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秦皇島:體驗拓印年畫 感受傳統文化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記者丁景東 通訊員曹建雄)拓印年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藝術形式,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年畫內容多與當地鄉土民俗密切相關,直觀展示了當地社會民俗、文化生活,寄託著人們嚮往太平安寧的美好象徵;木版年畫雕工精湛,用色濃烈大膽,具有深厚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
-
非遺進課堂--年畫拓印讓我走進了傳統文化
元旦剛剛過去,中國傳統節日---春節又即將到來。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們了解中國年畫這一璀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近日錦屏學校三年級老師特意邀請了山東省博物館的年畫專家,開展了以「走近傳統文化——年畫」為主題的班級實踐活動,專家們給大家上了一節別開生面的年畫課。
-
江蘇宿遷組織未成年人體驗拓印年畫 讓非遺文化綻放異彩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上午,江蘇省宿遷市博物館組織了一場木版年畫製作活動,許多小朋友體驗了木版年畫製作的獨特魅力。現場,面對小朋友們好奇地詢問,博物館工作人員認真細緻地講解了木版年畫的歷史和它的藝術特點。 說起木版年畫,它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在我國民間,年畫就是年的象徵,不貼年畫就不算過年。它還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感受非遺之美 宿遷市博物館組織兒童體驗拓印年畫
宿遷網訊(見習記者 周妮/文 記者 肖偉偉/圖)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上午,宿遷市博物館組織了一場木版年畫製作活動,許多小朋友在此體驗了一次木版年畫製作的歡樂時光。活動現場「年畫是什麼?幹什麼用的呢?」現場,面對小朋友們一聲聲詢問,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認真細緻地講解了木版年畫的歷史和它的藝術特點。
-
好玩│體驗木版年畫拓印,品古琴悠悠
那麼,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做做木版年畫如何?聽聽古琴名曲可好?圖/《慶餘年》官微截圖、《鶴唳華亭》官微截圖 ◆ 活動招募│木版年畫拓印體驗每當春節臨近,老北京胡同裡常有賣年畫的悠長叫賣聲。若有人要買,他就將包著年畫卷的葦簾展開,露出鮮豔奪目的年畫來。此外,還有街上臨時搭起的畫棚,也有些小販因陋就簡,在小巷裡拉起一條條小繩,將年畫用木夾夾上,供人們挑選。木版年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在中國民間,年畫就是年的象徵,不貼年畫就不算過年。
-
畫年畫、拜孔子、逛耕讀園……小記者們和傳統文化親密接觸!
在一天的研學系列活動裡德陽日報社小記者們在互動中體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尋找本地文化裡的歷史和寶藏學到了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賞年畫、逛耕讀園,娃娃們「大開眼界」7月31日早上8點,35名小朋友在德陽日報報社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前往綿竹年畫博物館參觀。
-
畫年畫、拜孔子、逛耕讀園……小記者們和傳統文化進行了一次親密接觸
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尋找本地文化裡的歷史和寶藏學到了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綿竹年畫博物館誕生於1996年,是目前中國僅有的兩座專業年畫博物館之一。館內收藏著各個時期的綿竹年畫,從最古老的年畫刻板《門神》到如今創新的石雕年畫、刺繡年畫和木雕年畫等,豐富的館藏讓小記者們大開眼界。
-
100位吳中實驗小學小學生蘇州工匠園參加「冬至」文化體驗活動
活動形式有文化講座、蘇作體驗、孝心傳遞、九九消寒。著名吳文化專家、蘇州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葉正亭老師為孩子們講述蘇州冬至習俗,使青少年了解蘇州傳統民俗文化,感受蘇州地方民俗風情和傳統孝道文化,增強青少年文化自信和道德觀念。
-
樹葉拓印藝術 傳承傳統文化
拓印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遠在公元前兩千年,重要大事記載便已被鐫刻於骨板或青銅,亦有刻於磚瓦、陶瓷、木料、玉石以保存文字及圖像者,唯用於長篇碑文最多之質材當推石料。為了更好的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唯亭街道青苑社區黨委、青苑社區居委會攜手蘇州工業園區友鄰社會服務中心於2018年8月9日在青苑六區文體中心舉行了一場主題為「樹葉拓印藝術,傳承傳統文化」的活動。
-
能看也能親手填色 傳統木版年畫帶你重溫年味
東方網12月25日消息:在數千年的民間生活中,中國傳統木版年畫是年俗的方式與載體。昨天,「第八屆傳統節日社區歡樂行主題活動·迎新春頌和諧中國傳統年畫展演」在上海嘉興路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一樓展廳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知名年畫社的40餘幅代表作品集中展出,吸引了申城數百名年畫愛好者前往觀展。
