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教娃讀書,還是先教寫字?心理學家:順序弄錯了會埋沒孩子天賦

2020-09-20 布穀媽媽

在網上看到一媽媽分享她與娃的日常,真是太逗了。


媽媽帶兒子讀打油詩,娃跟著讀時一板一眼、像模像樣。通篇讀下來,沒有一個地方出錯,仿佛整篇文已瞭然於心、毫無壓力。為了檢驗效果,媽媽便指著詩《過山車》問:&34;


沒想到娃張口就開始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34;。媽媽聽到他的回答,本還想繼續說的話,硬給憋了回去,忍不住哈哈大笑。這寶寶確實逗,隨便就幫別人改了名,也不問問人家過山車願不願意。

不過,孩子跟著媽媽這樣讀,即使讀對了,他真的就認識書中的字,能夠閱讀了嗎?


其實並不是。


孩子即使現在記住了,沒過一會,他可能就忘得一乾二淨。還有一種可能是,他只有在這本書的這個地方,才能準確讀出這幾個字,但換個地方,他依然不認識。


孩子的閱讀書寫能力,到底該如何培養?

一、關於閱讀與識字,很多家長都存在誤區


現在競爭壓力大,很多家長難免會產生焦慮心理。特別是看到別人家孩子全才全能,而自家娃卻啥也不會時,就會有著深深地憂慮感:&34;


即使是姥姥,在刷短視頻時,看到很多小朋友讀書繪畫樣樣精通,也忍不住問我:&34;一聽這話,我的頭立馬搖得像撥浪鼓,布布才2歲,我可不想她將來怨我。

孩子讀書認字這事,真急不來,但很多家長,依然存在不少誤區。比如:


  • 誤區一:早早就教


心理學家蒙特梭利提出:&34;


孩子在6歲前,他的能力會隨著&34;一個個到來而不斷發展。比如半歲之後手和口的敏感期、1歲左右空間敏感期,2歲時語言爆發期等等。而他的文字符號、閱讀書寫的敏感期,是在5歲左右到來


只有當內在準備好,有足夠的能力去做好一件事時,他才會表現出做某件事情的興趣。過早教學,只會揠苗助長。不僅會澆滅孩子的熱情,還會打擊他們的信心。甚至很有可能導致,他這方面的天賦被埋沒,這項能力在今後的發展中都無法掌握好。

  • 誤區二:掛圖教學


我見過很多媽媽,在娃2歲開始就買一些掛圖。掛圖上有拼音字母,字母旁邊是相對應的圖畫。比如字母&34;旁邊就畫個拱門,字母&34;旁邊就畫個遊泳圈的那種。美其名曰&34;。


但其實,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提出,對於孩子來說,字母符號只是一種符號,不需要圖片進行&34;輔助。就像我們正常人走路,並不需要別人攙扶一樣。


  • 誤區三:把文字局限在書本


我們以為的教孩子閱讀書寫,就是找一本書,也不管孩子認不認識那些字,反正一遍遍讀給他聽,總有一天他就認識了。

其實,對於在閱讀書寫敏感期的孩子來說,最好的方法是脫離書本,從生活中的事物開始(在文章後面布穀媽會講到具體方法)。只有避開了這些誤區,才能為孩子發展閱讀書寫能力,以及他之後學習課本知識打下夯實的基礎。


二、 應該先教孩子認字,還是先教寫?


閨蜜在給孩子做啟蒙時就問我:&34;這個問題,相信很多媽媽都會感到困惑。對呀,孩子的閱讀和書寫敏感期到底哪個先來?應該從哪方面先下手?

蒙特梭利在其著作《早期教育》中提出:書寫和閱讀這兩種動作,是同時進行的。


也就是說,孩子在最初的學習過程中,閱讀和書寫是同步的,並不存在誰先誰後。但之後,這兩種能力會分離開來。有的孩子先學會認字,而有的孩子,則可能先學會寫。


並且閱讀是一種智力活動,只有當孩子看到一個字符時,能理解它的概念,明白它的含義。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


書寫則是把日常的口頭語言,能準確用文字表達出來。並且,孩子寫下的字,他不僅能讀出來,還知道這個字的意思時,他才同時擁有閱讀和書寫的兩種能力。


既然兩者是同步的,那我們該怎麼做,能事半功倍地幫孩子發揮天賦,掌握這兩種能力呢?

