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這類文章,不妨按照以下方式「置頂」吧!
過了12月,可以說2020高考就在眼前了!希望你好好利用接下來的100多天時間,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因為,就像信中這位北大學長所說:高考,沒有那麼多如果當初!現在多點努力,只為幾個月後少點遺憾!
親愛的學弟學妹們:
大家或許已經猜到了信件的內容,它有關於高考,有關於高三,有關於你們的夢想,當然還有那個不得不提及的大學。
我從來都學不會好好地鼓勵別人,可是又覺得,如果在走進北大的第一個寒假來臨之前,不寫點什麼的話,似乎是種遺憾。這是我對自己的一份交代。
我不希望你們在5個月、一年半、兩年半之後,在開始收拾行李或是清理高中的物品時,想到你呆過三年的校園,想到高三這段所謂煉獄的時光,你什麼也說不出,只覺得心中有股積鬱了太久的情緒,最終化作你沉重的一聲嘆息。
我們總習慣於事後再去假設,想著如果當初可以克制自己的懶惰、多刷一些題,如果當初可以少打一場籃球、多看一本教材,如果當初可以靜得下心來認真整理一套筆記,或許就不是現在這樣的結局。
可是,沒有那麼多的如果當初啊!
高考之後,你想成為哪一個?
我周圍的同學,他們之中有人在6月22號晚上看到成績之後用已經哭得沙啞的聲音接起我的電話;
他們之中有人在6月28號深夜12點之前幾分鐘還在緊張地修改自己的志願表,害怕自己因為那個不夠出色的成績與想去的學校失之交臂;
他們之中有人在7月初從網頁上刷出自己被某所學校提前批錄取的消息,欣喜若狂;
他們之中有人在7月15號早上小心翼翼地向之前聯繫過的大學招生組老師發去簡訊,得到最後那個與調檔線相差一分的答覆,失落;
他們之中有人在匆匆結束了自己的畢業旅行之後四處借教材借筆記,下了很大的決心去另一個城市復讀;
他們之中有人在8月的這個時候坐上開往遠方的火車,透過車廂那尚且還留有雨痕的車窗看窗外一成不變的景色,讓身在異鄉的孤獨掩蓋內心的落寞……
你呢?你希望做其中的哪一個?又或者,都不是?
你或許更喜歡看網上那段「你的青春被狗吃了麼」的激昂言論,你或許更喜歡看網上關於某省高考狀元從來不上課外補習班的報導,你或許還在抱著僥倖的心理聽老師講所謂教育部的內部消息,你或許看著高考微信群裡的100多天的倒計時,還在默默安慰自己「沒事,高考還早」……
可是你有沒有看過另外一段網上流傳的「你的良心被狗吃了麼」的慷慨陳詞?
你有沒有想過那些高考狀元或許比你少了那兩三個小時的課外補習,但他們比你多的,是高效的學習策略、良好的思考習慣,和自己默默的用功努力?
你有沒有在意老師透露完那些「內部消息」之後總結的那句「無論怎樣,我們要把自己的功課做到家,以不變應萬變」?
你有沒有擔心過或許就是那句安慰性的「沒事,高考還早」,讓你略過你不想做的那道函數放縮,而你放棄的這道題,可能就是6月你哭都哭不回來的14分……
不要拿「學不進去」「沒有天賦」當藉口
如果你沒有試過放棄你周末推塔、看劇、打球、聊Q的時間來做一套理綜卷;
如果你沒有試過要求自己在周日早上6:30起床洗漱好後7:00到教室讀早讀上自習等著食堂開門;
如果你沒有試過在算了5遍某道解析幾何,卻仍然算不出來的情況下逼著自己在一張新的草稿紙上繼續工工整整地寫上第6遍的演算步驟;
如果你沒有試過,那你就沒有資格說「學不進去」.......
