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1歲男孩患腦瘤去世 生前遺願:媽媽,把我捐出去吧

2020-12-20 觀察者網

「如果我活不了,就把我捐出去吧。」世界上有很多偉大的人,也有很多無私的人,而年僅11歲的廣東男孩,用他的一句話證明:生命的價值。深圳小學生梁耀藝身患腦瘤,臨走前他決定捐出腎臟和肝臟。6月6日,他的心願達成,其捐出的器官在8小時內挽救了更多的生命。而這一切,都是這個11歲的廣東小男孩自己的決定。

2014年6月6日的下午4點35分06秒,梁耀藝在廣州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手術室內平靜地離開了人世。5點19分,小耀藝的腎臟和肝臟被放進裝滿冰塊的保溫箱裡。因為腦腫瘤的痛苦,曾經的他還想著要改變自己的理想與志願。只要能康復,他就要當一名醫生,要治好大家的病。在這之前,他只想去當一個掙大錢的老闆,日後好孝順媽媽。遺憾的是他不能當一個醫生了,他決定捐出自己的器官,並將自己的遺體也捐給醫學院,這樣算完成了自己走進醫科大學的夢想。

11歲的小耀藝告訴守在身邊的家人,他看到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在做好事,「我覺得他們都很偉大,我也想做一個偉大的小孩。」

在ICU病房裡,小耀藝已經失去了意識

「偉大的小孩」梁耀藝生前身後事

計程車開得越遠,梁偉強的心就縮得越久,他不知道計價器會打出一個什麼樣的天文數字。他淚眼朦朧,快要看不清前方,只知道深圳很大。梁偉強還在用家鄉話問妻子李群,「那麼乖的兒子,怎麼會突然要做手術呢。」他從湛江廉江縣出發,坐車來到600公裡外的深圳。他要去深圳兒童醫院,11歲的兒子梁耀藝病了,病得好重。

這是一個身材魁梧,肚子微微發福的中年男子,留著平頭,面部表情顯得嚴肅而又憂鬱。6月9日上午,離他到深圳已經兩個多月了,聽說有記者到家採訪,他便穿著拖鞋下樓去散步,把家裡的事情留給妻子李群應對。他不太聽得懂,不想和人交流。

在住處通往馬路的斜坡上,他向記者點頭微笑,雙手放在背部,往別處走去。他似乎在思考著什麼,寬大的背影顯得悲涼和寂寞。

4天前,6月6日4點35分,兒子在醫院離世,並捐獻器官和遺體。

在屋裡等著的,是小耀藝的媽媽李群。屋子兩室一廳,是小耀藝的哥哥梁培育和姐姐梁李君兩個月前剛租下來的。客廳裡堆滿著還沒來得及整理的家具和雜物,使本就狹窄的小屋顯得更加擁擠和凌亂。

兩年前,小耀藝隨著哥哥來到深圳讀書,那時候他才上小學三年級。姐弟幾個在這個城市相依為命。姐姐梁李君比梁耀藝大10歲,已經成家。哥哥梁培洪比小耀藝大8歲,在一家企業上班。小耀藝和哥哥同睡一張床,他是家裡的寶貝。

母親李群從紅十字會義工手中接過器官捐獻的榮譽證書。

病床上還不斷安慰媽媽

「媽媽,如果我活不了了,就把我捐出去吧」

「耀藝,快去洗澡。」4月12日晚上,姐姐的催促依然沒有使他動身,這可不是弟弟平時乖巧聽話的風格。他可能有點頭暈,或許是感冒了。哥哥姐姐都沒太注意弟弟的反應。第二天早晨,耀藝從房間出來,突然連路都走不穩,幾乎摔了一跤。這可把姐姐嚇著了,趕緊往醫院送。一檢查,腦瘤。姐姐和哥哥都慌亂了,怎麼會這樣?