三、書寫閱讀,其實是兩種運動形式


心理學家認為:在對孩子進行閱讀和書寫的啟蒙教育前,應該幫孩子找到練習這種能力的基本方法。


有個朋友在教孩子時,直接就拿根筆,再握住娃的手在紙上畫上一筆一划寫字。寫了幾遍,娃還是不能自己寫出來。朋友很納悶:&34;


閱讀和書寫,不單純依靠的是大腦記憶。它其實是兩種運動形式:重複書寫和拿筆姿勢的運動形式。我們在給娃做啟蒙時,不妨先有一個準備階段:


①用手指觸摸字母的形狀


市面上有很多字母卡片(最好是鏤空的),當然爸媽也可以自己做。我們帶著寶寶摸一摸這些字母,用手指感受它們的輪廓。就像讓他感受書本是長方體、杯子是圓柱體一樣。這樣可以先讓孩子對字符形狀,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②描繪字母形狀


當孩子對字母形狀比較熟悉了後,我們就可以拿根小木棍,教孩子沿著字母輪廓描繪形狀。握木棍的姿勢要跟我們握筆姿勢一樣,這樣的重複練習,既能加強肌肉記憶,又能為孩子將來握筆寫字打好基礎。

當這個準備階段練習得差不多了,我們就可以帶著孩子正式進行閱讀與書寫的練習了。在這個過程中,心理教育學家蒙特梭利又將它分為3個階段:


  • 第一階段:練習手部肌肉,為握筆和寫字做準備


在經過準備階段後,我們就可以讓娃正式握筆了。把卡片放在白紙上,讓娃描繪出來,他能看到在紙上寫的文字與卡片是一樣的。接下來,可以試試彩色筆,給剛描繪的輪廓塗色。並且要求他不能把顏色塗到輪廓外面去。


這樣的方法,不僅能訓練孩子的專注力,還能鍛鍊手部肌肉,激發樂趣,不感到枯燥和無聊。重複練習多了以後,等他之後單獨握筆寫字時,肌肉記憶會讓他熟練地運筆以及流暢地書寫。

  • 第二階段:鍛鍊字母符號的視覺練習


這一階段主要是調動孩子的語言、視覺和觸覺,來加強對文字的認知。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34;,父母不妨嘗試一下:


1、 圖形和發聲練習


我們拿出一張卡片,比如&34;,讓孩子摸摸它的形狀,並告訴他:&34;孩子通過觸摸,將字母和發聲建立聯繫後,他就能認出相應的字母。再做接下來的步驟。


2、 知覺練習


讓孩子聽指令,從幾張卡片裡找出相對應的字母來。比如說:&34;然後讓他找。重複這樣的遊戲,能加深他對字的認識。

如果寶寶找錯了也不要指責,多試幾次就好了。如果他實在做不好,那很可能是還沒有掌握這樣的能力,過一段時間再試。


3、 語言練習


隨手拿一張卡片問孩子:&34;不斷嘗試,不斷提問。


孩子在認字母卡片的時候,是在閱讀,而描繪字母時,是在書寫。通過這樣的練習,能從語言、視覺和觸覺多維度開發寶寶智力,強化字母符號,也讓他將發音與字母聯繫起來。這樣一個過程,能讓孩子同時鍛鍊閱讀和書寫的兩種能力。

  • 第三階段:組詞練習


當寶寶已經能準確認識字母,並且知道字符的發音後,我們就可以試著組詞。比如你說&34;時,就拿字母&34;和&34;組到一起,告訴他,這個詞讀&34;。先從最簡單的開始,熟練之後,可以試著加字母。


組詞練習也是一種智力活動,他通過記住符號、找出正確的字母,再按順序排列組詞,獲得書面字詞的概念。等他以後需要閱讀書本以及寫字時,他能更輕易掌握,也能快速理解拼音和字的聯繫。

布穀媽媽說:


教寶寶讀書認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用正確的方法,開啟孩子智慧,他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才能和天賦。之後布穀媽還會分享一些關於寶寶智力發展、性格塑造以及鍛鍊記憶的方法。


喜歡就關注吧~


【圖片來自網絡,侵立刪】


相關閱讀推薦:

