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病危罪犯的生前遺願:寫信交代後事 向家人懺悔
原標題:病危罪犯的願望:在信上交代後事 向家裡人懺悔
在山東省警官總醫院一名犯人在接受治療 記者張剛攝
山東省警官總醫院裡的新康監獄,是山東省唯一的醫療型監獄。跟圍牆外面的世界一樣,這裡也會上演悲傷的生命故事,只是因為故事的主角曾經犯罪,他們的離去帶著沉重懺悔……
去過山東省警官總醫院的人,大都對裡面那道綠色的圍牆感到好奇。透過鐵絲網的罅隙,幾株梧桐樹遮住了唯一一座建築物的正面。其實,它也沒有什麼神秘的,那裡面是山東省唯一的醫療型監獄新康監獄,接收來自全省監獄的病危罪犯。這個特殊醫院裡的病人,有的痊癒後回去繼續服刑,有的則因為不治之症在此走到生命的終點。
病犯生活
除失去自由他們與普通病人無大區別
「瘦」是警官孟慶文回憶起李明武時的第一印象。他曾是李明武的主治醫生。這位新康監獄監管醫療科的醫生,在過去的2013年,一直在與從全省監獄轉來的危重罪犯打交道,李明武只是其中之一。「他個子不高,捂著肚子、彎著腰。他肚子裡有疙瘩,應該很疼。」孟慶文說。後來,李明武的頸部也出現症狀。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檢查,他最後被確診為腫瘤晚期。
在做監獄醫生之前,孟慶文曾就職於普通的醫院科室。如果非要給這些病危罪犯和其他普通病人加以區別,在孟慶文看來,那就是前者沒有家人陪伴左右,而臨到生命終點,他們又異常渴望見到家人。
確診之後,孟慶文和李明武有過簡單的交流。他得知,26歲的李明武家裡有父母、姐姐,還有個6歲的女兒。「他沒有說他對象的事,我也沒問。」孟慶文說。他一般只問他的病人家裡有什麼人、犯了什麼罪。通常情況下,他們會說,但不願多說。孟慶文也不願意多問,對這些身份有些特殊的病人來說,問多了未必是一種關懷。
新康監獄作為全省唯一一所醫療型監獄,主要負責接收全省各地監獄中身患重病的罪犯,其中有人在這裡治療痊癒,回到原來的監獄繼續服刑,但也有人因患絕症,在這裡走到生命終點。生死總是人之大事,新康監獄試圖從更為人道主義的角度,在法律框架內,儘可能地滿足那些病危罪犯行之將死的最後願望,實現「減輕痛苦、延長生命」的人權目標。「服刑人員的願望達成有一定困難,但是我們能做到的為什麼不做一下呢?」張洪濤說,作為新康監獄管教科心理專家,他試圖從更為專業的角度幫助這些特殊病人。有的病人,生前遺願可能只是想再多吃幾根冰棍,或者是黃瓜和西紅柿。
除了失去自由,其實這些病犯的生活與普通住院病人並無太大分別。早上7:00,準時開飯;8:10,醫生護士查房;整個白天,從上午9:00到下午5:00,都在按照病情需要進行治療。隨後,值班警察會到監區內點名。
閒暇時候,他們還可以從閱覽室借到一些書,晚上7:00到9:00,還可以看電視。每周有短暫的放風時間,身體允許的病犯,可以下樓活動。當然,李明武幾乎沒有這種機會,因為醫生不建議他這麼做。
生前遺願
很多人在彌留之際心願得到了滿足
孟慶文說,這裡的每一名醫生和護士都被要求從保障罪犯健康權的高度來進行工作。因此,他們要比面對普通病人,更多地主動為他們
考慮,制定治療方案的時候也要慎重許多,會反覆地進行論證。剩下的,監獄能做的也不多,只能在平時生活照顧上想些辦法。另外,監獄還會採取心理撫慰、親情談話、親屬溝通等方法,盡全力在病犯病情危重、彌留之際給予他們臨終的關懷。
