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對寶寶的健康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對於小寶寶而言,老人有句話說「剛出生的小孩要能吃會睡才能長得快」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充足的睡眠是寶寶成長發育的基本保障。小睡短、落地醒、哄不著,這是大多數寶媽都會遇到的問題,想要拯救寶寶的睡眠質量,這些坑你別踩。
誤區1 寶寶小睡短,是沒吃飽
真相:寶寶小睡短,是因為寶寶的睡眠周期引起的,一般小寶寶的睡眠周期是三十分鐘到四十分鐘。很多寶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哄睡很久,往往半個小時就醒了。其實這是寶寶在轉換睡眠周期,並不是真的睡夠了,再哄哄還是可以繼續入睡的。所以每當寶寶睡了半個小時又醒了,不要以為他是沒吃飽,就盲目的去給他餵奶,這樣榮易造成積食導致寶寶肚子脹痛。
解決方法:學會接覺,當寶寶的一個睡眠周期快要結束時,開始接他的下一個睡眠周期,這樣就可以延長寶寶的睡眠時間。所以要觀察寶寶的睡眠習慣,如果你家寶寶一般只睡半小時,那你在他睡了二十幾分鐘的時候就可以輕輕拍打寶寶肩膀,在他旁邊輕輕安撫幫助他睡眠。
誤區2 現在睡不好,哄不著,長大就好了
真相:自主入睡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養成的,有大量研究表明,早期睡不好的寶寶,長大以後發生睡眠問題的概率會更高,而睡眠不好也會引發一系列問題,比如睡眠不好容易造成免疫力低下,增加患疾病的風險。所以寶寶如果睡眠質量不好,一定要重視起來,不要簡單的以為只是小時候睡眠不好,長大了就好了。
解決方法:培養寶寶自主入睡的習慣,可以固定睡前儀式,像在寶寶睡覺之前可以給他放一些輕柔的音樂,或者給寶寶講故事,然後關燈,讓寶寶形成習慣,知道講完故事,關完燈就要睡覺了,這樣就養成了固定的睡眠習慣。
誤區3 白天不睡覺,晚上就會睡得更好
真相: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白天不睡覺,晚上就會睡得更好,因此白天經常帶著寶寶玩,基本上讓他白天不睡覺,以為寶寶玩了一整天晚上就會睡得好了,其實不然,寶寶白天不睡覺,晚上更容易鬧覺,入睡之後更容易夜醒,更容易哭鬧。一般四到六個月的寶寶白天睡眠時間要四個小時左右,六到十二個月的寶寶白天要睡三個小時左右。
解決方法:改變傳統的觀念,讓寶寶白天也形成自己的睡眠時間,當發現寶寶有睡意時,就不要帶寶寶瘋玩了,否則會讓寶寶的睡意全無,可以拉上窗簾,輕哄寶寶睡覺,或者陪寶寶靜坐,讓寶寶能夠快速入睡。
關於寶寶的睡眠,你踩過哪些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