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iphoneX面容ID人臉識別技術是什麼?

2020-12-25 站長之家

蘋果今年的重頭戲十周年紀念版iPhoneX手機搭載Face ID (又稱面容ID技術)面部識別技術,可以用人臉直接解鎖屏幕。這無疑是蘋果的一項重大技術革新,那iPhoneX啟用的Face ID人臉識別技術到底厲害在哪?

Face ID 面容ID面部識別技術

人臉識別技術繼指紋識別、虹膜識別以及聲音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之後,以其獨特的方便、經濟及準確性而越來越受到世人的矚目。而IPhoneX的Face ID功能可以說將人臉識別技術又一次推向了風口浪尖。事實上,在蘋果正式推出Face ID功能之前,它的競爭對手三星就已率先做了嘗試。三星在上半年推出了生物識別技術,這包含有人臉識別與虹膜識別。但這項技術似乎並沒有成功地應用到三星手機上,其下半年最新的旗艦機Galaxy Note8 存在著嚴重的漏洞,使用照片就能騙過人臉識別功能。不過這些「小插曲」並未影響各大手機廠商對這一技術的熱情,反而加快了布局。

作為智慧型手機領域技術的革新者,蘋果在早些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布局3D深度感知元件。新一代的iPhoneX正是使用了原深感攝像頭,通過點陣投影器將30, 000 個肉眼不可見的光點投影在你的臉部,繪製出獨一無二的面譜。並結合紅外鏡頭來讀取這些光點所反射回來的深度,就可以快速掃描人臉的3D結構。因為人的面部並不是平坦的,所以面容ID採集到的人體面部3D數據能夠分辨出的幾何精度會非常高,大大降低了錯誤率。而且Face ID人臉識別功能的速度會比Touch ID指紋識別的速度更快。可以說,蘋果的這項黑科技是十分厲害了。

Face ID面部識別技術都有哪些應用場景

Face ID面部識別技術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其根源在於其廣泛的應用場景。

1.手機解鎖、手機支付

蘋果此次用Face ID人臉識別解鎖取代了之前的Touch ID指紋識別解鎖,更將其與Apply Pay綁定在一起,用戶可以直接刷臉支付了。現在支付寶在國內已經被廣泛使用,試想一下未來阿里巴巴會不會也效仿蘋果呢。除了手機解鎖外,與身份驗證相關的應用還有電子證件防偽、刑偵破案、出入口控制等。

2.泛娛樂領域

國內的泛娛樂產業發展如火如荼。一部分公司看到了這個行業發展的巨大前景,積極進行業務的拓展。國內做的比較早和知名的項目是落地創意公司利用自身的3D列印技術優勢,並與國內手機龍頭企業華為合作,提前布局3D面部識別技術,並巧妙地將這一技術應用到IP角色玩偶創作中,他們的IPMAKER造物家和3D偶吧 APP應用已經內置於榮耀手機中一同發布,可以說是泛娛樂領域的一大創新和亮點。同時利用獨有的3D掃描SDK技術為華為深度定製開發3D人臉掃描模塊,提早蘋果近 1 年時間成功商用。現在ipmaker提供web API接入方案和SDK方案,可以快速的讓手機及軟體廠商擁有面容ID識別和人臉建模的功能。

IP角色玩偶製作的過程中有一個十分關鍵的技術環節,那就是人體面部三維數據的採集。但使用專業3D掃描儀獲取數據的成本高,而且受地域限制明顯,一般需要到專門的3D列印門店體驗。隨著雙攝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日趨普及的雙攝手機,使得移動3D掃描成為可能,而且大大降低了掃描成本。用戶只需使用手機拍照生成頭部三維模型,再選擇預製的各種髮型以及角色裝扮,就可以定製自己專屬的3D列印玩偶了。同樣地,這一技術也可以應用到虛擬換衣等場景。

3.社交領域

從發布會現場演示的視頻來看,Face ID人臉識別也可以用來製作表情包。通過人臉識別,用戶可以使用靜態的emoji表情,模擬自己面部的實時表情來製作動態表情包,分享給自己的好友,十分有趣。

