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1日電 據文匯報報導,上海市今年小學新生報名工作還未開始,可不少家長已經開始打聽,或直接上學校要求讓孩子寄宿求學。當現代教育觀越來越強調親子關係,主張父母保持與孩子「親密接觸」時,緣何有那麼多家長爭著把剛上學的孩子送去寄宿呢?
家長:用錢買時間
梅園小學校長孔宇瑋接待過一位「白領」家長,說到為何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小學時,這位外企部門經理直言不諱:就是用錢買「時間」。他說,現在找一個好的工作不容易,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如果每天都要陪著,勢必會影響工作。兩者權衡下來,還是以送孩子寄宿學習為好。
政立路二小的老師反映,該校寄宿學生的家長,大多為周圍附近醫院、大學文化層次較高的業務骨幹,他們更關注工作投入和事業發展。
用寄宿來「矯治」孩子
一位女孩是家中的「公主」,不僅外公、外婆視為掌上明珠,帶在身邊、形影不離,祖父、祖母也經常來看望。而她的父母都在合資企業,工作繁忙,較少與女孩接觸。長期的嬌生慣養,讓這個女孩在家誰的話都不聽,兩代人在如何教育孩子的意見分歧越來越重。父母覺得再這樣下去,孩子成長會出現問題。於是借著女兒上小學,想方設法把她送到復旦附中上海康橋學校。意圖很明確,離開四個老人無微不至的溺愛,用學校老師和住宿環境來治一治孩子的毛病。
校長樂秀峻表示,不少家長都認為寄宿學校有規律的生活和學習,能為孩子的成長創造相對穩定、和諧的環境。
管得嚴,學習就好
「我雖是教師,但對自己兒子卻沒有太多辦法。眼看他要上小學了,考慮來考慮去,還是讓他到小學寄宿去。那裡管得嚴,生活和學習質量都有保證。」一位中學女教師告訴記者。
目前上海的寄宿制小學,有全部寄宿的,也有部分班級寄宿的。由於是寄宿,所以在教育管理上都比較到位,特別對寄宿生學習的關照相對比不寄宿的要更充分,有的在晚上還要安排多種活動。當然除了學習,寄宿小學在孩子綜合培養上也有自己的優勢。浦東新區金蘋果學校硬體設施一流,但更讓人動心的是一些看起來並不起眼的事情,如安排學生清掃廁所,提倡用餐不挑食,要求學生不攀比家境、不攀比穿著、不帶過多零用錢等。
專家:「全託」未必是上策
不過,一些長期從事學生心理成長研究的專家,對此卻有不同看法。他們指出,讓剛上小學的孩子讀寄宿制學校,對孩子的心理成熟會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對人格完善並無好處。認為學校包下孩子所有的學習、生活責任,用金錢換取自身輕鬆,用住讀換得孩子學好的這種指導思想,本身就是有缺陷的。
實際上,住讀與不住讀的孩子,在感情培養、親子關係、人際交往等方面有較為明顯的差別。一些教育專家強調,有經濟實力的家長熱衷為孩子上學搞「全託」並非上策,尤其是孩子還小的時候。畢竟,住讀不是萬無一失的「保險箱」。(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