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曾是西方文明的發祥地,如今卻成為笑話,靠向各國乞討為生?

2021-01-07 騰訊網

「金豬四國」通常指的是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以及希臘這四個國家,這是由於他們國家國際通用稱呼的首字母,正好組成了「豬」的英文單詞「pigs」,更主要的原因是,這些原本輝煌、強大的國家,卻在近些年來遭遇嚴重的金融危機,逐漸淪為所謂的「三流國家」,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但希臘人對這一稱呼,似乎並沒有感到過於悲觀,反倒像一些「過來人」一樣愛懷念曾經的輝煌事跡:「想當年,古希臘可是西方文明的發祥地,『希臘三賢』柏拉圖、蘇格拉底和亞里斯多德都聽說過吧,現在許多西方思想、文化、藝術可都是從我們這裡來的呢!」這樣說似乎是沒錯,但說起來,四大文明古國中,卻不能有它的一席之地,這是為何呢?這或許就要從它的歷史講起了。

實際上,古希臘並不算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由眾多城邦組成的一大片區域文明,其中最為先進的莫過於我們耳熟能詳的雅典,而在這數百個城邦中,也有像斯巴達這樣的城邦,與雅典走上了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因此古希臘內部也並不是十分團結,所以也不少被其他國家的勢力給盯上。例如波斯帝國,就與古希臘聯軍發生了著名的「希波戰爭」。這一場戰爭雖然以古希臘的勝利告捷,但那時他們似乎並沒有明白,是團結給他們帶來了勝利,相反古希臘的內戰是愈演愈烈,直至無力面對下一個敵人的來襲,最終被馬其頓給打敗。好在自己遺留下來的文化,在馬其頓的帶領下發揚光大。

而這樣的好日子似乎讓希臘人再次忘記了團結的重要性。馬其頓帝國分崩離析之後,希臘猶如一盤散沙,先後被羅馬、奧斯曼帝國徵服,二戰時期又被德國虐到不行。結果二戰結束,希臘人的內戰卻沒有結束,一直鬥到了上世紀的70年代。這樣來看,千年歷史上的希臘,並沒有實現像一個完整的國家那樣的統一。並且根據資料顯示,沒有證據能夠證明古希臘文明是獨立發展起來的原生文明,四大文明古國創造的文字、馴服的物種、培育的作物,各不相同卻都是其本土人民智慧的結晶,但古希臘不同,他們的文字等文明,都是衍生出來的次生文明。因此古希臘並不能被稱為「文明古國」。

不過「好漢不提當年勇」,不提古希臘,我們來看看如今的希臘又如何呢?前面其實也提到了,雖然希臘有著「輝煌」的歷史,但近些年來卻在經濟上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甚至需要靠著向各國乞討為生。這或許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釋。一是地理位置。希臘半島地形以山脈為主,低地平原較少,不適宜人們的生產活動,經濟的發展主要依靠商業貿易,而隨著西方文明的擴散,希臘先是失去了文明的中心這一位置,後又因工業革命到來,西歐、東歐、北歐等地緣板塊的發展,導致希臘半島逐漸淪為「邊緣板塊」,難有發展起來的機會。

而希臘卻又學著北歐國家,將國家福利壘的老高,醫療、教育等通通都免費,只給人民發錢卻不懂得賺錢,結果卻把自己給搞破產了。這就是第二個方面的原因。沒能選擇正確發展方向的希臘,最終只能靠著向別國借錢來維持生計,淪為了如今人們眼中的「笑話」。

