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開始立法保護永久性生態公益林

2020-12-20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太原10月19日電(記者 馬曉媛)山西省人大常委會近日發布公告,就《山西省永久性生態公益林保護條例(草案)》向社會徵求意見。據了解,劃定永久性生態公益林地,嚴格實施立法保護,這一舉措在全國尚屬首創。

山西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省份,森林資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均、質量不高,全省森林覆蓋率20.50%,與周邊省份和全國平均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山西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山西國有林場的生態公益林主要分布在呂梁山、太行山和主要河流源頭,用30%的林地培育了60%的有林地,蓄積量佔全省的70%,是全省的生態基礎,應該作為山西的生態底線和紅線,為此山西提出劃定永久性生態公益林並予以立法保護,旨在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維護生態安全。

條例草案明確了劃定永久性生態公益林的政府和部門職能,並根據山西省現有森林資源狀況和生態建設實際,明確了劃定永久性生態公益林的範圍和保護永久性生態公益林的具體措施。

其中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永久性生態公益林,並有權舉報、制止破壞永久性生態公益林的違法行為;依法劃定的永久性生態公益林,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界樁和標牌,嚴格用途管制,保持面積長期穩定;永久性生態公益林保護工作納入政府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內容。

據了解,《山西省永久性生態公益林保護條例(草案)》意見徵集將於10月26日截止,擬在11月份召開的山西省人大常委會會議上再次審議。

相關焦點

  • 山西組織科考隊揭秘華北唯一一塊原始森林
    9月20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歷山混溝原始森林科考成果新聞發布會稱,此次科考是對該原始森林生態系統的一次揭秘。混溝原始林地處山西省南部的中條山東段,位於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1984年,山西省曾經組織過第一次綜合科學考察,專家評審認定:「山西混溝保存著華北唯一一塊原始森林」。
  • 山西曆山混溝原始森林又有重大科考成果
    在全省上下以優異的成績迎接新中國七十華誕,奮力開啟林草生態建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關鍵時期,我們在這裡舉辦山西曆山混溝原始森林科考成果新聞發布會,這是以實際行動牢固樹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決築牢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舉措,是一次對歷山混溝原始森林原真性、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的全面展示,對弘揚生態文明新理念、開啟國土綠化新徵程、譜寫美麗山西新篇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地方立法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寧夏人民就開始了防沙治沙、治理水土流失的探索,創造出「中衛沙坡頭林場防沙治沙經驗」,湧現出「靈武市白芨灘林場」、「鹽池縣白春蘭」、「彭陽縣小流域綜合治理」等一批國家生態建設、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先進單位和勞模,積累了許多切實可行的防沙治沙、涵養水源、小流域綜合治理等生態保護經驗。
  • 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曆山混溝原始森林第二次綜合科考成果...
    1984年我省組織的第一次綜合科學考察已經認定:「山西混溝保存著華北唯一一塊原始森林」。今年5月,我們又組織了對混溝原始林的第二次綜合科考,旨在檢驗生態保護成效,為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修復、系統治理,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山西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 佛坪完成省級生態公益林補償工作
    2020年度上級共下達佛坪縣省級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面積5萬畝,資金23.75萬元。為落實好國家惠農政策,該縣嚴格執行市委、市政府關於對省級地方公益林實行向貧困村、貧困戶傾斜的政策和程序,及時將2020年度省級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按每畝3元的標準進行兌現。
  • 「十三五」廣東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惠及2600多萬人
    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中新網惠州12月17日電 (程景偉 林蔭)廣東省林業局17日在惠州市舉行全省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管理工作會議。「十三五」以來,中央和廣東省級財政累計在該省投入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112.62億元,惠及人口2649.7萬,約佔全省農業人口三分之二。
  • 領生態公益林補貼為何先要種核桃?事發宜州市
    河池市林業局表示,生態公益林補貼與種植核桃綁定違規,將就此事進行調查核實,如屬實將責令整改村民生態公益林補貼遭捆綁&nbsp2月23日,宜州市德勝鎮一村民向南國早報反映,前些天,他到德勝鎮政府領取生態公益林補貼時被告知
  • 恩施市:足額兌現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2600萬
    12月14日,恩施市嚴格落實生態公益林補償政策,足額完成2600萬元生態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的兌現,以190萬畝生態公益林繪就恩施生態底色,用心、用情、用力幫助群眾「借綠生金」。據悉,恩施市認真組織開展2020年度生態公益林數據更新工作,全面整合現有的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林地「一張圖」、生態公益林區劃落界等成果數據,實現省、市、縣森林資源「一張圖、一套數、一個標準、一個平臺」,數據精準落界。同時,對歷年生態公益林補償對象再次糾錯,建立完整的公益林補償資料庫,確認補償對象精準、面積精確。