母親李群在老家廉江接到女兒的電話,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我以為現在科學技術這麼發達,再難的病都可以治好的。」她取出家裡的存款,再和親友湊了點錢,急忙往深圳趕。

4月份的深圳已經漸漸變熱,她坐在病床邊寸步不離地守著小耀藝。醫生說要做手術了,「那就做吧,趕快做,做完手術就好了。」4月16日,梁耀藝做了第一次手術。可是結果卻不像李群預料得那麼樂觀,耀藝的病情並不見好轉,腫瘤反而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5月8日,第二次腫瘤切除手術進行。李群開始越來越擔憂。反而是病床上小耀藝十分堅強,幾次手術從沒有掉眼淚,咬牙堅持。痛苦的表情看得媽媽和姐姐於心不忍,錐心地痛。小耀藝還不斷安慰媽媽,叫她不要擔心。看著姐姐每天送飯,小耀藝對姐姐說不用辛苦了,根本就進不了食。

病情越來越嚴重,小耀藝變得連說話都困難。6月初,小耀藝似乎感覺得到自己堅持不下去了。「媽媽,如果我活不了了,就把我捐出去吧。」媽媽李群一開始沒聽懂,她再次問兒子說的是什麼意思。小耀藝說:「把我的器官捐出去。」這個對成年人來說都是非常艱難的決定,卻從一個11歲的男孩嘴裡脫口而出。

小耀藝的作業本,裡面滿滿的都是老師留下來的A與A+。

 

小夢想「我想當一名發明家」

剛來深圳時,哥哥帶小耀藝去逛深圳書城。好多書,花花綠綠的,讓充滿好奇心的小孩東張西望。哥哥買了一本少兒科普書給他——《世界最偉大的100種科學發現發明》,這是小耀藝人生第一本課外書,他像寶貝一樣愛惜它。也許是太愛看了,隨時都去翻,書本已被翻得殘舊。

書中的原子彈、飛船、飛機等玩意兒深深地吸引了小耀藝。他不斷地拿去問姐姐和哥哥,「你知道嗎?你知道嗎?」這種孩子特有的好奇讓哥哥姐姐欣慰。他們都沒讀過多少書,心裡更加希望最小的弟弟能夠多學點科學知識。

也是在那本書裡,小耀藝知道了很多關於火箭的知識。躺在兒童醫院的病床上,小耀藝突然對媽媽說,「等我好了以後,我想當一名發明家。我要造火箭,像爸爸以前用過的氧氣瓶那麼大。」

病情逐漸地惡化,堅強的小耀藝也有點撐不住了:「媽媽,我好可憐。」

與此同時,腦瘤帶來的痛苦,甚至讓這個男孩想著要改變自己的理想。他不要造火箭了,他想當一名醫生。他想要治好大家的病,讓孩子們不再有病痛。為了不把醫院的床單弄髒,「媽媽,我要尿尿」是這兩個月說得最多的話。男孩的懂事讓醫院的護士看著都為之動容。

在學校裡,小耀藝的課桌還擺放在第一排。

大願望「把我捐出去吧」

病情越來越嚴重,小耀藝變得連說話都困難。6月初,小耀藝似乎感覺得到自己堅持不下去了。「媽媽,如果我活不了了,就把我捐出去吧。」媽媽李群一開始沒聽懂,她再次問兒子說的是什麼意思。小耀藝說:「把我的器官捐出去。」這個對成年人來說都是非常艱難的決定,卻從一個11歲的男孩嘴裡脫口而出。

媽媽李群先是震驚,轉念一想,卻也很平靜地面對。雖然沒上過什麼學,她從電視節目當中也看到過器官捐獻的事情,她很快聽懂得了兒子的意思。

姐姐梁李君一開始本來是極力反對的,怎麼可以把弟弟的身體捐出去,起碼也要入土為安。但一想到弟弟給他講的那些課本故事,她也理解了弟弟的心願。「可以以另外一種方式活著。」

11歲的小耀藝告訴守在身邊的家人,他看到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在做好事,「我覺得他們都很偉大,我也想做一個偉大的小孩。」媽媽反覆收拾著小耀藝的玩具、書包、文具盒、作業本、課本……一個都捨不得扔。

活在更多的生命裡

媽媽李群向醫生打聽到了深圳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協調員高敏的電話,隨之向高敏諮詢器官捐獻的事情。

