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病危罪犯的生前遺願:寫信交代後事 向家人懺悔

2020-12-27 東方網

原標題:山東病危罪犯的生前遺願:寫信交代後事 向家人懺悔

  原標題:病危罪犯的願望:在信上交代後事 向家裡人懺悔

在山東省警官總醫院一名犯人在接受治療 記者張剛攝

  山東省警官總醫院裡的新康監獄,是山東省唯一的醫療型監獄。跟圍牆外面的世界一樣,這裡也會上演悲傷的生命故事,只是因為故事的主角曾經犯罪,他們的離去帶著沉重懺悔……

  去過山東省警官總醫院的人,大都對裡面那道綠色的圍牆感到好奇。透過鐵絲網的罅隙,幾株梧桐樹遮住了唯一一座建築物的正面。其實,它也沒有什麼神秘的,那裡面是山東省唯一的醫療型監獄新康監獄,接收來自全省監獄的病危罪犯。這個特殊醫院裡的病人,有的痊癒後回去繼續服刑,有的則因為不治之症在此走到生命的終點。

  病犯生活

  除失去自由他們與普通病人無大區別

  「瘦」是警官孟慶文回憶起李明武時的第一印象。他曾是李明武的主治醫生。這位新康監獄監管醫療科的醫生,在過去的2013年,一直在與從全省監獄轉來的危重罪犯打交道,李明武只是其中之一。「他個子不高,捂著肚子、彎著腰。他肚子裡有疙瘩,應該很疼。」孟慶文說。後來,李明武的頸部也出現症狀。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檢查,他最後被確診為腫瘤晚期。

  在做監獄醫生之前,孟慶文曾就職於普通的醫院科室。如果非要給這些病危罪犯和其他普通病人加以區別,在孟慶文看來,那就是前者沒有家人陪伴左右,而臨到生命終點,他們又異常渴望見到家人。

  確診之後,孟慶文和李明武有過簡單的交流。他得知,26歲的李明武家裡有父母、姐姐,還有個6歲的女兒。「他沒有說他對象的事,我也沒問。」孟慶文說。他一般只問他的病人家裡有什麼人、犯了什麼罪。通常情況下,他們會說,但不願多說。孟慶文也不願意多問,對這些身份有些特殊的病人來說,問多了未必是一種關懷。

  新康監獄作為全省唯一一所醫療型監獄,主要負責接收全省各地監獄中身患重病的罪犯,其中有人在這裡治療痊癒,回到原來的監獄繼續服刑,但也有人因患絕症,在這裡走到生命終點。生死總是人之大事,新康監獄試圖從更為人道主義的角度,在法律框架內,儘可能地滿足那些病危罪犯行之將死的最後願望,實現「減輕痛苦、延長生命」的人權目標。「服刑人員的願望達成有一定困難,但是我們能做到的為什麼不做一下呢?」張洪濤說,作為新康監獄管教科心理專家,他試圖從更為專業的角度幫助這些特殊病人。有的病人,生前遺願可能只是想再多吃幾根冰棍,或者是黃瓜和西紅柿。

  除了失去自由,其實這些病犯的生活與普通住院病人並無太大分別。早上7:00,準時開飯;8:10,醫生護士查房;整個白天,從上午9:00到下午5:00,都在按照病情需要進行治療。隨後,值班警察會到監區內點名。

  閒暇時候,他們還可以從閱覽室借到一些書,晚上7:00到9:00,還可以看電視。每周有短暫的放風時間,身體允許的病犯,可以下樓活動。當然,李明武幾乎沒有這種機會,因為醫生不建議他這麼做。

  生前遺願

  很多人在彌留之際心願得到了滿足

  孟慶文說,這裡的每一名醫生和護士都被要求從保障罪犯健康權的高度來進行工作。因此,他們要比面對普通病人,更多地主動為他們

  考慮,制定治療方案的時候也要慎重許多,會反覆地進行論證。剩下的,監獄能做的也不多,只能在平時生活照顧上想些辦法。另外,監獄還會採取心理撫慰、親情談話、親屬溝通等方法,盡全力在病犯病情危重、彌留之際給予他們臨終的關懷。

