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2日18時左右,天舟一號受控離軌再入大氣層,最後的畫面!圖源:央視截圖
2017年9月22日中午,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發布《關於天舟一號受控離軌的通告》,通告中說:按照飛行任務安排,在軌運行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已圓滿完成全部飛行計劃和拓展試驗任務,計劃於北京時間2017年9月22日至23日擇機受控離軌。
2017年9月22日18時左右,天舟一號在完成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及後續拓展試驗後受控離軌再入大氣層。
至此,天舟一號飛行任務終結,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這項歷時近半年的任務圓滿落幕了。
此前,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按計劃完成了多項拓展應用和相關試驗,地面科技人員對其飛行狀況進行科學評估後,決策實施離軌。在測控通信系統的精確控制和密切監視下,天舟一號經兩次制動,軌道高度不斷下降,最後進入大氣層燒毀。
在2017年9月22日晚的新聞畫面中看到了最後的畫面,
GIF動圖,心疼~
天舟一號載譽離去,使命達成!地面人員可以稍稍休息一下、放鬆放鬆了。儘管有些不舍,但任務圓滿完成了,天舟一號再入大氣層為此次任務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天舟一號,謝謝你!
讓我們向這位優秀的「快遞員」致敬!在我國在載人航天工程史上,天舟一號將會留下輝煌的一頁!
向背後參與研製實施任務的科技工作者致敬,你們辛苦了!
天舟一號任務團隊合影。圖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承前啟後-空間站建造前的載人航天最後一次飛行任務】
天舟一號飛行任務是空間站建造前的載人航天最後一次飛行任務,可以說這次任務具有承前啟後的意義。進一步驗證前期技術、開展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所做的每一步都是為未來空間站做準備。
昨天(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號921工程)正式立項26周年。26年來,工程相繼突破掌握天地往返、空間出艙、交會對接等載人航天領域關鍵技術,成功將11名、14人次航天員送入太空,牢牢佔據了世界載人航天的重要一席。
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覆載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並確定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
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六號,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用了6年終於走完第一步。
第二步:空間實驗室階段
2008年,神舟七號飛船的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掌握了航天員空間出艙活動關鍵技術;
2011年,「天宮一號」發射成功,並圓滿完成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和神舟十號的交會對接任務,也標誌著自動及手動控制交會對接技術得到驗證;
2016年,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成功對接,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在天宮神舟組合體內生活30天,實現空間站中期駐留。
第三步:2022年前後建成空間站
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2010年9月,中國啟動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建設工作,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以空間實驗室為起步和銜接,按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兩個階段實施。
如今,空間實驗室任務已經圓滿完成了,突破和掌握了航天員中期駐留等空間站關鍵技術,並且開展了一定規模的空間應用。前面我已經說了,2017年4月27日,天舟一號成功完成與天宮二號的首次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這標誌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同時這也代表著我國正式邁入了空間站時代。
天舟一號首次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之後執行的繞飛、自主快速對接試驗、第二次、第三次在軌補加試驗實際上是此次任務的拓展實驗。
為什麼安排這麼多拓展實驗呢?因為我們在載人航天任務實施方面,非常注重綜合效益,從哪裡體現了這一點呢?比如說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工程指揮部從我國國情國力出發,採取一個目標飛行器與多艘飛船(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對接的模式,在一次飛行中同步開展多方面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實驗,實現了一次投入長期收益。天宮二號、天舟一號任務同樣如此,
這也是非常值得表揚和稱讚的地方,我們每次任務規劃都十分科學、嚴謹、準備充分,所以,對空間實驗室任務來說,我們順利地實現了「成功首飛、穩定運行、健康駐留、安全返回、順利補加、成果豐碩」的任務目標。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
【重要成果,意義總結】
1、我們建成了空間站的貨物運輸系統。將來建成空間站,航天員有吃有喝了,哈哈。
2、考核了空間站建造中許多關鍵的技術。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天宮二號與天舟一號的交會對接都是在未來空間站軌道高度上進行的,393公裡,在接近400公裡的軌道上進行交會對接、貨物補給、推進劑補加和在軌維修,這些關鍵技術都是我們建造空間站必須掌握的關鍵技術。
3、開展了大量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等)。載人航天應用有了新突破,為空間站將來有人參與的實驗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4、任務跨度時間長,考驗組織實施、指揮、運行保障能力。對空間實驗室任務來說,一年時間執行了四次高密度、高強度的任務,進一步考驗組織實施、指揮、運行保障能力。未來空間站長期運營有保障了。
5、首次採用主動離軌方式,受控落到預定區域,既避免自身成為太空垃圾、避開離軌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又為打造潔淨、安全的太空環境作出貢獻。
……
天舟一號是功臣,它在中國載人航天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它載譽離去!
【難說再見!】
天舟一號受控隕落至南太平洋指定區域(示意圖)。至此,任務終結!圖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天舟一號首次採用主動離軌方式,並受控地落到預定區域,既避免自身成為太空垃圾、避開離軌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又能為打造潔淨、安全的太空環境作出自己的貢獻。
2017年4月30日,央視《面對面》欄目播出對「天舟一號」總師白明生的採訪,採訪最後階段,在說起天舟一號自行隕落的時候情緒激動,他落淚了。當時看著節目,自己心裡也很難受,沒想到,5個月這麼快就要過去了,天舟一號要與太空、與大家說再見了。
我們來看看節目的採訪對話(實錄):
記者:也就是說你在設計,它最後也會自行隕落的時候,你們心裏面,雖然它是個物件,但是由於這麼久也會有感情?
白明生:必須要負責任,作為一個航天大國,我們中國人應該負這個責任,這次我們交會對接就提前了兩分鐘,就是為了躲一個太空碎片。
記者:可能就是因為考慮到這一點,所以也要把天舟一號,雖然它幹了那麼多的活,也要把它處理掉。
白明生:沒錯,實際上這個辛酸,從扣罩就開始了,整流罩扣上以後,船我就看不著了。
記者:這是六年的心血?
白明生:有點兒激動了,不好意思。
記者:我太能理解了,您在看著它最後扣罩的時候,心裡就已經說再見了。
白明生:對,我們這個隊伍,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樣的。
很遺憾天舟一號不具備返回功能,對於這個「快遞員」來講,這一生只能送一單。在完成既定任務後,它受控離軌隕落至預定的南太平洋安全海域,化作夜空中最亮的星。
天舟一號飛行了5個月,我也全程陪伴、關注了它5個月,任務圓滿,不留遺憾!
天舟一號今晚啟程 「太空快遞員」都帶了啥?
天宮、天舟,為你們加油!—— 天舟一號發射前瞻
天舟一號長啥樣?在外觀上如何區分天宮二號與天舟一號?快看!
天舟一號首秀「太空加油」!來看看是如何「加油」的?
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首次交會對接,今天中午進行!附直播預告!
天舟一號——送給「中國航天日」最好的禮物 精彩瞬間回顧!
……
天舟一號,謝謝你!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中國航天,加油!
更多精彩,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