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中生物我們便學過:當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時,此時便標誌著新生命的開始。那你有沒有想過:那些沒找到卵子的精子,最後都去哪了呢?
精子與卵子結合的過程
男人在AA的時候大約會排出2-4億個精子,而精子在前進過程中,沿途要受到子宮頸粘液的阻擋和子宮腔內白細胞的吞噬,最後到達輸卵管的僅有數十條至一二百條。
成功到達輸卵管的精子並不能就一定能與卵子結合。它們還要經受一個考驗:卵子外膜是精子第一道需攻破的關卡,精子必須要進入到卵子外層透明袋裡,這樣才能夠跟卵細胞成功的匯合。
儘管也有不少精子可以進入透明袋,但最終只有一個精子能夠與卵細胞,其他的精子就會被阻止在卵細胞外面。所以,並不是說能與卵子結合的那個精子就是跑得最快的那個精子。
那未能找到卵子的精子去哪了呢?
前面說到,當唯一一個精子與卵子結合後,其他精子都被排除在卵細胞外,那它們去哪了呢?
1. 「累死了」
精子大小有55-60um,而它需要前進的距離達30000um左右,一般需要1-1.5小時。精子要奔跑比自己身長這麼多倍的距離,竭盡全力「飛」速前進,因此有些體力不濟的在中途就歇氣了,還有些沒有幹勁放棄了,簡單來說就是在這段奔跑裡面就因精疲力盡而「累死」了。
2.「迷路暈死了」
一般情況下,女性兩側卵巢每次交替只排出一個卵細胞,精子經過長途跋涉後最後還要面臨兩個輸卵管的選擇,如果在選擇的時候選錯的話,那就只有面對死亡了。
3.「被酸死了」
女性陰道呈酸性,PH值大概為3.5-4之間,儘管精液中也含有一些鹼性物質(如精囊腺的分泌液)可以對抗這些偏酸性分泌物,在精子進入陰道時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但精子本身十分脆弱,且射精是一次性的,陰道內酸性是永久性的,根本無法抗衡,因此大部分精子在這個過程中就死去了。
成功與卵子結合的精子還要經歷什麼?
雖然那些沒有與卵子成功結合的精子最後都死了,也並不代表成功結合的就一勞永逸,它還要經歷一系列複雜的過程。
受精卵形成後通過攝取營養進行分化、著床和有絲分裂,並在之後形成兩個子細胞。之後卵細胞團會到達子宮的宮腔進行成長,此時細胞成功分裂為48個。細胞成為最終的胚泡,胚泡再進行著床,之後逐漸形成胎盤就可以孕育寶寶了。
細想人的生命多麼神奇,從孕育形成開始就已經是經過幾億精子的角逐,結合失敗的精子只有被消化、或在途中能量耗盡而死。而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既是偶然卻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