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休假不「一窩蜂」
英國的法定假日並不多,除周末雙休日外,12月份的聖誕節和4月份的復活節加上公共假日,一年僅有9天。但是,按照勞動法規定,職工有享受帶薪休假的權利,假期長短視工作年限而不同,少者3個星期,多者長達1個多月。
聖誕節和復活節是英國的兩個重大節日,多年來已成英國的兩大「黃金周」,是人們每年集中休息和消費的日子。除了這兩個假期外,一是因為氣候關係,二是多年的傳統,英國的在職人員法定年假的休假則多集中在每年的七八月份。這期間,議會關閉,政府某些部門的工作人員也會輪流休息,日常政務工作處於半休眠狀態。
不過,英國人的休假很少會出現「一窩蜂」現象。其原因是:首先,人們雖然節日期間休假,但休假方式和出行地點卻是多元化的。例如,人們會根據自己的財力和時間,或選擇到西班牙等國的海灘享受陽光海韻,或到美洲大陸尋幽探勝,或在英國鄉村的田野風光中放鬆心情。
其次,英國人在休假之前,多會跟上司和同事商量,把手頭工作安排好;在公司和企業工作的人員,選擇休假的時間會更慎重些。對於法定的年假,他們大都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一年中對自己和他人來講都比較合適的時間去休假。
第三,基礎設施完善、生活水平和假日文化先進、人口少等因素,使得在旅遊黃金季節儘管有大量外國遊客擁入,也不會導致交通和旅遊管理等出現超負荷現象。在英國,哪怕是最著名的旅遊景點,在「黃金周」期間人滿為患的現象也極為少見。
日本也有「黃金周」
日本也有與中國相似的「黃金周」。今年日本的黃金周連休從4月29日開始,一直持續到5月5日,有些企業甚至持續放假至5月9日。
日本每年除5月「黃金周」連休外,還有8月中旬暑假大連休和新年前後的連休。在三大連休期間,日本海陸空所有交通工具全部人滿為患,高速公路上的車輛堵塞現象屢見不鮮,有時車輛長龍甚至達百公裡,每次往返移動的人口多達數億人次,人們稱之為「民族大移動」。
日本的其他假期也非常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休假人流,減輕了假日連休期間的交通壓力。
按照日本勞動基本法規定,出勤率在80%以上或連續工作6個月以上的勞動者,每年可以享受10天的帶薪休假。6年6個月工齡以上的勞動者,每年可以有20天的帶薪假期。此外,還有企業自行規定的婚喪嫁娶假、病假、產假、臨時停產假、志願者休假等有薪假日等。日本國家公務員帶薪休假時間一般在30天以內。
日本的日曆上除周末以外,還有一些用紅顏色標出的日子。這些日子都是國家根據法律確定的公眾假日,一年共有15天,除6月份和8月份,每個月份都有1天或2天是節假日,人們稱之為「紅日子」。除了國家法定的「紅日子」外,日本還有許多民間節日。法定的節假日與周末連起來,或者與周末重合,就形成連休日,有三連休,五連休,最長的是九連休。
印度節假日不扎堆
印度是當今世界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人口大國。過去,印度人多半把辛苦掙來的錢及節假日都用在回家探親上;而現在,隨著印度人生活的改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斷改變度假方式,休閒業正在成為印度一個新興的行業。
根據印度政府規定,印度全年法定節假日和周末共120天,一名政府僱員每年還有權帶薪享受最多30天病假和30天的「特權假」。由於印度的傳統節日大多集中在春季和冬季,因此許多印度人喜歡選擇在這兩個時間段度假。比如,迪瓦利節(相當於中國春節)、聖誕節及新年通常是印度人度假的高峰。此外,印度還有眾多的宗教節日。儘管如此,印度並沒有舉國上下扎堆過節的現象,這或許與印度人的節假日比較分散有關。
據報導,印度正在成為世界最大的旅遊客源地之一。他們不僅喜歡在印度國內旅遊,更樂意去國外觀光。
據新華社電
李志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