1、

2、

3、

相關焦點

  • 先教孩子閱讀,還是先教寫字?多大可以教?順序錯了,小心害了娃
    特別是看到別人家孩子全才全能,而自家娃卻啥也不會時,就會有著深深地憂慮感:"我是不是也該馬上讓娃學點啥?"即使是姥姥,在刷短視頻時,看到很多小朋友讀書繪畫樣樣精通,也忍不住問我:"要不要買些書本開始教布布認字了?
  • 先教孩子讀書,還是先教孩子寫字?心理學家的建議值得參考
    因為,孩子不認識字,跟著家長讀再多遍,他也不是真的會讀。脫離家長的領讀,孩子就忘得一乾二淨。不過,也網友說,一板一眼先教孩識字,會顯得枯燥無味,打擊孩子讀書識字的興趣。那麼孩子究竟是先學讀書好,還是先學寫字好?
  • 小學一年級學漢字,是先教認字好還是先教拼音好?
    對於很多孩子已經上一年級的家長,相信心中一定有這麼一個困擾,那就是小學一年級學漢字,是先教認字好還是先交拼音好呢?有人說先教認字好,有人說先教拼音好!那麼誰先誰後會對孩子學習語文產生哪些影響呢?究竟是是先教認字好還是先教拼音好?
  • 寶寶早餐先喝奶還是先吃飯?不同年齡段順序不同,弄錯影響發育
    但是,寶寶早上起床,先喝奶還是先吃飯,得看寶寶的具體年齡,這個順序很重要,弄錯順序,容易傷害寶寶的腸胃健康。二、寶寶先喝奶還是先吃飯,根據年齡來定1、1歲以內的寶寶寶寶雖然從6個月左右就開始添加輔食了,但是他們的主要營養還是奶,輔食只是用來輔助營養,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和吞咽能力。
  • 孩子被燙傷,是先衝水還是先脫衣服?弄錯順序很容易留疤
    然後孩子的腳就被燙傷了……進入冬天以後,開水、取暖器、熱湯等等隨處可見,孩子被意外燙傷的事件,也變得多起來。孩子被燙傷,不僅要忍受疼痛,傷處好了以後,還有可能留下難看的疤痕。給孩子造成的影響,可能是一輩子的。不過,如果家長如果能在孩子燙傷以後,第一時間正確處理傷處,是能減輕孩子皮膚的損傷,減少孩子的痛苦的。
  • 給寶寶擦屁股,先用「溼紙巾」還是「紙巾」?很多媽媽弄錯順序了
    其中,「大小便」是很多家長面臨的一個難題,孩子尚且不能有意識地控制,一天換數次尿布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用何種方式處理寶寶的肌膚困擾了很多新手媽媽,有人說先用溼紙巾,而有的則支持先用紙巾。溼紙巾、紙巾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清潔工具,也是嬰兒時期不可或缺的物品。其實,採用何種順序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根據寶寶的大小便狀況來選擇最合適的方法。
  • 別讓孩子的天賦被埋沒!如何科學地發現孩子的興趣天賦?
    大部分網友都勸方女士別埋沒了孩子的天賦父母每天忙於工作,忙於處理各種繁雜的事務,沒有時間與孩子做遊戲,沒有時間陪同孩子寫作業,沒有時間與孩子進行心靈上的溝通,會慢慢地與孩子產生隔閡,甚至孩子與父母有了距離感。你知道嗎?孩子好動、調皮、愛說話、愛問問題,這些可能在家長看來頭疼不已的壞毛病可能都是孩子有天賦的一種表現。
  • 放學後,你家孩子先寫作業還是先玩?順序很關鍵,很多家長弄錯了
    導讀:放學後,你家孩子先寫作業還是先玩?順序很關鍵,很多家長弄錯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放學後,你家孩子先寫作業還是先玩?順序很關鍵,很多家長弄錯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幼兒園不教孩子寫字和算術,上了一年級真的會學得很吃力嗎?
    首先寫字和算術是要分開看的。寫字:要不要提前教孩子寫字?先說結論,很有必要!一年級語文沒有別的花樣,就是一個拼音,一個寫字。寫字屬於技能,熟能生巧。凡是一年級作業完成起來吃力,耗費大量時間,傷害母子感情的,都是敗在寫字上。
  • 孩子的出生順序,決定了他的性格!心理學家:有利激發孩子的天賦
    導讀:孩子的出生順序,決定了他的性格!心理學家:有利激發孩子的天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的出生順序,決定了他的性格!心理學家:有利激發孩子的天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給娃擦屁屁,先「溼紙巾」還是「紙巾」,大便情況不同順序也不同
    其中,「大小便」是很多家長面臨的一個難題,孩子尚且不能有意識地控制,一天換數次尿布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用何種方式處理寶寶的肌膚困擾了很多新手媽媽,有人說先用溼紙巾,而有的則支持先用紙巾。「便便」,「溼紙巾」和「紙巾」的使用順序,很多媽媽弄錯了,正確方法應該這樣做。