  • 武義全方位培訓生態公益林護林員
    12月3-4日,武義縣對202名生態公益林護林員集中進行為期兩天的全方位林業知識培訓,以進一步提高他們對林業工作的認識和護林巡查的本領,推進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工作。為築實加固森林資源管理隊伍基礎,建設森林武義,推進「生態發展、綠色崛起」,武義縣經常性組織護林員培訓。本次培訓由該縣自然資源和規劃(林業)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職教培訓中心聯合舉辦,在縣職業技術學校進行。
  • 天水首個檢察生態公益林在秦安落成
    新甘肅客戶端天水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劉東亮)近日,天水市首個異地修復檢察生態公益林項目啟動儀式在秦安縣舉行。該生態公益林項目是由天水市人民檢察院牽頭,秦安縣人民檢察院具體組織實施,秦安縣人民法院、秦安縣司法局、秦安縣自然資源局、天水市生態環境局秦安分局、秦安縣林業和草原局等部門聯合共建,項目選址為秦安縣葉堡鎮葉堡村黃家溝,項目佔地約200畝。
  • 泰和生態公益林補償金全部兌現
    12月16日,泰和縣將2020年度共計1481.87萬元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金全部兌現到管護人員及林權所有者手中,確保「生態受保護,林農得實惠」。今年,泰和縣共有生態公益林面積77.68萬畝,其中國家級公益林24.68萬畝,省級公益林53萬畝。為落實好惠農政策,兌現生態公益林管護各項資金,泰和縣林業局高度重視,嚴格執行國家、省生態公益林補償相關政策和程序,及時將2020年國家、省級公益林所有者補償費按每畝18元標準進行兌現。
  • 廣東生態公益林實施激勵性補助政策
    中國園林網9月29日消息:記者日前從廣東省生態公益林管理工作培訓班了解到,2013~2017年,廣東省將實行生態公益林激勵性補助政策,應用經濟槓桿調動各地管護生態公益林的積極性。
  • 關於進一步調整生態公益林補償政策的提案
    改革公益林補償制度,有利於提高廣大林農收入,促進林業經濟發展,對於拉動內需,減小惡化的國際經濟環境對我國的經濟影響有重要作用。改革公益林補償制度有利於提高林農和林業機構的造林護林積極性,真正達到維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同時,減小廣大山區林農與平原和城市人口收入之間的差距,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 林業局:足額兌現190萬畝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2600萬
    中國硒都網訊(通訊員 程陽 高明傑)12月14日,市林業局嚴格落實生態公益林補償政策,足額完成2600萬元生態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的兌現,以190萬畝生態公益林繪就恩施生態底色,用心、用情、用力幫助群眾「借綠生金」。
  • 福建省林業局關於提高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的建議答覆
    福建省林業局關於提高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的建議答覆福建省林業局關於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第1213號建議的答覆閩林函〔2020〕61號黃亞洲代表:《關於提高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的建議》(第1213號)由我局會同省財政廳辦理。
  • 確保生態補貼逐步提升!四川公益林管護吃下「定心丸」
    四川在線消息(蒲香琳 記者 王成棟)2020年天保工程二期結束後,四川天然林保護政策仍將持續。具體來說,就是從工程型轉向制度型,延續補貼政策並逐步提高補貼標準。這是12月13日,記者從在成都舉行的四川省天然林保護工作會議和培訓會上獲悉的。1998年,四川在全國率先實現天然林停伐並啟動天保工程。
  • 通道隴城鎮:開展2018年生態公益林護林員業務培訓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 吳健蓮 楊嶽跳)為進一步提高生態護林員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打造一支能夠勝任本職,業務精幹的護林員隊伍;5月16日上午,通道隴城鎮林業工作站組織鎮區內生態公益林護林員在鎮文化樓開展業務培訓;各村公益林護林員和林業工作站全體人員共計60餘人參加培訓。
  • 浙江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再提高 今年提高到每畝35元
    浙江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再提高 今年提高到每畝35元 2016年05月31日 07:19:00來源:浙江日報記者 金梁   浙江日報杭州5月30日訊(記者 金梁 通訊員 章維士 李紅俊)5月30日,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我省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將再一次提高。
  • 浙江省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再提高 2016年提高到每畝35元
    原標題:我省生態公益林 補償標準再提高 5月30日,記者從浙江省財政廳獲悉,浙江省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將再一次提高。 經省政府同意,浙江對主要幹流和重要支流源頭縣省級以上公益林、國家級公益林和省級自然保護區省級公益林的最低補償標準進行再調整:2016年,由去年的每畝30元提高到每畝35元;2017年將再提高到每畝40元。其中,適當調整補償資金支出結構,公益林護林人員管護費用由每畝2.5元提高到每畝3.5元。 聽到這個消息,遂昌縣雲峰街道同心村清水源自然村的林農華啟松很是高興。
  • 北京:山區集體生態公益林補貼每年每畝增30元
    本市自2010年起實施山區生態公益林生態效益促進發展機制,市、區財政每年為山區農民發放4.3億元生態效益補貼。隨著山區生態效益的顯著增加,明年補貼金額將增長到7.5億元。市園林綠化局、市農委、市財政局近日聯合下發了《關於調整山區生態公益林生態效益促進發展機制有關政策的通知》,規定從明年起,對山區集體所有的生態公益林的補貼標準將從現行的每年每畝40元調整為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