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釐米長的魚骨卡進食道,輾轉五天後才到醫院取出

2020-12-25 生活報

龍頭新聞訊(記者 沈麗娟 文/攝)「醫生,我母親被魚刺卡到嗓子裡咽不下去,現在都說不出來話了,快救救她吧!」24日10時許,一位七旬大娘來到哈工大附屬省醫院南崗院區急救中心急診科,她已經虛弱痛苦得說不出話來。她已五天沒吃東西了,因為五天前吃了一頓胖頭魚頭,被胖頭魚刺扎進了喉嚨,吃饅頭噎,喝醋軟化,用盡了各種土方法,結果沒成想魚刺沒咽下去,反而卡在了食道上。

省醫院消化病院消化三科主任孫曉梅通過對患者進行胃鏡、CT檢查後發現,原來卡在食道上的魚刺足有2.6釐米長,橫在食道中間,而且已經出現食道穿孔、化膿感染的現象,情況十分危急,這種情況本應在外科手術取出,但考慮到老人年事已高,如果進行開胸手術創傷過大,經過和患者家屬的充分溝通後,醫生冒著巨大風險通過內鏡成功把這根魚刺取出。現在老人狀態平穩,正在康復中。

25日11時許,在省醫院消化病院消化三科病房,來自雞西的高大娘在病床上還點著營養液,由於食道穿孔,短期內還不能正常進食,但已經可以恢復正常說話,聲音還十分微弱。

高大娘的兒子說,卡住魚刺當天,他們都沒在家吃飯,老太太一個人在家吃的胖頭魚,老太太吃魚喜歡蘸著麻醬吃,粘稠的麻醬裹著魚肉魚刺就往下咽,結果沒想到有魚刺卡住喉嚨,怎麼咽也咽不下去,他們以為是一根小魚刺卡住了,就讓老太太吃饅頭噎,又是喝醋軟化,各種土辦法都用過了還是不行。

兩天後,老太太說魚刺卡在嗓子下面特別疼,而且已經什麼東西都吃不下去,連喝水都不能喝,還出現了發燒的症狀,這才引起家人的重視,趕緊帶她來到雞西當地醫院檢查,經過耳鼻喉科檢查,在咽部並沒有發現魚刺,建議老人到上一級醫院治療。

四天後,老人在家屬的陪伴下才來到哈爾濱一家醫院,經過耳鼻喉科檢查後發現,魚刺並沒有卡在咽喉,可能已經進入食道,卡在食道上了。之後,焦急萬分的家人這才來到省醫院消化病院掛了急診。

醫生介紹,在對高大娘進行胃鏡檢查時,當內鏡剛進入食道上端,患者就出現了血氧迅速下降的情況,通過內鏡可以看到白色的異物卡在食道中間,而且出現了食道穿孔的現象,魚刺要比想像中大很多,如果通過內鏡取出,可能會出現術中大出血、感染等風險,經過跟家屬充分溝通後,醫生為患者取出魚刺,取出的魚刺寬1釐米、長達2.6釐米。

醫生提醒,當吃魚卡住魚刺時,越是多吃東西往下噎,異物卡在食道只會扎得更深,嚴重的就會引起穿孔。如果被魚刺卡到應馬上就醫,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間。

