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陸脫鉤?蔡英文心想事難成

2020-12-14 人民政協網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臺灣地區「很美國」。

這是民進黨當局近期在兩岸關係上一系列操作而留給臺灣地區很多人的印象。新冠肺炎暴發後,民進黨當局成第一個向美國「遞刀子」攻擊中國大陸和世衛組織及譚德塞。民進黨當局衛生部門負責人在向美國主子的報告中,謊稱武漢疫情一發生,他們就向世衛組織寫信「舉報」了有人傳人現象,進而把美國引向對中國大陸、世衛組織和秘書長譚德塞的攻擊和污衊,後來還學川普、蓬佩奧把新冠病毒成為「武漢病毒」;而就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香港版國安法後,民進黨當局又學美國,發起對香港的制裁併成立所謂「臺港交流服務辦公室」幫黑暴分子躲避法律制裁;就在美國宣布對央視、《環球時報》等4家中國大陸媒體打壓時,臺灣當局也別出心裁地跟風,居然拿福建東南衛視「開刀」:短短一天內吊銷許可,逼走記者……更有甚者,就在美國無良政客蓬佩奧叫囂要與中國全面脫鉤後,蔡英文也開始了「鸚鵡學舌」的演技,其在近期召開的民進黨全代會上,鼓吹臺灣將儘快推動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全面「去中國化」,與大陸脫鉤。

民進黨在臺灣今天的執政和其胡作非為,根基離不開臺灣經濟的發展。不過,細緻觀察臺灣近些年的經濟發展,不難發現,其實臺灣全島一年GDP5000多億美元中,居然有1000多億美元來自於對大陸的貿易順差,換句話說,臺灣每年GDP中,就有1/5是大陸提供的。對於如此依賴大陸經濟的臺灣,善於玩政治的蔡英文卻提出要脫鉤,這在理論上顯然站不住腳。

為此,臺灣輿論也調侃說起民進黨和蔡英文:臺灣執政當局說脫鉤,其實卻是「嘴上說不要,身子卻靠向大陸」,這是典型的「欲拒還迎」。

■數據打臉蔡英文當局的「脫鉤論」

與大陸脫鉤,對於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而言,其實不是什麼新理論。這是把「臺獨」作為畢生理想的蔡英文一貫追求。

早在2011年參加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時候,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就提出所謂「雞蛋理論」,她罵當時的馬英九當局過度將經濟依賴於大陸。並恐嚇臺灣民眾說,一旦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就會出現臺灣政治因為經濟因素而被大陸控制的風險。為此,她提出「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要分散放在不同籃子裡才安全」,她提出臺灣要更多開闢大陸以外的市場。

2015年,蔡英文參加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再次抬出「雞蛋理論」,選舉中再次操控民意,提出「脫鉤論」。而就在她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後,更把這一「理論」上升為實踐。

蔡英文2016年就任後,立刻啟用陳水扁時期「外交部長」黃志芳,並新設了一個對外經貿機構———「新南向辦公室」,而為了顯示對大陸脫鉤的力度和決心,蔡英文更把這個辦公室列為蔡英文辦公室直屬機構。

然而,就在「新南向辦公室」運行不到2年,就偃旗息鼓。黃志芳也悄悄轉任臺灣當局「正部級事業單位」——「臺灣外貿協會」(大陸稱「臺灣世貿中心」)負責人。

據曾經從臺灣外事部門抽調到「新南向辦公室」,負責臺灣駐南亞某大國經濟合作的楊先生陳述,蔡英文推出「新南向」政策,表明她在國際知識上的匱乏。「她根本不了解南亞和東南亞國家情況,完全一廂情願。」楊先生說,他在南亞某大國工作期間,在蔡英文壓力下,臺灣不少大中型企業不得不配合「新南向」政策而來到這個南亞大國投資,「該國確實很歡迎臺灣的投資。」然而,好景不長,就在臺商們在該國建起廠房、購進設備準備生產時,在招工環節時卻發現,要在該南亞大國招到符合要求的技術和產業工人,比登天還難,「而更讓臺商們煩惱的是,由於文化不同,該國工人上下班和組織紀律完全不符,我行我素,臺商束手無策。」最終,絕大多數臺商留下廠房和設備,不得不「丟盔棄甲」撤資返臺,而很多中型企業經此一役,從此一蹶不振,「新南向事實上就是勞民傷財工程」。

