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編者按:
作為全國公立醫院體制改革樣本,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港大深圳醫院」)於9月1日起實行一項新政策--提價超過50%。經深圳市政府批准,港大深圳醫院全科門診打包收費標準由原試行的130元/人次調整為200元/人次。此前,港大深圳醫院被曝運營成本高,不可持續。不少人由此懷疑港大深圳醫院的模式。本文作者是港大深圳醫院建設的參與者,他如何看待這個改革樣本的發展呢?
2009年6月,香港大學正式向深圳市政府提出,依託正在建設中的深圳市濱海醫院,建設一家香港大學深圳教學醫院。到如今整整5年,期間經歷內地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2年7月,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揭開面紗,開始對外營業。到今年6月,醫院開放病床600張,日均診療人次達到2600多人次。
按照計劃,醫院到2015年開放病床2000張,日均診療人次8000~10000萬名。這間醫院地處深圳市中心、政府投資巨大,加上其深港合作、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背景,使其自開業以來,備受社會關注,褒貶皆有。加上醫院的開放速度並不如外界所期盼的快速,使得有一種聲音一直在質疑政府投資項目的效益,質疑深港醫療合作會不會做成「夾生飯」,質疑醫院會不會變成貴族醫院。這些問題的實質,就是改革能否成功、醫院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為港大深圳醫院建設的參與者,筆者以自己的所感所悟淺談自己的看法。
從醫改大勢看港大深圳醫院的建設發展
公立醫院改革是本輪醫改的重點。「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這是國家確定的公立醫院改革總體要求。港大深圳醫院開業以來,一改傳統醫院管理體制運行機制:
一是徹底改革傳統行政管理體制,建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推進醫院管理團隊的職業化建設,醫院各級領導不套用事業單位行政管理崗位等級。
二是徹底改革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所有人員不納入編制管理,實行「以事定費、以費養事、以事養人」的崗位管理制度;所有人員不套用事業單位工資管理制度,實行「以崗定薪、按勞取酬、優勞優酬」的崗位績效工資制度。拉開醫生、護士、醫技、管理、工勤類人員的收入差距,對灰色收入實行「零容忍」。
三是醫院堅持公立醫院性質,實行政府指導價,優先滿足市民的基本醫療服務需求;推行「打包」收費,控制非必要藥品、醫用耗材和檢查的使用,提高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診查費等收入;保證每個病人至少有10-15分鐘的看病時間。
四是改革診療服務模式,推行全面預約診療服務,預約門診量佔全市總量的80%以上;建立全科醫學門診,實施「先全科、後專科」,在全科門診解決了80%以上的門診服務需求;推行團隊式服務試點,讓專家集中精力看大病,讓年輕醫生得到培養鍛鍊,讓病人獲得更有質量的醫療照顧。推行急診預檢分診制度,讓急診病人按疾病嚴重程度分類優先就診;設置病人關系科,負責統一處理醫患糾紛;為全體醫務人員購買醫療責任保險,保障醫務人員執業安全。
這些系列改革舉措,促進了政府相關部門真正轉變職能,進一步向醫院下放運營管理權;使醫院不再像「菜市場」、患者不需爭號搶位而是規範有序就醫,醫務人員不再疲於應付川流不息的患者;使醫院不再依靠藥品、耗材收入維持運營;使醫院不再被編制束縛下的「冗員」所困,不再為支付「退休人員」的津貼補貼所累,實現輕裝上陣、保障了的可持續發展。
今年上半年,醫院抗生素使用比率僅為17.94%,藥品使用比率僅為21.02%;醫院藥品費和衛生材料費合計佔總成本比例為22.3%;使醫務人員有了更貼近技術勞務價值的工資收入,對紅包拒而遠之。
上述導向性的轉變,促進了醫院按照自身規律自我發展、自我完善,使醫療服務更好地彰顯醫學人文精神,體現了質量第一、公平有序的理念,符合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方向。
從深圳質量看港大深圳醫院的建設發展
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創造「深圳質量」是深圳特區新時期推動科學發展的戰略目標與核心路徑。深圳市經濟轉型已基本成功,深圳市委市政府把更多的經濟發展成果用於民生工程,加快填補醫療事業這塊短板。
對於公立醫院來講,創造深圳質量的實質就是促進醫院從依賴數量增長轉向提質增效,堅持以醫務人員為本,以病人為中心,在醫院的運營管理中心彰顯醫學人文精神;促進醫院深化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服務模式、監管制度等綜合配套改革,從行政化管理轉向專業化、精細化管理,使醫院的發展更加適應醫療市場需求,更加體現自身發展的規律;發揮公立醫院在醫療市場中的主導地位,引領醫療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使深圳的醫療事業發展與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的發展目標相一致。
港大深圳醫院開業後,逐步從港大引進其在亞洲具有領先優勢的臨床腫瘤中心、生殖醫學中心、骨科與創傷中心、心血管治療中心、器官移植中心。醫院開放國際醫療中心,啟動了「一人一計劃」醫療人才赴海外培訓項目,引進港大各學科帶頭人擔任診療中心主任,舉辦各類國際國內學術論壇會議,提升了醫院的影響力。這些舉措,使得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持續提升,體現著深圳質量的要求。
港大深圳醫院的發展過程,實際上也是深圳推進醫改的過程。世上無難事、只要敢登攀。港大深圳醫院開業以來,深港兩地醫療理念和醫院管理方式的碰撞和融合加劇,也給深圳公立醫院的改革帶來新的問題和挑戰。
只要堅定不移地走深化改革的道路、走開放發展的道路,堅持不懈地促進國際先進醫療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本地化,醫院就能夠找到一個兼顧公平、質量和效率的平衡點,就會跨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就一定能夠將醫院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現代化醫院,就一定能夠探索一套符合深圳實際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本文作者李創為深圳市公立醫院管理中心綜合管理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