6月5日,梁耀藝被轉到廣州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6月6日中午11點45分,一個醫生拉開ICU病房的小窗戶,向走廊喊了一聲:「梁耀藝的家人在哪裡?」李群輕輕地抖了一下,靜靜地走上前,在醫生遞過來的一張紙前猶豫了一會兒,然後籤上了字。搶救已經結束。

6月6日下午4點35分,小耀藝在手術室內平靜地離開了人世。下午5點19分,小耀藝的腎臟和肝臟被放進裝滿冰塊的保溫箱裡,這些器官將在8小時內挽救更多的生命。小耀藝成為深圳第142位多器官捐獻志願者,深大醫學院第158位「無語體師」捐獻志願者。

那天廣州的天空下起瓢潑大雨,李群呆呆地望著窗外的暴雨,此時此刻她也許想了很多,也許什麼也沒想。過了一會,她開始捂著臉哭泣,手裡捏著小耀藝的照片。

在小耀藝家中,姐姐靜靜地收拾著弟弟的遺物。

致敬:偉大的小孩!

致敬,這是昨日(6月9日)微博上的一個關鍵詞,它不是因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件,而是因為一個11歲捐獻器官的小孩。

昨日凌晨,深圳晚報副總編輯周智琛發了條微博:致敬偉大的小孩!年僅11歲的深圳小學生梁耀藝身患腦瘤,臨走前他決定捐出腎臟和肝臟。6月6日,他的心願達成,其捐出的器官在8小時內救了多條生命。看完這則新聞,眼淚直流,所以下了這條標題!

偉大的小孩梁耀藝的故事迅速在網絡流傳,微博微信圈點讚無數,網友們紛紛表達敬意和感動。@姚晨、@王開嶺、@卓越兄等微博名人均被小耀藝的勇敢選擇而感動。這條向小耀藝致敬的微博目前已經轉發一萬餘次。

在手術室外,小耀藝的母親李群努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強忍著眼眶裡的淚水。

 

一張空課桌

贊偉大的孩子,致敬!

課桌主人是梁耀藝瞿詩濤是小耀藝的數學老師。6月9日上午第四節課,他像往常一樣走進四年級三班的教室。課程的後半段,看到教室第一排左邊第二張空課桌,他心裡一緊,課桌已經空在那裡兩個月了。

課桌的主人正是梁耀藝。

瞿詩濤突然對同學們說,他昨晚心情很沉重,一直沒睡好,有點想小耀藝了。他這一提,教室裡的同學忽然安靜下來,沉默地看著他,似乎想要聽到更多關於小夥伴的信息。下課之後,同學們悉數向瞿老師圍攏過來,打聽著小耀藝的消息,「他怎麼樣了,什麼時候回來。」問得瞿老師心痛。

瞿老師是這學期才教四三班的數學,才上一個多月的課,梁耀藝就已經生病住院。在他眼中,梁耀藝是一個很聰明的小孩,每次回答問題都特別積極,舉手十分主動。比瞿詩濤更心痛的是班主任宛霞,她都不知道該怎麼把小耀藝已經去世這個事實告訴班上的同學。

小耀藝生病後,宛霞在班上發起了一個倡議,希望同學們回家和家長商量能為小耀藝捐款。宛老師帶著幾個同學拿著班裡同學捐助的一千多元愛心款項去兒童醫院看望小耀藝。知道老師和同學來了,幾乎整日躺在床上不能動彈的小耀藝,硬要堅持下床站起來,去走廊迎接老師和同學們。其實宛霞和同學們都不知道,小耀藝回到床上後直向媽媽喊痛,但他不想讓同學們看到他的痛苦。

那一天,他特別開心,是住院以來笑得最多的一次。

手術結束後,醫生將小耀藝的遺體推出了手術室,向小耀藝和他的母親鞠了三次躬。

一篇課文

講的是捐獻骨髓的故事

四年級上冊的語文課本,有一篇課文叫《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講的是一個捐獻骨髓的故事:一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需要配對骨髓,一名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四年級下冊還有一篇文章,也是關於器官捐獻,叫《永生的眼睛》。

宛霞上課時喜歡給學生們拓展,希望他們能夠學到更多做人的道理。在教授這篇課文的時候,她順便給孩子們介紹了一些器官捐獻的故事。課堂上,她問同學們,假如這個人是你的話,你會怎麼做呢?

