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這是部沒頭腦與不高興的生活日記。」
影片《瀨戶內海》根據元和津也的同名漫畫改編,講述了兩個高中生瀨戶和內海放學後在河邊閒聊吐槽,漫不經心的渡過歲月的故事。影片沒有過多的情節鋪設,以表現日常為主,在臺階上他們談論並注視著每天的生活,簡單的場景讓人們看到了兩個普通高中生真實的形象和心理狀態,而電影也正是透過這種樸素的表達喚起觀眾內心的共鳴,大多數的青春或許並不是轟轟烈烈的,那些靜坐在河邊虛度光陰的閒聊正是我們青春中最安靜的寫照。
一、另類的類型
中國獨特的校園生活,升學制度,家庭關係,兩性關係等是中國青春愛情成為類型樣式的基石,在這樣的文化語境下市場誕生了不少類型範式雷同的青春電影,它們往往時間跨度為從青春到進入社會,利用眾多代表時代的符號印記對觀眾進行著記憶感召,這種類型電影在最初獲得了巨大的市場利潤久而久之的範式創作卻終究惹來了觀眾的審美疲乏。影片《瀨戶內海》同樣作為青春片卻一反常態,跳脫出了校園環境,也摒棄了對於校園情結的浪漫主義式的刻畫,以一種小品式的語調進行敘事,這種敘事雖然歸於平淡但對於青春期男生的描畫卻有著深層的滲透,這位青春片進行反類型的創作提供了一定的靈感借鑑。
影片的主要場景為河邊的石階,臺階上下構成了一種「觀眾席」與「舞臺」的關係,在兩人這種觀看與談論的過程中電影潛移默化的揭示著平凡人在平凡生活中的苦悶、乏味與溫暖。在臺階上兩個高中生閒坐在一起進行著大段大段看似無意義的對白,實際上影片的溫情也恰恰在這種無意義的有趣中流淌出來。
例如兩人相識時,內海放學後坐在石階上看書消磨時光,等待著補習班上課的時間,這時遇見走來的瀨戶,衝著聚精會神看書的內海大喊了一聲「你誰啊你」。內海慢條斯理的抬頭回了一句「這應該是我要說的話吧」。短暫的尷尬之後,瀨戶就自來熟的湊了過去對內海說:我啊,特備討厭蟲子,但是我房間裡最近出現了很多小蒼蠅,我每天都睡不著。內海告訴他:你去買殺蟲劑不就行了嗎?瀨戶回答:不行,我家裡養了貓,不能用那玩意。內海說:那就養一盆食肉植物。這時,瀨戶瞪大眼睛說:你是天才啊,我這就去買。
諸如這樣的對話填充著影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段落,兩個人的談話有關於愛情,有關於校園關係,有關於讓人苦惱的家庭關係,迷茫和困惑作為青春片始終被表現和討論的東西被以一種舉重若輕的對話表露出來。影片利用極簡卻有趣的語言方式對兩個人的日常生活進行著表現。在音樂上,導演選取了詼諧優雅的交響曲來升起影片喜劇的基調,交響曲從開場便隨著鏡頭穿河水橋岸,最終落到兩個人物身上,與人物身上略「喪」的氣質形成一種心理反差,在後面的談話中諸多涉及生活的苦悶時交響曲也會做一種自然的銜接,調動觀眾的情緒產生一種寬慰式的視聽表達。
而在其他的時間裡,影片將聽覺更多的放置在人物所處的環境,自然的環境聲讓人身臨我們曾經度過的每一個平淡的時光,將注意力集中在兩人的交流上,仿佛我們也是坐在石階上的路人體會著乏味中隨時可能迸出的小趣味。在鏡頭的處理上影片利用展示景觀的空鏡頭、人物動作的升格鏡頭和疊化等手段營造出了時光的緩慢和人物內心遊蕩的思想,與那些格調清新,感性元素充沛的青春電影作出了鮮明的區分。
二、臺下的百態
影片除了展現臺階之上兩名高中生的閒談生活,在臺階之下另外一些在生活中充滿心酸和不易的小人物也走入其中。兩人在臺階上仿佛注視著前面這個代表著生活的「舞臺」,見識到和自己有關與無關的眾生,生活在每個人的身上都留下疲憊的刻印,這些人也對他們自身產生著或多或少的思考。
例如校霸不為人知的家庭情況,悲傷地「小丑」,面臨婚姻破裂的瀨戶父母等,在畫面中這些人的位置離倆人並不算遠,但焦距與人物間的反映為臺上臺下造成一種疏離感,這種感覺在瀨戶看到自己的父母吵架那一場中表現得尤其突出,這種疏離感體現著對於生活的旁觀,影片也在利用這種旁觀對觀眾進行一種溫柔的教化——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是不易的,平凡的日子總是帶著一點煩惱,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在負重前行罷了。
影片看似是一個打著 「喪」青春名號的文藝悶片,事實在過程中排列著密集的笑點,這種笑並不是喜劇技巧帶來的感官刺激,而更像是朋友間打趣的會然一笑。影片利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表現了大多數人青春的大多數時光,它沒有無釐頭的討巧也不嵌入某種波瀾壯闊的情緒,而是簡單努力的尋找著青春期少年的真實狀態,而觀眾也在忍俊不禁的同時體味並懷念著自己曾經那些相似美好的青春。
一影一話 譜人生虛實
俱是覆舟風雨 書字可抵愁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戲劇與影視學
終南影話 電影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