3D面部識別技術未來發展情景

    從目前來看,各大手機廠商都在致力於通過生物識別技術提供更安全快捷的身份認證解決方案,這必將會推動3D面部識別技術的發展。在國外,除了蘋果外,索尼和三星都曾展示過3D面部識別技術。在國內,華為手機也率先推出了全球首款3D建模手機榮耀V9,小米最新發布的note3 也搭載了人臉解鎖黑科技,vivo全新一代手機X20 據說也會配備臉部識別功能.......這些都說明3D面部識別技術已經成為未來手機發展的一個趨勢,未來又會有哪些新的應用,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生物識別技術產業發展深度報告:指紋與人臉識別
    1.2.生物識別技術中人臉及指紋識別優勢明顯 目前市場上應用領域最為廣泛的生物識別技術主要為人臉識別以及指紋識別,語音識別、虹膜識別、靜脈識別以及基因識別由於技術實現較為複雜,則較少在市場中進行使用。2.3 屏下指紋技術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隨著智慧型手機全面屏技術的普及,手機指紋識別功能也獲得了全新的發展方向,為了實現更大的屏佔比,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應運而生。相比於最初的光學指紋,屏下指紋技術受限於智慧型手機的體積,拋棄了傳統的外部光源而選擇借用自發光的 OLED 屏幕作為光源。
  • 國產電腦早用上人臉識別 為何蘋果MacBook才想起引入面容解鎖?
    說到人臉識別技術,蘋果還是比較領先和成熟的,尤其是在iphone手機上的應用。不過大家有沒有覺得奇怪,為何手機上應用得這麼成熟了,而我們日常辦公使用頻繁的MacBook卻不加入面容解鎖功能呢?我們知道,目前不論是國產手機還是國產電腦,很多都已經用上了人臉識別,比如聯想小新pro13,華碩靈耀Deluxe13等。
  • 人臉識別哪家強?科大訊飛發布最新人臉識別技術
    ,一直是公認的模式識別難題,在過去幾十年間,世界頂尖科研機構一直在為人臉識別而努力,但是沒有任何一個計算機算法能夠超越肉眼在LFW上的識別率97.52% ,直到香港中文大學湯曉鷗教授團隊開發出了一個基於高斯過程的人臉識別技術—GaussianFace,「高斯臉的識別率為98.52%,這是機器首超人類」 ,「幾個月前我們的DeepID人臉識別技術在LFW上獲得了99.15%的識別率,又超極限;2014
  • 審視人臉識別:一種AI技術的全球性濫用
    顯然,一場比以往更大範圍的對AI技術合理使用(尤其是人臉識別)的批判正在展開。人臉識別問世所走過的60年人臉識別技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很長一段時間內,由於 Bledsoe 的研究有情報機構的贊助,使得其對於人臉識別技術基本緘口不言,直到 2000 年以後 CIA 逐漸解密,Bledsoe 才被公認是最早研究人臉識別技術的科學家。Bledsoe 的發明之後,技術的改進集中在如何增加人臉測量點上。
  • 以貌取人 人機大戰裡的人臉識別技術
    刷臉」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它是眼下研究很熱門、發展很迅猛的人身識別技術的一種,即人臉識別技術。你可能會說,不就是看臉識人嗎。沒錯,除了極端嚴重的「臉盲症」患者,我們識別一個人最原始、最自然、最方便的方法就是看他的臉。相信您已經看過了最新一期的《最強大腦》,百度機器人對戰人類的人機大戰,又一次勝利了。
  • 買iphone8plus還是iphonex?全方位區別對比
    打開APP 買iphone8plus還是iphonex?   iphone8plus與iphonex區別——主頻材質   主頻材質方面:iphone8 puls 的 IPS對比 iphoneX OLED。
  • 人臉檢測+數據訓練+人臉識別
    準備工作:安裝opencv-python安裝opencv-contrib-python一、先寫一個單張的人臉識別代碼
  • 防止人臉識別技術被濫用
    近日,「人臉識別第一案」一審宣判,引起廣泛關注。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宣判原告郭某與被告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服務合同糾紛一案,判決野生動物世界賠償郭某合同利益損失及交通費共計1038元,刪除郭某辦理指紋年卡時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內的面部特徵信息;駁回郭某提出的其他訴訟請求。
  • 孔帆:歐媒抨擊中國人臉識別技術,法國民眾卻覺「真香」
    結果是,在821人當中,僅有3.5%的人反對人臉識別技術,30.2%認為鋪設人臉識別技術應該得到允許,67.8%的人選擇了「希望鋪設人臉識別技術,前提是必須嚴格管控」。 也就是說,人臉識別技術獲得96.5%的支持。 這與歐洲媒體不停打擊中國鋪設人臉識別技術侵犯人權的報導完全不相符啊。這不是人臉技術,簡直就是打臉技術啊。
