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將 曾宗鞏 被忽略的翻譯大家

2020-12-11 華西都市報

甲午海將 曾宗鞏 被忽略的翻譯大家

《三千年豔屍記》。

  林紓、曾宗鞏同譯《美洲童子萬裡尋親記》商務印書館1914。

京師大學堂。

《湯姆叔叔的小屋》插圖。

林紓

嚴復

  溫故而知新,掃碼上封面新聞看更多歷史人文精彩視頻。

  

嚴復對曾宗鞏的影響

  嚴復被聘為譯書局總辦,眾望所歸。1895年,因受甲午戰敗的刺激,嚴復開始述譯《天演論》,經過多次修訂、增刪,在1898年6月正式出版,一時洛陽紙貴。
  林紓因翻譯《巴黎茶花女遺事》的成功,在當時已是名滿天下的翻譯家。他因不懂外語,需要翻譯者進行口述,他則「筆述」。
  嚴璩是嚴復的長子,當時剛從英國留學回來,通曉英國正統學派的經典文獻。在譯書局期間曾與嚴培南(嚴復族侄,1895年天津水師學堂駕駛班畢業)、林紓合譯《伊索寓言》。
  魏易,當時已在京師大學堂出任英文教習。在此前一年,他剛和林紓合作翻譯了著名的《黑奴籲天錄》,即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
  翻譯此書時,正值《辛丑條約》籤訂之年,因此懷著「觸黃種之將亡,因而愈生其悲懷」的心情兩人翻譯了該書,以期「為振作志氣,愛國保種之一助」。
  林紓譯書的這一初衷,與嚴復不謀而合。嚴復在親自擬定的《京師大學堂譯書局章程》中,明確指出編譯宗旨,一為開通民智,不主故常;二為敦崇樸學,以救貧弱;三為借鑑他山,力求進步;四為正名定義,以杜雜龐。
  從日後來看,嚴復提出的這一宗旨,深深影響了曾宗鞏。日後他不管是翻譯小說,還是翻譯軍事文章,都遵循了這一原則。
  現在還無法確知曾宗鞏是如何進入譯書局的,從人事關係上推測,應該與嚴復有關係。曾宗鞏在天津水師學堂讀書時,嚴復是學堂的洋文正教習、會辦,後來又升任總辦,有師生之誼。
  另外,能到譯書局工作,說明當時水師學堂的英文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在《北洋海軍章程》的「招考升學例」中,學生在堂四年應習課程的第一條就是「英國語言文字」。章程解釋說:按泰西各國各有水師,皆用其本國文字。即鄰國時有新聞,自有譯官翻譯,無專使人習英文者。中國翻譯人少,譯館未開,且水師事宜英為最精,故入堂學生先習英文,非為酬應通情,欲使他日溫故知新,有所進步,不致隔膜。
  英文考試的項目則有「默寫字音」、「文法」、「由漢譯英」、「由英譯漢」。
  嚴苛的英文教育,為曾宗鞏打下基礎,從日後曾宗鞏和嚴復的工作交集看,很可能是曾宗鞏的英文水平引起了嚴復的注意,將他帶入一個全新的領域。
  曾宗鞏也由此和林紓產生交集,和翻譯工作結緣,即使後來譯書局在1904年停辦,兩人依然合作翻譯了十餘部著作。