講臺下全是非常好奇的目光。

讓班主任宛霞印象深刻的是,小耀藝在班上很有自己的想法,並且願意學那些善良的事情。她猜想,會不會是課本故事對他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事實還真是如此。姐姐梁李君記得,有一次小耀藝放學回家,便給姐姐講了一個獻血的故事,然後問姐姐,小孩子可以獻血嗎?梁李君對他說,小孩子先要鍛鍊身體,長大之後才能獻血。

每次學到新東西,小耀藝都會第一時間給家人分享。媽媽在老家時,他就讓姐姐幫忙打電話。想媽媽了,就聊聊天。有一次,他在電話裡教媽媽李群讀英語,可把媽媽難住了。有一次同學的爸爸請小耀藝一起吃肯德基,小耀藝悄悄地用紙包了一塊雞腿回家,打電話問媽媽要不要吃。

11歲小孩捐獻器官

2014年6月6日的下午4點35分06秒,梁耀藝在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手術室內平靜地離開了人世。

器官摘除手術非常順利,手術之後,醫生們輕輕地將小耀藝放在擔架上,為他穿上了衣服。在梁耀藝的身邊有兩個裝滿冰塊的保溫箱,裡面裝著他的肝臟和腎臟,這些器官將在8小時內挽救更多的生命。小耀藝的雙眼還是被紗布遮住了,他的眼角膜也捐了出來。

黑色的裹屍布外面還有一層黃色的遺體袋,醫生和護工們將梁耀藝的遺體推出手術室,李群早已等了很久。高敏拉開袋子想讓母親看自己孩子最後一眼,母親痛苦地閉上眼睛。當醫護人員們向梁耀藝和他的母親致敬時,李群還是捂住了臉,號啕大哭。