  作為病犯「臨終關懷」課題組的成員,張洪濤曾經關注過李明武從入院到確診那段時間的心理變化。剛開始的時候,

  李明武對自己的病情很在意,經常問醫生,「我是怎麼了」,最後確診時極力想否認結果,「是不是錯了」.在張洪濤看來,李明武的這種心理變化實際上是對生命的不舍,尤其是對犯過罪的服刑人員而言,他們或許還想著刑滿釋放後重新開始一段新的人生,還想著盡力去做些什麼彌補那些年對家人的虧欠。他們在監獄裡反思改造,對未來重新有所期盼的時候,卻因為難以治癒的疾病遭遇生命危機,由此而來的慌亂和恐懼,應該被理解。

  劉慶的生前遺願便是在這裡得到滿足的。這位60歲的老人,一輩子沒結婚,也沒有孩子,因為殺死了自己的親哥哥而入獄服刑。在生命最後的那些日子裡,他想見見自己的侄子--- 那個跟他有殺父之仇的孩子。新康監獄多次幫忙勸說,最終讓他如願以償。那次探望過後一兩天,劉慶離世。之前,他曾對醫生說,「都是報應。」

  孟慶文通知並見到了李明武的父母,一對普通的農村夫婦,很客氣。他們希望讓家裡其他親人也前來探望的要求得到了滿足。李明武是那個農村家庭裡唯一的男孩。

  李明武在信上交代後事向家裡人懺悔

  處於癌症晚期的李明武,常常疼得厲害,躺不下,只能坐在床上。新康監獄請來省城知名專家給他會診,認為他已經不適合化療,只能儘量減輕痛苦。

  曾經有一陣子,李明武狀況一度出現好轉,他試著多吃了一些東西,但最後都吐了出來。可沒過多久,他的病情再度出現惡化。實在疼得不行時,李明武跟醫生說,他想見女兒。

  當時,李明武已經「瘦得不成人樣」,害怕見到女兒後給她留下不好的印象。在醫生的建議下,李明武最後寫了一封信(如果病犯自己提出要求,監獄還會安排專人攝像和錄音,幫他們記錄下最後的聲音)。9天後,他在搶救無效後安靜地離開。如果不是醫療監視儀器上的數據突然起了變化,醫生甚至會以為他只是像之前的那些夜晚一樣睡去。

  孟慶文能清楚記得李明武離開的時間,2013年11月30日,星期六,晚上8:00左右。生命的終止總是有些傷悲難忘,不管這個人生前做過些什麼。

  其實,就在李明武寫信的時候,孟慶文就知道,這個曾經犯過罪的年輕人剩下的日子已經不多。之後沒幾天,李明武的神智便開始迷糊。之前,他睜開眼睛就會說疼。但是那幾天,他只是躺在床上,聽到孟慶文叫他,才勉強睜開眼睛。去世前一天,孟慶文為他化驗血時發現,他的血小板數量一度降到了危及生命的數值,輸入血小板後,李明武又陷進那種無力的平靜。

