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處壽命末期 最終將受控墜落燃盡入海

2021-01-09 騰訊網

此次與神十一別,意味著天宮一號(微博)圓滿完成歷史使命。天宮一號目前已在軌安全運行635天,接待了6名航天員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取得了豐富成果。

分離後,天宮一號再次轉至長期運行軌道。當前,天宮一號已處於兩年設計壽命末期,專家表示,由於其各方面狀態良好,或將超期服役,繼續在軌進行各項試驗,但將不再迎接航天員入住。

專家表示,之後我國將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屆時天宮一號和二號或將同時在太空運行。「壽終正寢」後,天宮一號將在指令控制下墜落地球,或在大氣層燒盡,或落進海洋,不會成為太空垃圾,也不會危及地面。

□天宮·回顧

1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 發射

天宮一號是目前中國在軌飛行的最大的太空飛行器,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起飛質量約8.5噸,設計在軌壽命2年。

天宮一號的主要任務是為實施空間交會對接試驗提供目標飛行器,初步建立長期無人在軌運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載人空間試驗平臺,進行空間科學實驗、航天醫學實驗和空間技術試驗。

2

2011年11月3日1時36分 首次交會對接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迎來神舟八號飛船,與其成功實施中國首次交會對接。神舟八號任務沒有航天員參與,其間與天宮一號組成組合體飛行12天,擇機進行了第2次交會對接試驗,繼續飛行2天後分離。

首次交會對接的成功,意味著中國的交會對接技術從無到有的突破。

3

2012年6月18日17點06分 首迎航天員入住

作為中國第一個「太空宮殿」,發射升空262天後,天宮一號迎來首批乘客。去年6月16日,神舟九號飛船帶著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奔赴天宮。

6月18日,天宮一號與神九深情「擁吻」,在交會對接後組成組合體。3名太空人第一次啟用了「太空房間」。

4

2012年6月24日12時55分 首次手控交會對接

這是中國人第一次「開飛船」。6月24日,在距離地面300多公裡的太空,相聚6天的神九與天宮一號緩緩分離,神九在自動控制下抵達140米停泊點,12時38分航天員劉旺開始操作飛船手柄。12時55分,天宮一號與神九再次合二為一,中國首次手控交會對接成功實施。

5

2013年6月20日10時11分

首次航天員太空講課

6月20日,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把天宮一號變成了中國最高的課堂。上午10點多,神舟十號航天員給全國青少年上了40分鐘的太空課,全國8萬多所中學、6000萬名師生通過廣播、電視和網絡直播共同收聽、收看。女航天員王亞平主講了這堂神奇的太空課。

