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稱「五千共諜」滲透臺灣 臺「內政部」否認

2021-01-09 騰訊網

資料圖:正在訓練中的臺軍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說臺灣有人「反中」可能已經落伍了,如今他們又進入「恐共」階段。因為「恐共」,所以得加強「保防」,嫌「保防」力道不夠,13日有「立委」又拋出「反滲透法」。

據親綠的《自由時報》13日報導,大陸在臺「共諜」約5000人,「滲透嚴重」,過去15年破獲的「共諜案」幾乎都集中在軍事機構,但「政府被滲透情況並不比軍方少」。報導稱,2002年至今破獲的所謂「共諜案」有60起,其中馬英九當局開放大三通前18起,之後有42起,為開放前兩倍還多。最知名的是2009年1月的「總統府共諜案」,前「總統府」專門委員王仁炳涉嫌為大陸收集馬英九和陳水扁交接事宜等機密公文。

雖然「內政部」13日否認有被「共諜」滲透的現象,但綠營還是迫不及待地為當局想好了「應對之策」。蔡英文親信、民進黨「立委」陳明文稱,「共諜」滲透臺灣的軍隊、企業和政府部門,人數相當多,加上現在假新聞多,影響當局施政,因此有必要制定「反滲透法」。民進黨「立委」陳其邁稱,「共諜」潛伏臺灣的手段非常多元,包括通過綿密網絡在臺發展組織,進而影響政治活動,其中政黨金流很可能被利用,「內政部」應在3個月內徹查。臺「總統府」也表示支持,稱包括假新聞等通過網絡散布的不實信息,現在是各地高度重視的安全議題,應予反制來防止其帶來安全上的威脅。

此前,臺灣「調查局」已草擬「國家保防工作法」草案,賦予「保防員」臨檢權,查訪、調閱個人文件數據等權限,引發「人二」復闢的疑慮。過去戒嚴時期,臺各級機關都設有「人事室第二辦公室」,簡稱「人二」。「人二」人員負責承辦保防業務,由「調查局」招訓,「在那個年代,人二室主任和機關首長不需要證據,僅依捕風捉影來的信息,就可以舉報將人定罪」。聯合新聞網稱,「保防人員」的權限比檢察官還大,甚至還有條文規定可將受查證人帶往指定處所等,「這些幾如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偵防人員的工作規範,難保不會成為執政者的政治整肅工具」。

國民黨黨團書記長王育敏稱,外界本已對「保防法」有高度疑慮,民進黨不但不反省,還要制定「反滲透法」,可以看出是為了執行蔡英文的意志。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為洲說,改名稱不會改本質,民進黨只是想將「保防法」借殼上市。他說,一般的行政機關甚至民間機關,都設「保防人員」,根本就是要進行「政治偵防」。黨團總召集人廖國棟直言,民進黨根本就是想擴大對全民的思想鉗制,國民黨絕對反對到底。前「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13日還在臉譜痛批,「民主至此,與死何異?……到底是蔡英文喪了心?還是民進黨的立委們病到狂?」

聯合新聞網13日評論稱,蔡英文當局急推「保防法」後,一方面好巧不巧地逮捕收押所謂「陸生共諜」,另一方面又通過特定媒體,釋出對岸滲透臺灣的「間諜」達5000人、四處搜集大小機密,同時執政黨「立委」也不忘發揮打手功能,揚言要推「反滲透法」,「簡言之,在綠委、綠媒乃至蔡總統眼中,如今臺灣可以說已處於『匪諜早就在你身邊』的緊急國安狀態」。但在已實行民主化、廢掉「戒嚴法」、兩岸人民早已密切交流的今天,「再走回頭路針對對岸搞保防、反滲透、反情報工作,只怕人民回到戒嚴時期的恐懼,還大過共諜的威脅呀」。文章最後說,保防觀念在於民眾對安全的自我覺醒,絕非來自政府刻意精心鋪陳的「恐共仇中」信息。香港中評社稱,如繼續炒作大陸為敵人,怎麼讓對岸感覺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眼下臺灣不知不覺又被帶回到兩蔣時期大搞「保密防諜」的年代,如此又要兩岸人民如何是好?

