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腹地一道白光升空,美軍衛星緊盯酒泉基地:白色發射車泛綠光

2020-12-23 森林狼

據俄塔斯社8月18日報導,17日大漠腹地一道白光升空,酒泉衛星發射場使用捷龍一號,完成了一箭三星的發射任務。報導稱,17日中午,捷龍一號火箭將「千乘一號01星」等三顆衛星成功地送入了預定軌道。從公開的發射圖片可以看到,此次發射任務的不一樣。傳統衛星發射需要專用的發射架,火箭需要提前加注燃料,發射任務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幹擾比較多,速度相對來說比較慢。而捷龍一號採用固體燃料發動機,車載機動發射,發射的便捷性要高不少。

此次一箭三星發射,獲得了圓滿成功。一次簡單的航天發射任務,獲得外界頗多關注,這與該火箭的發射方式不同,有很大的關係。不少軍迷也發現,這次火箭發射和東風-31發射非常類似,不是採用傳統的場地發射,而是車載發射。火箭採用倉儲方式,發射車到預定地點後,使用液壓裝置升起,直接就可以發射了。發射車的外觀也與東風31的發射車非常的相似,如果不是刷著白漆的話,看起來幾乎就是一樣。這枚火箭的參數與飛彈也比較接近,箭長度19.5米,直徑1.2米,重量23.1噸。

知情人士稱,此次火箭發射的變化,也引起了美軍的主意,五角大樓派衛星緊盯酒泉發射基地。白宮對其他國家的航天活動,都非常的關心,因為太空很可能是未來戰爭的一個制高點,目前美軍在這方面佔有巨大的優勢。美軍是最依賴衛星的軍隊,其大量的制導武器,都離不開衛星的幫助,因此美軍很害怕其衛星遭到攻擊,提出了小型火箭快速發射小型衛星的替代計劃,美軍的這一理念,也得到了其他大國的認可。捷龍一號是固體火箭,使用車載發射可以快速機動部署,能夠發射200公斤左右載荷,完全實現了美軍的想法,美軍當然很關注。

俄羅斯專家看過發射圖片後感慨,捷龍一號運載火箭的發射車雖然是白色的,但是隱約散發著東風31飛彈發射車的綠光。飛彈和火箭的技術本來就是相通的,民用航天發射非常的講究成本,如何在保證快捷的基礎上,節省成本很重要。捷龍一號很可能就是在東風31技術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可以節省開發成本。東風31的發射車,技術難度非常的高,既然有現成的車輛,當然就沒有重新開發的必要。說這個火箭發射車散發著綠光,只能說是太相似了吧。

