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溝海祭 「第一次有了如此澎湃的心情」

2020-12-23 東北新聞網

  參加海祭的人員在卡片上寫下寄語,放入漂流瓶中投向大海 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記者 夏銘陽 攝

  關捷教授為參加海祭活動的成員介紹歷史 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記者 衡國良 攝

  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第五代孫丁昌明(前右二),廣乙艦管帶林國祥第四代孫林其浩(前左一),來遠艦槍炮官謝葆璋外孫女、冰心女兒吳青(前右四),靖遠艦幫帶劉冠雄的曾孫女劉景端(前右一),北洋海軍軍官周維屏的孫女周良屏(前左二)等 華商晨 報華商響網記者 張詩堯 攝

 

 

  甲午後人進行海祭儀式的最重要環節——拋撒花瓣祭慰先人 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記者 田東風 攝

  對於丁昌明來說,面前的這片大海是陌生的,他從未踏足過這片海域;而面前的這片大海又是熟悉的,當他靠近這片海時,分明感受到了一絲魂牽夢繞。

  也許,其他幾位甲午海戰將士後人的感覺和丁昌明是一樣的,他們的先人曾把鮮血拋灑到這片渾黃的海水中。

  昨日,在甲午海戰主戰場大東溝海域,紀念甲午海上公祭儀式莊嚴舉行。

  12艘船隻「列陣」海祭

  昨日13時,大鹿島碼頭,豔陽高照,海面風平浪靜。

  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第五代孫丁昌明,廣乙艦管帶林國祥第四代孫林其浩,來遠艦槍炮官謝葆璋外孫女、冰心女兒吳青,靖遠艦幫帶劉冠雄的曾孫女劉景端,北洋海軍軍官周維屏的孫女周良屏等甲午海戰將士後人登船前往當年海戰主戰場進行海祭儀式。

  從小艇換至大船,一路上,幾位將士後人都在急切地詢問著,「到了嗎?還有多遠?」

  在前往海祭地點的途中,大鹿島村委會主任張宗義介紹了當年海戰的情況以及大鹿島的基本概況。急切地想了解祖輩浴血奮戰的幾位後人認真地聽著,並不時把目光灑向遠方的海面。

  寬闊的海面上,主祭船後面,11艘大小船隻列隊隨行,「村民都是自發趕來參加海祭活動的。」大鹿島村黨委書記李恩波說。

  「從小就聽爺爺講甲午海戰的事,我爺爺是聽他的爺爺講的,小時候不太懂,爺爺就告訴我記住,這片海裡有無數英雄。我們都是這麼聽著長大的。」35歲的船員於春遠說,所有出過海的村民都熟知當年的海域,每次船隻路過此,都會拉響汽笛致意。

  14時許,船隊來到海祭地點,12艘船隻呈人字形排開。而這一陣型正是當年北洋水師的迎敵陣型。

  780枚禮花彈祭告英靈

  14時,海祭活動正式開始,丁昌明代表甲午後人宣讀祭文,此刻,海面突然靜寂下來,幾隻海鷗在甲板上方飛翔而過。

  丁昌明走向船頭,面向右前方的海面緩緩三鞠躬,直起身後的他目視遠方,長出了一口氣後,轉身開始宣讀祭文。「甲午雙至,幹支復轉。觀滄海之浩浩,感日月之倏然……」抑揚的音調在靜靜的海面上傳出很遠,空氣也似乎凝固,波浪輕擊船舷的聲音似在配合著這篇早該在此詠讀的祭文。祭文宣讀完畢後,丁昌明轉身,行至左船頭,緩緩三鞠躬。

  「太激動了,我第一次有了如此澎湃的心情。」丁昌明說,這是他第一次在祖上浴血奮戰的地方拜祭,「這太有意義了,我的感受是無法形容的。」

  懷揣著無限感慨的丁昌明和其他幾位同樣激動著的甲午後人開始了海祭儀式的最重要環節:拋撒花瓣祭慰先人。

  隨著黃白兩色花瓣徐徐飄落,船隊汽笛齊鳴,悠揚的汽笛聲震撼了整個海面,大海似乎被感染,波浪伴著汽笛聲似在輕聲嗚咽。所有船隻的船員在船上面向主祭船整齊跨立,向英靈致敬,向他們的後人致意。

  5分鐘的汽笛聲過後,國歌聲響起,與此同時,780枚禮花彈騰空而起,整個海面似被點燃,空氣中也瀰漫著硝煙的氣息,陣陣聲響把大家讓大家穿越回120年前甲午勇士們英勇抗敵的情境中。

