣賞的好節目,董卿是我們的榜樣
    我們需要正能量的滋養,我們每天都需要吃飯,這樣我們才能夠活下去。我們的精神也需要營養,這樣我們才能夠更有力量。精神最好的養分就是正能量,因此,我們要多看好書,要多接觸正能量的人,這樣我們才能夠進步。央視有一檔很好的節目,這個節目感動了很多人,就是《朗讀者》,主持人是董卿,參加節目的嘉賓都是各行業的優秀人物。從這些嘉賓的經歷中讓我們明白了很多深刻地的人生道理。真的,這個節目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精神力量。
  • 韓雪拒絕飯局,李冰冰自學英語,董卿出國留學,優秀的女人有共性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要努力。李冰冰就是這個比你優秀,可還比你更加努力的人。是不是好久都沒有聽到關於李冰冰的消息了,現在她依然在接受深造,因為她明白只要還在學習,人生就有無限可能。
  • 主持人大賽首期奪冠,全英文採訪袁隆平,鄒韻能接下董卿的班嗎?
    看過節目的人,應該都記得那句話,「請開始準備,三二一,開始。」合著,就給三秒鐘準備時間?嚴謹的賽制,目的當然是選拔優秀的選手。這個比賽,一直是央視名主持的搖籃。鞠萍、程前、撒貝寧,都是從這個比賽中出來的。
  • 董卿:自卑感,讓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董卿再一次詮釋腹有詩書氣自華。她溫柔而有力量。讓我又看了她其他的節目一遍。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除了大熱的《詩詞大會》,還有就是《故事裡的中國》。 節目裡董卿作為節目的主持人和總策劃人,更讓節目烙上了她獨有的標籤。之前看過董卿的一個採訪,《朗讀者》剛出樣片的時候,去頻道總監那裡審查。
  • 董卿講述《朗讀者》幕後 曾被老翻譯家拒之門外
    對此,董卿以自己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採訪為例:「單霽翔院長有一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說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另外四座博物館分別是法國的羅浮宮、英國的大不列顛博物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俄羅斯的埃米塔什博物館。你看這五個博物館所在的國家,正好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這說明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博物館,還當不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 董卿:在教育這條路上,不能指望孩子自覺,才是對孩子人生的負責
    今天我在電視節目上看了一個採訪節目,這個節目對我的教育觀有很大的,觸動採訪的對象是著名的央視主持人董卿。董卿在節目中談及自己的父親時,甚至掉了眼淚。因為她回想過去那段童年時光是堅韌,但卻勇敢的。董卿四年級的時候就由於過於的優秀,而跳級上了中學,這都是多虧她父親嚴苛的教育。這不禁讓我反思我自己的教育方法,對孩子過於的溺愛,時常是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以為這樣子是寬厚孩子,還自以為是讓他自由的長大,其實我錯了。
  • 語言的藝術到底有多重要,聽董卿的點評,讓人瞬間明白讀書的意義
    語言的藝術到底有多重要,聽董卿的點評,讓人瞬間明白讀書的意義董卿,知性而優雅,端莊而大方。無論是作為《朗讀者》的主持人,還是《主持人大賽》的評委,她都表現得非常優秀並且金句、奇句頻頻出現,驚豔了讀者。董卿說的話,總是讓人或拍案叫絕,或解惑人生,或感同身受。雖然2019年央視主持人大賽早已經落下了帷幕,但是主持人董卿經典到位的一次次點評,卻一直被人不斷談起,頻頻上各大網站的熱搜。
  • 百年才出一林徽因,多少年能有一個董卿?原來歲月從不敗美人
    爆火的《主持人大賽》,除了讓人們記住了參賽的各路神仙,也讓董卿再次走到觀眾眼前。沒錯,她又一次火上了熱搜。這一次,董卿在《主持人大賽》上的點評妙語連珠,圈粉無數。一針見血的點評,還能引經據典,讓選手明白自己不足的同時也不會尷尬。
  • 董卿首談未上春晚:意外也捨不得 努力了沒有遺憾
    董卿網易娛樂8月8日報導近日董卿接受了《人物》雜誌的專訪,在文章中董卿更是首次談起了她沒有登上2018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一事。董卿從2005年開始主持春晚,連續主持了13年。即使2014年赴美深造、15年生子,董卿也沒有離開春晚舞臺。不過就在去年臨近春晚播出前,官宣的春晚主持人名單中卻沒有見到董卿的名字,這讓不少觀眾意外。董卿談到沒有能夠主持2018年春晚,自己其實也很意外,除了意外還有些捨不得。當時也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離開這個舞臺。也就是去年的春晚,她回家跟家人一起看春晚過年,度過了正常的一天。
  • 盛名蘭、董卿、李浩源、angelababy——原生家庭的影響有多大?
    顧廷燁正是因為自己的原生家庭,明白其重要性,才越發珍惜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他把明蘭放在心裡的第一順位,也得到了明蘭的回應和愛。>而董卿在接受採訪時也說到爸爸後來也對於自己的嚴厲向董卿道歉並告訴董卿其實她很漂亮只是怕因為這些而耽誤了前程所以一直說她長得很醜董卿當時聽了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 看過《人生海海》這本書就會明白,為什麼莫言、董卿他們這麼推薦
    看過《人生海海》這本書就會明白,為什麼莫言、董卿他們這麼推薦為什麼《人生海海》這本書,會受到莫言、董卿還有高曉松等人的推薦呢?這也是為什麼莫言、董卿他們這麼推薦《人生海海》這本書。《人生海海》:活著和有生命力是兩件事情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層皮,人生有很多無能無力的事情,但是我們不應該去妥協,應該在無能力的基礎上,用盡全力,不要給自己留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