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父母間的信任影響你的一生

2021-02-14 大學公社

社長說:

「每個孩子都很聰明,他們都可以細微地感受出父母到底是真的想聊,還是想找出你的問題來評價、來罵、來說教,甚至也可以看出父母是真的想幫忙,還是只是想控制,孩子也可以感受出父母在言語中對自己的不信任。」

有一段時間,母親來臺北療養身體時住在我家,一天正準備用餐了,母親隨口說了:「彈彈,快來吃飯,看你跟外婆比賽,誰吃得最快?」那時候的我正在炒最後一個菜,聽到這樣的話,我馬上回:「媽,吃飯有什麼好比的?如果吃太快噎著了怎麼辦?吃飯就單純享受吃飯,孩子有自己吃飯的步驟,比賽幹嘛?」因為我說了這樣的話,母親從此以後閉嘴,不再對我的孩子隨意給批評與批判,也不幹涉我的教養,她靜靜地看著每個孩子在教養中的大不同,產生的不同個性的孫子,一直到最近,母親說出這件事,我才懂,母親對我跟女兒的尊重,其實是我爭來的,母親感嘆地說:「反正我說也沒用,從小你就是個講不聽的孩子。」這半年多以來,我的人生有幾個重大的改變,每一件事情,都足以改變我的未來,也改變我家中的未來,然而,慢慢地我發現,這些事件也僅止於發生在我的身上,我跟老公女兒一起面對承擔,卻從來沒有一點點想跟父母說的意念。我在想,問題在哪裡?我跟父母的關係不是已經改善很多了嗎?為何很多事情,我還是不想說?為何很多事情我根本不想聽父母的意見?後來,有一個網友看了我的文章後說:「不是每個孩子都跟你的孩子一樣,可以跟父母聊。」「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用說的。」

  那時候的我想,為何這些孩子承受了所有的責怪,而父母卻不去想,「到底我做錯了哪些事情讓孩子不願意跟父母聊?」「為何孩子不想聽我的意見?這中間出了什麼問題?」

  於是,我想起了小時候,當我跟媽媽說起人際關係的困境時,母親只會說「不要吵架!」或是「一定是你脾氣不好!」「幹嘛理那種人?」

  是的,我每一句話只要開口,就是被評價、被指責、被罵、被打分數,當父母想要跟我「聊」的時候,我聽到的不是父母想幫忙,而是「說教」和「想控制我」的行為,只是態度有差異而已,於是,我不但閉了嘴也關上了耳朵。

  我對父母的信任,隨著每次我開口就被評價、每次說話就被罵、隨著他們偷聽我講電話、偷看我的日記,隨著自己想擺脫父母的控制而慢慢崩解,只因為,我越來越不相信父母是真心想聽我說話,也不相信,父母是真心想要幫忙,更不相信,他們是想跟我「聊」。

慢慢地我不相信父母說的「有事情可以告訴爸媽。」我不相信只要開口就可以得到父母的幫助,我不相信大人。

  這種不相信大人的心態,不只在家中還在學校發生,當我們有任何問題想要請老師幫忙的時候,老師的處理方式也只是抓來罵,讓問題更糟,如果被欺負,告訴老師之後,老師的處理是一種出賣,只會害自己被欺負得更慘,慢慢地沒人相信老師可以幫助學生,學校的輔導室對滿肚子困惑的孩子們來說,形同虛設。

  我在成長的過程中,失去了對大人的信任,在人生中需要幫助的每一刻,都失去被幫忙的機會。

  這樣的溝通方式一直用到了愛情與婚姻上,在與親密愛人相處的過程中,我不是用罵的,就是閉上嘴巴,甚至關上了耳朵,當朋友的時候還可以自在地聊天,當情人的時候,我總是自以為自己已經有權利不自覺地挑對方的某些話一直評價與批判,兩人之間,不是說話越來越衝,就是越來越沉默,慢慢地讓我的愛情路越走問題越多,終究分手。

  後來的我發現,為何當我站上了某種「角色」,我就覺得自己有權力控制對方。當我從朋友變成了「女朋友」,當我從女朋友變成了「老婆」,當我從一個女人變成了「媽媽」,我就好像有資格可以在男朋友、老公、孩子跟我聊天的時候,回覆的是評價、說教與不以為然,所給的方法也是帶有威脅性的「控制」。

  當我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花了許許多多的努力,重新學習著傾聽,重新學習著說話中不給評價,重新學著同理對方,一直到現在,我都無法完完全全地擺脫以前的習慣。

  現在的我,當了媽媽,一路看著幾個孩子的成長過程,看著共玩團、共學團的孩子長大的過程,當我開始慢慢看得懂孩子的行為取決於大人的對待時,當我看懂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我總會雞婆地想要出手幫忙,卻常常被不想面對的父母攻擊,也幫不到孩子。

  後來有一次,我問郭老師為何想跟孩子談,那個孩子卻連眼神都無法定格好好談,是不是有些孩子就是「講不聽」?

