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孕媽媽常常因胎動問題而苦惱,為什麼肚中的寶寶有時候總動,有時候一天也不動呢?胎動什麼樣是正常呢?
胎動,是指胎寶寶在媽媽子宮裡做伸手、踢腿等活動撞擊到了子宮壁的情況,胎動的次數多少、快慢、強弱都能反應胎兒的健康狀況。一般來說,停經16~20周時孕婦就能夠感覺腹內有微的胎動,隨著妊娠的進展,胎動次數會越來越頻繁,直到孕晚期胎兒入盆。
一、不同月份,孕媽媽胎動感受
1、孕5月:可輕微感覺到,但不明顯。
有人形容像腸氣,像蝴蝶在飛,像蚯蚓蠕動,像一隻魚在遊來遊去。
2、孕6月:感覺明顯。
此時胎兒體積小,可以在羊水中自由穿梭。孕媽媽會感覺到胎動在靠近肚臍的位置,向兩側擴大。
3、孕7月:看出胎動。
胎兒在子宮內伸手、踢腿,一些皮膚薄的孕媽媽,能夠明顯的看出胎動。這時胎動在靠近胃部的位置,向兩側擴大。
4、孕8月:疼痛。
胎兒開始頭朝下固定位置,腳往上偶爾會踢到孕媽媽胸部下方,讓孕媽媽感覺到疼痛。
5、孕9月:疼痛加劇、
胎兒運動遍及腹部,手或者是腳會突然凸出或活動激烈,使得孕媽媽感覺肚子有刺痛的感覺。
6、孕10月:動作變小。
二、以下5個時間,胎動最頻繁
1、吃飯之後
孕媽媽吃飯後,血糖增加,寶寶也會感受到「能量滿滿」,胎動會比飯前要較頻繁一些。
這是吃飽飯,「打嗝」的寶寶!
2、洗澡時
洗澡時孕媽媽放鬆的感覺,能夠給胎兒帶來美好的感受,寶寶也會很享受。看寶寶好享受的表情!
3、聽音樂時
胎兒聽到柔和優美的音樂,也會感受到心情的舒緩和愉悅,通過運動來表達這種情緒。所以音樂胎教也很重要。這位寶寶肯定是在聽交響樂!瞧這搖頭晃腦的神態!
4、對著肚子說話時
胎兒的聽覺開始發展,貼近胎兒說話時,胎寶寶會用胎動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覺。這時準爸爸最好能夠參與進來,和孕媽媽一起來享受親子時光。瞧這拳腳功夫,肯定是爸爸說要和他打拳呢!瞧這臍帶玩的多自在!
5、夜晚睡覺前
在一天之中,胎寶寶有兩個活躍高峰,晚上7點到9點,和晚上11點到第二天凌晨1點。瞧這臍帶玩的多自在!
三、胎寶寶不動時都在幹啥
1、睡覺。
剛出生的寶寶大部分時間在睡覺,是因為他們體力不足,所以還沒出生的寶寶當然是在睡大覺了。
2、吸收營養。
胎兒不僅通過胎盤獲取營養,還要通過嘴巴來吞咽羊水,或許當感覺它們不動的時候,也許是在吃飯呢。
3、遊泳。
寶寶在子宮內遊泳時,細微的小動作孕媽們是察覺不出來的,除非動作非常大,孕媽才能感覺到拳打腳踢。
4、缺氧。
如果寶寶胎動開始正常,後來慢慢減少的話,則要考慮是否宮內缺氧了,這時孕媽可以先去醫院做B超檢查,了解下宮內情況再說。
5、性格安靜。
胎寶寶雖然小,但已然形成一個個體,有個人意識,當寶寶性格安靜,有點懶,不愛動的話,寶寶也會偏於安靜。
胎動的幾個關鍵日期
1、16周的時候,不少媽媽就能第一次感受到胎動了。
2、20周左右,媽媽們都能感受到胎動了。只要孕檢一切正常,胎動早天晚天感受到是不用緊張的。
3、28周的時候,胎寶寶就有了自己的作息規律。此時胎寶寶大些了,胎動力度也大些,幅度也大。寶媽們可以在這個時候來數胎動,了解寶寶健康情況,增強親子感情。
4、30周左右,胎寶寶在肚子裡的可運動空間較小,胎動幅度也隨著減小了。在孕晚期,胎兒會逐漸進入盆骨,做好了出生的準備,相對來說,胎動也會減少。
胎動異常的信號
1、胎動減少。
可能的原因:準媽媽血糖過低、發燒。注意休息,注意隨氣溫變化增減衣物,避免感冒。儘量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去。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適當進行鍛鍊。多喝水、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2、胎動突然加劇,隨後慢慢減少。
有妊高症的準媽媽,應該定時到醫院做檢查,並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無論是走路還是乘公共汽車,儘量和他人保持距離,不到吵雜的環境中去,防止外力衝撞和刺激。保持良好的心態,放鬆心情,控制情緒。
3、急促胎動後,突然停止。
如果自覺胎動過頻,請一定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長時間沒有感到胎動,準媽媽可以嘗試將手輕輕放置在隆起的腹部,輕輕兒拍,看能不能把寶寶喚醒,並用手感受有無胎動,如果還是沒有胎動,請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