根據臺灣財政部門日前公布的出口數據,6月對中國大陸(含香港)出口125.2億美元,佔臺灣整體出口271.3億美元的46.1%;上半年臺灣地區對大陸出口668.4億美元,佔全體出口1580.2億美元的42.3%;相比5月的數據,單月出口大陸佔的比重高達44.9%,累計前5月出口佔比來到41.5%,已經是創造了近10年最高的數字。6月這兩個數字又再次上揚到前所未見的高點。而且是在這幾個月持續又快速上升,甚至展望未來,短期內看不到回跌到40%~41%上下「常態水準」的可能。

而另一方面,僅今年上半年臺灣對東南亞的出口衰退4.8%,佔比15.8%,比兩年前的17%還低,只及大陸的1/3。這個數字讓蔡英文力推4年、以降低對大陸出口依賴度為目標的「新南向」成為笑話。

中國海關總署7月14日公布的最新外貿數據佐證了上述情況:2020年1至6月,大陸與臺灣進出口貿易額同比上升7.8%,內地與香港進出口貿易額同比下降13%。上半年,兩岸進出口貿易額為1126.7億美元。其中,大陸對臺出口274.2億美元,同比上升7.9%;大陸自臺進口852.5億美元,同比上升7.7%。

針對兩岸公布的數據,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陳先才受訪時表示,民進黨在2016年執政後一直希望通過「新南向」政策等動作,為兩岸經貿降溫、減少對大陸出口的依賴度,但從這些數據來看,經濟有它自己運作的規律,政治決定不了經濟。民進黨在經濟上大喊「脫中」,完全是自欺欺人騙取選票的手法,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但還死不承認。

■ECFA存廢,讓今日之「蔡領導人」否定昨日之「蔡主席」

與大陸脫鉤,在政治上蔡英文當局做得很決絕,不僅上臺以來不承認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以一個中國為核心意涵的「九二共識」,還在文化、歷史等方面進一步「去中國化」,還憑藉民進黨在「立法院」佔多數議席的優勢,大肆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改「國安五法」,制定「反滲透法」,公然破壞兩岸政治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導致兩岸政治對話大門關閉。

而在經濟上,民進黨當局和蔡英文執政團隊雖然高喊要與大陸脫鉤口號,騙取臺灣人民的選票,但另一方面又似乎力不從心。當然,也有他們不敢脫鉤的成分。

正如陳先才教授所言,民進黨當局和蔡英文團隊想與大陸經濟脫鉤,其真實狀況卻是「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而臺灣前「立委」蔡正元受訪時也認為,蔡英文叫囂與大陸在經濟上脫鉤,其實是在「踢假球」,如果蔡英文真的要想在經濟上與大陸脫鉤,那她完全可以從廢除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開始,因為按照兩岸籤訂ECFA時的規定,今年該協議10年到期,到期就可以終止,也可以續籤。但蔡英文似乎不打算這樣做。

6月29日,是ECFA籤訂10周年的日子,當媒體詢問蔡英文是否擔心中國大陸終止時,蔡英文僅簡短表示,「這件事情我們會持續觀察大陸的態度」,而蔡英文轄下的臺灣陸委會近日連續公開呼籲大陸「不要停掉ECFA」,並聲明強調:「ECFA是兩岸在互惠互利原則下簽署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實施以來對雙方均有利,希望持續落實。」

不過,早在2010年3月,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對ECFA的公開抨擊卻是「ECFA是糖衣毒藥,喪權辱國的不對稱條約」。

「10年後,今天台灣地區領導人的蔡英文已經否認了10年前的蔡主席。」蔡正元諷刺蔡英文當局一邊叫囂要與大陸在經濟上脫鉤,一邊又不敢廢除ECFA。

兩岸輿論普遍認為,廢除ECFA不是蔡英文不想,而是不敢和做不到。因為ECFA的籤署,順應了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的客觀需要。自ECFA籤署以來,以ECFA早期收穫為例,截止到2019年6月底,在貨物貿易領域,大陸對臺累計減免關稅約375.3億元人民幣,遠超大陸對臺出口享受的減免關稅。