相關焦點

  • 西方文明的源頭希臘
    三,西方哲學、奧林匹克運動會、西方文學、歷史學、政治科學、民主制度、科學和數學原理,以及西方戲劇都發源於希臘地區。 a,古希臘文明持續了約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淵源。
  • 古代希臘文化的特點及其對西方文化的影響
    文字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迦南的腓尼基人把字母傳給古希臘人,後來希臘字母又演化成拉丁字母,並最終成為西方各國字母的來源。文字出現以後,又反過來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強烈的影響,尤其表現在文學方面。從古希臘的文學成就來說,先有荷馬、希西阿德等人的史詩,後有薩福等人的抒情詩,接著便是戲劇。悲劇作為古希臘文學的最高成就,已成為現代舞臺劇的鼻祖。
  • 影響了整個西方發展的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明,究竟誰更厲害
    大約在公元前五世紀時期,希臘人民在贏得「希波戰爭」的勝利之後,開始了文明大發展,先是在政治、文學、藝術、經濟、宗教神話、哲學等文化方快速地走向了繁榮,於是,「希臘文明」曾被一些西方學者稱之為古典文化之最。
  • 劉小楓:更好的理解歐洲文明|劉小楓|歐洲文明|文明|希臘|羅馬_鳳凰...
    他在這本書中勾勒了希臘語和拉丁語傳統影響西歐與美國文學的主要途徑,以此為線索,帶領讀者對西方文學進行全面考察。本文劉小楓為該書撰寫的序。顯然,這種印象是由西方文明通史或西方文學通史或西方哲學通史一類史書塑造出來的,如本書作者(生前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海厄特在「導言」一開始所說,「就我們大部分的思想和精神活動而言,我們是羅馬人的孫輩,是希臘人的重孫」。當然,我們也知道——西方人更清楚,歷史上的古希臘人和羅馬人與公元五世紀前後才移居西羅馬帝國領地的歐洲人並非同一個「民族」。
  • 中國與希臘-搜狐新聞
    奧運聖火從希臘到中國的交接,象徵著由西方文明孕育的奧林匹克精神,將與世界上最悠久的東方文化並肩攜手。而後「少林」也成為中國在希臘的代名詞。但奧運在兩國人民之間搭起了一座交流的橋梁。如今希臘人對於中國人的認識不僅停留於「少林」,還有姚明和劉翔。
  • 潘嶽:戰國與希臘,中西方文明根性之比較
    而自由與秩序的分歧,也不應成為中西文明交流的障礙,反而應成為文明互鑑的基礎。因為多元與矛盾並存,才是世界的原貌,也意味著人類文明基因不斷更新的豐富可能。戰國與希臘:中西方文明根性之比較▍引言:相似的歷史條件為何形成不同的結果?今天,中國和西方又一次站在了解彼此的十字路口。
  • 西方文明的搖籃和民主的起源地,希臘首都雅典
    古希臘語中,雅典為θναι,又稱θην謨θνη,是智慧與正義戰爭女神雅典娜雕塑,雅典的守護神慧與正義戰爭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城市的名稱是一個複數形態,是因為它由幾個部分組成。19世紀,θναι正式成為城市的名字。據說,雅典娜成為雅典的守護神的傳說和女神與波塞冬之間的爭鬥有關。
  • 窮遊丐幫出沒:上街乞討,西方背包客的致富之路
    最近老藝術家看到這樣一條新聞:印尼當局已經發起禁令,禁止西方遊客上峇里島街頭乞討籌旅費,將這些乞討客打入黑名單,甚至還發聲明—— 要是有困難,就去找各國大使館尋求幫助,請別在街上乞討。
  • 《埃及、希臘與羅馬》:地中海文明的誕生史,西方史學的工具書!
    這一次相當於從頭開始學習這部古代地中海的文明誕生史,《埃及、希臘與羅馬》全書將古代地中海地區的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歷史、文學、建築進行了囊括總結,以藝術、建築等為媒介,講述古代地中海沿岸的文明興衰,探討西方文明的起源與形成。
  • 希臘神話裡的「弒父」故事多,隱含著西方希臘文明的地域特點
    他被選為國王,按照習俗與前王后即自己的生母成婚,這就是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結」。希臘神話很多「弒父」故事,其實反映了希臘文明的特點:由於希臘地理環境是個半島具有很大的開放性,海岸線很長,很多優良的天熱海港;希臘又是多山而土地非常貧瘠,完全不利於農業耕作,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說希臘「一生下來就是由貧窮哺育的」,這就導致希臘的糧食完全不能自給,只能把自己生產的橄欖油
  • 日結已經不能維持生活了,三個大神變成三和乞丐,如今靠乞討為生