  沒有人知道,李明武生前在想些什麼,抑或他早已經沒有了思考的力氣,能夠用以揣測的只有那封去世9天前留下的家信。在生命中神志尚算清醒的時刻,他在3頁多的信紙上交代後事,向家裡人懺悔。他惦記著父母的身體,希望他們以後常去醫院檢查,「別心痛錢」.他擔心自己因犯罪讓姐姐和姐夫生嫌隙,叮囑姐姐跟姐夫談事情的時候不要脾氣太急,說姐夫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他還掛念著自己的小女兒,讓她不要在乎別人的一些閒話,要有自己的本事。他告訴家裡人,新康監獄的孟醫生和領導對他不錯,有機會謝謝他們。「我真的好想你們…祝你們身體都健康,平平安安!」這段寫在信末尾的話,是病犯李明武的最後願望。(文中李明武、劉慶均為化名)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曾偉權肺癌病逝低調火化,好友遵從遺願不公開名字和墓地
    乾妹妹波兒透露,曾偉權於12日早上去世,因他生前為人低調,怕應酬和麻煩別人,所以患癌後搬到僻靜的地方休養,對於後事也有所交代,一切從簡,不設靈不追悼希望安靜入土。曾偉權入行多年,是觀眾熟悉的老面孔,他的感情生活非常低調,與演員梅小惠有過13年的戀情,卻因不敵她人介入,最終以分手告終。
  • 曾志偉首談太太病逝,生前患多種癌症很痛苦,會以海葬圓亡妻心願
    朱錫珍本月初因病去世,曾志偉遵從太太遺願,低調處理後事,僅轉發了兒子的訃告,一直未談及太太病逝。10日下午,曾志偉送別亡妻火化後,首度接受傳媒採訪。曾志偉表示,喪禮遵從太太遺願:我們倆父子都想隨她(朱錫珍)的意思,她本身就是一個很低調的人,現在又有疫情,不想聚集太多人,所以選擇一個寧靜的方式,(記者問:是否對太太離開有心理準備),是是是,她病了一段時間,一家人都想用一個她最希望的方法,完成她的遺願。
  • 一媽媽生完孩子8天離家出走,家人收到交代後事信息,崩潰求助
    所以如果發現寶媽一旦有產後抑鬱的傾向,家人和丈夫就要及時勸說她接受治療,適當性的轉移她的注意力。這不在近日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在武漢一位剛生完孩子8天的寶媽從家中出走,家人在事後還收到了她發來的疑似交代後事的微信。那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java的ShutdownHook,讓程序交代後事,甚至可以……
    這些情況發生時,可能會導致有些需要保存的信息沒能夠保存下來,還有可能我們需要進程交代一些後事再被銷毀。那要怎麼辦呢?這就該ShutdownHook登場了。他是怎麼完成我們上面描述的需要完成的事情呢?看看下面的例子吧。
  • 主持人賀一航病逝,生前遺願曝光!
    主持人賀一航去世賀一航的離開事發突然,就連親生兒子曾治豪都來不及到醫院見父親最後一面,隨後他的生前最後遺願也慢慢曝光對於他的突然離開,好友餘天聽到後表示不相信,親自打電話向他妻子求證後的確是這樣子。目前所有好友已經在趕向醫院的路上。當下最讓人遺憾的就是他的兒子曾治豪一直是在忙於工作,爸爸事發突然,進入醫院前5天他也有聽到消息,但只是說簡單的檢查並沒有什麼問題。
  • 交代父親將後事一一安排
    交代  家族的人隔三岔五地就要來看老漢,特別是堂兄,叔侄倆原本關係就好。  老漢對他的後事安排,親力親為,詳細詢問。經多次磋商,最後老漢明確指示:吹吹鑼鼓還是要,但不能擾民。開路破地獄這些就不要了,那是封建迷信;每個人來弔唁要放火炮,但火炮不要長了,能響幾聲打個聲響就行;醫學院來接他時,不要組織車隊送,要送就把他送到大門口外公路上,然後我們自己回來收拾;越惱火越不要送醫院;臨終前不通知任何人,都是親人,來看難受,落氣後再通知親友……  父親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只會一天比一天差,於是趁著自己還能動並且意識清醒時,便開始料理自己的後事。
  • 廣西癌症男子捐獻遺體遺願實現 生前曾為妻徵婚
    廣西癌症男子捐獻遺體遺願實現 生前曾為妻徵婚 2015-08-08 19:10:497日晚上,李峰輝因病去世,而他的遺願也與當晚得到了實現。據了解,這是北海市第一例成人捐獻眼角膜者。  今年38歲的李峰輝此前在知道自己身患癌症後,為了不拖累妻子,堅決與妻子離婚,並通過當地媒體和參加電視節目多次為前妻徵婚,希望可以幫助前妻圓一個「婚紗夢」。從小得到社會愛心人士幫助的李峰輝計劃捐獻遺體和人體器官,以回報社會,但因沒有直系親屬籤字一度無法如願。
  • 武漢確診患者的50天:一度微信上交代後事,家人同事無一被感染