相關焦點

  • 3釐米長魚刺卡在食道 做了開胸手術才將其完整取出
    中國江蘇網12月27日訊 近日,家住宿遷宿城區的市民顧女士回憶起被魚刺刺穿食道這一幕,仍心有餘悸。據了解,因為魚刺卡在食道,隨時有大出血的危險,江蘇省人民醫院宿遷分院(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心外科醫生為她做了開胸手術,從「死神」手中搶回了她的生命。
  • 4釐米長黑魚骨卡喉嚨!喝醋?吞飯?萬萬不行!
    取出的魚骨長4釐米,寬2.5釐米,兩端帶刺,一旦穿孔將導致食管周圍的主動脈損傷,後果不堪設想。目前患者恢復良好已出院。現年64歲患者湯先生周末中午與家人外出聚餐時,不小心誤吞食了黑魚魚刺,事後還用了許多所謂的「土辦法」,喝醋和吞飯糰,試圖將魚刺軟化後帶下。在反覆嘗試後,他依然感覺疼痛難忍,呼吸困難。湯先生先後輾轉了3家醫院,最後找到仁濟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富皓白。
  • 2釐米魚刺扎破女子食道危及總動脈 醫生切頸取出
    荊楚網客戶-荊楚網消息(記者 黃濤 通訊員譙玲玲、張鄂)長2.31釐米的一根魚刺,扎破食道,刺向頸總動脈。動脈一旦扎破,將引發致死性大出血。武漢市第一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沛15日向記者說起這件切頸取魚刺手術,直感嘆魚刺無小事,一再提醒大家千萬別一吞了之。
  • 一男子被4釐米魚刺卡住喉嚨,不肯去醫院,用土方法,3天後人沒了
    魚骨不慎卡在喉嚨中後,一些老年人會使用一些土方法將刺除去,或將刺直接吞入肚中,例如醋泡或者吃饅頭等。但是這種方法並不安全,容易對自己造成更大的傷害。最安全的方法是儘快去醫院就診,讓醫生藉助工具將刺取出。不久前,一個人喉嚨卡了一個4釐米大的魚刺。此後,他試圖通過土方法把魚刺取出來,之後便並沒有在意。但是僅三天後,到第四天,人就去世了。那麼發生了什麼?
  • 處理食道卡異物 「土方法」反成致命「殺手」
    核心提示:卡喉以後吞饅頭、吃香蕉、用手扣喉、喝醋等「土方法」只會引起異物從咽喉落入食道;在食道卡異物時如果未能儘早就診,容易引起病人食道感染、侵蝕臨近血管,甚至在短時間內死亡,因此不能輕視。   食道異物是耳鼻喉科常見的急診,常見卡在食道的異物主要有魚刺、魚骨、雞骨、假牙、硬幣、針釘等。
  • 「青島市膠州中心醫院」魚刺橫卡食道 醫生巧用胃鏡取出
    2020年6月21日,韓女士在吃晚飯時不小心吞下魚刺並卡在喉嚨以下的食道部位,導致她吞咽困難,十分難受,於是自行喝了半碗醋試圖軟化魚刺,但未能奏效。一晚上症狀也沒有緩解,第二天一早就來到青島市膠州中心醫院就診。
  • 嘉興一男子卡了根魚刺 找多家醫院都沒取出來
    浦大伯,65歲,嘉興海寧周王廟人,大約一個月前,家裡午飯燒了魚,一不小心卡了一根魚骨在咽喉部位。當下,浦大伯便用土方法吞了幾口飯,誰知根本沒有起作用!之後,其兒子和老婆帶著他上醫院,取魚刺。第一家醫院告知,沒法取;第二家醫院嘗試取,誰知魚刺滑落食道;第三家醫院,沒法取,建議去嘉興或者杭州醫院就醫。
  • 男子吞18釐米長刀片 醫生胃鏡下取出(圖)
    原標題:男子吞18釐米長刀片 醫生胃鏡下取出現代快報/ZAKER南京 (通訊員 孫卉 記者 林清智 文/攝) 這不是雜技「吞劍」,而是真的吞刀片。10月20日,鎮江一男子被送到江蘇大學附屬醫院就診時,震驚了一眾醫護人員。
  • 老人吃魚卡喉誤用「偏方」 3釐米魚刺扎進頸內靜脈差點危及生命
    10月16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人民醫院獲悉,10月14日,該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進行了一場高難度的手術,一名73歲老年患者因吃魚時魚刺卡入喉嚨,又錯誤地採用了喝醋、吞菜葉等「偏方」,使得魚刺扎進頸內靜脈,隨時有刺破血管大出血的風險。經過近5個小時謹小慎微的手術,最終成功將魚刺取出。
  • 魚骨劃穿食道主動脈,76歲老人反覆嘔血4個月