作為病犯「臨終關懷」課題組的成員,張洪濤曾經關注過李明武從入院到確診那段時間的心理變化。剛開始的時候,
李明武對自己的病情很在意,經常問醫生,「我是怎麼了」,最後確診時極力想否認結果,「是不是錯了」.在張洪濤看來,李明武的這種心理變化實際上是對生命的不舍,尤其是對犯過罪的服刑人員而言,他們或許還想著刑滿釋放後重新開始一段新的人生,還想著盡力去做些什麼彌補那些年對家人的虧欠。他們在監獄裡反思改造,對未來重新有所期盼的時候,卻因為難以治癒的疾病遭遇生命危機,由此而來的慌亂和恐懼,應該被理解。
劉慶的生前遺願便是在這裡得到滿足的。這位60歲的老人,一輩子沒結婚,也沒有孩子,因為殺死了自己的親哥哥而入獄服刑。在生命最後的那些日子裡,他想見見自己的侄子--- 那個跟他有殺父之仇的孩子。新康監獄多次幫忙勸說,最終讓他如願以償。那次探望過後一兩天,劉慶離世。之前,他曾對醫生說,「都是報應。」
孟慶文通知並見到了李明武的父母,一對普通的農村夫婦,很客氣。他們希望讓家裡其他親人也前來探望的要求得到了滿足。李明武是那個農村家庭裡唯一的男孩。
李明武在信上交代後事向家裡人懺悔
處於癌症晚期的李明武,常常疼得厲害,躺不下,只能坐在床上。新康監獄請來省城知名專家給他會診,認為他已經不適合化療,只能儘量減輕痛苦。
曾經有一陣子,李明武狀況一度出現好轉,他試著多吃了一些東西,但最後都吐了出來。可沒過多久,他的病情再度出現惡化。實在疼得不行時,李明武跟醫生說,他想見女兒。
當時,李明武已經「瘦得不成人樣」,害怕見到女兒後給她留下不好的印象。在醫生的建議下,李明武最後寫了一封信(如果病犯自己提出要求,監獄還會安排專人攝像和錄音,幫他們記錄下最後的聲音)。9天後,他在搶救無效後安靜地離開。如果不是醫療監視儀器上的數據突然起了變化,醫生甚至會以為他只是像之前的那些夜晚一樣睡去。
孟慶文能清楚記得李明武離開的時間,2013年11月30日,星期六,晚上8:00左右。生命的終止總是有些傷悲難忘,不管這個人生前做過些什麼。
其實,就在李明武寫信的時候,孟慶文就知道,這個曾經犯過罪的年輕人剩下的日子已經不多。之後沒幾天,李明武的神智便開始迷糊。之前,他睜開眼睛就會說疼。但是那幾天,他只是躺在床上,聽到孟慶文叫他,才勉強睜開眼睛。去世前一天,孟慶文為他化驗血時發現,他的血小板數量一度降到了危及生命的數值,輸入血小板後,李明武又陷進那種無力的平靜。
沒有人知道,李明武生前在想些什麼,抑或他早已經沒有了思考的力氣,能夠用以揣測的只有那封去世9天前留下的家信。在生命中神志尚算清醒的時刻,他在3頁多的信紙上交代後事,向家裡人懺悔。他惦記著父母的身體,希望他們以後常去醫院檢查,「別心痛錢」.他擔心自己因犯罪讓姐姐和姐夫生嫌隙,叮囑姐姐跟姐夫談事情的時候不要脾氣太急,說姐夫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他還掛念著自己的小女兒,讓她不要在乎別人的一些閒話,要有自己的本事。他告訴家裡人,新康監獄的孟醫生和領導對他不錯,有機會謝謝他們。「我真的好想你們…祝你們身體都健康,平平安安!」這段寫在信末尾的話,是病犯李明武的最後願望。(文中李明武、劉慶均為化名)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