相關焦點

  • 「天宮一號」失控撞地球? 航天專家:今年上半年會墜落但不會危害地面
    2018年1月8日訊,近日,部分外媒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當作炒作目標,稱其已經失控並將撞向地球,對地面環境及安全造成威脅。對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實驗室系統總設計師朱樅鵬予以否認。朱樅鵬表示,我國一直在監控天宮一號,預計在今年上半年讓它墜落。其墜入大氣層後就會燒毀,剩餘殘骸將落入指定海域,不會危害地面。
  • 天宮一號完美回家 殘骸墜入南太平洋
    目前,運行在近地軌道的大型太空飛行器退役後,國際通行做法是讓其受控墜落到南太平洋一處深海區,這一區域也被稱為「太空飛行器墳場」。太空飛行器墳場四面與陸地距離都超過2000公裡。美國航空航天學會會員、「小火箭」工作室創始人邢強向新京報記者介紹,這片區域不僅沒有人類活動,而且由于洋流影響,海洋生物也很少,不會對生態造成太大破壞。
  • 「天宮一號」失控,會撞地球,引發災難,項目失敗?無稽之談!
    經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和專業機構分析,預計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時間在2018年3月31日至4月4日之間。早在之前,外媒就針對天宮一號進行了相關報導,稱「天宮一號已經失去控制」,將在未來數月內重返大氣層並墜落。有專家還就此猜測,此次墜落將產生大量碎片,有些可能重達100公斤。美國天文學家表示:空間站燃燒殘留的碎片將落往何處尚無法預測,如果落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將帶來災難。那麼,事實真的有傳說的那麼可怕?
  • 天宮二號下周將受控離軌,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效果圖。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據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完成全部拓展試驗,計劃於北京時間2019年7月19日擇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將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西經160度~90度、南緯30度~45度)。
  • 天宮一號究竟發生了什麼?
    伴隨著系統不斷經歷極端的過熱和過冷「折磨」,天宮一號上的供電系統徹底完了。問題四:這種狀況是否可以避免,天宮一號故障時的狀況如何?答:可以,理論上能夠從地面遙控強制開啟熱控系統,地面信號擁有全系統最高權限。
  • 中國天宮一號墜落!美國萬人沉浸在歡呼中,為何兩天後卻傻了?
    在不久前中國的航天事業就發生了一件大事,中國天宮一號墜落!而在得知這個消息以後,美國萬人同慶。然而,兩天後他們卻都傻了,直言中國還是厲害。這是怎麼回事呢?眾所周知,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的成就也越來越顯著,我國也早已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 去年今日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受控離軌隕落大洋!
    天舟一號,謝謝你! 讓我們向這位優秀的「快遞員」致敬!在我國在載人航天工程史上,天舟一號將會留下輝煌的一頁! 向背後參與研製實施任務的科技工作者致敬,你們辛苦了!
  • 天宮一號墜入南太偏僻海域 長眠「太空飛行器公墓」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的消息,終結了幾周來部分外媒圍繞天宮一號命運的喧囂,這些媒體擔憂的、甚至是渲染的「失控太空飛行器威脅地球」的場景並沒有出現。西方權威科學家表示,天宮一號落在有「太空飛行器公墓」之稱的南太平洋的一塊水域,那裡是經常落入太空殘骸的區域。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消息公布後,很多外媒進行了報導。
  • 天宮一號天外歸來:落於南太平洋 華美謝幕
    4月2日,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流星般從天外回歸,結束了長達7年的太空之旅。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證實,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墜落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到訪:天宮迎來家鄉訪客像一尾靈活的藍色小魚,航天員景海鵬以手撐地,「遊」出了對接通道,出現在天宮一號中。僅僅一分鐘後,航天員劉旺「遊」進天宮一號。女航天員劉洋則用手助力,一點一點「飄」進軌道艙,如同一枚輕盈的羽毛。
  • 天宮一號掉哪兒 為什麼各國都沒猜準?
    很多人注意到一個頗有意思的問題:天宮一號的再入點與全球航天機構之前的預測都相去甚遠,它似乎和科學家們開了個大玩笑。為什麼預測的誤差會這麼大呢?誰都沒能預測準在宣布天宮一號重返大氣層前,載人航天工程官網就天宮一號的狀態、再入時間和地點發布過兩次公告。
  • 中國天宮一號墜落,美國人高興壞了,但兩天後傻了:還是中國厲害
    之前,中國的天宮一號按照國家的規劃,從天上墜落下來,美國人得知此事後高興壞了,但是兩天後,美國就傻眼了。他們不甘心的說道,還是中國厲害。這是咋回事兒?我國的航天領域,因為發展得比較晚,所以在很多地方都不如美國等西方國家。不過,我們沒有就這樣氣餒,而是積極地去想辦法解決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的科研人員,陸續取得了一系列技術突破。
  • 天宮二號已回家,少量殘骸墜落南太平洋
    遨遊太空近3年的天宮二號19日晚在預定時間內返回地球,少量殘骸墜落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用極其壯烈的方式為我國空間實驗室任務畫上圓滿句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證實,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於北京時間7月19日21時06分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天宮二號受控再入大氣層,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
  • 熱層大氣:天宮一號命運的幕後推手
    德國弗勞恩霍夫高頻物理及雷達技術研究所拍攝的天宮一號墜落前畫面 | 圖源:Fraunhofer2018年4月2日8時15分左右,中國航天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在全面完成使命任務兩年後,再入大氣層,幻化成一道絢爛,散落在了南太平洋。
  • "天宮一號"即將升天 這次也有寧波企業參與嗎
    浙江在線09月29日訊 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將在今天21時16分至31分,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發射。這是我國將實施載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標誌著我國航天技術又上新臺階。  有網友問,前幾次的「上天入海」,都有寧波企業的身影,這次也有寧波企業參與嗎?
  • 天宮一號,難說再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日電(記者 馬學玲)從茫茫大漠而來,向浩瀚蒼穹而去,最終隕落於無邊大氣層……天宮一號,已經遠去!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2日發布的消息稱,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 天宮一號順利墜落南大洋,西方大呼小叫一整年成笑話
    今天早上八點以後,天宮一號在中國上空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後,終於在南太平洋順利落幕,變成了絢爛而壯麗的太空煙火,向我們做最後的道別!軌道高度在500公裡以下的航天飛行器,都會最終墜落地球。經過早年的衛星測量,專家發現,當距離地面高度500公裡以上,地球磁場強度將迅速減弱,對太空輻射和宇宙射線的屏蔽作用將大大下降。最有效的屏蔽區,還是在500公裡以下的區域;而大氣層的正常最大高度上限在200公裡左右。因此500到350公裡的高度,就成為長時間繞地載人太空飛行器的理想軌道高度。
  • 天宮一號天外歸來 七大精彩瞬間難忘
    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題:天宮一號天外歸來 七大精彩瞬間難忘    李國利、鄧孟、楊欣    4月2日,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流星般從天外回歸,結束了長達7年的太空之旅。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證實,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墜落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    再見,天宮一號,但屬於你的精彩瞬間永遠難忘。    亮相:名字自帶「中國風」    1992年,作為中國載人航天戰略的一部分,研製目標飛行器的方案,在早期規劃的時候就已經確定。
  • 中國航天:從「神舟一號」到「天宮一號」
    從神舟一號無人試驗飛船到神舟五號乃至「神六」、「神七」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實現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再到即將於2010年發射的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中華,這個充滿蓬勃生機的民族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問天之旅中,不是在走,而是在加速奔跑。2009年2月27日,中央電視臺軍事報導中首次出現了我國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實體畫面,而在此前,天宮一號僅有電腦效果圖和模型對外公開。
  • 天宮一號又採用了那些技術?它對中國航天有什麼意義...
    儘管此後8月18日,長徵二號丙火箭發射實踐十一號04衛星失利,導致天宮一號推遲了發射時間。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重新檢查,中國宣布將在9月27日至30日擇機發射天宮一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921工位在沉寂已久後終於再次喧騰起來,中國第一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也即將拉開序幕。在完成了載人軌道飛行,實現載人航天第一步戰略目標後,中國2004年12月開始啟動載人航天第二步任務。
  • 《地心引力》揭秘:天宮一號是真是假?
    在觀眾們紛紛讚嘆優美視效的同時,有很多熱議話題也開始湧現——「內地版有刪減鏡頭」、「天宮一號的各種細節是真實還原嗎?」、「劇情有硬傷」。針對影迷們的種種疑問,我們聯繫了眾多相關人士,為這些問題一一做出解答。 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是真實還原嗎?影片中非常細節的刻畫了中國的軌道空間站天宮一號以及神舟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