足本《魯濱遜漂流記》

  根據林紓年譜記載,1904年是兩人合作翻譯之始,這一年林紓的8部譯作中,魏易與曾宗鞏各有四部。
  其中《美洲童子萬裡尋親記》和《埃及金塔剖屍記》在1905年出版。
  《利俾瑟戰血餘腥記》和《滑鐵盧戰血餘腥記》,這兩部書都在1904年當年出版。
  這兩部書的作者都是法國人阿猛查登,後來有人依此說明曾宗鞏「精通英、法兩國語言」,這其實是一個誤解。
  這兩本書是曾宗鞏從英文版轉譯的,版權頁寫得很清楚:「法國阿猛查登原著,英國達爾康原譯;閩縣林紓、長樂曾宗鞏重譯」,這是林紓譯書中常規的署名方式。曾兆惠也表示,三叔公並不懂法語。
  1905年,林紓的八部小說中,有三部是和曾宗鞏合譯的。《斐洲煙水愁城錄》,1905年11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蠻荒誌異》,1906年出版。還有一部就是著名的《魯濱遜漂流記》。《魯濱遜漂流記》最早由沈祖棻譯介到中國,該書稿譯成於1898年,初版於1902年,書名為《絕島漂流記》,由杭州惠蘭學堂印刷、上海開明書店發行。
  1902年12月至1903年10月,上海《大陸報》連載了秦力山翻譯的《魯濱遜漂流記演義》,這個譯本的文字因被革命化的改寫,譯文第1至4回節譯自原著,之後又開始抄襲沈譯本翻成白話文,影響力有限。
  曾宗鞏、林紓的譯本,固定了這部小說日後在中國的名字《魯濱遜漂流記》,1905年由商務印書館在「說部叢書」中出版,並註明是「足本」。
  此譯本出版後,大受歡迎。
  與其他譯著不同,該譯本較為忠於原著,在《魯濱遜漂流記》序言中,林紓寫道:「譯書非著書比也,著作之家,可以抒吾所見,乘虛逐微,靡所不可;若譯書,則述其已成之事跡,焉能參以己見。」
  由於林紓不懂外文,他翻譯的底稿質量全部依賴於「口譯」者的水平。研究林紓的漢學家羅伯特·威廉·康普頓認為,在林紓的口譯者中,曾宗鞏更為注重字句層面的對應。
  除上述外,兩人合作翻譯的還有《霧中人》(1906年出版)、《新天方夜譚》(1908年出版)、《荒唐言》(1908年出版)、《鍾乳骷髏》(1908年出版)、《三千年豔屍記》(1910年出版)等,有十餘部。封面新聞記者王國平曾宗鞏晚年在北平時拍攝的一張照片。推測拍攝於1920年代—1930年代

