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美國舊金山舉行了一個集合活動,聚集了全球500多名經濟、政治界精英的會議,在這群精英中包括賈伯斯、柴契爾夫人、比爾蓋茨等大名鼎鼎的全球熱點人物。精英們一致認為:全球化會造成一個重大問題,貧富懸殊。這個世界將有20%的人佔有80%的資源,而這些80% 的人將會被邊緣化,屆時有非常大的可能80%的人會反抗或者發生衝突,要求重新分配財富。
布熱津斯基及時獻計獻策,誰也沒有能力改變未來的二八現象,消除邊緣人不滿情緒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推行「奶嘴戰略」,即在80%的人嘴中塞個「奶嘴」,只要讓這80%的人安分守己,此20%的精英便可高枕無憂,奶嘴戰略的核心便是採取溫情、麻醉、低成本、半滿足的方法卸除邊緣化人口的不滿,奶嘴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發洩X娛樂,比如開放一些特殊的行業,鼓勵網路遊戲、鼓動口水戰。另一種是滿足X遊戲,比如拍攝大量的肥皂劇和偶像劇、大量報導明星醜聞、播放很多真人秀節等大眾娛樂節目。
這樣一來通過令人陶醉的消遣娛樂,即充滿了感G刺激的產品堆滿人們的生活,最終的目的是佔用人們大量的時間,讓其在不知不覺中喪失思考的能力。此時那些被邊緣化的人們只需要給他們一口飯吃、一份工作,便會沉浸在快樂中,無心挑戰20%的精英階層,這就是所謂的「奶嘴戰略」。
試想一下你加班到8點,老闆不斷施壓回到30平米的出租屋,不得不把「喪」的標籤貼在了自己的腦門上,可生活還得繼續,總不能為自己的遭遇而選擇走出社會。於是所有不能在現實中滿足的願望,便會寄托在電視劇裡,我們不難發現生活感越強的電視劇越受歡迎,這不單單是題材的關係,而在於成年人的普遍心理,電視劇裡的帥哥美女彌補了自身的顏值殘缺,別墅寶馬滿足了自身財富的差距,大團圓的結局保存了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於是一集一集電視劇看下來,抱怨消失了、不平衡的心理也暫得慰藉,一聲聲苦惱就在這一隻奶嘴的安慰下,漸漸平息。奶嘴之二,便是對高仿商品的追求,在服飾圈內,質地布料的地位正在下降,而大步向前的是它的商標與樣式,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在服飾圈內便成了「衣不在宜,有牌則名」。名牌是虛榮心最大的載體,也成為了服飾的核心所在。而為了投其所好,各類服裝生產商也是花盡心思,儘可能地滿足顧客的「奶嘴」需求。
於是自然輕鬆達到了「別人有我也有」的終極目的。殊不知服裝掩飾下的氣質卻將含著奶嘴的虛偽暴露無遺。誠然各類奶嘴層出不窮百變花樣的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之中,儘管如此奶瓶永遠不會被「奶嘴」所代替,「奶嘴」的安慰只是暫時的正如飢餓的孩子在得不到奶水時最終還是會哭泣,成年人的「奶嘴」,所給予的滿足感也是暫時的,正如陽光下泡沫的炫彩,終會消失的毫無蹤跡,沒有營養的孩子永遠不會長大。成年人的「奶嘴」是時候該摘下了,所以請控制你的「多巴胺」,擺脫"娛樂至S"的生活狀態,敢於挑戰痛苦才能打破"二八定律"擠身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