相關焦點

  • 臺當局:咦,香港來的移民裡會不會有「共諜」?
    學者:找話題搞炒作有島內「立委」2日借香港赴臺居留申請數量上升一事稱,所謂「共諜」是不是可能通過在臺投資的方式「滲透來臺」,臺「內政部次長」陳宗彥回答稱,香港「情勢轉變」,會研究是否要對香港人赴臺移民條件「做適度的檢討」。
  • 民進黨「立委」稱在臺共諜約5000名 蔡英文指示嚴防滲透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因當局抓捕王炳忠等4名新黨成員,近日,臺灣輿論場風聲鶴唳,各種「反『共諜』、反滲透」言論沸沸揚揚。臺灣民進黨「立委」陳其邁20日在政論節目表示,「在臺共諜」約5000多名,除警大、調查局,連澎湖灣廣播電臺裡都有「共諜」,分布在各行各業中,滲透的綿密程度,「超乎我們想像」。
  • 臺當局宣布破「共諜」案當晚,涉案人反嗆:我是臺灣派到大陸的大特務!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民進黨當局昨日(20日)高調公布的「共諜」案出現反轉?據多家臺媒21日報導,涉案3名臺「軍情局」退役將校昨日被約談,其中涉案退役上校張超然昨日深夜向媒體否認自己被大陸國安人員吸收,他還稱,自己「赫赫有名」,「我有去大陸,我是臺灣第一個特務」。
  • 陸生在臺涉「共諜案」被羈押
    曾在臺灣政治大學就讀的中國大陸男子周泓旭被檢調單位指控受國臺辦之令於臺灣發展間諜組織,昨天被以違反《國家安全法》向法院聲請羈押獲準。兩岸關係自去年民進黨執政以來便陷入停滯,近日大學校園才因「一中承諾書」掀起風波,調查局研擬的《國家保防工作法》草案(簡稱保防法)也引發「綠色恐怖」爭議,此時又爆出共諜案,兩岸局勢相信將加劇惡化。臺法務部調查局研擬的保防法本月初曝光後引起各界批判,上周被行政院退回。
  • 臺媒熱炒陸生「共青團員」身份校友:他是書呆子型
    【觀察者網 綜合/李泠】昨天(10日),臺媒熱炒一起陸生涉「共諜」案,。今天,這名陸生的臺灣同學告訴媒體,該生平時是「書呆子+好學生」類型。 國臺辦已對此事做出回應此外,還有臺媒熱炒其「共青團員」身份,對此,校方表示這是非常不實在,而且不應該有的想像跟理解。
  • 臺軍預警機部隊少校「共諜」被判20年 認定「薪金」僅100萬新臺幣
    臺灣昨日判處一名空軍少校20年監禁,罪名是洩露了軍事機密。這是臺灣最新的一起「共諜」案。據稱,被判刑的郝志雄少校曾在臺灣預警機部隊擔任重要職務,對於臺灣空軍戰術指揮控制體系、通訊系統等都非常熟悉。此外他還與另一名被控「共諜」的臺灣居民一起發展「間諜網」,搜集情報。
  • 臺「內政部」擬發放幼兒津貼每月五千鼓勵生育
    臺「內政部」擬發放幼兒津貼每月五千鼓勵生育 來源:人民網 2010年04月02日13:18   人民網4月2日電 為了鼓勵生育,並減輕民眾育兒負擔,臺「
  • 臺媒稱陳同佳無法現場申請赴臺,臺「內政部」再度「自打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針對香港籍殺人犯陳同佳如何赴臺自首,臺當局又有新說法,臺「內政部長」徐國勇24日聲稱,陳同佳要「臨櫃(現場)」辦理入境證,臺「內政部」才能掌握其行蹤。但臺灣《旺報》稱,自2017年7月1日起,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香港)櫃檯已停止受理香港永久居民申請赴臺出入境證,報導稱臺「內政部」自打臉。據《旺報》24日報導,徐國勇23日時曾表示,「臺灣從未限制陳同佳入境,而是註記禁止電子籤證,要求以臨櫃辦理」,以掌握陳同佳的行蹤。
  • 呵呵,蔡英文曬出「成績單」:每兩天逮捕一名「共諜」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每年都親自主持「調查局」結業典禮,但和過去強調毒品防治不同,10日特別曬出「調查局」抓「共諜」「成績單」:每周破一案、兩天逮一人。在兩岸對立升高之際,蔡英文此舉在島內引發強烈質疑。臺「調查局」10日舉行調查班55期結業典禮。
  • 呵……蔡英文又說破獲「共諜」案了……
    專家批:目的性非常強,「通過共諜案等手段限制兩岸交流,讓深綠、淺綠歸隊,提高其支持度」。就在兩岸局勢日益陷入僵局之際,臺「調查局」又宣布破獲一起所謂的「共諜案」。文章稱,這是「調查局」繼「陸生共諜案」後再度偵破「共諜」組織案。兩者不同的是:「陸生共諜案」涉案人僅發展組織,未洩露軍機,而此案兩名嫌疑人被鎖定洩露、交付「國防機密」,涉及外患罪。
  • 臺灣為防「共諜」又出新招 臺軍將領全面換手機號碼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21日報導,「共諜案」頻傳,加上近來傳出臺陸軍馬祖防衛部前副指揮官謝嘉康涉「共諜案」,臺軍將全面更換將領的公務手機號碼,預計7月底前完成。