相關焦點

  • 11歲小學生臨終前捐器官救人:曾夢想當兒科醫生
    中新網6月10日電 近日,深圳11歲小學生梁耀藝臨終前捐器官救人的事跡引發關注。據深圳市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協調員高敏介紹,小耀藝生前的願望是當一名兒科醫生,醫治更多患病的孩子。  「媽媽,如果我活不了了,就把我捐出去吧。」媽媽李群一開始沒聽懂,她再次問兒子說的是什麼意思。小耀藝說,「把我的器官捐出去。」
  • 媽媽回應男孩去世捐器官救6人:孩子生前想當醫生,救別人的命
    8月9日,7歲的男孩東東因車禍受傷,搶救無效離世。父母捐獻出了孩子的心臟、腎臟、肝臟和角膜。東東的母親翁露露介紹,東東生前曾有個願望,想長大後當醫生救別人的命,器官捐獻也算是實現孩子的心願。據浙大兒院消息,東東的器官將幫助6個孩子獲得新生或光明。
  • 《76歲美國人三亞捐角膜,至少幫兩人重見陽光》追蹤:他生前遺願...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29日消息(記者 王天宇) 6月27日,在博鰲超級醫院,經過兩臺緊張的手術,76歲的美國人Swanson John Michael(中文名:約翰·斯旺勝)捐獻眼角膜的愛心願望終於得以實現,他去世後捐獻的眼角膜成功移植到了2名失明患者的眼中,來自四川和河南的兩名患者重見光明
  • 廣東腦瘤女童離世父母捐其器官 廣西2名患者受益
    核心提示  還沒有來得及感受世間的繽紛多彩,廣東3歲腦瘤女童雯雯就悄然離世了。父母在傷痛之餘,決定捐出女兒的器官組織及遺體,既然女兒的生命無法挽救,那就讓她的器官救助瀕臨離世的其他人的生命吧。  廣西兩名患尿毒症的患者,因雯雯的離世,有了合適的腎源,疾病得到了有效治療,生命得到了延續。
  • 主持人賀一航病逝,生前遺願曝光!
    ,隨後他的生前最後遺願也慢慢曝光!主持人賀一航去世賀一航的離開,妻子Judy忍不住悲痛的向外界宣布消息,並且大哭著表示要公開他的生前遺願兒子曾治豪也表示支持媽媽,在自己的個人動態上面,兒子曾治豪發文「加油」來陪媽媽過難過,也算是在為自己打氣吧。
  • 高三女生高考前去世,「把我捐出去,或許還有價值」
    原本應在7月7日參加高考的她,因患上淋巴癌,生命終止在5月14日。應薇薇的生前要求,她的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受贈方為湖南永州職業技術學院。全文2178字 閱讀約需4分鐘7月7日,高考的第一天,陳江玉在短視頻平臺公布女兒生前的照片,配文說,「女兒,今天是高考日,你苦讀了十一年卻沒能如願參加高考。生前是媽媽的希望,走後是媽媽的驕傲。」她的女兒叫陳薇薇,是湖南永州江華二中的一名高三學生。
  • 莊河一家仨口相繼患腦瘤,11歲孩子渴望戰勝病魔完成學業
    小馨玉今年11歲,她寫得一手好字,在班主任老師張偉眼中,她是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媽媽患腦瘤花了13萬,還是走了」9月1日上午9時,躺在病床上等待手術的朱永貴覺得「上帝對這一家人為何這麼不公平」。最早遭遇病痛折磨的是小馨玉的媽媽,2014年被查出腦惡性腫瘤,「當年到北京多家醫院看病,最後在瀋陽陸軍總院做手術,回家八個月後,就去世了,孩子媽媽一共花了13萬元,家裡的錢都花光了。」9月1日朱永貴手術前,斷斷續續地與記者講述了妻子求醫看病的經歷。
  • 生前捐家產身後捐遺體,「破爛教授」走了,留下無數人尊重 網友評論...
    ,前排搶個沙發吧~,生前捐出全部家產,家具也是撿來的……「破爛教授」林甘走了!「父親生前說,自己能捐的已全部捐完了,就剩下自己了。現在把自己也捐出去,不管是器官還是遺體,希望能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生前捐家產,身後捐遺體。之後,他經常對兒子林松說:「我現在也做不了什麼,只能把我的遺體捐贈給社會。」林松告訴新京報記者:「他熱愛醫學研究。動物死亡了,解剖看一下病變,就結束了。但是人的遺體比較珍貴,而且大家習俗上不願意接受解剖。
  • 深圳一退役軍人患白血病不幸離世,生前做了一個大愛的決定!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22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羅莉瓊 通訊員 王立新 戢德宇)61歲退役軍人鍾麗娜患有白血病,日前,鍾麗娜在深圳大學總醫院的ICU病房裡,平靜地度過了她人生最後的時光。
  • 杭師大一年輕學子患白血病去世,按其遺願遺體捐贈醫學院
    杭師大一年輕學子患白血病去世,按其遺願遺體捐贈醫學院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09-04 08:03:54 星期五    浙江日報訊 「吾兒孟磊,因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今晨與世長辭……為回報社會,也為了讓吾兒回到生前學習生活的母校
