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恩醫藥」官網顯示,其公司已完成由高盛領投,禮來亞洲基金跟投的約6200萬美元D輪融資。此輪融資將用於支持公司未來的業務增長,擴充並提升對現有全球客戶的服務。
成立於2007年,「方恩醫藥」是一家能夠提供與ICH標準接軌的臨床開發服務的國際CRO公司,主要為國內外製藥和醫療器械客戶提供包括註冊事務、醫學事務、臨床運營、數據管理和生物統計、藥物警戒、第三方稽查等一站式臨床研究相關服務。
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中文簡稱為合同研究組織,以合同的形式為藥企提供與藥品研發有關服務,實質上是服務於藥企研發端的外包行為。近年來,新藥研發變得更複雜、費時,成本和風險不斷增長,外部監管也趨向嚴格。舉例,新藥研發過程中其實有很多重複性的工作,如前期研究中的合成提純、中期的臨床管理、後期的材料申報審批等。因此,為了提高效率、節約成本,許多醫藥企業將研發外包給合同研發服務公司。
目前,「方恩醫藥」提供I-IV期的國內和國際藥品和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管理服務(項目超過400餘個),涉及治療領域廣泛,主要包括腫瘤、心血管、中樞神經呼吸、內分泌、消化、皮科、兒科、血液、婦科、眼科、骨科麻醉等。值得一提的是,「方恩醫藥」的服務不被地域局限,可以提供中國與美國、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藥品聯合開發服務。
2017年6月中國正式加入ICH,並在之後發布了鬆綁國際多中心臨床、認可海外臨床數據等相關文件, 推進中國藥品質量監管體系逐步和國際接軌。36氪認為,在國際標準一體化的趨勢下,能夠通過此標準處理、統計數據的CRO將會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36氪了解到,「方恩醫藥」很早便在醫藥數據管理及統計這方面布局。「方恩醫藥」數據團隊於2002年加入CDISC協會,長期任職為CDISC金牌會員和註冊服務供應商。2000年代初期,「方恩醫藥」參與領導了FDA數據整合標準試點行動,作為CDISC所屬SDS和ADaM工作小組成員參與制定相關行業規範。截至目前,「方恩醫藥」數統團隊全球規模超過450人,擁有豐富的臨床試驗I-IV期、BE、真實世界研究的數據管理、統計以及SAS編程經驗。
數據團隊中國、美國、亞美尼亞、日本、韓國、印度、菲律賓等國和地區
此外,根據光大證券醫藥報告,CRO業務具有延伸價值。CRO在某一細分領域完成積累後(即有了足夠的客戶粘性和數量),隨著客戶研發管線的推進,CRO往往會延伸其服務至其他CRO的細分領域,初期主要在 CRO 業務內部延伸,之後再延伸到 CMO、CSO、融資、諮詢等業務。
CRO業務延申 | 資料來源:光大證券
與上述描述類似,「方恩醫藥」旗下還有「方騰醫藥」——一家臨床試驗中心管理組織(Si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SMO)。「方騰醫藥」主要協助臨床試驗機構進行臨床試驗的現場管理和具體操作,目前已為腫瘤、內分泌、呼吸、神經、心血管、免疫、感染、眼科等領域130餘項臨床研究提供SMO服務,和超過370家臨床研究中心開展合作,管理近60000例受試者。
CRO行業縱覽
中國CRO 產業自成立之初, 主體都是承接外資藥企外包需求。 但是,2015年起,一系列的醫藥改革促進了國內藥企的研發投入,中國藥企的外包需求正爆發式增長。根據Frost&Sullivan 數據統計,中國2012年-2016年CRO市場規模從12.3億美元增長至28.1億美元,複合增速為18%,遠高於全球CRO市場的增速,預計未來5年將以21.76%複合增速增長。2021年,中國CRO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1億美元。
如今,中國CRO產業呈現分層的競爭格局,國內臨床賽道比較有名的玩家有泰格(已上市)、諾思格等。36氪認為,「方恩醫藥」起步交早,臨床資源和管理體系相對成熟,才能使其有能力覆蓋相當廣泛的業務。這恰恰凸顯了CRO行業企業一般需多年的積累,才能在技術或者規模方面具備競爭優勢的特點。
編輯:夢想家菜菜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