  • 綠營稱出入境設備由大陸造 恐洩露「臺灣人生物信息」
    【觀察者網 文/奕含】臺灣綠媒又雙叒叕炒作大陸竊取情報,這次是因為一批臺灣民眾不會接觸的出入境設備。綠媒稱,該設備的軟硬體可擷取生物特徵回傳,大呼「『國境』大門面臨資安危機」。民進黨人士亦表示「恐有匪諜滲透的情況」。不過,根據臺檢方調查,目前沒有情報外洩,採購事件本身是個行賄案,涉案人員均為臺灣人。
  • 陸客在臺灣買房限一人一戶 臺網民:統一如此簡單
    據央視「直通臺灣」公號援引臺灣中國時報5月30日報導,臺當局「行政院」最近核定《大陸地區人民在臺灣地區取得設定或移轉不動產物權許可辦法》修正案,其中包括一人限購一戶將明確入法。 有臺灣網民擔憂,放寬陸資赴臺買房將炒高臺灣房價,甚至有人說「這次陸資真的能買下臺灣了」、「統一如此簡單」。臺當局「內政部」對此表示,修正案是將過去的規定進一步明確化,不涉任何鬆綁。
  • 藉口嚴懲「共諜」,臺當局將大陸港澳納入「外患罪」適用範圍
    雖然臺灣「高等法院」稱這是為了威嚇所謂「共諜」,但臺灣媒體卻直言,民進黨趕在2020選舉前倉促搞涉「獨」法案,實際上是對保住「執政權」失去信心。臺當局「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主持通過「憲法」修正案 圖自視頻據臺灣《中時電子報》5月8日報導,原本臺灣「刑法」的「外患罪」條文只針對「敵國」和「外國」,而依照「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這就使得「共諜罪」不會依照「外患罪」處罰。
  • 美智庫攛掇與臺籤「聯合公報」,臺媒警告:恐將把臺海逼上火線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就在「假共諜案」持續在島內延燒之際,美國親臺勢力又鬧騰比照《上海聯合公報》的做法,把美國在臺協會(AIT)升格,甚至與臺當局籤署「外交公報」。臺灣輿論警告稱,蔡英文當局如果一味配合美國鷹派,恐將把臺海逼上火線。
  • 為鼓勵生育 臺擬發幼兒津貼每月五千
    新華網消息 據臺海網援引臺媒報導,為了鼓勵生育,並減輕民眾育兒負擔,臺「內政部」正在研議發放不排富的「幼兒津貼」,初步規劃針對全臺零到三歲的幼兒,每月發放五千元(新臺幣,4元臺幣約合一元人民幣,下同)補助,金額總規模達到每年369億元,同時維持現行的「託育津貼」辦法。
  • 臺媒:香港影視大亨向華強申請依親移民臺灣
    12月24日,臺媒報導稱向華強想投資移民臺灣。香港影視大亨向華強在北京、臺北市購買各價值六億元新臺幣的豪宅之後。此前據臺媒公開報導,12月18日是香港大亨向華強72歲的生日,據悉,向華強原計劃在臺灣停留兩個月後返回,由於捨不得孫女寶貝,行程一拖再拖,索性在臺度過了其72歲的生日。臺媒報導稱,向華強夫婦送兒子向佐一家三口北京、中國臺北各價值6億臺幣的豪宅,另贈林口兩塊地給兒媳臺灣女星郭碧婷。
  • 大陸再次披露「捷克臺諜案」,民進黨當局揣著明白裝糊塗
    12日,央視再次披露一起「捷克臺諜案」,引發廣泛關注。 在臺灣讀研期間,他曾經專門撰寫了研究大陸國家安全機關組織和架構的論文,也因此引起臺灣情治機關的關注。 自2004年以來,鄭宇欽多次為臺灣情報部門服務。從2005年到2019年,鄭宇欽共收取了276萬臺幣的間諜經費。
  • 臺當局回應「港警移民臺灣」,被批:滑稽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隨著臺灣「大選」逐漸白熱化,假消息更是滿天飛。一則香港「黑警」(香港暴徒和臺灣當局對香港警察的誣稱)打算大舉移民臺灣的消息,竟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其實只要有點常識的民眾都可輕易看穿,但臺當局仍煞有介事地澄清,「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 蔡英文借「假共諜案」「抹紅」韓國瑜,被斥:漏洞百出、疑點重重的...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一名逃到澳大利亞、自稱是「共諜」的人接受外媒採訪時聲稱,北京正在暗中「幹擾」臺灣2020年「總統大選」,策劃推翻蔡英文、資助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但大陸方面隨即通報稱,所謂的「中國特工」王立強目前涉案在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