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一媽媽分享她與娃的日常,真是太逗了。
媽媽帶兒子讀打油詩,娃跟著讀時一板一眼、像模像樣。通篇讀下來,沒有一個地方出錯,仿佛整篇文已瞭然於心、毫無壓力。為了檢驗效果,媽媽便指著詩《過山車》問:&34;
沒想到娃張口就開始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34;。媽媽聽到他的回答,本還想繼續說的話,硬給憋了回去,忍不住哈哈大笑。這寶寶確實逗,隨便就幫別人改了名,也不問問人家過山車願不願意。
不過,孩子跟著媽媽這樣讀,即使讀對了,他真的就認識書中的字,能夠閱讀了嗎?
其實並不是。
孩子即使現在記住了,沒過一會,他可能就忘得一乾二淨。還有一種可能是,他只有在這本書的這個地方,才能準確讀出這幾個字,但換個地方,他依然不認識。
孩子的閱讀書寫能力,到底該如何培養?
現在競爭壓力大,很多家長難免會產生焦慮心理。特別是看到別人家孩子全才全能,而自家娃卻啥也不會時,就會有著深深地憂慮感:&34;
即使是姥姥,在刷短視頻時,看到很多小朋友讀書繪畫樣樣精通,也忍不住問我:&34;一聽這話,我的頭立馬搖得像撥浪鼓,布布才2歲,我可不想她將來怨我。
孩子讀書認字這事,真急不來,但很多家長,依然存在不少誤區。比如:
心理學家蒙特梭利提出:&34;
孩子在6歲前,他的能力會隨著&34;一個個到來而不斷發展。比如半歲之後手和口的敏感期、1歲左右空間敏感期,2歲時語言爆發期等等。而他的文字符號、閱讀書寫的敏感期,是在5歲左右到來。
只有當內在準備好,有足夠的能力去做好一件事時,他才會表現出做某件事情的興趣。過早教學,只會揠苗助長。不僅會澆滅孩子的熱情,還會打擊他們的信心。甚至很有可能導致,他這方面的天賦被埋沒,這項能力在今後的發展中都無法掌握好。
我見過很多媽媽,在娃2歲開始就買一些掛圖。掛圖上有拼音字母,字母旁邊是相對應的圖畫。比如字母&34;旁邊就畫個拱門,字母&34;旁邊就畫個遊泳圈的那種。美其名曰&34;。
但其實,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提出,對於孩子來說,字母符號只是一種符號,不需要圖片進行&34;輔助。就像我們正常人走路,並不需要別人攙扶一樣。
我們以為的教孩子閱讀書寫,就是找一本書,也不管孩子認不認識那些字,反正一遍遍讀給他聽,總有一天他就認識了。
其實,對於在閱讀書寫敏感期的孩子來說,最好的方法是脫離書本,從生活中的事物開始(在文章後面布穀媽會講到具體方法)。只有避開了這些誤區,才能為孩子發展閱讀書寫能力,以及他之後學習課本知識打下夯實的基礎。
閨蜜在給孩子做啟蒙時就問我:&34;這個問題,相信很多媽媽都會感到困惑。對呀,孩子的閱讀和書寫敏感期到底哪個先來?應該從哪方面先下手?
蒙特梭利在其著作《早期教育》中提出:書寫和閱讀這兩種動作,是同時進行的。
也就是說,孩子在最初的學習過程中,閱讀和書寫是同步的,並不存在誰先誰後。但之後,這兩種能力會分離開來。有的孩子先學會認字,而有的孩子,則可能先學會寫。
並且閱讀是一種智力活動,只有當孩子看到一個字符時,能理解它的概念,明白它的含義。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
書寫則是把日常的口頭語言,能準確用文字表達出來。並且,孩子寫下的字,他不僅能讀出來,還知道這個字的意思時,他才同時擁有閱讀和書寫的兩種能力。
既然兩者是同步的,那我們該怎麼做,能事半功倍地幫孩子發揮天賦,掌握這兩種能力呢?
