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佳(化名)被蟎蟲咬得滿頭的紅疙瘩。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11月19日20時30分訊(記者 鄭懿 實習生 郭姝彧)「以前,我只在電視廣告裡聽說過被子不經常曬,裡面會長蟎蟲,沒想到是真的!」日前,家住沙坪垻的張女士發現自己9個月大的孩子佳佳(化名)身上長了很多紅疙瘩,帶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檢查才發現竟是蟎蟲惹的禍,讓孩子患上蕁麻疹。專家建議市民應勤曬被褥,防止蟎蟲叮咬。
寶寶渾身長紅疙瘩 竟是被蟎蟲「咬」
半個月前,張女士發現寶寶頭上長出幾顆紅疙瘩。「當時以為是被什麼小蟲子咬了,第二天肯定就好了。沒想到後來寶寶頭上、臉上、手和腳都開始長紅疙瘩。」見到這種情形,張女士趕緊帶孩子去了附近的醫院,並按醫囑買了藥,每天按時給寶寶擦。
「擦了幾天藥也沒見效,紅疙瘩反而越張越嚇人,變成深紅色了。」19日,著急的張女士一早就帶著孩子去了兒童醫院皮膚科。
經皮膚科副主任羅曉燕診斷,寶寶患上了丘疹性蕁麻疹。「患兒每個紅疙瘩都有綠豆大小,晶瑩透亮,皰頂有一針尖大小的黑點,水皰的基底部皮膚鮮紅。這些都是丘疹性蕁麻疹的症狀。」羅曉燕說。
令張女士吃驚的是,寶寶患病竟是蟎蟲叮咬所致。「我以前只在電視上見過說什麼防蟎蟲的被子啊枕頭啊,以為是廣告,沒想到蟎蟲真的這麼『厲害』。」
專家提醒:防蟎蟲要勤曬被子多開窗
羅曉燕表示,蟎蟲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小蟲子,平時愛「潛伏」在被子、枕頭、地毯、布藝沙發、草蓆、竹涼蓆等地方,「在使用涼蓆、薄被之前,一定要先曬一下,否則很容易遭蟎蟲叮咬。空調如果不及時清洗,一些動物從通風道經過,身上攜帶的蟎類也會隨風散播。」
張女士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家住在3樓,窗外很多大樹,由於陽臺不大,所以被子幾乎從來沒有曬過。「以前沒有孩子時,我和老公都是這樣的,也沒出現什麼問題,生了寶寶後也疏忽了這些情況。」張女士說。
羅曉燕說,一般6月中旬以後,天氣潮溼,是蟎蟲滋生的旺季。對蟎蟲過敏的人遭到其叮咬後就容易長紅疙瘩。但是這個季節,遭蟎蟲叮咬而染上丘疹性蕁麻疹的患兒數量已經相對較少了。
她提醒市民,要防蟎蟲叮咬,保持環境衛生很重要。「主要是多開窗通風,勤曬被褥。重慶這個季節陽光少,被褥可以用開水淋燙,曬乾後再使用。」羅曉燕說,丘疹性蕁麻疹患者要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患病期間,最好不吃海鮮,不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更不要飲酒。因為辣椒、酒容易擴張血管,會加重癢的症狀。
(報料方式:網友可下載「看重慶」客戶端進入「phone享」版塊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