  炮聲息,海平靜如初。

  18個漂流瓶「寄」去心願

  望向遼闊的海面,所有的後人都想再向大海中的英靈訴說點什麼。

  大家採用了另一種方式:擲漂流瓶。參與海祭的甲午將士後人以及專家學者等在紙條上寫下了自己的心願,封入瓶中。記者注意到,強國、和平成了漂流瓶裡的主要內容。

  冰心女兒吳青教授的漂流瓶內寫著:反對戰爭,保衛和平,只有和平,才有法治。

  而丁昌明的漂流瓶內則寫道:向海而興,背海而亡。著名近代史研究專家關捷教授寫道:奮發圖強,強軍強國、捍衛世界和平。

  一名來自陝西的8歲女孩也在漂流瓶內寫下了自己祈禱和平的心願。

  18個漂流瓶被拋向大海,向遠方寄去了自己的心願。

  海祭活動成功結束。

  「這樣的活動十分有意義,這種因地制宜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也很有意義,值得推廣,這種前所未有的公祭活動應該繼續下去,讓歷史被後人所熟知,讓愛國主義精神得到傳承。」關捷教授評價說。

  「我真的被震撼了,也被感動了,為大鹿島的村民所感動,為這麼多致力於甲午戰爭紀念活動的人士所感動,我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堅持下去,未來的公祭活動我還要參加。」丁昌明激動地說。

