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秦皇島:體驗拓印年畫 感受傳統文化

2020-12-22 河北共產黨員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記者丁景東 通訊員曹建雄)拓印年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藝術形式,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年畫內容多與當地鄉土民俗密切相關,直觀展示了當地社會民俗、文化生活,寄託著人們嚮往太平安寧的美好象徵;木版年畫雕工精湛,用色濃烈大膽,具有深厚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年畫還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社區工作人員指導小朋友體驗拓印年畫

為使市民感受木版年畫的藝術魅力,加強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意識,弘揚中華優良傳統文化,喚起大家保護民間藝術的意識。2020年1月14日,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文化路街道碧海雲天社區開展「體驗拓印年畫」活動。此次活動由社區工作人員為小朋友講解拓印年畫的知識,並指導小朋友體驗拓印年畫和中國傳統文化相關作品。

社區工作人員指導小朋友體驗拓印年畫

此次拓印體驗活動的年畫為一個福祿壽喜、吉祥如意等寓意吉祥的圖案,小朋友們認真地了解年畫的印製步驟、操作技巧、注意事項,然後拿起抹刷,鋪上宣紙,認真拓印,體驗了一回傳統年畫製作的樂趣,也體會到年俗更多的知識和趣味。小朋友們印製得有模有樣,每一幅年畫在他們的手中鮮活起來。

海港區碧海雲天社區小朋友展示拓印年畫作品

在中國民間,年畫就是年的象徵,不貼年畫就不算過年。此次年畫拓印活動讓市民觀眾近距離體驗木板年畫印製過程,在掌握技藝、獲得審美愉悅的同時,對年畫博大精深的藝術魅力有了更深的了解。讓孩子過一個不一樣的新年,從而將傳統文化傳承意義和內涵傳承下去。

