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月亮地村引遊人:山溝溝裡鄉土氣 串起鄉愁...

2020-12-14 大眾網

  新疆日報訊(記者蓋有軍 通訊員劉輝報導)12月5日,走進木壘哈薩克自治縣英格堡鄉月亮地村,只見青石板鋪就的村道兩旁,一排排拔廊房古色古香,灰瓦、土牆,麗日、藍天,加上遠處的雪山,構成一幅靜美閒適的鄉村畫卷。

  當天,在村民閆向斌家開辦的「閆老五客棧」,閆向斌和妻子在自家的拔廊房民宿裡,為前來觀光的遊客準備中午的農家飯。閆向斌家的拔廊房已經有近百年歷史,外觀上保持著老房子的原貌和格局,但屋內經過提標改造,頗具現代氣息。遊客在這裡上網有WiFi,上廁所有水衝式衛生間,洗澡有24小時熱水供應,標準化廚房裡各樣設施一應俱全。

  作為月亮地村第一家開民宿客棧的村民,閆向斌見證了月亮地村鄉村旅遊的發展歷程。

  「我過去一直種地,兼顧經營農機,前幾年看到村裡遊客漸漸多起來,就把土地流轉了,把農機也轉讓了,在自家拔廊房裡開起了民宿客棧,每位遊客吃住全包一天130元,一年下來,收入比種地要強得多。」閆向斌說,隨著這幾年民宿客棧生意越來越紅火,他家的客棧也不斷擴建,已經從當初的5間客房發展到現在的11間。同時,村裡的民宿客棧也發展到30餘家。

  月亮地村曾是一片藏在山溝溝裡的窮鄉僻壤,但這裡有目前新疆保存較為完整的傳統村落和傳統民俗。至今,村莊裡仍舊保留著百餘年前的「全框架木結構」拔廊房建築群,古樸的村莊散發著濃厚的鄉土文化氣息。

  月亮地村黨支部書記閆向福介紹,近年來,縣裡投入3000萬元,整村推進月亮地村實施傳統村落保護與開發工作,徹底恢復傳統村落風貌。對全村144戶傳統民居進行修繕提升,既保護了傳統民居的外觀舊貌,又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環境,打造出具有濃厚鄉土文化氣息的古樸村景,形成了「古色古香古風韻、原汁原味原生態」的傳統特色村落。此外,村裡傳承重塑傳統的民俗、婚慶、節慶文化,讓每個來到月亮地村的遊人,都能感受到兒時的鄉村記憶。逛古村、賞美景、看演出、購「土貨」、品美味、住民宿,成為很多遊客來此的緣由。

  2014年,月亮地村入選了國家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8年,月亮地村又成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之一。閆向福說,傳統村落的「顏值」高了,旅遊業成了月亮地村的支柱產業之一。

  2018年4月,在烏魯木齊市打拼多年的胡建剛和妻子轉讓了開辦多年的餐廳返回家鄉月亮地村,在自家院子裡開起了藍月亮客棧。

  「目前我們有11間客房,可以接待50人住宿、30人同時用餐。」胡建剛說,他的收入也隨著遊客的增多而增長,最好的年份可以淨收入20萬元。

  身邊是古樸的拔廊房,不遠處是層層疊疊的山巒,有如此好風景的月亮地村,也成為各路藝術家和藝術院校師生進行寫生創作的基地。

  「每年暑假油葵、油菜開花的時候,新疆藝術學院等院校和藝術培訓機構的師生,就會來到村裡寫生。他們一住就是一二十天,我們負責食宿,有時還提供車輛,帶他們到山裡寫生。」談起寫生遊的火爆,閆向斌說,那時候家裡客房都住得滿滿的,忙不過來時,還得請村裡的村民幫工。

  鄉村遊火起來,帶動了月亮地村的農特產品銷售。農家手工製作的饅頭、麻花、鍋盔、花卷、粉條,自家種的椒蒿、黃花菜,自家晾的茄子幹、辣椒幹、豇豆乾,自家養的土雞等等,這些當地人自己食用的農家「土貨」,現在成了遊客眼中的搶手貨,被選購裝進了私家車的後備廂。