  郭老師那時候才說:「你看那個孩子不敢面對大人的眼神,其實是父母對待他的方式,已經讓這個孩子對大人失去了信任,當一個孩子無法相信大人的時候,是誰都很難幫到他的。」

  那時候的我才懂,不是孩子天生不會跟大人聊,也不是孩子天生不願意聽大人說話,而是,孩子在父母的開玩笑、捉弄、責罵中一點一滴中失去了對大人的信任,這樣對大人的不信任,慢慢地封閉了自己的真心,慢慢地把自己陷入了孤單,孤單地面對一切,甚至穿起了盔甲對抗大人。

  失去對大人信任的孩子,即使有人想要幫這個孩子,即使遇到好的老師,遇到貴人,也會讓想幫助的大人,有使不上力的挫折。

  慢慢地,我很害怕看到某個孩子看待大人的眼光變成了仇視,很害怕看到某個孩子看大人的眼光是閃爍,很怕看到孩子看到大人的眼光是不以為然,很害怕孩子開始展開對大人的攻擊,這樣的孩子失去了對大人的信任,慢慢地他也會閉上嘴,連對話都很難,更何況跟大人「聊」,孩子關起了跟大人談話的那個門,用衝撞與反抗來表達自己的不滿與不想被控制。

  女兒五歲三個月的時候,一個她很喜歡的朋友很喜歡製造女孩間的秘密,她常常偷偷地告訴女兒說:「不要跟你媽媽說,你把錢給我。」「不要跟大人說,我們去做……」「這是我們的秘密,不要跟大人說,不然會被罵。」

後來,我慢慢地發現,女兒有時候會欲言又止地對著我,不知道女孩間秘密的我總會告訴女兒:「寶貝,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在想些什麼,如果你不說,我就不會知道,也不能夠幫忙。」

  於是,女兒會告訴我某些事情,當她朋友說「這個跟大人說會被罵。」她說了卻不會被罵,還可以把所有心中的疑問解開時,她才慢慢地又開心地跟我聊個不停,有一天她很困惑地問我:「為什麼某某某跟我說的秘密都不能跟大人說?」我問:「你有問過她為什麼不能說嗎?」女兒點點頭說:「她說,爸爸會罵也會打,媽媽不會打不會罵卻會一直講一直講很久(說教)。」

  我問孩子:「媽媽會這樣對你嗎?」女兒搖搖頭說:「不會!所以我才不懂為什麼不能說,我覺得跟你說很棒,說出來,你都會幫我。」那時候的我才懂,原來,對大人的不信任也會因為同儕的影響,而讓孩子挑起敵視大人的情緒,不被影響的孩子需要在成長的過程中累積多少對父母的信任才能對抗?

  親子之間,最重要的不是可以教孩子什麼,而是,緊緊拉住父母與孩子間,那條名叫「信任」的線。

  那些父母最害怕孩子結交所謂的「壞朋友」,或許不是行為壞,而是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傷太重,失去了對大人的信任,其他父母真心害怕的是,自己的孩子被這樣的朋友挑起了對大人的「不信任」,而產生的所有反抗。

  如果父母忽視了孩子間的互相影響,又該用多少的時間找回孩子對大人的信任?當孩子對父母的信任不夠時,一旦被朋友挑起對大人的仇視,任何人都很難有機會可以幫到這個孩子。

  現在的我慢慢地回想,為何很多事情我願意跟朋友聊?願意在網絡上寫卻不願意告訴父母?

說穿了,是我不相信跟父母聊天的時候,我可以不被評價、不被說教、不被指責、被罵、被扣帽子,為何我一點都不想聽父母的意見?因為那些事件背後傳達的思維不是理解也不是協助,而是「控制」,因為父母的話已經失去了可以信任的價值。

  每個孩子都很聰明,他們都可以細微地感受出父母到底是真的想聊,還是想找出你的問題來評價、來罵、來說教,甚至也可以看出父母是真的想幫忙,還是只是想控制,孩子也可以感受出父母在言語中對自己的不信任。

  現在的我很珍惜每天跟孩子天馬行空亂聊亂問的每分每秒,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閉上了她的嘴巴,不願意再跟我聊天,我不會怪她變孤僻,也不能怪她「講不聽」,我只會想,到底我什麼時侯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又該如何取回信任?