心理學家認為:在對孩子進行閱讀和書寫的啟蒙教育前,應該幫孩子找到練習這種能力的基本方法。
有個朋友在教孩子時,直接就拿根筆,再握住娃的手在紙上畫上一筆一划寫字。寫了幾遍,娃還是不能自己寫出來。朋友很納悶:&34;
閱讀和書寫,不單純依靠的是大腦記憶。它其實是兩種運動形式:重複書寫和拿筆姿勢的運動形式。我們在給娃做啟蒙時,不妨先有一個準備階段:
①用手指觸摸字母的形狀
市面上有很多字母卡片(最好是鏤空的),當然爸媽也可以自己做。我們帶著寶寶摸一摸這些字母,用手指感受它們的輪廓。就像讓他感受書本是長方體、杯子是圓柱體一樣。這樣可以先讓孩子對字符形狀,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②描繪字母形狀
當孩子對字母形狀比較熟悉了後,我們就可以拿根小木棍,教孩子沿著字母輪廓描繪形狀。握木棍的姿勢要跟我們握筆姿勢一樣,這樣的重複練習,既能加強肌肉記憶,又能為孩子將來握筆寫字打好基礎。
當這個準備階段練習得差不多了,我們就可以帶著孩子正式進行閱讀與書寫的練習了。在這個過程中,心理教育學家蒙特梭利又將它分為3個階段:
在經過準備階段後,我們就可以讓娃正式握筆了。把卡片放在白紙上,讓娃描繪出來,他能看到在紙上寫的文字與卡片是一樣的。接下來,可以試試彩色筆,給剛描繪的輪廓塗色。並且要求他不能把顏色塗到輪廓外面去。
這樣的方法,不僅能訓練孩子的專注力,還能鍛鍊手部肌肉,激發樂趣,不感到枯燥和無聊。重複練習多了以後,等他之後單獨握筆寫字時,肌肉記憶會讓他熟練地運筆以及流暢地書寫。
這一階段主要是調動孩子的語言、視覺和觸覺,來加強對文字的認知。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34;,父母不妨嘗試一下:
1、 圖形和發聲練習
我們拿出一張卡片,比如&34;,讓孩子摸摸它的形狀,並告訴他:&34;孩子通過觸摸,將字母和發聲建立聯繫後,他就能認出相應的字母。再做接下來的步驟。
2、 知覺練習
讓孩子聽指令,從幾張卡片裡找出相對應的字母來。比如說:&34;然後讓他找。重複這樣的遊戲,能加深他對字的認識。
如果寶寶找錯了也不要指責,多試幾次就好了。如果他實在做不好,那很可能是還沒有掌握這樣的能力,過一段時間再試。
3、 語言練習
隨手拿一張卡片問孩子:&34;不斷嘗試,不斷提問。
孩子在認字母卡片的時候,是在閱讀,而描繪字母時,是在書寫。通過這樣的練習,能從語言、視覺和觸覺多維度開發寶寶智力,強化字母符號,也讓他將發音與字母聯繫起來。這樣一個過程,能讓孩子同時鍛鍊閱讀和書寫的兩種能力。
當寶寶已經能準確認識字母,並且知道字符的發音後,我們就可以試著組詞。比如你說&34;時,就拿字母&34;和&34;組到一起,告訴他,這個詞讀&34;。先從最簡單的開始,熟練之後,可以試著加字母。
組詞練習也是一種智力活動,他通過記住符號、找出正確的字母,再按順序排列組詞,獲得書面字詞的概念。等他以後需要閱讀書本以及寫字時,他能更輕易掌握,也能快速理解拼音和字的聯繫。
布穀媽媽說:
教寶寶讀書認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用正確的方法,開啟孩子智慧,他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才能和天賦。之後布穀媽還會分享一些關於寶寶智力發展、性格塑造以及鍛鍊記憶的方法。
喜歡就關注吧~
【圖片來自網絡,侵立刪】
相關閱讀推薦: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