  村民石春梅兩年前把土地流轉出去後,重拾手工饃饃製作手藝,開始在村裡賣土饢坑饃饃、風乾饃饃,銷路一直不錯,在旅遊旺季,一天的營業額達到2000多元。「遊客多了,出售土特產品很方便,我們沾了發展旅遊的光,吃上了『旅遊飯』。」石春梅高興地說。

  閆向福表示,月亮地村將圍繞鄉村旅遊發展,鼓勵村民重拾農村手工醋、手工掛麵等傳統手藝,發展農產品加工產業,豐富旅遊產品,推動全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民俗遊、寫生遊、研學遊等文旅融合業態,讓村民把這碗「旅遊飯」端得更穩、吃得更香。

相關焦點

  •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宣講接地氣 精神潤心田
    學懂弄通 強化擔當「宣講團成員要深入機關、企業、農村、社區、校園等基層一線,全力以赴把全會精神講深、講透、講實……」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全市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我市及時成立了由54人組成的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來賓市宣講團,成員包括部分市直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高校專家教授以及市直宣傳文化系統單位的領導班子成員
  • 劉軍到柿樹溝社區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12月15日下午,王益區委副書記、王益區區長劉軍到王家河街道柿樹溝社區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王家河街道辦主要負責同志、部分班子成員,柿樹溝社區、圪堵村「兩委」會成員及社區工作人員參加活動。劉軍指出,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是在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深刻指明了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方針、目標任務、戰略舉措,對於動員和激勵全黨全國人民繼續抓住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意義。
  •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鄉村「小夜校」 讓學習交流更暢快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鄉村「小夜校」 讓學習交流更暢快 2020-12-10 1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集寧區青年熱議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作為一名黨支部書記,要想真正學深悟透全會精神,就必須圍「新」而學、圍「新」而悟、圍「新」而用,把新提法、新要求、新目標用到推動社區建設新格局中,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好全會的各項決策部署;二是學出使命。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要始終牢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在新時代始終保持高昂的幹事創業激情、為民服務熱情;三是學出能力。
  • 溝域裡,闢出一片新天地
    如今,越來越多的山區溝域裡,特色產業替代了傳統種植,綠水青山替代了荒山荒灘,特色小鎮替代了貧困山村。  這些年,我市把發展溝域經濟作為產業扶貧重要抓手,統籌山、水、林、田、路、村和產業,已接續打造33個「溝谷文旅業、半坡林果業、山頂生態林」全景式溝域經濟示範帶,實現年產值23.5億元,輻射帶動8.6萬名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如今,溝域經濟的理念創新,為山區發展「彎道超車」創造了重大機遇,成為豫西乃至中原大地產業扶貧的「點睛之筆」。
  •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
    「五中全會新格局,舉國上下齊歡呼;制定規劃有內涵,共同拼搏新時代;通水改電修路寬,村莊舊貌換新顏;創業增收不怕難,支柱產業好賺錢……」村民梁根田、趙潤平、陳黃根和段貴田用通俗易懂的快板,慷慨激昂地給鄉親們宣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臺上激情四溢,臺下笑語歡聲。
  •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長順縣廣順鎮朝擺村:黨的政策好,我們更要...
    「黨的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我們朝擺村更要藉助好政策,努力把咱們家鄉建設好......」12月7日,為了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送達到基層群眾當中,貴州黔南長順縣廣順鎮朝擺村委會舉行了一場「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會。朝擺村村支書石清彬逐字逐句地宣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群眾們認真聽、仔細記,生怕錯過每個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好政策」。
  • 「鄉土調」唱出十九屆五中全會「好聲音」 讓村民更好地了解國家下...
    「鄉土調」唱出十九屆五中全會「好聲音」 讓村民更好地了解國家下一步的大政方針 2020-12-23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劉毅:基層宣講,貼地氣,入人心
    劉毅:基層宣講,貼地氣,入人心 2020-12-17 2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讓全會精神在基層走...
