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展館為何要跟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搶生意」?

2020-12-20 上觀

1月15日,2017年《聲城•民樂》迎春音樂會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一樓大廳舉行,這是展館繼2016年迎新交響樂活動之後的又一新年樂章,現場座無虛席。當上海茉莉花民族樂團謝幕時,觀眾掌聲經久不息。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館長杭燕記得,兩年前提出每年策劃舉辦一場新年音樂會的時候,曾遭到不少質疑:「誰會到這裡來聽音樂?」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坐落在人民廣場,與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相距不遠,和浦東的東方藝術中心遙相呼應。她自己也有些擔心,但是和2016年迎新交響樂活動一樣,最後演出效果超出預期。


「這是成功的第一步。」杭燕說。


音樂會上,主持人與觀眾頻繁互動,場面溫馨

 

《聲城•民樂》:樂團與市民互動頻頻


與專業場館的演出不同,《聲城•民樂》顯得活潑親民很多。一曲竹笛演奏的《青花瓷》片段引得觀眾拍手稱奇,嗩吶「說話」奏出詼諧的新春祝語讓人忍俊不禁,揚琴悠揚演奏的《同一首歌》引得不少人淺吟低唱,中阮彈奏的聖誕經典《Jingle Bells》讓年幼的孩子興奮地跟唱。一場演出,樂團與觀眾的互動頻頻,場面溫馨。


前來「拜師學藝」的吳楊在觀眾席上安靜地聽著,椅座下擺放著琴盒。她在小學時學過二胡,直到近期才重新拾起這門手藝。等演出結束,她要找個機會和樂團的老師請教。」在她看來,演出雖然很「接地氣」,但是每一位演出者都非常專業。


「互動之餘,曲目編排更花心思。」上海市工人文化宮茉莉花藝術團主管、上海茉莉花民族樂團常任指揮吳堅指出,11首曲目既有《花好月圓》、《春節序曲》等逢年過節必備歌曲,還有改編版《梁祝》、《瑤族舞曲》等耳熟能詳的歌曲。此外,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結束曲《拉德斯基進行曲》也被移植成民樂演奏,現場外賓無不鼓掌喝彩。
 

公益演出:架接與市民共同的橋梁


演奏江南絲竹《行街》的三弦手已有77歲高齡。和他一樣,現場有不少二胡手、大提琴手已經邁入中老年,但依然活躍在舞臺上。


「這是愛樂者的聚會。」吳堅說。茉莉花民族樂團是擁有67年歷史的非職業成人樂團,成員包括退休的專業演奏者、經過專業音樂訓練的音樂教師,以及企事業單位中熱愛民樂的普通員工,每周二自發組織排練,並活躍在基層為市民義務演出。《聲城•民樂》是茉莉花民族樂團第一次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舉辦的主題性大型專場演出。但這一場演出,除了基本交通補貼,不收取其它任何演出費用。「市民只需提前預約就可以免費獲得音樂會門票。」一名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工作人員說。

音樂會現場


在杭燕看來,民間樂團才是城市主題音樂會架起與市民溝通的橋梁。這些來自上海各行各業愛樂者的熱情,恰恰是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選中他們的原因。2016年,展館第一場新年音樂會是由著名音樂家沈傳薪為首的老年公益交響樂團演奏,反響熱烈。「明年我們將組建一支具備藝術特長的市民志願者團隊,請指揮家組織培訓,讓普通市民也可以登上這個舞臺為公眾演出。並通過幾年努力,打造出自有品牌。」杭燕說。
 


展館價值:讓市民認同這座城市


「音樂屬於大眾。」杭燕認為,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作為公益展館,既要給觀眾提供一個不用負擔費用就可以享受音樂的公共空間,還要為音樂愛好者提供一個施展才藝、為公眾演出的舞臺,進而填補專業音樂場館覆蓋群體的空白。