相關焦點

  • 甲午海將曾宗鞏被忽略的翻譯大家
    初建成的超勇艦。   曾宗鞏,福建長樂人,天津水師學堂駕駛班第四屆畢業生。1894年參加甲午海戰,戰後一度與林紓合作,翻譯小說多部;民國初年任職海軍部,一直到去世前,在《海軍期刊》、《海軍雜誌》發表翻譯小說、傳記、戰史。由於存世資料有限,關於曾宗鞏的生平、經歷充斥不少訛傳。近日,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曾宗鞏的侄孫女曾兆惠,通過家族記憶結合歷史史料,還原一個不為人知的曾宗鞏。
  • 曾宗鞏家族往事:被忽略的翻譯大家 曾譯第一部足本《魯濱遜漂流記》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封面新聞記者 王國平   甲午海戰結束後,曾宗鞏進入京師大學堂譯書局工作,由一名海軍軍官成為一名翻譯大家。
  • 昆明陽宗海旅遊將提檔升級 萬豪酒店等項目年內動工
    「今後幾年,將是陽宗海旅遊業提檔升級的關鍵時期和攻堅時刻。我們要持之以恆地把發展旅遊業作為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做成精品,做出品牌,真正建設名副其實的風景區和度假勝地。」陽宗海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主任陳國惠在今年初的各項工作中多次如是強調。
  • 陽宗海度假區打造「溫泉+康體運動」康養旅遊模式
    近年來,隨著人們養生休閒需求的增長,作為陽宗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旅遊開發的核心區域,湯池受到越來越多昆明市民及周邊遊客的喜愛,前來泡溫泉的客人絡繹不絕,這裡已經發展成為昆明的後花園,是周末休閒養生的上佳去處。在這裡,可以泡著溫泉欣賞陽宗海美景,自由舒展筋骨,盡可感受「人在畫中遊」的美好意境。
  • 甲午冤魂---方伯謙
    北洋海軍「濟遠」管帶方伯謙,因在中日甲午黃海海戰中率艦先退之罪名,於1894年9月24日被清廷以「臨陣脫逃」之罪名處斬於旅順口。
  • 張愛玲譯本《老人與海》出版 曾稱擔憂翻譯不傳神
    為本書最早譯者,稱該作品為國外書籍中摯愛本報訊(記者姜妍)「我對海毫無好感。
  • 呈貢新區與陽宗海七甸工業園區通道呈七公路將通車
    近日,記者從陽宗海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了解到:目前,呈七公路路基工程完成90%,橋梁工程完成98%,道路將於年內通車。   呈七公路改擴建工程項目,是連接呈貢新區與陽宗海七甸工業園區的一條重要道路,是昆明市2011年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項目起點為呈貢新區景明北路,止於安石公路與七甸工業園區主幹道交叉口,全長8.6公裡。
  • 難忘的記憶 夢中的鞏縣一中
    夢中的鞏縣一中穿越時光隧道,來到1905年的鞏縣,以大黃冶光緒11年乙酉科舉人新學教育家劉蓮青為首,頂著河南知府鞏縣縣衙等諸多舊勢力的重重阻擾幹預破壞,在鞏縣石窟寺內創辦了「鞏縣初級中學校」。因水患匪患等因,鞏縣初級中學曾輾轉多地。可以這樣認為,沒有劉青蓮,鞏縣的新學新文化教育乃至鞏縣的第一個初級中學,都不可想像,都不知道要經過多少漫長的苦難跋涉。
  • 甲午中日海戰:中國近代史上,最不堪卒讀的一頁
    甲午中日海戰 中國近代史上,最不堪卒讀的一頁在中學的歷史教科書上,我讀過 >反覆地讀過一顆激昂的少年中國心也被反覆折磨和蹂躪甲午中日海戰中國近代史上,最難以卒讀的一頁在大學的歷史教科書上,我讀過反覆地讀過
  • 大東溝海祭 「第一次有了如此澎湃的心情」
    也許,其他幾位甲午海戰將士後人的感覺和丁昌明是一樣的,他們的先人曾把鮮血拋灑到這片渾黃的海水中。  昨日,在甲午海戰主戰場大東溝海域,紀念甲午海上公祭儀式莊嚴舉行。  12艘船隻「列陣」海祭  昨日13時,大鹿島碼頭,豔陽高照,海面風平浪靜。
  • 甲午尋跡|遼東陸戰場尋訪⑦:金州,追蹤甲午日本諜影