    原標題:【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凝心聚力抓落實】   讓全會精神在基層走深走實  連日來,瓜州縣掀起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熱潮,大家學思結合謀劃發展,並把黨的最新政策帶到尋常百姓家中,確保全會精神在基層走深走實
  •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福建三明:「紅色故事會」讓宣講更貼近群眾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後,當地黨員幹部發揮紅色優勢,將宣講活動與近年來全市廣泛開展的「風展紅旗如畫」紅色故事會結合起來,組織紅色「宣傳隊」,當好紅色「播種機」,到群眾中去,到基層一線去,將五中全會精神傳播到千家萬戶。沿著當年「風展紅旗如畫」的紅色路線,在三明寧化、清流、明溪等地,一場持久深入的宣講熱潮,正轟轟烈烈地展開。
  • 山溝溝裡養出了「金蛋蛋」
    近日筆者在城口縣河魚鄉採訪了解到,該鄉整合河魚社區、高洪村和畜牧村的產業發展資金,入股到市場主體重慶市起航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王安輝表示,今年年底三個村的2500位村民將獲得分紅。在河魚社區的現代化雞舍裡,筆者見到一排排整齊的雞欄,雞舍裡的蛋雞「咯咯咯」地叫個不停,產下的雞蛋散落在架子上。王安輝介紹說,這裡有4萬多隻蛋雞,產出的雞蛋銷到城口縣城。
  •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小故事講活大道理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小故事講活大道理 2020-12-10 0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基層稅務部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近一段時間,各地基層稅務部門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黨委的部署要求,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學習宣傳貫徹五中全會精神,認真領會五中全會對稅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實把握稅收工作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的重要作用,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五中全會精神上來。
  • 「智慧路燈」點亮山溝溝裡的脫貧致富路
    「『智慧路燈』照亮了我們的山溝溝,燈亮了,心裡亮堂了,我們脫貧致富的道路也就寬敞了。」12月12日晚,太陽能LED節能環保路燈在天水市甘谷縣六峰鎮紅崖溝村和榆樹灣村亮起,這兩個羲皇故裡邊陲的小山村頓時一片燈火輝煌,村民們一片歡呼。
  • 宣化「老車惠民宣講小分隊」送五中全會精神到基層
    11月13日,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洋河南鎮沙圪塄村村民王天枝激動地說。每一場都帶給大家不同的內容和形式等,這就是「老車惠民宣講小分隊」五中全會精神宣講連續獲得陣陣喝彩的成功「秘訣」,明確受眾、有的放矢的分眾化「套餐」式宣講,把握上情做「定餐」,了解下情做「配餐」,找準靶心定「套餐」,通過調整內容,變化形式,把接地氣、為基層幹部群眾喜聞樂見的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套餐」送到基層,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起到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宣講效果,按照省市區三級宣講安排,接下來還有近
  • 老家莫溝記住鄉愁
    莫溝,這座兩年前還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經過改造,變身為「鄉愁」的寄託——「老家莫溝」,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尋找「老家記憶」。    找到心中的「根」    莫溝村裡有183孔窯洞,其中131孔是明、清、民國時期遺留,是個地道的古村。    這個古老的村莊曾被當地列為產業集聚區建設整體搬遷對象,差一點就消失了。
  •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基層宣講在一線 全會精神鼓人心
    「飛入尋常百姓家」,連日來,宣講人員深入鄉村角落、田間地頭,與基層黨員幹部群眾面對面互動交流,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送到基層,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落地生根。在巨鑫現代農業園,晉中最美宣講團宣講人員用老百姓能聽得懂、記得住的語言,講解全會中農民最關心的土地、產業、鄉村振興等內容,與鄉親們深入淺出地交流,推動全會精神深入民心,凝聚奮進力量。
  • 山溝溝裡「飛來」一列火車?聽聽當事人怎麼說
    新南村是一個遷移村。村民都是從深山裡搬出來的。村子的舊址是河邊的荒地,村民稱作「亂石灘」。剛搬下來的時候,這裡只有村民自建的簡陋的平房。鐵路部門根據欒川的自然環境,確立了發展鄉村旅遊的幫扶思路。然而一開始,豐滿的理想遇上了骨感的現實。
  • 山溝裡的中國故事:或許你該對老家另眼相看了
    在鄂贛交界處大山中的偏遠鄉村裡,人們的生活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筆者用親眼所見,為您講述發生在窮山溝裡的中國故事。清晨,內衝村小孩排隊等校車。窮山溝的逆襲「我家祖上留有宅基地,我為什麼不能回來蓋棟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