  現在的我懂了,一直到現在,即使我已經長大成人,跟父母討論事情的時候,我還是可以感受出父母強烈地希望「你就該照我說的做」,那言語後面的不信任與想控制。

  現在的我,即使早已理解我的父母,也同理了我父母當年的無助,我找回了親子間的感情,只是,失去的信任還沒找回。

  我一直都是父母心中,那個「講不聽的孩子」。

THE END

文章作者:崔連淑

來源:《早安,新東方!》第149期

相關焦點

  • 從朱朝陽到馬伊俐:父母的信任,是如何影響孩子一生的?
    朱朝陽在父親去洗手間時,發現了他藏在包裡的錄音筆,知道父親在懷疑自己,立馬抹掉心裡的愧疚,和父親演了一出苦情戲。不被父母信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面對老師的輕視,詹青雲的父母鼓勵她說:「算命的說了,你到了初一,就會變成年級第一。」而這個預言,最終在她高一時靈驗了。她愛讀雜書,父母從來不橫加幹涉,一到寒暑假,就給她充分的自由,讀自己喜歡的武俠小說。她喜歡四驅車,父親就把客廳的沙發和茶几撤走,專門用來放四驅車跑道。
  • 「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父母隨口一句話,影響孩子一生
    也正因為孩子會當真,我們才能用這種方法成功威脅孩子乖乖聽話,一次又一次,直到將孩子對我們的信任消耗殆盡。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學者曾公布過一項研究,主題是《美國和中國父母的謊言大調查》,結果發現:98%的中國父母,和84%的美國父母都曾為了某些教養目的對孩子說謊和恐嚇。
  • 一生E本分享|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影響孩子的情商和智商
    成功的家教與父母的言語表達息息相關,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將對孩子的情商、智商、氣質、修養……產生深刻的影響。成功的家教源於父母與孩子間相處的種種,而語氣竟影響孩子的一生。 01 信任的語氣孩子特別希望得到成人特別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對孩子說話時要表現出充分的信任。
  • 父母的愛情觀念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安全感是影響嬰幼兒成長最大因素,儘管有許多原因會影響安全感,但最大影響因素莫過於是父母失和或離異。這樣家庭的孩子,在童年所受的傷害和留下的記憶,將會影響他的一生。當然這有一點危言聳聽,可許多案例表明,有問題的孩子其父母關係往往不理想。
  • 父母的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健康快樂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用心教導,如果家庭中,親子關係和諧溫馨,那麼對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親子關係也是孩子一生中情感的基礎,也是孩子情商發展的關鍵。在孩子年幼時,親子關係能直接影響孩子的情感發展情況,也直接關係到孩子未來的情感發展健康。根據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父母對子女的態度和關係將直接影響他們未來的性格和感情。
  • 父母的這句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教育者,父母養育孩子的方式,將決定他們人生的高度,影響他們的一生。但是往往他們的一句:「我怎麼生出你這個廢物?」,會將孩子的一生摧毀。但是這樣的父母目光只放在了成績和才藝上,卻忽略了對孩子愛的陪伴,也忽略了對孩子獨立意識的培養。
  • 父母的言行裡藏著孩子的未來,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
    孩子睜開眼第一眼見到的就是父母,是父母給了孩子生命,孩子對於父母有一種本能的信任和依賴。孩子降臨到這個原生家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深深地影響孩子,而這種影響可能將會伴隨著孩子的一生。孩子一開始會模仿父母的語言和行為,將父母的言行當成是真理來踐行。
  • 心理學:原生家庭對你的4大傷害,每一個創傷都會影響你的一生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兩個家庭:一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父母和兄弟的家;一個是我們長大後重新組建的,有妻子和孩子的家。第一個家庭是我們的原生家庭,第二個家庭我們變成了孩子的原生家庭。心理學家說:「原生家庭是一個人的宿命,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些聯繫會影響他的一生。」原生家庭對一個人造成的創傷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我們一起看看你中了幾個?
  • 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心中有夢,眼裡有光
    03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過對於「對學習和生活狀況與期望」的調查,結果顯示,孩子們最喜歡父母的10種做法中,排名第一的就是「信任我」。這裡的信任,不是名詞,而是一個動詞,要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你相信他。
  • 父母太嚴厲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你是嚴厲的父母嗎?