新年音樂會是上海城市規劃館轉型發展、理念更新的又一舉措。接待過各國政要、政府官員的專業展館,如今想要獲得更多市民的認同。「作為城市主題專業展館,我們要給市民提供平臺,讓他們可以圍繞任何城市話題進行溝通交流,感知城市規劃在日常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影響」。

 

然而作為專業性展館,每年30萬人次的客流量相較於「網紅」上海自然博物館單日1萬人次的客流量來說,略顯單薄。展館「高大上」和「專業」已經成為市民們的固有印象,近年來展館舉辦了不少「有腔調」的藝術展、講座和論壇,但是難以在市民中產生規模影響。


「現在我們要先讓市民走進來」。杭燕認為,音樂會就是這樣一次「讓市民走進展館」的機遇。演出結束後,兩位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媽媽帶著孩子參觀起一樓展廳的模型。67歲的童先生受邀參加音樂會,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舉辦的攝影比賽中,他拍攝的城市照片獲得榮譽,這是他第一次來展示館,覺得開心又自豪。


「無論是音樂還是規劃,上海海納百川的精神、包容性的文化要在這裡被市民感知到。這是公益展館的價值所在。」杭燕說。

 

(編輯郵箱:shgcggkj@126.com)題圖來源: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提供   圖片編輯:周寅傑

 