    四十多歲、上有老下有小的他趁著自己還清醒,用手機微信和家人交代後事。 住了21天醫院,付銘劍過了人生那道艱難的坎。從醫院出院後再到酒店繼續隔離14天,酒店隔離十幾天後,3月7日他終於能回家了。為了家人安全著想,至今他都沒有和妻兒見面。生死攸關時刻已經遠去,付銘劍每天也沒閒著:鍛鍊、看書、做飯、吃飯、刷手機。
  • 《76歲美國人三亞捐角膜,至少幫兩人重見陽光》追蹤:他生前遺願...
    遵照遺願,海南省紅十字眼庫工作人員在其家人的見證下取走了約翰·斯旺勝的眼角膜( 此前報導>>《76歲美國人三亞捐角膜,至少幫兩人重見陽光》)。6月27日,約翰·斯旺勝老人的生命如願以另一種方式得到了延續,因為他捐出的眼角膜已經成功移植給了兩名失明患者,使他們看到光明。約翰·斯旺勝生前照片。圖片由陳婭娜提供約翰·斯旺勝和陳婭娜的合影。
  • 雪莉生前曾列遺願清單寫17個願望 第一個是想結婚
    雪莉和f(x)的團員被要求寫下死之前要做什麼的遺願清單,雪莉的遺願清單的願望足足有17個,第一個願望就是結婚。雪莉生前曾列遺願清單有網友們翻出了早年雪莉錄製綜藝節目的片段,在節目中雪莉和f(x)的團員被要求寫下死之前要做什麼的遺願清單,雪莉的遺願清單的願望足足有17個,第一個願望就是結婚。除了結婚以外,其他的16個願望,除了太空旅行,看上去都非常的簡單,一眼看去都是一些非常普通的事情,睡衣舞會、紋身、野營(烤肉,酒)、下雨天只穿雨衣走路。
  • 石獅港前村集體海葬 兄弟奔波5年圓了亡父遺願
    返航途中,兄弟倆臉上的平靜多過悲慟,言語間互相安慰,「父親的遺願終於完成了」。  5年前,永春餘老先生彌留之際,向兒子交代了自己的遺願:去世之後,要將他的骨灰撒向大海,餘家兄弟奔波了5年,也沒能實現父親的遺願。  無奈之下,餘愛民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求助,希望本報幫忙出主意,儘早幫父親海葬。
  • 特許離監探視病危老母親 雁南監獄溫暖服刑人員回家路
    服刑人員陳某某探視92歲高齡的病危老母親。春分過後的3月30日,對於雁南監獄九監區56歲的服刑人員陳某某來說,必將成為一個畢生難忘的日子,他心裡的焦慮、牽掛都被激動和急切衝淡了,那個場景永遠定在他記憶裡——特許離監,返回湖南祁東縣人民醫院探視92歲高齡的病危老母親。
  • 毛澤東與齊白石:主席寫信問好,老畫家留遺言,作品都送給主席
    後來他到了北京師範大學擔任教學工作,居住在北京西城區,當時齊白石先生也住在那裡,兩人的住地相距很近,由於都是文化工作者,所以,兩人交往越來越密切,就在那時,黎錦熙曾向齊白石先生介紹過年輕的毛澤東的人品、學識以及進步性。
  • 高以翔生前簡單遺願落空:浮生若夢,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哈嘍,大家好,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閱讀好文哦】0111月27日,知名演員高以翔因「心源性猝死」而離世,年僅35歲,消息傳出後很多人都表示難以接受,不少網友和明星藝人都紛紛發文留戀,之後,網上曝光了一段高以翔生前的願望。
  • 吳宗憲交代劉真後事,辛龍不肯放棄,市長曾現身勸解,真的沒機會了
    就在3月23日這一天,臺灣媒體又向我們傳達了一個噩耗,只有44歲的國標女王劉真,經過44天的救治,之後就離開了我們,很多朋友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也紛紛表示遺憾,沒想到44歲的年紀,對於很多娛樂圈的明星來說,都是大好的發展年齡。
  • 洪金梅達成遺願長眠永祥苑荔枝樹下,四子女暫不賣大宅分15億遺產
    祥嫂在生前與四個子女關係不好,這是公眾都清楚之事,好在祥嫂離世之後,他的子女都算是盡了最後的孝道,願意為她打點後事,舉辦了一個體面的葬禮,而祥嫂在臨走之前,也放下了與子女的恩怨,願意將15億的遺產分給四個子女,這是一個圓滿的結局。而祥嫂生前還有一個遺願,希望死後能葬在生前與先生所住過的永祥苑大宅後院的荔枝樹下,這也是在祥嫂葬禮之後,外界所關注的焦點,就是好奇她的四位子女是否會完成母親的遺願?
  • 「提籃」局長之殤:他交代材料寫了64頁 懺悔書寫了18頁
    替人「站臺」「提籃」夢斷,他交代材料寫了足足64頁,懺悔書寫了18頁——「提籃」局長之殤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張斌 歐林軍接受「田雞」請託,向分管縣領導(另案處理)極力推薦,並為「田雞」入股的公司在土地「招拍掛」等環節提供諸多幫助。 2011年10月,歐林軍相中郴州市某小區一套250餘平方米的別墅,「田雞」一次性幫其付清了69萬餘元的購房誠意金。2012年4月,「田雞」入股的公司取得了棚改項目二期工程的開發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