  • 德陽12歲白血病男孩去世 家人替他捐出12萬剩餘善款
    捐贈協議書四川新聞網德陽10月12日訊(記者 周鴻 攝影報導)去年年底,12歲的德陽小男孩伍祖霖患上白血病引起德陽廣大市民關注,不少愛心人士加入到捐款的行列,希望他早日回到學校。今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德陽市教育基金會了解到,伍祖霖的媽媽代女士已將剩下的12萬餘元善款全部捐給了基金會,這筆款項將專門用於德陽市重大疾病學生的救助。「我們會用好這筆善款,幫助患病的學生。」德陽市教育基金會一位負責人表示,感謝伍祖霖小朋友的這份愛心,也將把他的這份愛心好好的延續下去。
  • 安徽泗縣女大學生去世後捐眼角膜 同學為其點燭祈福
    李明豔在病房裡。2016年11月11日,19歲的女大學生李明豔因惡性腫瘤不幸逝世。去世後,她捐獻出了自己的眼角膜。李明豔是安徽宿州泗縣人,是師友眼中活潑上進的美麗女孩,2015年以高出一本分數線40多分的優秀成績考入上海師範大學,就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師範)班。原本她應該享受美好的青春年華和大學時光,但在當年6月,她被確診患有惡性腺泡狀橫紋肌肉瘤。
  • 鳳翔老人去世葬禮"不熱鬧" 省喪葬費捐給村裡修路
    原標題:鳳翔老人去世葬禮"不熱鬧" 省喪葬費捐給村裡修路   「我去世時,不要唱大戲,不要亂花錢,喪事省下的錢幹些實際的事,幫幫一些窮苦人。」鳳翔縣七旬老人何鳳英生前留下遺願。  2月14日,老人因病去世,四個兒女湊了3萬元的喪葬費,遵母遺願葬禮從簡,將省下的1萬元捐給村上,用於修建村南頭那條逢雨便泥濘不堪的生產路。  省下喪葬費捐修村上路  沒有搭臺唱戲,沒有鑼鼓傢伙,只有簡單的酒席招待前來弔唁幫忙的親友鄉鄰。
  • 59歲老師因病去世將百萬遺產留給學生們 生前生活清貧
    59歲老師因病去世將百萬遺產留給學生們 生前生活清貧中新網臨汾8月11日電 (李庭耀)山西省臨汾市襄汾中學老師張臨生因病去世將百萬遺產捐給學校,留給學生們,引發社會關注。11日,張臨生的哥哥張愛國告訴記者,其弟一生未娶,生前生活清貧。
  • 「破爛教授」走了:生前捐家產,生後捐遺體
    10月15日,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林甘老先生病逝,享年86歲。15年來他卻累計義捐30餘萬元,救助災區、救助貧困孩子。而自己家裡用著撿來的家具,身上穿著嶽母留下的花棉襖,因此才有「破爛教授」的綽號。
  • 民生調查:4歲腦瘤男孩獲傾力救助
    原標題:4歲腦瘤男孩獲傾力救助(民生調查) 他希望孩子安詳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後,把用不完的善款捐給其他需要幫助的人。   貴州4歲男孩邱宬灝身患腦瘤,治癒希望渺茫。   一家人做出決定,邱宬灝離去後,把遺體捐獻。   目前,在各界的關懷下,邱宬灝即將住院接受治療。   家人希望孩子器官能多救幾個人   7月1日,記者見到了邱宬灝一家人。
  • 山東病危罪犯的生前遺願:寫信交代後事 向家人懺悔
    原標題:山東病危罪犯的生前遺願:寫信交代後事 向家人懺悔   原標題:病危罪犯的願望:在信上交代後事 向家裡人懺悔在山東省警官總醫院一名犯人在接受治療 記者張剛攝  山東省警官總醫院裡的新康監獄,是山東省唯一的醫療型監獄。
  • 山西一班主任因病去世,將百萬遺產捐學校:學生就是我的孩子
    張臨生老師雕像在襄汾中學落成,他生前的學生、領導和親屬共百餘人參加了儀式。生於1960年的張臨生在襄汾中學工作了38年,2019年5月因病不幸離世。他終身未娶,把一生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並立下遺願,將百萬房產和存款都捐給了學校。
  • 美華裔姐妹車禍去世 妹妹生前這個決定救了8個人
    生命接力,這些華裔也在做除了這對姐妹,還有很多華裔也會選擇在去世後捐獻器官,給其他人帶來新生。2015年,18歲的馬來西亞華裔女孩麥嘉敏因腦溢血去世,她的父親按照其生前的遺願捐出了心臟、肺、肝臟等8個器官。
  • 媽媽突然車禍去世 11歲男孩作文看哭老師
    (原標題:「有媽的孩子像塊寶,而我是那棵草……」媽媽突然車禍去世,11歲男孩作文看哭老師,淚目!)「媽媽,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有的,歌裡面都說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棵草,我就是『草』……」寫下這些話的,是江蘇宿遷市沭陽縣南洋學校小學六年級學生冬冬(化名)。冬冬的媽媽生前是一名計程車司機,一個月前的凌晨,她駕車時意外衝下河,遺體幾天後被打撈上來。「家裡人一直瞞著我,可我卻早已知道了,那是我睡覺時沒睡著聽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