相關焦點

  • 上海保利大劇院發布七月演出安排
    成立於2008年的上海「銅樂工坊」銅管重奏樂團於2015年擴大編制組建了上海「銅樂工坊」銅管樂團,由英國籍指揮家菲利普貝利先生(Phillip Bailey)出任樂團指揮及顧問,旅歐上低音號演奏家範卿出任樂團音樂總監。樂團活躍在上海各大音樂廳、學校、社區中,在為樂迷帶來高質量的演出同時,普及並推廣這種風靡全世界的銅管重奏形式。
  • 搭地鐵「樂遊演藝大世界」,打卡探尋上海劇院背後的故事
    活動海報開幕式上,演藝大世界正式發布5條都市文化深度遊路線,觀劇達人、國粹大美、書香爵士、醉美梧桐、老劇院新魅影,都可以帶領觀眾深度體驗「色香味」俱佳的上海。在人民廣場站1號口旁,還有多面「演藝大世界」牆,嘉賓和市民可以通過牆上的二維碼進行籤到打卡活動,在遊覽劇院的同時,收穫各種演藝大世界劇場周邊文創產品和演出票等禮品。
  • 上海音樂廳試水「雲劇場」,音樂會還能這樣「玩」
    3月19日,作為演藝大世界「雲劇場」活動之一,「撥動心弦——黃蒙拉小提琴獨奏音樂會」的60分鐘精編版於晚上20時在抖音開啟直播。這場錄製於2016年5月1日上海音樂廳的音樂會,時隔四年之後與大家「雲端」相見。
  • 演藝大世界「雲劇場」,上海音樂廳帶你隔著熒幕走近黃蒙拉
    昨晚,作為演藝大世界「雲劇場」活動之一,「撥動心弦——黃蒙拉小提琴獨奏音樂會」60分鐘精編版在抖音直播間亮相。這場音樂會由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錄製於2016年5月1日,4年前在現場沒聽過癮的樂迷和前來一探究竟的新朋友都早早地期待起此次雲上音樂會。
  • 走進國家大劇院的音樂廳
    在國家大劇院裡內,音樂廳潔白肅穆,色調風格寧靜、清新而高雅,以演出大型交響樂、民族樂為主,兼顧其它形式的音樂演出。音樂廳設有池座一層和樓座二層,共有觀眾席1859個(含站席)。音樂廳內一切建築和裝飾設計都為聲學效果服務,實現了建築美學和聲學美學的完美結合。
  • 閔行,上海保利城市劇院來了!
    上海保利城市劇院(原上海城市劇院)地處莘莊地鐵站南廣場都市路4889號、閔行區春申文化廣場,是上海西南地區標誌性文化設施之一。劇院建築面積7012 平方米,建築設計座位1100 個,分上下兩層觀眾席。劇院舞檯燈光、音響等舞臺技術設備達到國家A 類劇場的標準。
  • 上海保利城市劇院6月開業,主打話劇、舞臺劇演出
    閔行一直是新老上海人的匯聚地,城市劇院更有「閔行人民家門口的劇院」之稱,是閔行人最常走動的文化場所。2020年初,坐落於上海市閔行區的城市劇院,加入了「保利」大家庭,成為北京保利院線全國第71家劇院,也成為上海第4家加盟保利的劇院。
  • 不只是聽音樂會,上海音樂廳還可以看貝多芬大展
    不只是聽音樂會,上海音樂廳還可以看展覽。上海音樂廳與LWA盧瓦文化聯合主辦的「真情無界——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聲音交互藝術體驗大展」,9月19日將在音樂廳四樓開展,展期六個月,2021年3月結束。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聲音交互藝術體驗大展。本文圖片由上海音樂廳提供第一展區,撲面而來的是彩色屏幕。根據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工作團隊創造了一個彩色的交互體驗區,觀眾聽著音樂和屏幕互動,屏幕中色塊的顏色和律動都會產生變化。彩色屏幕對面,陳列著一排彩色的貝多芬雕塑,每個雕塑下面都掛了一個隔音耳罩。
  • 上海傳奇電影院尋蹤攻略-上海,電影院,黃浦,影院,劇場,音樂廳,魯迅...
    據樂遊上海,11月11日,又到虐狗的日子了,其實一個人也可以逛逛電影院的。  從1989年上海的私家花園裡開始,電影在中國公開放映,1906年第一家電影院在上海建立,到此後電影院在上海如雨後春筍般勃興,看電影成了這個東方大都市裡最時尚的消費。
  • 上海大劇院試水早訂早優惠 "早鳥"搶票打破演出一口價
    在航空公司、旅行達人圈內頗為流行的「早鳥計劃(Early BirdsPlan)」,如今延伸到了上海的劇場。昨日,記者從上海大劇院獲知,自春節之後,大劇院將對所有由劇院主辦的演出實施早買票,早得優惠,早選好位的「早鳥計劃」。據了解,這也是滬上首家試水「明折明扣」演出票穩定折讓制度的劇院,這意味著,申城劇場票價不再是一塊「鐵板」。
  • 煥發新生的上海音樂廳
    有著90年悠久歷史的上海音樂廳自2019年3月起開啟了平移14年後的首次修繕工程,歷經一年半封閉式修繕,將於2020年9月6日重新開業向公眾開放。上海音樂廳是全國第一座音樂廳,是上海第一座由中國建築設計師設計的西方古典風格建築,是上海文化地標之一,由原有建築文物保護區域和移位後新建建築非文保區域兩部分組成。「文保區域」嚴格依照「修舊如舊」的要求,進行保護修繕,維護建築原有風格,在劇場舞臺設施設備、聲學效果等方面做了細緻的更新。
  • 平凡保利人鑄就不凡年,寫在武漢琴臺大劇院、音樂廳的2020年
