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冷,很多孩子都成了「鼻涕蟲」,清的、白的、黃的、綠的……那叫一個五顏六色啊。
這兩天好多寶爸媽也在後臺給科大大發消息,問孩子流鼻涕了怎麼辦?
今天科大大啥也不幹,就跟大家來一場關於鼻涕的科普,讓大家分分鐘變身「鼻涕專家」。
01
寶寶的正常鼻涕
正常的鼻涕是無色透明的,不會流出鼻腔,而且鼻涕的成分豐富!
寶寶要是鼻涕流出來了,不外乎有兩個原因:
哭鬧
寶寶哭鬧時,鼻涕會增多流出鼻腔。
這是眼淚通過鼻淚管流入鼻腔,沒吸收完就變成鼻涕流出來了。
冷空氣刺激
這種情況,身在北方的寶爸媽應該深有體會。
這是應激性的流鼻涕,當環境變暖,流鼻涕就會慢慢消失啦。
02
寶寶的不正常鼻涕
寶寶清鼻涕流不止,可能是:
感冒早期
清水樣的鼻涕,源源不斷地從寶寶鼻子裡流出來,和環境等外在因素沒有太多相關性,這種情況常見於感冒早期。
這是因為感冒後,身體想要儘快把鼻腔裡的病原衝走,鼻腔黏膜充血腫脹,分泌出了更多的鼻涕。
很多人看到寶寶流鼻涕了,就想儘快止住。
其實這個時候更應該讓鼻涕流出來,達到衝洗鼻腔的作用,排出病原。
過敏性鼻炎
如果寶寶流的一直是清鼻涕,量很大,還伴有打噴嚏、鼻子痒痒等症狀,要注意了:寶寶是不是得了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時,大量流清鼻涕,其實也是身體想儘快排出鼻腔裡的過敏原。
鼻涕變濃、變白了,可能是:
病毒性或細菌性感冒2~3天後,呼吸道炎症會讓鼻涕變稠,或者變白。
病毒、細菌都會導致炎症:
病毒性感冒:鼻涕變稠後,體溫會好轉。
細菌性感冒:鼻涕變稠後,體溫不會好轉。
更進一步,鼻涕變黃或變綠了,可能是:
在細菌或病毒感染的情況下,免疫系統打響反擊戰,大量白細胞湧向感染部位追殺病原體。
一番大戰過後,病原體殘骸和白細胞被排出到鼻涕中,呈現出黃色或者綠色鼻涕。
病毒性感冒:
如果黃綠色鼻涕持續10天左右,但是其他症狀不重,說明身體免疫正在進行防禦。這時一定要注意休息和飲食,避免症狀加重。
鼻竇炎:
如果有黃綠色鼻涕伴有發熱不退、噁心、頭痛,可能是細菌感染導致的鼻竇炎。
這時的鼻涕往往量較大,並且由於鼻涕排不乾淨,可能伴有較為嚴重的鼻部不適,甚至頭疼。
鼻涕變紅了,可能是:
粉色或紅色鼻涕提示鼻腔出血了,大多與乾燥、外傷、炎症等導致鼻黏膜破損有關。
少量血不要緊,大量血要及時就診。如果在沒有外傷的情況下,反覆鼻腔出血,那麼需要注意存在局部慢性炎症的可能。
因為局部的慢性炎症可能導致鼻黏膜充血、脆弱、以增加出血風險。
如果還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則需注意凝血功能異常或血液系統疾病。
鼻涕變黑了,可能是:
吸入較多粉塵,如煤灰(霧霾較重時也有影響)。
長期被迫吸二手菸。
如沒有明顯外因,卻出現黑色鼻涕,可能存在嚴重的真菌感染,應立即去醫院檢查。
鼻涕顏色只能輔助媽媽們初步判斷病情,孩子有不適症狀要及時看醫生。
03
寶寶擤鼻涕有講究
流鼻涕這事,做家長的我們也有點經驗。
尤其是鼻涕變稠之後,就很難流出鼻腔了,有的家長就會用力擤,然後也教給孩子用力擤!
但是!這樣很容易擤的耳朵都疼,甚至可能由於逆流導致感染。
所以,幫寶寶正確擤鼻涕的方法應該是:
一邊一邊來
先壓迫一側的鼻翼,使鼻腔不進氣。
讓寶寶吸一口氣,稍用力擤出對側的鼻涕。
另一側同樣方法。
溫毛巾敷一敷
如果鼻涕過於黏稠,或者有點乾燥,可以用溫毛巾敷在鼻腔附近。
水蒸氣可以軟化、溼潤鼻腔分泌物。
噴海鹽水
軟化鼻腔分泌物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用罐裝生理海鹽水衝洗寶寶鼻腔,可稀釋黏稠分泌物。
特別注意:別讓寶寶倒吸鼻涕!
很多孩子習慣「哧溜哧溜」地把鼻涕倒吸回去,這是個壞習慣,一定要早早制止。
寶寶的鼻腔和中耳腔,僅靠短小的咽鼓管相連。
倒吸產生負壓,容易使病菌「倒流」至中耳腔,引發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