因為你連想要學進去的欲望都沒有。
如果你化學次次不及格,卻沒有試過把書認認真真看一遍又一遍,把不懂的哪怕一丁點問題寫在本子上一個一個地找老師解決;
如果你物理每每拖班平,卻沒有試過把自己不會的題型羅列出來,再在基本的作業練習之上給自己找10道類似的題反覆練習;
如果你生物選擇題總是錯上2道,卻沒有試過罰自己每錯一道就在操場上跑兩圈,或是看著錯題老老實實翻書找到答案並把錯因寫在筆記本上用紅筆標註出最容易出錯的地方......
如果你沒有試過,那請你不要用「沒有天賦」當作逃避的理由......
因為愛迪生在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還要重要」的時候,他並沒有說「那百分之九十九可以不要」。那麼,既然你都還沒有付出那百分之九十九,又有什麼資格因為那百分之一的匱乏而放棄呢?
不要拿「受不到重視」「得不到鼓勵」當藉口
如果你遇到問題從來都聽之任之,不找班主任或者科任老師詢問解決方法;
如果你的假期作業、周末作業甚至平時的作業都只是在上交的最後關頭以最快的速度借鑑同桌或是前排同學的「標準答案」;
如果你每做一道數學、物理的選擇題都要翻到「標答」核對是否正確,然後順便就瞟到下一題的答案;
如果你只是在周考試卷、月考試卷甚至診斷性考試的試捲髮下來過後,看到那些憤怒的紅叉、那個刺眼的分數,再聽到那個令你再次失望的排名時,哭喪著一張臉去找老師分析......
你憑什麼要求「得到重視」?平時的任何一次作業你向老師呈現的都是一個虛假的、好看的自己,平時任何一個可以讓你找到老師讓他幫你分析的問題你都覺得不是問題,那麼結果就是:老師覺得那個「平時的你」已經足夠「優秀」,不再需要多花時間來「重視」。
你所做的努力,從來不夠
不要拿「以後還會見到類似的題型」來麻痺自己,因為你「暫且放過」的那一道題,很有可能就是你高考場上的5分;
不要拿「以後有的是時間」來安慰自己,因為你「放鬆休息」的周末,很有可能就會累積成你和對手之間永遠也追不回來的差距;
不要拿「我今天已經很努力地做完了作業」來滿足自己,因為你踩著晚自習的下課鈴聲奔回寢室洗漱的時候,還有人正好在十點半前刷完一張你見都沒見過的數學卷子,正拿著紅筆在一道一道地訂正……
記住,總有你所達不到的極致,總有你爭取不來的完美,你所做的努力,從來不夠。
不要抱怨自己已經失去了做題的熱情,高三需要的,從來不是熱情,而是毅力。
不要讓心態問題佔據了你大量的精力,高考需要的,除了心態,還有實力。
不要問怎樣在作業多的時候選擇完成,在你真的怎麼拼命也做不完作業的時候,你就知道如何選擇。
不要在複習的時候擔心效率問題,你專注去做了之後,效率總會在某次考試中體現。
不要習慣於假設「如果當初」,要學會跟自己說「既然如此」和「那麼以後」。
不要妄想有太多的人關注你的高三,不要責備朋友沒有在你低落的時候給你一個擁抱或是一句鼓勵,你要習慣你只有自己。
不要忘記你的夢想,哪怕實現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你也要把它緊握在手中當作最強大的能量。
不要被困境所阻撓,不要被障礙所絆倒,不要因為一次失敗就否認最後有可能的成功,不要絕望——當你已經滑倒碗底的時候,往哪裡走都是向上。
不要去追問現在所做的一切的意義,朝佛之人是不問意義的,放棄追尋,就是最好的追尋。
最後,你一定要能問心無愧地走進考場前說:「You deserve it」。
更多推薦
28所高校!三大高校聯盟相繼成立
李子柒爆紅:既然做直播能成功,為何還要努力高考?
2021屆新高考選科解讀,如何選考才會成為最終贏家!
2020新「新高考」志願填報有哪些數據可參考?哪些誤區可避免?
即使再忙再累,也要陪孩子走好高三這一年!因為...(寫給所有高三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