    【4-8月份】【全新蛻變 靜待重逢】建築修繕升級,全力獻藝這個秋冬琴臺大劇院和音樂廳分別自2007和2009年開業迎賓,經過十餘年的不懈努力,以全世界一流的舞臺作品、一流的劇場服務、先進的管理經驗,開啟了本地乃至華中文化市場新紀元,觀眾親臨劇場內,更是為劇場所擁有的世界領先的設施設備、壯觀大氣的建築結構所驚嘆,它們早已成為了享譽國內的演出殿堂,
  • 上海音樂廳打造「線上劇場」
    在疫情期間,上海音樂廳「線上劇場」上線,VR遊覽音樂廳、音樂午茶、講座回顧、閱讀推薦、mini音樂節五大板塊組成「雲音樂廳」矩陣,在線陪伴樂迷,讓大家足不出戶感受音樂之美。據了解,通過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官方微信入口,就可以進入「雲音樂廳」專區。其中,「VR音樂廳」可以在線遊覽上海音樂廳的內外部建築細節,觀眾還可以切換白天和黑夜兩種模式,從空中俯瞰音樂廳建築全貌。
  • 城市為什麼需要大劇院?
    據當地媒體報導,除去近期相繼首演的成都城市音樂廳、鳳凰山露天音樂廣場、五糧液成都金融城演藝中心,成都還在推進交子(城南)藝術中心、成都大劇院等劇院規劃建設。這也被認為是成都彌補文化基礎設施短板,打造國際音樂之都的重要步驟。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第一任總監列奧波德·達姆羅什曾說:「要想知道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看看它的劇院就可以了。」
  • 龍虎牌清涼油、中華鉛筆、上海音樂廳……上海品牌如何變成「上海...
    9月21日下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支持、上海炫動匯展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上海禮物——動漫力設計邀請賽」頒獎典禮暨跨界合作座談會在上海音樂廳舉行。龍虎日化線包裝獲得最佳產品設計獎、最佳跨界合作獎,上海音樂廳「音樂家系列」貝多芬盲盒、「ChungHwa×凹凸世界削筆器」伽作設計師系列等分別獲得最受市場期待獎、最具人氣獎等獎項。
  • 上海音樂廳修繕後上演首場音樂會 譚盾「歸來」奏響最強音
    人民網上海9月18日電  9月19日晚,上海音樂廳建成90周年暨盛大開幕:「歸來」 譚盾攜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音樂會將重磅上演。譚盾攜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青年琵琶演奏家韓妍、古箏演奏家蘇暢為上海音樂廳重修開業奏響最強音,呈現上海音樂廳90年與城市、音樂與欣賞者的理念聯結。
  • 上海夢中心2018年首期開放兩個音樂廳一個劇場和兩個展館
    上海夢中心效果圖上海夢中心、星美術館、油罐藝術公園將陸續對外開放。據負責徐匯濱江地區綜合開發建設的上海西岸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產業推進部副部長陳安達介紹,上海夢中心首期開放沿江的文化公共設施,包括兩個音樂廳、一個劇場和兩個展館,利用原來中航油的儲油罐改造的油罐藝術公園也將同時開放,包括一座油罐劇場。
  • 上海工匠館數字展館今日上線,市民可在線跟工匠學技藝
    5月18日,上海工匠館數字展館上線。上海工匠館數字展館動動手指,點點手機,一個立體的「上海工匠館」就會躍然呈現眼前,讓市民足不出戶即可在線「雲逛展」,學習工匠精神。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總工會獲悉,上海工匠館數字展館正式上線。市民可前往市總工會官方微信「申工社」,點擊進入「服務大廳」即可「雲逛展」。上海工匠館數字展館是位於上海市工人文化宮(西藏中路120號)一樓實體展館的「雲化身」。
  • 國家大劇院 音樂廳_佛教_鳳凰網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潔白肅穆,色調風格寧靜、清新而高雅,位於歌劇院東側,以演出大型交響樂、民族樂為主,兼顧其它形式的音樂演出。   安放於音樂廳的管風琴可謂音樂廳「 鎮廳之寶」,這架目前國內最大的管風琴有94音栓,發聲管達6500根之多。出自德國管風琴製造世家——約翰尼斯-克萊斯,與著名的德國科隆大教堂管風琴系出同門,能滿足各種不同流派作品演出的需要。
  • 保利·上海城市劇院首場演出來了!(有福利)
    保利·上海城市劇院首場演出來了!保利·上海城市劇院已經全新亮相閔行。6月14日,TA終於要迎來疫情後開業首場試運營演出——「藝起前行·只為與你重聚」——上海越劇院《折子戲》專場演出演出時間:2020年6月14日 14:00演出地點:保利·上海城市劇院演出陣容:上海越劇院一團久別重逢,我們彼此滿心歡喜,但依然要隔「罩」相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