  • 還嫩點兒 蘋果高管嘲諷安卓機人臉識別
    中關村在線消息:人臉識別應該是今年手機行業除全面屏外第二火爆的話題,蘋果為iPhone X徹底去掉了沿用多年的Touch ID,而安卓陣營中連中端機型大多都支持了人臉解鎖功能。雖然現階段人臉識別還無法完全取代指紋識別的地位,卻也能看出這是大勢所趨。
  • 一文讀懂人臉識別技術
    主要案例是圍繞各個美化軟體與直播平臺製作人臉貼圖,重點強化了人臉識別的關鍵點檢測及跟蹤技術。>利用人臉識別技術追蹤並分析商場內的人流屬性,人群分布等。如在金融領域,人臉識別用於身份確認,然而身份確認之後,就沒你什麼事,你跟用戶的關係只在於,打開某款APP或某個終端場景(閘機)的鑰匙,打開之後,用戶的所有行為都沉浸在APP中,並沒有給FR技術服務商帶來其他的使用數據及用戶行為信息;從根本上來看,用戶只是用鑰匙開了門,而往往是門裡面的東西(用戶數據)才能帶來商業價值。
  • 人臉識別變看片神器 圖片搜素有毒!
    (原標題人臉識別變身看片神器,助宅男用圖片來搜色情主播)近日,一家色情直播公司推出一項全新的宅男必備功能Megacams 的宣傳文案如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特別的人,他們希望在平臺上找一個面容相似的人滿足他們的幻想。然而,文字搜索並不便捷,還好我們有圖像技術,人臉識別就是尋找他/她的最好解決方案。官方介紹稱,Megacams 的主播庫有 180000 人 ,平均 5000 人會同時在線。
  • 人臉識別第一課:學習技術原理
    此外,手機中的智能相冊,可以根據照片中的人物進行自動歸類……由此,對人臉識別技術感興趣的人也越來越多。所以今天就來一起看看,人臉識別技術是如何實現的?人臉識別考勤通道在了解原理之前,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人臉識別。
  • 招商銀行啟用人臉識別技術
    摘要 【招商銀行啟用人臉識別技術】從招商銀行獲悉,該行已在全國率先啟用人臉識別技術,輔助辦理開戶、風險評估等業務。目前,可在招行網點人臉識別輔助開卡,開卡速度大大提高。
  • 蘋果面容ID不可用稍後設置怎麼辦?幾步自己排除問題
    iPhoneX以後的蘋果手機都使用了3D面容識別技術,安全性有了大提升,但是卻在穩定性上相比指紋識別差了一些,不少用戶都遇到過「面容ID不可用 稍後嘗試設置面容ID」這樣的問題,那麼怎麼解決呢,其實也比較簡單,需要這樣來處理。
  • 售價99美元,Intel發布一體式智能3D人臉識別模組RealSence ID
    1月7日消息,Intel發布RealSense ID人臉識別模組,售價99美元,預計在今年第一季度正式發售。該產品結合實時深度傳感器、SoC計算晶片與機器學習算法,無需聯網即可在本地運行,可用於智能鎖、權限控制、零售終端、自動提款機、售貨點等場景,通過人臉識別來驗證身份。
  • ATFX人臉識別開戶系統全新上線
    外匯天眼APP訊:新興人臉識別技術的誕生和成熟,包括證券、銀行在內的金融市場對於刷臉技術並不陌生。而在金融衍生品投資領域內,刷臉尚屬空白。如今,這一局面即將被打破,ATFX線上人臉識別開戶系統現已全新上線,通過該項技術,客戶60秒內即可在手機上完成開戶註冊申請,體驗隨時隨地,一機在手、足不出戶、動動手指輕鬆搞定開戶申請。
  • 基於深度學習的人臉識別技術全解
    根據人臉識別技術原理具體實施起來的技術流程則主要包含以下四個部分,即人臉圖像的採集與預處理、人臉檢測、人臉特徵提取、人臉識別和活體鑑別。 市場營銷 面部識別技術在營銷上主要有兩方面的應用:首先,可以識別一個人的基本個人信息, 例如性別、大致年齡,以及他們看過什麼,看了多久等。戶外廣告公司,例如 Val Morgan Outdoor(VMO),開始採用面部識別技術來收集消費者數據。其次,該技術可以用於識別已知的個人,例如小偷,或者已經加入系統的會員。這方面的應用已經引起一些服務提供商和零售商的注意。
  • 長篇乾貨 | 深度解析人臉識別技術
    人臉識別是AI技術發展較快、應用較多的一個領域,目前國內人臉識別應用已相當廣泛,並積累了不少實戰經驗。 01 發展史 1. 人臉識別的理解 人臉識別(Face Recognition)是一種依據人的面部特徵(如統計或幾何特徵等),自動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又稱為面像識別、人像識別、相貌識別、面孔識別、面部識別等。
  • 清華大學:人臉識別技術爆出巨大醜聞
    --MES整體方案介紹,值得學習3.你知道什麼是ERP嗎?雖然,我們之前就想過,人工智慧技術,是一個新的技術,肯定會有不完整的地方。但,今天當有人真正爆出這一幕時,我們還是被震驚了。。剛剛寫稿前,清華大學RealAI研究團隊對外還說了這樣一段話:現有的人臉識別技術可靠度遠遠不夠,一方面受制於技術成熟度,另一方面受至於技術提供方與應用方的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