相關焦點

  • 非遺進課堂--年畫拓印讓我走進了傳統文化
    元旦剛剛過去,中國傳統節日---春節又即將到來。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們了解中國年畫這一璀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近日錦屏學校三年級老師特意邀請了山東省博物館的年畫專家,開展了以「走近傳統文化——年畫」為主題的班級實踐活動,專家們給大家上了一節別開生面的年畫課。
  • 拓印博弈賞年畫 觀眾現場體驗中國傳統文化
    臘梅花香,古琴悠揚,近日,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中國傳統節日—春節。一場別開生面的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在重慶某商場內舉行,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遊玩體驗。  【解說】1月17日,記者在這個名為「溯觀」的年展活動現場看到,整個展廳掛滿了各種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物件,書畫,頗具中國傳統風俗特色。
  • 感受非遺之美 宿遷市博物館組織兒童體驗拓印年畫
    宿遷網訊(見習記者 周妮/文 記者 肖偉偉/圖)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上午,宿遷市博物館組織了一場木版年畫製作活動,許多小朋友在此體驗了一次木版年畫製作的歡樂時光。活動現場「年畫是什麼?幹什麼用的呢?」現場,面對小朋友們一聲聲詢問,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認真細緻地講解了木版年畫的歷史和它的藝術特點。
  • 江蘇宿遷組織未成年人體驗拓印年畫 讓非遺文化綻放異彩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上午,江蘇省宿遷市博物館組織了一場木版年畫製作活動,許多小朋友體驗了木版年畫製作的獨特魅力。現場,面對小朋友們好奇地詢問,博物館工作人員認真細緻地講解了木版年畫的歷史和它的藝術特點。  說起木版年畫,它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在我國民間,年畫就是年的象徵,不貼年畫就不算過年。它還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好玩│體驗木版年畫拓印,品古琴悠悠
    那麼,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做做木版年畫如何?聽聽古琴名曲可好?圖/《慶餘年》官微截圖、《鶴唳華亭》官微截圖 ◆ 活動招募│木版年畫拓印體驗每當春節臨近,老北京胡同裡常有賣年畫的悠長叫賣聲。若有人要買,他就將包著年畫卷的葦簾展開,露出鮮豔奪目的年畫來。此外,還有街上臨時搭起的畫棚,也有些小販因陋就簡,在小巷裡拉起一條條小繩,將年畫用木夾夾上,供人們挑選。木版年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在中國民間,年畫就是年的象徵,不貼年畫就不算過年。
  • 親子體驗之旅—多利·桃花源,體驗傳統文化魅力,感受傳統文化
    現代農耕自然體驗,感受科技對傳統行業的改變。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豐富多樣的傳統文化。團隊協作、 挑戰自我、在競爭與合作中感受團隊的力量。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農耕技術。與傳統的灌溉方式相比較,滴灌技術可節水35%至50%,水和肥利用率高達90%。有機蔬菜種植(植物水培)廢棄的花盆、快遞盒子,加上我們的營養液和有機菜苗,就是一道綠色的風景。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用雙手種一顆屬於自己的蔬菜,感受勞動之後帶來的成果和喜悅吧!
  • 年畫製作走進幼兒園,非遺傳承增光添彩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鄭琳 通訊員 謝詠詠 迎來送往,2020年已經悄悄畫上尾聲了,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杭州市錢江外國語實驗學校附屬幼兒園舉辦了一場富有傳統特色的迎新活動--做年畫,讓孩子們深入了解我國燦爛的民間藝術。
  • 100位吳中實驗小學小學生蘇州工匠園參加「冬至」文化體驗活動
    」即將來臨之際,蘇州工匠園舉辦「冬至」文化體驗活動,100位來自吳中實驗小學的小學生參加了本次活動。活動形式有文化講座、蘇作體驗、孝心傳遞、九九消寒。著名吳文化專家、蘇州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葉正亭老師為孩子們講述蘇州冬至習俗,使青少年了解蘇州傳統民俗文化,感受蘇州地方民俗風情和傳統孝道文化,增強青少年文化自信和道德觀念。
  • 佛山木版年畫86件珍品亮相河北武強 再現嶺南地區獨特文化
    陳賀芝 攝中新網衡水12月25日電 (崔志平 陳賀芝)25日,86件佛山市博物館館藏木版年畫亮相河北武強,再現嶺南地區獨特文化藝術風格。參觀展覽。 陳賀芝 攝當日,「嶺南吹來和煦風——佛山木版年畫特展」在河北武強年畫博物館開幕,共展出佛山市博物館收藏的清代以來佛山木版年畫精品和珍品86件,包括門神畫、門畫、神像畫、觀賞畫、新年畫等。
  • 樹葉拓印藝術 傳承傳統文化
    古代的拓印就是把一張堅韌的薄紙事先浸溼,再敷在石碑上面,用刷子輕輕敲打,使紙入字口,待紙張乾燥後用刷子蘸墨,輕輕地、均勻地拍刷,使墨均勻地塗布紙上,然後把紙揭下來,一張黑地白字的拓片就複製完成了,這種複製文字的方法,稱之為"拓印"。它是將石刻或木刻文字,用紙、墨拍印出來,以便保存和傳播的工藝方法。
  • 河北秦皇島: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厚植廉潔文化根基
