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正在訓練中的臺軍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說臺灣有人「反中」可能已經落伍了,如今他們又進入「恐共」階段。因為「恐共」,所以得加強「保防」,嫌「保防」力道不夠,13日有「立委」又拋出「反滲透法」。
據親綠的《自由時報》13日報導,大陸在臺「共諜」約5000人,「滲透嚴重」,過去15年破獲的「共諜案」幾乎都集中在軍事機構,但「政府被滲透情況並不比軍方少」。報導稱,2002年至今破獲的所謂「共諜案」有60起,其中馬英九當局開放大三通前18起,之後有42起,為開放前兩倍還多。最知名的是2009年1月的「總統府共諜案」,前「總統府」專門委員王仁炳涉嫌為大陸收集馬英九和陳水扁交接事宜等機密公文。
雖然「內政部」13日否認有被「共諜」滲透的現象,但綠營還是迫不及待地為當局想好了「應對之策」。蔡英文親信、民進黨「立委」陳明文稱,「共諜」滲透臺灣的軍隊、企業和政府部門,人數相當多,加上現在假新聞多,影響當局施政,因此有必要制定「反滲透法」。民進黨「立委」陳其邁稱,「共諜」潛伏臺灣的手段非常多元,包括通過綿密網絡在臺發展組織,進而影響政治活動,其中政黨金流很可能被利用,「內政部」應在3個月內徹查。臺「總統府」也表示支持,稱包括假新聞等通過網絡散布的不實信息,現在是各地高度重視的安全議題,應予反制來防止其帶來安全上的威脅。
此前,臺灣「調查局」已草擬「國家保防工作法」草案,賦予「保防員」臨檢權,查訪、調閱個人文件數據等權限,引發「人二」復闢的疑慮。過去戒嚴時期,臺各級機關都設有「人事室第二辦公室」,簡稱「人二」。「人二」人員負責承辦保防業務,由「調查局」招訓,「在那個年代,人二室主任和機關首長不需要證據,僅依捕風捉影來的信息,就可以舉報將人定罪」。聯合新聞網稱,「保防人員」的權限比檢察官還大,甚至還有條文規定可將受查證人帶往指定處所等,「這些幾如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偵防人員的工作規範,難保不會成為執政者的政治整肅工具」。
國民黨黨團書記長王育敏稱,外界本已對「保防法」有高度疑慮,民進黨不但不反省,還要制定「反滲透法」,可以看出是為了執行蔡英文的意志。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為洲說,改名稱不會改本質,民進黨只是想將「保防法」借殼上市。他說,一般的行政機關甚至民間機關,都設「保防人員」,根本就是要進行「政治偵防」。黨團總召集人廖國棟直言,民進黨根本就是想擴大對全民的思想鉗制,國民黨絕對反對到底。前「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13日還在臉譜痛批,「民主至此,與死何異?……到底是蔡英文喪了心?還是民進黨的立委們病到狂?」
聯合新聞網13日評論稱,蔡英文當局急推「保防法」後,一方面好巧不巧地逮捕收押所謂「陸生共諜」,另一方面又通過特定媒體,釋出對岸滲透臺灣的「間諜」達5000人、四處搜集大小機密,同時執政黨「立委」也不忘發揮打手功能,揚言要推「反滲透法」,「簡言之,在綠委、綠媒乃至蔡總統眼中,如今臺灣可以說已處於『匪諜早就在你身邊』的緊急國安狀態」。但在已實行民主化、廢掉「戒嚴法」、兩岸人民早已密切交流的今天,「再走回頭路針對對岸搞保防、反滲透、反情報工作,只怕人民回到戒嚴時期的恐懼,還大過共諜的威脅呀」。文章最後說,保防觀念在於民眾對安全的自我覺醒,絕非來自政府刻意精心鋪陳的「恐共仇中」信息。香港中評社稱,如繼續炒作大陸為敵人,怎麼讓對岸感覺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眼下臺灣不知不覺又被帶回到兩蔣時期大搞「保密防諜」的年代,如此又要兩岸人民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