相關焦點

  • 瀨戶內海春日祭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此行的重頭戲是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今年藝術祭分為春、夏、秋3個展季,其中,春展季從4月26日開始,想必是分擔了相當一部分剛剛迎來悠長假期的日本文藝愛好者的火力。農旅知味通常來說,長假之後的第一周都算淡季,但對瀨戶內海藝術祭來說,這一條或許並不適用。打卡藝術祭有許多條不同的路線。
  • 「海祭」回娘家 蘇打綠打頭陣
    蘇打綠樂團昨天出席第十一屆臺北縣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公布海洋音樂大賞入圍十團名單。 夏天音樂盛事「2010臺北縣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於7月9、10、11日3天,在貢寮鄉福隆海水浴場舉行。今年海祭第一天邀請歷屆得獎樂團重回大舞臺,蘇打綠在7月9日打頭陣,還有MC HotDog&張震嶽、盧廣仲、Tizzy Bac、88顆番石榴籽、怕胖、神棍、圖騰、旋轉蝴蝶、突變基因等海祭驕傲接力演出。
  • 上望往事 《海祭》
    高三畢業留言冊上,一位陳姓女同學還以《海祭》為內容給我寫留言。1990年上半年,柯方駿老師把它推薦上去參賽,獲了全國一等獎。我記得獎狀還是金梅瑩同學寄過來給我的。因為我彼時已經在溫師院讀大學。記得那天完成此詩後,我如釋重負,走出高二(2)教室,散步於西峴山的月下,仿佛完成了一個重大的、在心裡壓抑了幾十年的任務。並深深地想起堂哥那張古銅色的瘦削的臉。
  • 藝術祭,與瀨戶內海的春日之約
    這篇文字是這次四國之行的記錄,有刪減,只保留了「2019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的部分,完整版遊記大家可以移步我的馬蜂窩(點擊末尾的閱讀原文直達)一個小視頻,算是預告片吧。自然之風行程的後半段,終於輾轉來到了高松。而藝術祭之旅才剛剛開始。
  • 上島去,瀨戶內海藝術祭
    官網:https://setouchi-artfest.jp/基本所有可以獲得的情報全在官網,特別是休館、休島的時間,特別活動、交通信息等等。(此行看見好幾個心大的歐美男孩興衝衝騎著車來到美術館得知不能入場後鎩羽而歸)💡豐島美術館也可以預約,約不到的話,當天儘早去領取整理券。我自認為應該是經歷了這次瀨戶內藝術祭人最高峰期的時期,但得益於整個組織方的有序安排、日本人不緊不慢的節奏有效減輕焦慮心情,以及習慣了人海戰的我,總的來說其實體驗還不錯,也沒有覺得人多到受不了的時刻。
  • 今日,祭。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今日,祭。 2020-12-13 0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祭· 念 | 不能忘,不敢忘!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祭 · 念 | 不能忘,不敢忘! 2020-12-13 1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模型之海~「CRAZE萌祭 in大阪」舉辦 手辦欣賞
    模型之海~「CRAZE萌祭 in大阪」舉辦 手辦欣賞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 關於海的唯美句子 海邊心情說說
    人生,說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為能左右你心情的東西太多。天氣的變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風景都會影響你的心情。而他們都是你無法左右的。看淡了,天無非陰晴,人不過聚散,地只是高低。滄海桑田,我心不驚,自然安穩;隨緣自在,不悲不喜,便是晴天。?5、無論你活成什麼樣子,背地裡都會有人對你說三道四。一笑了之,給自己一個燦爛的陽光,一片自由的海洋,讓自己不斷變強,其實就是最好的蔑視。。
  • 去不了瀨戶內海,我轉頭去了德清
    若不是因為疫情,今年的這個時候,我應該在忙著做出一份前往瀨戶內海藝術祭或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行程攻略。相比出名的瀨戶內海藝術祭,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一直更鄉土一些。但正因如此,我把它列在人生 must list 裡。
  • 一場特殊的「雲共祭」將在正清明日上線
    3月3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福壽園國際集團獲悉,清明期間,該集團創新開展現場無人員聚集、以網絡互動參與的集體紀念儀式。自3月28日起,集團旗下19個城市的各家公墓單位和殯儀服務單位聯動舉行2020「福壽雲」清明雲共祭儀式。
  • 拜年祭的祭字,有四種寫法,你知道嗎?
    從2010年至今,嗶哩嗶哩已經連續舉辦了10次拜年祭活動,第一次的拜年祭活動有40位UP主參加,那一次的名字也不叫拜年祭,而是叫「春節X聖戰」,從2011起才開始沿用「拜年祭」至今。文化也是講究一個彼此交融,不同的文化中,對祭字有不同的理解,有時候文化是死的,人是活的。文化也是講究一個公約數的存在,在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價值觀之間,每個人的精神世界都是一片獨特的「文化銀河系」,也許你的「文化銀河系」中月亮是你的中心,但是在另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中,太陽才是他的中心。
  • 趙安民組詩選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一逐夢新彩綻放竟爭妍,逐夢添新彩;有言勝牡丹,卻道月月開。春日天堂醉香酒,桃源幽會粉扇緣;傾情丹頂中國紅,浩渺藍河映雪山;八濃韻香海(飛花令)風花信使滿京城,城色繽紛漾春濃;濃韻香海醉人眼悼念天堂情有淚,銀花火樹夜無蹤;元宵月暈祭英靈。八、浣溪沙 元宵節祭煙霧嫋嫋鍾長鳴,紅塵滾滾起歌聲;杏林高幟傲蒼穹。
  • 匯愛成海 溫暖防疫一線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匯愛成海 溫暖防疫一線 2020-02-13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手繪清官故事 | 丁川:代天郊祭 剛正不阿
    手繪清官故事 | 丁川:代天郊祭 剛正不阿 2020-09-25 16: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座伊根町!
    所以自古繁榮的地域,總不乏豐盛故事,伊根町就是如此。你若想聽一聽,我便為你講一講。在日本最接近大海的生活方式,存在於和大海為伴的京都地域——伊根町。 伊根只有62平方公裡的面積,卻有八成都被森林所蓋,雖不知山中能否聽見浪聲,但山林一定見證了它長久持續下來的傳統生活。
  • 大東溝海鮮直達瀋陽鐵西,因為老闆是個傳統漁民
    自己家有一條大漁船,可以提供充足的海鮮,為了讓大東溝海鮮有更好的去處,他在瀋陽北一路萬達廣場金街後身靠近1905位置買個小餐廳,每周從丹東運來新鮮海水,還專門聘請東港大廚專門做漁家菜,可見漁民是多麼的痴愛海鮮。自己餐廳怎麼賣低價都合理,漁家菜號稱價廉物美,很多人看見酒館兩個字還有點疑惑,其實它是漁家菜小飯店,號稱海鮮的搬運工。
  • 三年一度的瀨戶內海藝術祭4月上線,直飛僅¥300+!攻略已備好!
    (圖:Tumblr@lifeinkyoto)尤其三年一次的瀨戶內海藝術祭將從4月26日起正式開展!△瀨戶內海藝術祭視覺設計△瀨戶內海藝術祭部分藝術家除此之外,展期期間還為我們的觀光提供更多便利:1、話不多說,先看看有什麼好逛的吧! 直島Naoshima名家薈萃的烏託邦式小島直島作為整個瀨戶內海之上的明珠之心,可以說盡攬藝術氣息之精華。
  • 祭神明、祭祖先、祭孤魂野鬼:人類如何在七月十五狂歡?
    在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第一次出現了佛、道、俗並存於七月十五節日的記載:「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諸佛。」([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嶽麓書社1986年版,46頁)唐代繼承這一節俗傳統,並逐漸形成了祀先、禮佛、敬道的節俗格局。至宋代,作為本土時序節日的道教名稱「七月十五」逐漸取代了「盂蘭盆節」,大量出現在宋代的文獻記載中,如《歲時廣記》《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夢粱錄》等。
  • 有關海的唯美句子 描寫海文藝句子
    6、海,神秘,美麗,神乎其神,海,愛你的純潔的清流,海,愛你的神秘的魅力;海,愛你的善良,高尚,海,也愛你的深藏若虛。7、第一次面向大海,總喜歡站在它的身邊眺望,靜靜地聽它的呼吸,出神地看它美麗的模樣,光著腳丫任浪花衝刷;面向大海,喜歡身邊的他摟著肩頭,哼著我們的歌,說著我們過去的往事,一起悠悠的向前走,走到天荒地老,相信,這對我們的愛情不是美麗的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