    河北秦皇島: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厚植廉潔文化根基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
  • 畫年畫、拜孔子、逛耕讀園……小記者們和傳統文化親密接觸!
    在一天的研學系列活動裡德陽日報社小記者們在互動中體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尋找本地文化裡的歷史和寶藏學到了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小朋友,這叢竹子叫綿竹,綿竹別名鳳尾竹、芒竹,高7——15米,綿竹市的名稱就是從『綿竹流域宜竹』的含義概括而來……」在耕讀園負責人的帶領下,小記者們了解了綿竹的含義,參觀了耕讀園木頭房子、傳統農耕器具,他們睜大好奇的眼睛,仔細聆聽講解,認真做好筆記,用心感受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愛家鄉、愛祖國的美好情感也在孩子們心中悄然滋生。
  • 全國第一家楊家埠木版年畫文化主題酒店濰坊開門迎客
    這是濰坊市第一招待所按照濰坊市委、市政府建設「文化名市」的要求,貫徹和落實山東省旅發委創建文化主題酒店精神,實現了傳統星級酒店的華麗轉身,保護和傳承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大舉措。走進濰坊市第一招待所,酒店大門外建有"楊家埠木版年畫牆",院內有"楊家埠明清古版年畫牆"和大型青銅雕塑《年年有餘》;按楊家埠年畫寓意設計創作的迎賓儀式和"天女散花"舞蹈,喜迎八方賓朋。
  • 畫年畫、拜孔子、逛耕讀園……小記者們和傳統文化進行了一次親密接觸
    「小朋友,這叢竹子叫綿竹,綿竹別名鳳尾竹、芒竹,高7——15米,綿竹市的名稱就是從『綿竹流域宜竹』的含義概括而來……」在耕讀園負責人的帶領下,小記者們了解了綿竹的含義,參觀了耕讀園木頭房子、傳統農耕器具,他們睜大好奇的眼睛,仔細聆聽講解,認真做好筆記,用心感受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愛家鄉、愛祖國的美好情感也在孩子們心中悄然滋生。
  • 「保護文化遺產 傳承歷史文明」南安市博物館教師節前夕開展感謝師恩磚雕拓印體驗活動
    為深入貫徹國家關於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的重要論述,充分發揮博物館文化傳播與社會教育功能,營造社會共同關注、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氛圍。9月9日,南安市博物館攜手南安市第三幼兒園,在教師節前夕開展「保護文化遺產 傳承歷史文明」感謝師恩磚雕拓印體驗活動。
  • 猜謎語、做燈籠、拓年畫,元宵節濟南府學文廟好熱鬧
    2月19日上午,猜謎、燈籠製作、非遺體驗等趣味盎然的元宵節系列文化活動在府學文廟喜慶開鑼,現場熱鬧非凡,遊客們繼續感受著傳統的年味兒。文廟東西廊廡的紅柱間懸掛起500張謎條,內容涉及古代清官廉政暨家風家訓、府學文廟基本知識、國學經典文化知識等,遊客們參與熱情高漲,答對的遊客還獲得了精美的紀念品;而在明倫堂內,此時手繪燈籠體驗活動如火如荼的進行,小朋友們和家長相會配合,共同完成燈籠上色的全過程,體悟節日文化的同時又增進親子間的感情交流
  • 公園社區:草木拓印藝術,傳承傳統文化 - 港閘區人民政府
    10月13日,唐閘鎮街道公園社區聯合唐閘尚書院組織青少年學生,在社區第一網格內的唐閘尚書院裡體驗了中國傳統草木拓印文化。 首先,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在湯家巷裡走一走,參觀了唐閘古鎮內古色古香的傳統院落。隨後,他們來到尚工坊工作室,開始了當天的主題活動——草木拓印。
  • 一起來四川的年畫村 體驗木板年畫製作的奧秘吧
    四川綿竹的年畫,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江蘇桃花塢年畫並稱為「中國年畫四大家」,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綿竹年畫是世世代代民間畫師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體現巴蜀人民樂觀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風尚。
  • 尋跡鳶都③:走近臨朐手繪年畫 體驗民間傳統藝術
    11月26日,由大眾網·海報新聞和濰坊廣濰一汽奔騰4S店主辦的「悅享奔騰,尋跡鳶都,一汽奔騰尋找濰坊文化符號」活動來到臨朐縣非物質文化遺傳承人聶淑紅的工作室,感受濃濃的年畫氣息。臨朐縣民間年畫,歷史久遠。五六十年代逐漸復興,至今傳承不衰。在長期的傳承歷程中,繪畫技藝與畫作水平不斷提升,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藝術風格與畫面效果。其中,創造了頗具地方特色的傳統年畫。
  • 漢聲中國童話互動體驗展:在五感式體驗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漢聲中國童話互動體驗展"於2018年9月23日至2018年12月9日,在京與眾多孩子、家庭互動,在五感式體驗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次展覽從天地出版社出版的《漢聲中國童話》裡的362個故事中精選出了100個生動的故事,運用AR互動、360度沉浸式劇場、互動投影與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手工學習桌等形式,深入淺出地讓人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結合高科技,應用數字媒體技術,寓教於樂,將祖輩們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及中華傳統文化用更全方位、更多維的層次展現在觀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