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希望擁有一個好的關係,同時也能活出自己。歡迎來到付費專欄《活出自己的心理學大課100講》第7節。本專欄的100節陸續更新,詳情請查看專欄簡介。
作者:相先生,心理諮詢師,籤約作者。以下是本節摘要:
摘要:
1、人際關係中有一個遊戲規則,叫做關係的三角模式,穩定、長久的關係往往是三個人構成的,就是這個規則在起作用。但同時許對的人際關係問題也是因為這個規則而出現的,所以就看你怎麼樣利用,越是厲害的人,越會利用這個規則。
2、兩個人發生矛盾,其中一方就會找第三個人給自己評理,這時候就出現了一個三角關係,三角關係中的三方各自都會承擔一個角色,分別是: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
3、背後說別人壞話,讓一個人評理、站隊,向另一個人告狀,都是在企圖用三角模式來製造問題,或者解決問題。那我們就可以說層次越低的人,越不會正向利用這個人際關係的遊戲規則,還會給別人製造問題。
這是我們專欄的第六節,這一節也是對圍繞著原生家庭展開的關係的一個補充,因為人際關係中的三角模式最早形成於原生家庭,形成於父母和孩子之間,而這個關係就是一切人際關係的雛形,所以今天的內容很值得講。
人際關係中的三角模式最早是由德國家心理學家鮑文提出來的,他最早是用來解釋家庭關係在中的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不過現在這個理論日益成熟,可以被廣泛用於解釋大多數人際關係問題。
接下來我們主要講這個規則的形成和利用,利用可以是正向利用,也可以是反向的被利用,通過今天的論述,希望幫助大家更好地看清人際關係的迷霧,最終在關係中活出自己。
一、原生家庭中的三角關係是人際關係的雛形
我們見到的三角關係模式最早出現於我們的原生家庭,在我們和父母的關係中,就很常見。比如小時候你的爸爸媽媽吵架了,有矛盾了,這時候就會拿你說事,或者讓你給他們評理,或者讓你站隊,他們可能會問你爸爸媽媽你更愛哪個,爸爸媽媽哪個說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