-
全國第一家楊家埠木版年畫文化主題酒店濰坊開門迎客
這是濰坊市第一招待所按照濰坊市委、市政府建設「文化名市」的要求,貫徹和落實山東省旅發委創建文化主題酒店精神,實現了傳統星級酒店的華麗轉身,保護和傳承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大舉措。走進濰坊市第一招待所,酒店大門外建有"楊家埠木版年畫牆",院內有"楊家埠明清古版年畫牆"和大型青銅雕塑《年年有餘》;按楊家埠年畫寓意設計創作的迎賓儀式和"天女散花"舞蹈,喜迎八方賓朋。
-
年畫製作走進幼兒園,非遺傳承增光添彩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鄭琳 通訊員 謝詠詠 迎來送往,2020年已經悄悄畫上尾聲了,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杭州市錢江外國語實驗學校附屬幼兒園舉辦了一場富有傳統特色的迎新活動--做年畫,讓孩子們深入了解我國燦爛的民間藝術。
-
佛山木版年畫86件珍品亮相河北武強 再現嶺南地區獨特文化
開幕式現場。 陳賀芝 攝中新網衡水12月25日電 (崔志平 陳賀芝)25日,86件佛山市博物館館藏木版年畫亮相河北武強,再現嶺南地區獨特文化藝術風格。參觀展覽。 陳賀芝 攝當日,「嶺南吹來和煦風——佛山木版年畫特展」在河北武強年畫博物館開幕,共展出佛山市博物館收藏的清代以來佛山木版年畫精品和珍品86件,包括門神畫、門畫、神像畫、觀賞畫、新年畫等。旨在傳承、弘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版年畫藝術,互鑑木版年畫保護傳承經驗及增進館際交流。體驗彩繪佛山木版年畫製作現場。
-
中國年畫·美好生活|「年畫的文化內涵與當代價值」論壇圓滿落幕
從歷史到當代,從地方到全國,年畫穿越時空的距離,與人民為伴,譜寫涓涓歷史長卷。它與老百姓的生活緊密結合,反映了人們的生活觀念和民間審美情趣,用濃淡相宜的色彩和生動傳神的形象,鼓舞著人心,展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當代,年畫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更為深厚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核。
-
傳統年畫飄出濃濃中國「年味兒」
新華社北京2月15日電 題:傳統年畫飄出濃濃中國「年味兒」 新華社記者 年畫,是中國的古老傳統文化;過年貼年畫,是中國人的傳統年俗。 新筆調、新元素、新年畫 有著60多年歷史的陝西長安淙栩木版年畫,隨著第三代傳承人鄒笛的改革創新越發受到市場歡迎。 鄒笛的父親鄒宗緒是國家一級美術師,他汲取中國傳統木版年畫的藝術風格,並以新穎的筆調和符合新時代的元素,創作出獨具一格的新年畫——淙栩年畫。
-
多國記者在孔子出生地體驗中國傳統文化
曲阜市委宣傳部供圖新華社濟南5月19日電(記者魏聖曜)「列卿入席……」隨著一名身著漢服、鄭重侍立的鳴贊官一聲高唱,來自菲律賓、哈薩克斯坦、匈牙利等11個國家的17名外國媒體記者身穿漢服,整理衣冠列隊,等待體驗中國古代「食禮」即「漢代傳統定食」。
-
秀水社區假日學校: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之拓印
8月6日,秀水社區假日學校的小朋友們跟著包怒濤老師,一起走進拓印藝術,一起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
漢聲中國童話互動體驗展:在五感式體驗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漢聲中國童話互動體驗展"於2018年9月23日至2018年12月9日,在京與眾多孩子、家庭互動,在五感式體驗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次展覽從天地出版社出版的《漢聲中國童話》裡的362個故事中精選出了100個生動的故事,運用AR互動、360度沉浸式劇場、互動投影與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手工學習桌等形式,深入淺出地讓人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結合高科技,應用數字媒體技術,寓教於樂,將祖輩們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及中華傳統文化用更全方位、更多維的層次展現在觀眾面前。
-
公園社區:草木拓印藝術,傳承傳統文化 - 港閘區人民政府
10月13日,唐閘鎮街道公園社區聯合唐閘尚書院組織青少年學生,在社區第一網格內的唐閘尚書院裡體驗了中國傳統草木拓印文化。 首先,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在湯家巷裡走一走,參觀了唐閘古鎮內古色古香的傳統院落。隨後,他們來到尚工坊工作室,開始了當天的主題活動——草木拓印。
-
親子體驗之旅—多利·桃花源,體驗傳統文化魅力,感受傳統文化
現代農耕自然體驗,感受科技對傳統行業的改變。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豐富多樣的傳統文化。團隊協作、 挑戰自我、在競爭與合作中感受團隊的力量。有機蔬菜種植(植物盆栽)讓孩子進一步感受到農耕文化的魅力,體驗最原汁原味的農耕文化。紅薯總動員(挖紅薯)多利有機紅薯成熟啦,大家一起來挖紅薯、烤紅薯。 讓孩子進一步感受到農耕文化的魅力,體驗最原汁原味的農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