更主要的原因是臺官方公布的一個數據,在臺灣,農漁業和製造業就業人數佔比達30%左右。ECFA中農漁產品雖只有18項,但實際上零關稅的卻有34項,早收清單裡多為經濟價值較高的水果、花卉、生鮮。在346家臺灣優良農產品認證廠商中,70%來自中南部,95%屬於中小企業,產業鏈員工多屬中低收入群。由於民進黨執政基礎很大一部分來自這些選民的支持,如果ECFA中斷,民進黨支持度將受影響。「經濟決定政治,如果ECFA廢了,受到影響最大的是農漁業,尤其是蔡英文和民進黨票倉臺灣中南部地區受影響最大。這是蔡英文不敢廢除的主要原因。」

此外,除ECFA中止直接對臺灣經濟影響外,由於ECFA減免關稅可視為一種讓利行為,會影響外商對臺灣的投資熱情。

■會否斷掉1000億美元順差主動權在大陸,球卻在民進黨當局

早在2010年4月10日下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海南會見前來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10年年會」的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錢復一行時就強調,60多年來,儘管兩岸走過了不同的發展道路,但我們始終認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我們倡導和推動兩岸加強經濟合作,有助於共同促進民族經濟繁榮發展,有助於維護和擴大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

2013年4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博鰲會見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一行時再次強調,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我們會更多考慮臺灣同胞的需求和利益,積極促進在投資和經濟合作領域加快給予臺灣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為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2013年10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峇里島會見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一行時又一次強調,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在亞太地區經濟發展新形勢下,雙方只有加強合作,才能更好應對挑戰。要加強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建設,並更加重視促進產業合作。

「因此,儘管民進黨當局自2016年上臺以來在兩岸關係方面不斷製造對立,甚至拉域外國家對抗大陸,挾洋自重,但大陸在對臺經貿文化交流、惠臺方面一如既往。大陸始終把臺灣經濟的發展放在中華民族經濟的大盤子裡考慮。」臺灣時事評論員黎建南表示,大陸沒有因為民進黨當局的倒行逆施而在經貿方面對臺灣有所制裁,相反,大陸始終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始終從大局出發,不願意拿民進黨的錯去懲罰臺灣人民,去影響臺灣民眾的福祉。

當然,黎建南也表示,臺灣當局應該反省,今年GDP的1/5來自對大陸貿易順差,而民進黨當局卻拿這些順差不是改善臺民生,卻從是購買武器搞「臺獨」搞以武拒統,如果長期這樣下去,恐怕難以長久,「制裁不制裁臺灣的主動權在大陸,但是會不會被制裁的球卻在臺灣,因此,蔡英文和民進黨的精英們需要謹慎。」