    曾經看到過一句話:「當你在教育孩子中感到痛苦,那你的教育方式一定存在著問題」。很多父母總是不能很好的控制住我們自身的情緒。特別當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做錯時,我們總是變得焦慮、生氣,甚至有的父母會惡語相向大大出手。
  • 對孩子冷嘲熱諷的父母中,有沒有你?你可知會影響孩子一生?
    相信大部分家長說出這些話的初衷,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加優秀,只是用錯了方法,很多家長並沒有意識到,這種冷嘲熱諷式批評的話語會對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甚至影響一生的走向。有一句話說的很好「罵孩子,他不會停止愛你,但會停止愛自己。」因此哪怕再生氣,都學會好好說話,孩子的心智還未成熟,你不經意的一句話卻會對他有很大影響。
  • 父母感情好壞,影響的是孩子的一生,不容忽視
    父母感情的好壞,影響的是孩子的一生,不容忽視。孩子就會和父母建立相對穩定的親密關係。父母感情如果不穩定,經常的吵架鬧彆扭,甚至兩個人之間經常發生冷戰,這種情況會給孩子帶來不安的情緒,甚至懷孩子會感到自責,覺得父母鬧矛盾可能都是因為自己,時間久了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就不會那麼親密。
  • 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父母必讀
    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父母必讀!成功的家教與父母的言語表達息息相關,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將對孩子的情商、智商、氣質、修養……產生深刻的影響。成功的家教源於父母與孩子間相處的種種,而語氣竟影響孩子的一生。
  • 《原生家庭》:你與父母的關係,影響著你的一生
    正如作者所說:不健康的家庭關係,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此書是由蘇珊·福沃德和克雷格·巴克共同所著,蘇珊·福沃德是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演說家和作家。童年時期你與父母的關係;2. 成年後你的生活;3. 成年後你與父母的關係。
  • 父母必讀: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將對孩子的情商、智商、氣質、修養……產生深刻的影響。成功的家教源於父母與孩子間相處的種種,而語氣竟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特別希望得到成人特別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對孩子說話時要表現出充分的信任。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見,說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當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時,不要認為是他不聽你的話,跟你對著幹,而粗暴地反對他。
  • 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父母必讀)
    成功的家教與父母的言語表達息息相關,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將對孩子的情商、智商、氣質、修養……產生深刻的影響。成功的家教源於父母與孩子間相處的種種,而語氣竟影響孩子的一生。 2 尊重的語氣孩子特別希望得到成人特別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對孩子說話時要表現出充分的信任。
  • 你信任孩子,孩子就信任你
    分享的喜悅是加倍的,分擔的痛苦是減半的,媽媽和孩子之間也需要相互信任,彼此理解,媽媽和孩子才會相互接納對方,減少心理防衛。媽媽與孩子建立彼此之間的相互信任十分重要,因為有了彼此的信任,孩子才能從爸爸媽媽那裡得到這個世界對他的正面評價,孩子才能在信任的眼光中充滿自信地健康快樂成長起來。有了彼此的信任,孩子才會在關鍵時刻考慮和聽從父母的建議。
  • 孩子發脾氣時,父母的第一反應影響孩子的一生
    不但影響他的一生,也決定他的一生。看來孩子生氣時,我們的所作所為事關孩子一生的幸福。孩子發脾氣,不能讓他忍有一種爸媽叫「制止型爸媽」,他們容忍不了孩子的情緒,孩子一旦發脾氣,他們會立刻採取行動制止這種行為。
  • 當孩子跟你說「爸媽,我有喜歡的人了」,父母的反應影響孩子一生
    的確,父親用這樣極端的行為去阻止女兒談戀愛,對於孩子而言,是一種恐嚇,這樣的教育方法勢必會給女兒留下陰影,甚至影響孩子未來交友。不管父母對早戀持什麼態度,有一件事始終不會變,那就是當孩子說「爸媽,我有喜歡的人」時,父母的回答會影響孩子一生。
  • 父母這些不經意間的話,會給孩子造成致命的傷
    父母不在意的一句話,卻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為人父母,一定要好好說話,尤其是對孩子。,最奉行「棍棒教育」,他們堅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常常奉行打擊式教育,此外,還總是喜歡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動不動把別人家的孩子搬出來,否定孩子:你有好好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