相關焦點

  • 我國「實踐八號」育種衛星在酒泉成功發射(圖)
    中新社酒泉九月九日電(唐振宇孫自法)北京時間九日下午三時整,中國主要為農業提供服務的一顆衛星——「實踐八號」育種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由「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衛星發射中心知識點
    考點一:四大衛星發射中心   衛星發射中心是開展航天活動的主要場所,在目前世界上,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日本等國均有建造。中國擁有著名的四大衛星發射基地,即四大衛星發射中心,分別為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
  • 記者直擊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發射:天宮升空覽明月
    載人航天發射場97項技術狀態變化、測試發射流程優化……所有的拼搏與創新,都是為了續寫中國航天交會對接的新輝煌。「中心近3年未執行載人航天發射任務,參試人員有較大調整。針對發射場部分設施老化、可靠性安全性下降、信息化水平不高等問題,我們進行了22項基建技改和2項科研改造工作,實現了發射場系統更新換代,極大地提升了發射場的綜合保障能力。」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張志芬向記者介紹說。
  • 嗶哩嗶哩視頻衛星發射失敗是什麼情況?B站回應衛星發射失利事件...
    嗶哩嗶哩視頻衛星發射失敗成功登上微博的熱搜,對於這個事件也有很多人討論,但是絕大多數人都不清楚是什麼情況,而小編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B站回應衛星發射失利事件的始末,想要了解詳情可以看下方的資訊內容。7月10日12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
  • 首顆中學生參與研製衛星升空 可搜尋其信號並接收語音
    11月10日早上7點42分,我國第一顆由中學生參與研製的科普衛星——「豐臺少年一號暨少年夢想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搭載長徵11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法國、日本、印度之後第6個發射由青少年參與研製衛星並順利升空的國家。這是豐臺區大力推進中小學生科技教育,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整合各方資源成立錢學森青少年航天科學院以來取得的階段性重大成果。北京晨報記者從10日上午開幕的豐臺區第三十四屆學生科技節暨科技嘉年華活動上獲悉,豐臺區中小學科技課程中心正式成立。
  • 51天後SpaceX火箭助推器再升空!成功發射韓軍用通信衛星
    7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一SpaceX旗下獵鷹9號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將一顆韓國衛星送入軌道。火箭發射升空後,一級助推器降落在大西洋的無人駕駛船上,而火箭整流罩的兩個部分均通過回收船順利回收。
  • 國內首顆「環保型」微納衛星搭載發射成功
    本報南京1月19日電(記者鄭晉鳴)19日12時12分,我國第一顆「環保型」微納衛星——「淮安號」恩來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搭載發射升空。14時20分在新疆喀什基地收到了第一軌信號,功能運行正常,進入在軌測試階段。
  • 2021廣西事業單位考試公基備考:中國的衛星事業
    話不多說,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的衛星事業都有哪些考點吧。 考點1:中國的衛星 中國衛星是中國自行研製的衛星,其中最早的是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東方紅一號衛星,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並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 中國碳衛星升空「百天」:核心載荷工作狀態良好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了解到,我國首顆「碳衛星」升空已100天,從其攜帶的核心載荷二氧化碳探測儀傳回數據來看,工作狀態穩定良好。科研人員稱,我國未來將可能發射更多衛星監測溫室氣體排放。
  • 北鬥升空二十年——寫在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收官發射...
    2000年10月31日,隨著北鬥一號首顆衛星的升空,數千年來人們賴以指路的「北鬥星」,被中國航天人以現代科技全新定義。2020年6月23日,隨著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北鬥指路」將從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演變成全人類共享的「中國智造」。
  • 我親眼看到火箭發射|三家店鐵中學子參觀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講座結束後,在校方的帶領下,大家來到進山中學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參觀了基地分衛星地面測控實驗室、深空探測實驗室、航天科學實踐實驗室、國防軍事航天實驗室等。通過參觀、體驗,讓同學們了解了我國及世界航天新成果、新動向和未來航天發展的方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
  • 我的B站衛星沒了是什麼意思?嗶哩嗶哩衛星發射失利原因[多圖]
    「我的B站衛星沒了」究竟是什麼情況?嗶哩嗶哩回應衛星發射失利讓很多人都非常不解,B站怎麼和衛星有關係?關於這個問題下面會有具體的分析,讓大家了解嗶哩嗶哩回應衛星發射失利的原因,具體情況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韓國第一顆軍事通信衛星成功發射升空
    新華社首爾7月21日電(記者陸睿 耿學鵬)韓國國防部21日確認,搭載韓國第一顆軍事通信衛星「Anasis-II」的「獵鷹9」火箭於首爾時間21日6時30分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成功發射升空。
  • 銀河航天首發星發射升空 雷軍:看好商業航天未來
    中證網訊(記者 楊潔)據新華社消息,1月16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十一號成功完成海上發射!B站成功發射中國首顆科普視頻衛星
    9月15日,我國首個由網際網路公司(嗶哩嗶哩,簡稱B站)定製、用於科普傳播的視頻遙感衛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 成功升空。該衛星由中國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發射,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商用衛星"太湖1號"明年5月發射升空
    11月17日,「太湖1號」商用衛星正式在北京完成總裝,即將進入整星模飛測試階段,並將於2020年5月發射升空,與其他衛星組網運行,向地面提供一系列的多譜段遙感觀測數據。據悉,擔當「太湖1號」衛星總體任務的單位是來自無錫山水城的一家民營企業卡爾曼導航技術有限公司。
  • 「瓢蟲系列」衛星發射成功「瓢蟲」升空守護大熊貓 太空VR也能玩
    今天12時12分05秒223毫秒,民營商業航天公司九天微星研製的「瓢蟲系列」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二丁火箭升空入軌。在完成在軌測試後,該系列衛星將在野生動物保護、野外應急救援、車輛船舶監測、物流追溯等領域,開展衛星物聯網技術和應用場景的系統級驗證。
  • 今天,7顆「瓢蟲」小衛星成功發射
    中青在線北京12月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今天12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沙特-5A/5B衛星發射升空,搭載發射的10顆小衛星,也均進入預定軌道。這其中就有7顆「瓢蟲」小衛星,該系列衛星完成在軌測試後,有望開啟「星座物聯網」驗證。
  • 「一箭多星」發射,關鍵不在衛星數量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捷龍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將「千乘一號01星」「星時代-5」衛星和「天啟二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均進入預定軌道。 新華社發(汪江波攝)  近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4顆新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通信衛星發射成功
    我國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 圖片來源:銀河航天方面供圖今日(1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方面獲悉,2020年1月16日11時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