記者:高楊

編輯:魏芯蕊

相關焦點

  • 妄想與大陸「經濟脫鉤」?蔡英文有點異想天開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自蔡英文執政以來,不斷地「搞事情」,挑撥兩岸關係。近日,民進黨當局小動作不斷,在謀劃與大陸「經濟脫鉤」,想要重組供應鏈。就目前情況來看,臺灣與大陸之間經濟想要徹底脫鉤,根本不現實。大陸對臺灣的經濟發展過於重要,完全無法割捨。
  • 蔡英文想與大陸「經濟脫鉤」,純粹是一廂情願
    近日,蔡英文開始圍堵大陸企業,這種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臺灣方面正在積極與美國以及歐盟 「重組供應鏈」,所有的舉措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臺灣方面想要與大陸「脫鉤」,不僅是經濟方面,後續很可能會在社交及政治方面越行越遠,民進黨已經打算在這條不歸路上繼續走下去,想要讓他們清醒過來,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堅硬的「拳頭」。
  • 臺灣經濟持續增長,蔡英文要與大陸「經濟脫鉤」?臺灣或成孤兒
    還大言不慚的稱臺灣應當趕快脫離大陸的影響,獨自發展,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臺灣經濟與大陸密不可分換句話說,民進黨當局想要實現其「臺獨」夢想,那麼他們就得把臺灣的經濟和大陸之間聯繫完全隔開,不過終究是痴人說夢而已。
  • 蔡英文當局要跟大陸供應鏈「脫鉤」?想得太簡單了
    有外媒解讀成,這是向大陸發出供應鏈「脫鉤」的信息。為此,直新聞專訪了臺灣在大陸學者,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經濟學系主任、國際學院金融風險管理學科副教授林承鐸,他認為,蔡當局將「重組供應鏈」想得有點太簡單了。過去臺商跟東協之間,經由大陸的這層關係,間接地享受到了東協自由貿易區帶來的便利。如果要「重組」,意味著商人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 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
    原標題: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臺灣今年前11個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佔比達43.8%,刷新近10年來最高紀錄。這放在國民黨執政時期,早被扣上「親中賣臺」的帽子一百回了。想當年,臺灣對大陸出口佔比39%之際,民進黨就對馬英九當局罵破了嗓子。
  • 臺灣想與大陸「脫鉤」?蔡英文沒有膽量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一直搪塞和大陸的關係,「九二共識」本是其經濟發展的利器,結果被一句歷史貢獻草草掠過。蔡英文4年前就曾埋下「禍根」給兩岸交流設置障礙,並且利用片面措施優惠,促使臺商臺企到東南亞地區進行建廠和發展,妄圖達成「新南向」的局面。措施失敗,緊跟大陸才能穩住經濟各項數據顯示,民進黨當局在所謂「新南向政策」上的花銷如竹籃打水一場空,沒有取得明顯收益,並且臺灣地區在出口更加依賴大陸,甚至比馬英九上臺期間還要高。
  • 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 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
    事實再次證明,民進黨鼓吹跟大陸搞「脫鉤」,一如拽著頭髮讓自己離開地面,純屬不可能之事。  民進黨再次上臺之時,曾絞盡腦汁切割與大陸的經貿聯繫,痛下血本砸錢、大手筆給優惠政策,煞有介事拋出所謂「新南向政策」,鼓動臺商「回流」。但從經濟數據觀之,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反而更高、對大陸投資更多、臺商對臺灣經濟貢獻度更高。倒是當局鼓吹的「新南向」,出口表現卻一路下探,甚至呈現近10年新低。
  • 蔡英文,說好的「脫鉤」呢?
    大陸市場是臺灣經濟的增長源今年還沒有結束,不過臺灣地區已經提交了前11個月的出口成績單,從數據來看,臺灣表現還是不錯的。臺灣對大陸及香港的出口額約1367.4億美元,大陸仍然是臺灣重要的順差來源地,可以說大陸市場是臺灣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
  • 蔡英文失敗了,「出口」大陸創下新高
    導讀:2016年,蔡英文在臺灣本土鼓吹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對民眾的解釋是臺灣地區不能過度依賴大陸的經濟。當時蔡英文把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宣傳得天花亂墜,幾乎成為了臺灣經濟的「救星」。但是最新的數據顯示,蔡英文所謂的「新南向」已經失敗。