  • 調製肉餡,先放油還是先放水?廚娘:很多人弄錯順序,難怪不香
    廚娘:很多人弄錯順序,難怪不香其實現在時間過得是非常快的2018年已經過完了,現在已經到了2019年,再有一個月的時間就已經要到春節了,其實到了春節之後,很多家裡都會準備各種各樣的美食來做年夜飯,其實在過年的時候我們需準備的一個美食當然就是餃子了,我們在做餃子的時候必須要盤制餃子餡兒,或者是炸丸子的時候也是需要餃子餡的,今天我要跟大家說的就是調製餃子餡先放油還是先放水呢
  • 都說學齡前不教寫字,那到底要不要寫?
    >我們的寫字,一直採用的都是描紅+臨摹, 先用描紅感受一下筆畫和間架結構的位置,再通過觀察字每一筆每一畫都是怎麼寫的, 再下筆去寫, 雖然沒有寫的特別好,但是孩子喜歡寫字,能寫的認真,願意和我一起討論下筆的位置
  • 娃早上先吃飯or先喝奶?不同年齡順序也不同,弄錯了可能傷身體
    就拿最基本的來說,娃添加輔食之後,每天早起先餵奶還是先餵輔食都是個難題。並且對於這個問題,網上也存在不少爭執。難道順序不同還能對娃產生健康影響嗎?還真是。如果孩子一直沒斷奶,那麼早上就是先喝奶後吃飯嗎?
  • 娃的天賦有多重要?如何看出娃是普還是牛?
    而無論你多想讓孩子爬藤,尋思著至少也要去個清北,到最後會發現,能考上211,985,已經是極大的造化了。我們得承認,99%的人,資質都相差不遠,而優秀和天賦的距離不是一星半點。再加上我們小區有個同齡的娃,識字大拿,更牛的是,四歲的時候已經會寫100多個漢字了,包括類似於「晚」這樣結構複雜的字也能差不離(有一次在小區地上,看這個小朋友拿著粉筆在地上歪歪斜斜的寫來著……)!先先在這方面和他比起來,簡直是雲泥之別!不過雖然說識字認知在我看來是正常,但是娃的數學著實出乎我的意料。
  • 夏天先擦水還是乳液?順序都弄錯了,難怪皮膚會越來越糟糕
    我們經常使用水和乳液的時候,都是先擦水,再用乳液,但是最近這個方式被一些專業的人士給推翻了,先擦乳液,再用水的效果會護理皮膚的效果會更加的好。夏天先擦水還是乳液?順序都弄錯了,難怪皮膚會越來越糟糕!乳液跟水比起來,不管是在吸收上還是親膚上都要好的多。如果先用水的話,營養剛到表皮上就被蒸發掉了,進行皮膚吸收不進去。而擦乳液的話,可以把毛孔緩緩的打開,這樣後續的護膚品無論是吸收還是新陳代謝能力都會大大的加強,才能得到更好的滲透。讓你的肌膚由內而外變得更水潤。
  • 衝奶粉時,應該先放水還是應該先放奶粉?或許多數人把順序弄錯了
    對於寶寶來說母乳是最好的一種食物了,市場上各種各樣的品牌奶粉還是受到大多數人歡迎,因為母乳餵養,並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餵養的媽媽可能會更加的辛苦一些還不能離開孩子去做任何的事情,這樣母乳也不一定就讓寶寶吃寶還應該是添加了各種的母乳代替沒有母乳吃,寶寶還可以選擇吃一點奶粉這樣可能會比較好一些
  • 語文新教材先教識字再教拼音? 老師:很好的嘗試
    據省內多家媒體報導,新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將先教識字再教拼音。對這一變化,我市各方怎麼看?  學生家長:眾說紛紜觀點大相逕庭  據《寧波晚報》報導,現行的語文教材,一年級的目錄順序是: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一、課文、識字二、課文。而新教材的目錄順序為:我上學了、識字一、漢語拼音、課文、識字二、課文。
  • 先擦精華液,還是先擦乳液?你把順序弄錯了,難怪護膚效果差
    先擦精華液,還是先擦乳液?你把順序弄錯了,難怪護膚效果差護膚對女性的意義,就像沙漠中的綠洲,不僅能滋潤乾燥,也是續命法寶,女孩子都希望通過護膚品的神奇功效,讓自己的肌膚越來越健康,越來越嬌嫩,越來越白皙,可卻不知,不同的護膚品因為功效、成分不同,就連使用順序也有講究,例如先擦精華液,還是先擦乳液?你把順序弄錯了,難怪護膚效果差!
  • 耶魯大學潛力自查表:孩子潛能在哪裡?別埋沒了孩子的天賦
    在娃還小的時候,如果寶媽寶爸知道孩子擅長什麼、興趣愛好是什麼,對大人和小孩來說,是件非常幸運的事。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來自耶魯大學給家長做的孩子潛力自測表。通過這份自測表,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孩子的潛能在什麼地方,往哪個方向培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