    如今各路自媒體人都紛紛報導他們,關注他們的生活去向,他們的日常生活已經暴露在眾多自媒體人的鏡頭之下。6最近大神們的生活是一天不如一天,剛開始靠日結來維持生活,可以過著幹一天玩三天的日子,如今做日結的太多了,有些人根本就搶不到日結,沒有收入來源就維持不了生活,於是他們就做起起了乞討的生活
  • 孕育希臘文明、羅馬文明的環地中海地區,為何沒有統一的語言?
    在歐、亞、非三洲的中間,有著一個被人們戲稱為「上帝遺忘在人間的腳盆」的陸地板塊,那就是地中海。在這片海域以及周邊的地區的土地上,誕生了很多輝煌的文明,例如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埃及文明、愛琴海文明;更是世界上三大宗教組織基督教、伊斯蘭教的起源。
  • 古代希臘地方:地理環境 歐洲文明和西方哲學的起源地
    古代希臘,並不限於歐洲巴爾幹半島南端的現在希臘的這塊地方。現在的希臘半島當然是它的主體部分,但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希臘奴隸制開始形成的時候,希臘人就向海外移民了。首先是向東方,經過愛琴海諸島嶼,在東岸的小亞細亞沿岸地方建立了一些殖民城邦。公元前六世紀,希臘哲學產生時的古代希臘,主要指現在歐、亞兩洲交界處的愛琴海地區。
  • 中華文明為原生文明,淮河為華夏文明唯一發祥地,而非黃河長江
    在2018年5月結項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總結報告中,「多元一體說」成為目前的階段性認知。但縱觀世界人類文明誕生史,單一區域地理自然環境產生獨具特色的人類文明類型,是人類文明的共性。因此,筆者的淮河流域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環境條件,誕生「一枝獨秀」的華夏文明說,將成為中華文明徵服世界人類文明發展史研究的光輝篇章。
  • 希臘:文明古國的復興慘劇
    在建國者們看來,現代希臘肩負著古老文明崛起復興的重任,是亞歷山大大帝等古代雄主的繼承者。如今的希臘雖然貧弱不堪,而且普通人民德行不堪,怎麼看都跟傳說中勇武智慧的古希臘人沒什麼關係,但希臘民族的統一與復興仍是必須堅守奮鬥的終極事業。 隨後八十年裡,希臘為轟轟烈烈的復地運動傾注了無數資源,只為打開通向君士坦丁堡的道路。
  •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共繪人類文明美麗畫卷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為促進亞洲及世界各國文明開展平等對話、交流互鑑、相互啟迪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習近平主席的演講,開宗明義。主席臺背景板上,「盛開」著一朵靈動的「牡丹」。這是精心設計的大會標誌,寓意亞洲不同文明間交流對話,攜手共建命運共同體。從光輝悠久的歷史中走來,向繁榮燦爛的未來邁進。
  • 《希臘思想的起源》:城邦催生古希臘哲學,隱含西方哲學起源奧秘
    1、愛琴文明衰落,古希臘進入黑暗時代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希臘的克裡特島出現了愛琴文明,建立了最初的國家。公元前1450年左右(對應中國就是商朝早期),說希臘語的邁錫尼人佔領了克諾索斯王宮,克裡特文明的衰落。從此以後,愛琴文明的中心轉移到希臘本土的邁錫尼地區了。
  • 羅愛玲 王健 | 回看湯因比眼中的「希臘-土耳其戰爭」
    遺憾的是,西方出於對希臘的偏愛,將希臘視作向中東傳播西方文明的前哨,將土耳其視作伊斯蘭文明威脅西方社會的前鋒,西方的這種偏袒與誤知若不及時消除,希臘和土耳其就會一直處於惡性關係中。 湯因比對希-土關係的認識,無疑為西方學界關於希-土關係一邊倒的主流觀點注射了一針醒腦劑。 在湯因比看來,籠罩著人類其他人群的陰影是西方文明帶來的。
  • 推翻西方偽史,扶正中華文明
    近年,何新先生出版《希臘偽史考》,董並生先生出版《虛構的古希臘文明》,可謂開創了中國學界質疑西方「文明史」的一個嶄新階段。  諸先生不同於先哲今賢,聞所未聞地宣告:古今西方文明並非自創,而是整個地「複製」了中國!  大有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氣概!  說「古希臘文明」出於虛構,中國學界已有很多人覺得受不了。
  • 趙林《古希臘文明的光芒》:古希臘神話之光,照見西方文明的源頭
    喜歡西方藝術的人,多少對希臘神話都有所了解。正如馬克思曾經說過的,「希臘神話不僅是希臘藝術的寶庫,而且是希臘藝術的土壤。希臘藝術的前提是希臘神話,希臘藝術的精神和靈魂是希臘神話。」事實上,古希臘神話不僅僅是西方藝術(建築、雕塑、繪畫等)的寶庫,更是和西方的宗教、文學、戲劇、哲學等文化形態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