  • 臺灣也和大陸「脫鉤」?想自殺?
    有樣學樣,民進黨也正陸續推出與大陸「脫鉤」的舉措。問題是,民進黨當局知道這有多危險嗎?如果說美國與中國「脫鉤」是兩敗俱傷的話,那麼臺灣要是與大陸「脫鉤」無異於自殺。18日,臺當局發布通告,稱即將發布一份「在臺灣地區從事商業行為禁止事項項目表」,禁止臺灣任何單位代理或經銷大陸OTT-TV(流媒體平臺)服務。
  • 「多虧」了大陸?這下,蔡英文「高興壞了」
    導讀:近幾年來,民進黨當局不斷和美國勾結在一起,試圖跟著川普的「反中」路線前進,妄圖與大陸「脫鉤」。但近日臺灣地區「主計總處」公布的一則數據卻狠狠打了民進黨當局一巴掌。據報告顯示,臺灣地區的的經濟增長從1.56%大幅調升到2.54%,這一消息讓蔡英文感到十分開心,但實際上,這則數據背後隱藏著蔡英文不敢說出來的秘密,臺灣經濟呈現增長趨勢 蔡英文「高興壞了」據悉,今年臺灣地區經濟大幅度增長,對此,蔡英文表示,是因為臺灣地區防疫工作做得好,所以臺灣才能夠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績。
  • 竟號稱要和大陸「趁疫脫鉤」
    編輯:玫瑰受新冠肺炎的影響,在蔡英文當局的誇大病情和煽動民眾恐慌之下,蔡英文也由此藉機停了兩岸海運客輪"大三通"。而話說回來,如果臺灣地區真的"借疫謀獨",與大陸"趁疫脫鉤",大陸對此又是作何感想呢?而如果大陸採取秋後算帳斷了"三通"和ECFA,這也是綠媒求之不得的,正是可以由此藉機實現與大陸"脫鉤"的目的,而完全不顧企業和民眾的死活。
  • 慫恿蔡英文主張兩岸「趁疫脫鉤」?
    慫恿蔡英文主張兩岸"趁疫脫鉤"?如今因為大陸新冠病毒疫情嚴重,所以兩岸"小三通"已經被迫暫停,而蔡英文當局也趁機叫停了兩岸海運客輪"大三通",現在兩岸之間的聯繫是越來越少了。這些行為原本是為了抗擊疫情作出的舉措,沒有想到"臺獨"綠媒把疫情視為良機,還不斷的慫恿蔡英文主張兩岸"趁疫脫鉤",提議蔡英文要抓住這次機會,直接將三通斬斷,並且他們還表示,以前"停止三通"是一個禁忌,但是現在形勢已經發生了改變,完全可以將"三通"暫停。
  • 蔡英文怎麼也沒想到,瘋狂「下手」後,臺灣更加離不開大陸了
    而實際上,在她2016年上任以來,對大陸的一些政策一直是從未改變的,比如想盡一切辦法阻礙臺灣和大陸的交流,這也被其奉為頭等大事。民進黨試圖與大陸經濟「脫鉤」自從民進黨執政以來,就將之前達成的「九二共識」拋在腦後,嚴重影響了兩岸關係。
  • 蔡英文不斷被「打臉」,「脫鉤」不切實際
    民進黨當局一直謀劃經濟與大陸「脫鉤」,疫情發生後「脫鉤」意願越發強烈,網友表示,蔡英文採取的一系列「親美」小動作、與大陸鬧出糾紛等行為將會使得臺灣經濟在未來受到嚴重影響。
  • 蔡英文搞兩岸「脫鉤」?專家:根本做不到
    近段時間,臺灣地區為了加快與中國大陸的經貿及產業脫鉤,進一步抱緊美國大腿,可謂動作頻頻。臺灣陸委會3日宣布四項所謂「禁令」,禁止在臺舉辦海峽論壇相關活動,也不希望臺民眾參與視頻連線。9月4日,由「美國在臺協會」(「AIT」)與臺外事部門、臺經濟主管部門以及日本、歐洲駐臺代表合辦的「重組供應鏈」論壇在臺北召開。
  • 馬英九怒批蔡英文:與大陸「對抗」沒好處!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對於今年以來民進黨當局發起的種種不友好行動,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表態稱,蔡英文只會讓臺灣處於更危險的境地中,而且他還批評蔡英文選擇與美國為營一同抗擊大陸,是把兩岸關係推向危險的邊緣
  • 港臺腔:臺灣對陸出口創紀錄,「脫鉤論」成笑柄
    想當年,臺灣對大陸出口佔比39%之際,民進黨就對馬英九當局罵破了嗓子。時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曾大加責難,稱馬英九不該「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裡」。照民進黨當局的邏輯,為何當家4年多時間,一向「反中」的他們反倒更「親中賣臺」?因為跟大陸搞「脫鉤」,原本像拽著頭髮讓自己離開地面,純屬不可能之事。
  • 臺灣也和大陸「脫鉤」?它知道有多危險嗎?
    如果說美國與中國「脫鉤」是兩敗俱傷的話,那麼臺灣要是與大陸「脫鉤」無異於自殺。0118日,臺當局發布通告,稱即將發布一份「在臺灣地區從事商業行為禁止事項項目表」,禁止臺灣任何單位代理或經銷大陸OTT TV(流媒體平臺)服務。
  • 蔡英文計劃與大陸徹底「翻臉」?
    文章名為「政治防疫,兩岸沒法溝通」,該文章指出,蔡英文以防疫為藉口,暗地裡給大陸記者「使絆子」,阻撓兩岸之間的媒體往來。甚至有消息傳出,蔡英文計劃2021年清退來臺大陸記者,直接斷了和大陸的新聞往來。蔡英文此舉,大有掩耳盜鈴之勢,難道不依靠媒體傳遞信息,大陸就無法了解臺灣地區的新聞消息了嗎?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