    經醫生仔細檢查後發現,原來導致老人反覆嘔血的原因是老人4個月前卡入食道的魚骨劃穿了食道主動脈,診斷明確後,專家團隊進行介入修補術,老人嘔血的症狀消失了。入院時,醫生了解到,老人因反覆嘔血,血紅蛋白只有5克/升(成年男性正常值應該為12~16克/升),加上合併有其他基礎疾病,導致身體不堪重負。經查胸部增強CT,發現劉爹爹的降主動脈附近有個3~4釐米的腫塊,靠近食道下段胃黏膜裂口,此時已形成包裹假性動脈瘤,裂口滲出的血液不多。「外傷性主動脈食管瘻!」
  • 5釐米長雞骨頭直插爹爹咽喉,醫生幾經周折取出轉危為安
    楚天都市報1月15日訊(記者李曼英 通訊員崔毅 侯丹)「沒想到吃飯時,會吞下這長的一根雞骨頭。」15日,武漢市武昌醫院內,陳爹爹看著取出的雞骨頭,仍舊心有餘悸。
  • 男子不慎魚刺卡喉嚨,幾天後胸痛難耐 醫生:趕緊把手套吃下去!
    直接取出魚骨頭或有生命危險隨大便排出也行不通醫生用胃鏡下異物鉗鉗住魚骨頭想要將其取出,但魚骨頭死死地卡在食道中,紋絲不動,由於食道外壁就是主動脈,如果用蠻力取出魚骨,魚骨上的魚刺會撕破食道、撕破主動脈,老吳將會大出血,當場會有生命危險。直接取出的方案顯然不行,那先將魚骨頭推到胃腔再讓其隨大便排出的方案呢?
  • 六旬老人咳嗽一年 醫院檢查發現系魚刺卡進肺裡
    她在支氣管鏡下使用了專用異物鉗輕輕撥動,並試著取出了其中的一小部分。「通過顯微鏡觀察,我們發現了一些細小的骨質物體,判斷可能是魚刺。」又經過半個小時的手術,一大團異物被取出—被多重組織包裹的一片0.8釐米×1釐米的布滿血絲的魚骨頭。  魚刺會飛嗎?  它怎麼進入肺部的?
  • 男子大年初一被魚刺卡喉 做胃鏡遇醫院休假(圖)
    2.就醫很曲折:前往富順縣人民醫院:建議去大醫院前往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必須做胃鏡,胃鏡檢查初四才上班前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春節放假,無法做胃鏡檢查前往省醫院:春節放假,初四以後才能做胃鏡前往成都363醫院:正月初四以後才能做胃鏡……再次前往省醫院:通過CT最終取出魚刺。一根魚刺,徹底毀掉了市民葉女士一家的春節假期。
  • 還敢小瞧魚骨卡喉?女子主動脈被魚骨刺破,接下來……
    取出魚刺,新添背痛,最危險的情況出現了 生死線上走一回,手術後的覃女士的身體仍顯虛弱,聲音有些沙啞。 她回憶,7月15日的晚餐有一道鯇魚。一口魚肉落肚,她隨即感到咽喉疼痛,便按照傳統的「魚刺卡喉自救法」吃了幾口米飯和青菜,指望把魚刺裹咽下去。然而,這個老法子失靈了。
  • 喝醋軟化魚刺結果越卡越深 到醫院就診取出一根6釐米長魚刺
    12月7日,第909醫院耳鼻喉頜面外科主治醫師馬賀上班後
  • 韶關女子喉嚨竟卡進了16釐米筷子,距血管僅4毫米
    近日韶關一位26歲的女患者因為多日食欲不振、喉嚨疼痛她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粵北人民醫院求診去到醫院耳鼻喉科柴醫生了解病人初步情況後就循例幫她做個檢查沒想到的是這名26歲女患者小花的喉嚨中居然卡了16釐米?筷子?隨後經過醫生了解小花有精神障礙她在吃東西的時候不小心把筷子咬斷了一大截留在了喉嚨裡柴醫生:「從嘴巴沿著食道插進去,穿破食道壁,到了縱膈、頸部。
  • 廣州男子魚刺卡喉三天後嘔血身亡!這些土辦法別再做了!
    心想可能卡到魚刺,他趕緊吃了幾口飯,又喝了醋,但疼痛一點都沒有改善。妻子催他去醫院看看,但他擔心疫情期間就醫有風險,就沒有去醫院。就這樣拖了三天,8月2日傍晚,陳先生突然開始嘔血,而且一個小時就吐一次,每次一吐就是一大碗。至凌晨2點,他趕到廣州中醫藥第一附屬醫院急診就醫。
  • 女子吃了顆紅棗燒到41℃ 食道穿孔差點沒命
    這五天,她都只能喝米湯度日,什麼東西都咽不下去。等到第五天時,王阿姨的喉嚨腫得連水都吞不下了,還伴有高燒不退等症狀。孩子實在看不下去,帶著她一起到廈門市中醫院耳鼻喉科就診。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兆閱接診時,王阿姨的脖子外面已經又紅又腫,頸根部的皮膚、胸骨中間正上方甚至有一塊3*3釐米左右的膿腫,約鵪鶉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