    為了加深歷史研究的實地感受,尋訪遺存的甲午戰跡,中國近代海軍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發起甲午歷史遼東尋訪活動。這是甲午戰後120多年來,首次系統對遼東甲午陸戰遺址進行的尋訪、考察。封面新聞將陸續刊發本次甲午歷史尋跡考察報告,今日刊發尋訪第七站:大連金州博物館。
  • 成龍曾家暴房祖名?英文版自傳被媒體揪出「五宗罪」!
    成龍曾家暴房祖名?英文版自傳被媒體揪出「五宗罪」!   果然沒有得到太好的反響,《每日郵報》《南華早報》等媒體沒有聚焦於書中的正能量,而是給成龍總結了私生活的五宗罪:   酗酒、嫖妓、家暴、出軌和奢靡。   真是書名毀所有。
  • 守島雷達兵監視甲午海戰場17年 曾捕獲可疑船隻
    一次執行任務時,雷達突然出現故障,所裡的骨幹也不是非常懂得維修,大家全都急的團團轉,然而團裡派來的雷達技師僅用了一個小時就把問題解決了。這次故障給董雲峰深深的觸動,「知識就像海裡的水,是學不盡的」,他進一步認識到,要當好一名海防前哨「千裡眼」,不但要熟練操作雷達設備,而且必須精通雷達修理。
  • 南師大教授楊昊成去世:曾翻譯《老人與海》,遺體捐給南醫大
    南師大教授楊昊成去世:曾翻譯《老人與海》,遺體捐給南醫大 蔡心軼 徐翎 王贇 蔡蘊琦/揚子晚報 2018-10-29 09:11
  • 蔣介石三次視察鞏縣兵工廠 改進「中正式」步槍
    比如,鞏縣兵工廠在生產山炮炮彈和野炮炮彈時,在國內首創將鑄鐵外殼改為鋼質外殼,使之成為開花彈,威力顯著增強;山炮炮彈及子母彈所用引信,鞏縣兵工廠採取了上下分隔式引信設計,既節省了工時,又增加了保險係數。  1926年,鞏縣兵工廠仿製德制MP18衝鋒鎗時,增加了板扣,使之達到連扣連發,射停自如,克服了MP18衝鋒鎗過去不能停頓的缺陷。
  • 【教師風採】鞏應勤:默默無聞勤耕耘 甘於奉獻出碩果
    多年來曾挽救了一個個精神上失落,學習上掉隊,性格上怪異的學生。2014年,她接任的六年級班裡有一名學生,曾拿過校門口附近文具店的幾支鋼筆,沒走出店門被發現了。為此,其他學生排擠他,不和他玩。鞏應勤老師得知情況後,在班裡說,曾經是有個和他同名同姓的學生想拿人家的鋼筆,但那不是咱們班的這個學生,而且聽說那個學生已轉到其他學校,改邪歸正,各方面表現都很好。
  • 《老人與海》譯者去世 曾被評"會走的百科全書"
    張建平回憶起《老人與海》的翻譯經過。他說,上世紀末,「海明威熱」在中國剛剛興起,上海譯文出版社看好這一趨勢,特地委託吳勞翻譯海明威最重要代表作《老人與海》。而吳勞也不負眾望,很快拿出譯作,該書一出版就引起轟動,一時洛陽紙貴。  吳勞翻譯的這本《老人與海》已成經典。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推出該書平裝本首版,到2012年第22次開機印刷,印數依然高達35萬。
  • 昆明陽宗海華僑城高爾夫再被中央點名 已暫停營業
    華僑城陽宗海度假區雲海谷運動小鎮(圖源於雲南華僑城官微)《方案》中列出了9個「2016年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未按期完成整改的問題」,其中有「雲南華僑城實業有限公司高爾夫球場未按要求完成整改華僑城陽宗海度假區效果圖(圖源於雲南華僑城官微)據了解,華僑城高爾夫球場已於2018年11月暫停運營。工作人員表示,何時恢復營業還要等通知。
  • 重磅丨又一所西南聯大附屬中學新學校落戶陽宗海
    2月7日昆明陽宗海風景名勝區昆明西南聯大研究院附屬學校籤訂合作辦學協議,將開辦——昆明西南聯大研究院附屬學校陽宗海分校此舉填補了陽宗海轄區無一所公辦高中的空白昆明西南聯大研究院附屬學校依託七甸小學、七甸中學和陽宗海第一中學開展辦學,在保留原校名的基礎上
  • 新增2宗違規擔保 ST圍海接盤方退出保殼風險加大
    接盤方火線退出今年4月26日晚間,ST圍海曾發布公告,承認公司存在違規擔保、資金佔用等事項。其中,違規擔保方面,截至4月26日,公司為控股股東圍海控股及其關聯方違規擔保的6億元尚未解除。為解決本次違規擔保問題,今年5月23日,ST圍海控股股東圍海控股與寧波交投籤署了《股份轉讓框架協議》,籌劃將其所持有的部分ST圍海股份合計340,978,666股普通股轉讓給寧波交投,佔目標公司總股本的29.8%,並分為兩個階段進行轉讓,分別轉讓20%和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