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哈爾濱片區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政策發布會暨集中簽約儀式在哈爾濱松北香格裡拉大酒店舉行,重磅推出校長職級制、教師「區管校聘」、學校績效管理規範化三大改革,率先在全省教育深化改革進程中立下了「標杆」。
會上,新區發布了「基礎教育人才引進計劃」,今年計劃面向全國通過公開選調的方式引進知名校長10名、副校長20名、名優教師50名;通過校園招聘、公開招考等方式招聘六所部屬師範院校、「雙一流」院校本科以上畢業生及其它院校碩士以上畢業生300名。
改革之一
校長職級制——
校長年薪最高50萬 擴大辦學自主權
改革領域:哈爾濱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35所公辦中小學校、幼兒園,包括200餘名中小學校長、園長和黨組織書記(含副校長、副園長)。
改革總目標:主要推行校長競聘和職級管理制度,建立能上能下的幹部動態管理機制;加強後備人才庫建設,建立人才選拔、培養和使用機制;落實中小學校長負責制,提高辦學質量;探索校長輪崗交流制度,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三大革新亮點
1、實施校長專業職級管理:中小學校長競聘上崗後,原有行政級別納入檔案管理,實現「去行政化」。
2、擴大校長辦學自主權:將進一步落實「管辦評」分離,全面實行校長負責制,進一步明確和擴大校長的辦學自主權。
3、建立校長職級工資制度:實行新型校長職級工資制度,工資平均增加一倍,最高年薪可達50萬。
改革具體措施
一是建立校長職級制度。取消中小學校長行政級別,校長原有行政級別「封存」,納入檔案管理。校長職級劃分為特級(九檔)、高級(八、七、六檔)、中級(五、四、三檔)、初級(二、一檔)共「四級九檔」,為校長的任用、考核、獎懲、晉升、待遇提供依據和管理標準。
二是建立校長競聘、任期和交流制度。中小學校校長全員競聘上崗,任期為3年,期滿考核合格可以續聘。在同一所學校連續任職滿2個任期的校長,原則上要進行交流任職。
三是建立校長團隊綜合評價機制。完善中小學辦學質量綜合評價體系,通過第三方專業機構,每個學年度對學校辦學質量進行綜合評價。
四是建立校長職級動態管理機制。評價結果為「優秀」「良好」的,予以提檔提級;評為「合格」的,不予提檔提級;評為「不合格」的,予以降檔降級,直至撤銷其職級並解聘現任職務。
五是建立校長職級工資制度。校長職級工資由基礎工資、級等工資和能績工資三部分組成。校長職級制實施前的工資作為檔案工資「封存」,檔案工資按現行的政策規定執行,並根據國家和本市的規定進行調整,不實發。離開校長崗位的,停發職級工資,恢復其檔案工資。
改革之二
教師「區管校聘」——
打破「鐵飯碗」優化教師團隊結構
良才善用,能者居之。「區管校聘」改革,是優化教師團隊結構的一項重大改革。
改革目標:將原來編制部門直接管理每一所學校編制員額,改為編制部門對教育部門實施員額總量控制。突破教師交流輪崗管理體制機制上的障礙,實現教師隊伍校內結構合理、校際配比均衡、區域整體優化;打破教師「鐵飯碗」,實現「能上能下、能進能出」。
兩大改革亮點
1、師資配置管理上,將原來編制部門直接管理每一所學校編制員額,改為編制部門對教育部門實施員額總量控制,教育部門在總量控制下統籌使用、合理配置、動態調整。
2、專業技術崗位設置管理上,將原來人事部門直接管理每一所學校專業技術崗位,改為人事部門對教育部門實施專業技術崗位總量控制,教育部門在總量控制下統籌使用、合理配置、動態調整,從而促進校際崗位平衡與交流。
改革具體措施
一是建立「總量控制、動態調整」員額管理制度。區教育局對教師編制和教師員額實行統一管理,按照班額、生源以及師資結構等情況研究提出各中小學校教師員額統籌分配方案,並向編制、民社部門備案。
二是建立「按需設崗、按崗聘用」崗位管理制度。在教師員額總量內,由區教育局核定各中小學校崗位數量。各中小學校根據需要設置具體崗位,按崗位聘用教師。
三是建立「全員競聘、雙向流動」聘用管理制度。推行「3+1」競聘上崗制度,全體教師競聘上崗,鼓勵農村學校與城區學校、薄弱學校與優質學校之間教師雙向流動。
四是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考核退出制度。加強教師考核評價,並將考核結果作為崗位競聘、 評優晉級的依據,對未聘或考核不合格教師採取待崗、轉崗、解聘等形式,退出教師崗位。
五是完善「以人為本、依法治教」權益保障機制。對五年內擬退休、孕期哺乳期、患有重大疾病的教師實行直接聘任。
改革之三
學校績效管理規範化——
引入KPI考核制度 教師年工資最高增加50%
改革目標:規範中小學校績效管理,形成考核機制,將績效考核與教職工履職和業績情況相結合,充分發揮績效管理的評價、導向和激勵作用,積極推進和完善學校內部分配製度改革,增強學校辦學活力,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促進新區教育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兩大改革亮點
1、規範化績效管理。明確績效目標,統一績效內容;明確考核標準,統一考核辦法。實現績效管理考核制度化、規範化,形成績效管理長效機制。
2、實施獎勵性績效。充分發揮其導向和激勵作用,有利於依法保障教師收入水平,有利於吸引和鼓勵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
改革具體措施
一是構建績效管理體系。引入關鍵績效指標考核(即KPI考核)的方式,明確績效目標和指標權重,規範績效管理的內容、方法,增強績效管理實效。
二是實施績效考核評價。由區教育局對中小學校實施績效考核,由各中小學校對教師崗位實施績效考核。考核評價結果作為學校、教師績效獎勵的重要依據。
三是建立績效獎勵機制。獎勵性績效納入中小學績效工資範疇,同現有基礎性績效工資項目並列執行。獎勵性績效工資平均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區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的30%。教師年工資平均增加30%,最高增加50%。
來源:黑龍江日報(ID:hljdaily)
記者:薛婧 李愛民 陳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