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因為疫情,今年的這個時候,我應該在忙著做出一份前往瀨戶內海藝術祭或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行程攻略。
相比出名的瀨戶內海藝術祭,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一直更鄉土一些。但正因如此,我把它列在人生 must list 裡。
《為了那些失去的窗戶》內海昭子
往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作品
郊遊的閒散心情,來自大地的藝術創作,田園詩般的理想,以及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平凡生活,在760 平方公裡的越後妻有的土地上,被重新揉捏成日常而又神奇的排列組合。
去不成越後妻有,好遺憾。但朋友邀請我一起去浙江德清,看看一個同樣以自然、藝術、鄉野為主題的田園奇幻藝術季。
德清是個好地方。當你想不出該去哪裡郊遊時,去莫幹山總是沒錯的。
有山的地方,怎麼會沒有湖?所以,德清還有一個好去處:下渚湖。它和莫幹山分別位於德清的一東一西,山湖照映。
下渚湖邊也有一座山,上諸山。田園奇幻藝術季就在上渚山奇幻谷中。田園的空氣清新而柔軟,秋季的山谷葉子黃了,楓葉紅了,讓人心情舒暢。
這個地方有著天然的大地藝術基因(大地藝術是從20世紀60、70年代開始出現的藝術運動,以不同尋常的材料(一般是made on earth)和選址(森林、高原、琥珀、沙漠、甚至極地),旨在於讓生活和藝術、自然融為一體)。
當藝術走出藝術家們的工作室,在公共空間裡呈現,與自然和人親密接觸時,會有怎樣奇妙的火花?
首先,你要找到一座非常棒的露天美術館。然後,把藝術品直接放置其中,讓它們隨著季節交替、日升落月、陰晴冷暖,呈現出自然變化的藝術表達。
往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作品
作為一次有意思的、充滿想像力的藝術嘗試,青年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應邀而來,以發Sheng為主題,創作了5個互動藝術裝置和5幅敘事性塗鴉牆繪,把山川田園打造為現代藝術的展陳空間。
感受的方式也很簡單:走路,散步,穿過田野,爬上山坡,觸摸泥土,望見遠方。
◆召喚THE CALLING
音樂裝置,榮曉佳/王煜豐/朱聖巍
這是一個有趣的聲音互動裝置。通過在引力、風力、拉力和彈力,讓裝置如風鈴般搖搖擺擺,起風時,還會奏出四季分明的旋律。到了夜晚,裝置還會利用白天收集到的太陽發出五彩螢光。白天看起來平平無奇,到了夜晚變得神採奕奕。
◆七巧亭
裝置,尹舜(效果圖)
雖然還沒有完工,但已經可以看出一些趣味。靈感取自中國建築中的代表——亭子,四個三角體在被賦予其二元色彩後,可形成「院、廊、塔、屋、亭、榻、櫃」的不不同形態,又暗合了「七巧」的寓意。
◆chillin breeze
塗鴉牆繪,韓瑞
韓瑞是個看起來閒散又挺有才華的年輕建築師。塗鴉中的人物戴著耳機、發間帶著紅花,支著下巴坐在麥田中的高凳之上,天空中飄蕩著白雲。你猜,他要表達的是城市人在自然裡的戛然彷徨還是悠然自得?這幅作品位於奇幻谷的車站,每個人都可以一邊等車,一邊問問自己。
◆陪熊貓的獅頭金魚
塗鴉牆繪,IKKY
畫家Ikky在熊貓館(沒錯,這裡有兩隻熊貓,活生生的,是姐弟倆,分別叫德德、清清)畫了兩條獅子頭大金魚,憨厚呆萌。畫家作畫的牆藏在一大叢植物後面,有人提出把植物修剪掉,被Ikky喝止:「那是我金魚的水草!」
◆在飛/路過/天羅地網(從左至右)
塗鴉牆繪,尹莊/張丁升
這幾幅牆繪直接利用了當地一些廢棄牆面,甚至是水泥墩來創作的,主題也都選擇了自然或動物,有的藏在草地裡,有的就在屋外。
◆◆◆
走走停停,看完了所有的藝術作品。意外的是,年輕的藝術家們所擁有的活力和創作力,最後呈現出的作品也沒有局限於簡單的視覺和意象,而有更深層的思考,以及年輕人會熱衷的互動體驗。
想像幾年之後,這些藝術品在田園裡生根發芽,春天種在水裡,夏天落入金色的稻田,秋天長在樹上,冬天埋在雪中,就像是自然的一部分。
上諸山奇幻谷裡的花卉、植物和茶園
「大地藝術」的治癒力正是這樣生效的:讓田園成為遊樂場,藝術則是其中的日常,人們卸下「都市感」,親密地呼吸大自然。
這與近幾年在國外流行起來的一種自然生活風格Cottagecore,也有些相似。在焦慮和壓力中,這種田園詩般自然、懷舊的生活方式,似乎可以幫助人們擺脫許多現實的壓力。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真正歸隱田園,但在都市和田園之間找到一種平衡,應該還是很可行的。具體來說,可以參考這份關於Cottagecore的十件生活小事:
插花
烘焙簡單的食物
採摘果子
釀酒
和朋友野餐
在戶外讀書
養一隻小動物
看星星
在草地上奔跑
在樹蔭下睡覺
這些事,好像在德清都能做到。
/ 相關信息 /
2020田園奇幻藝術季·藝術設計賞於11月14日開幕
在德清上諸山奇幻谷持續舉辦至202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