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東莞市教育局發布《關於做好東莞市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和《東莞市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辦法。
今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將實行公、民辦同步招生,採用網上報名和網上錄取。其中民辦學校招生,納入屬地統一管理,實行免試入學,將於7月11日進行民辦學校電腦派位。
公、民同步招生 民校招生納入屬地統一管理
根據《通知》,從2020年起,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公民辦學校實行同步招生,一方面,堅持免試就近原則,合理確定招生範圍;另一方面,加強招生計劃管理,統籌制定招生方案。各園區、鎮(街道)教育部門要結合各學校的辦學規模、辦學條件、班額標準以及目前在校生人數等,核定轄區內每所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的招生計劃,統籌各類群體的招生入學指標,嚴禁超計劃招生。嚴格控制存在大班額學校的招生計劃,確保在零增量的基礎上逐步消除現有大班額。
《通知》要求,規範民校招生行為,納入屬地統一管理。為落實「免試入學」規定,嚴禁學校通過舉辦相關培訓班或與社會機構合作提前選拔和特殊培養學生,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夏(冬)令營、研學活動、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或參考,不得以面試、面談、測評、人機對話、簡歷材料等方式為依據「掐尖」招生、提前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全部實行電腦派位錄取;民辦學校要根據本通知精神以及《東莞市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實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學校招生簡章。
實施網上報名和錄取 可選擇多項學位
從招生方式來看,《通知》明確,今年將建設東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統一招生平臺,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行網上報名和網上錄取。針對公民辦不同性質學校,《方案》為不同戶籍學生給出了不同的報名指引。其中,公辦學校招生類別有四類:戶籍適齡兒童少年、符合市級或以上優待政策的適齡兒童少年、符合鎮街優待政策的適齡兒童少年、積分制入學的非戶籍適齡兒童少年;民辦學校有兩類: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和非戶籍適齡兒童少年。
所有本市戶籍和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申請小學一年級或初中一年級學位,非戶籍適齡兒童少年申請積分制入學學位,均須在規定時間內通過以下網站、APP或微信公眾號登錄「東莞市義務教育階段統一招生平臺」(簡稱「招生平臺」)進行入學報名。其中,電腦版網址:廣東政務服務網東莞專區http://www.gdzwfw.gov.cn/portal/index?region=441900;手機版「莞家政務」APP(5月推出),莞家政務微信公眾號,東莞慧教育微信公眾號。戶籍學生將於2020年5月23日9:00-6月5日17:00報名;非戶籍學生(含積分入學申請):2020年5月18日9:00-6月5日17:00報名。戶籍學生可自選申報「戶籍地公辦學校」「優待政策學位」「東莞外國語學校」或「民辦學校」等志願類別中一項或多項學位;非戶籍學生可自選申報「積分制入學」「優待政策學位」或「民辦學校」等志願類別中一項或多項學位。
值得一提,九年一貫制、十二年一貫制、多層次民辦學校及有關民辦教育集團須在全市網上報名開始前做好直升入學學生的申請統計以及對外招生計劃,將直升入學的學生人數、名單及對外招生計劃報屬地教育部門核准後,再公布對外招生計劃。
民校7月11日電腦派位 若有剩餘學位可開展補錄
針對民辦學校電腦派位,《方案》給出了詳細指引。每個申請人可以選報不超過5所民辦學校,教育部門根據申請人志願填報情況,確定每所民辦學校的報名人數,報名人數少於或等於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全部予以錄取;報名人數大於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由屬地教育部門在2020年7月11日統一組織電腦派位。屆時,申請人家長登錄招生平臺,查看個人民辦學校預錄取結果。需要注意的是,每個申請人只能選擇1所有預錄取結果的民辦學校進行確認。有預錄取結果但逾期不確認的申請人,由招生平臺按申請人預錄取學校的志願順序進行預錄取確認。
《方案》明確,註冊繳費後如民辦學校仍有剩餘學位,可開展補錄工作。學位已滿的民辦學校不再進行補錄。補錄對象主要適用於「未被任何學校錄取的學生」或「逾期不註冊的學生」,已註冊確認的學生不能進行民辦學校補錄,屆時提供兩次補錄機會。此外,《通知》要求,各園區、鎮(街道)要加強對招生入學工作的監督檢查,建立完善招生入學監督工作機制,主動公布投訴舉報電話和電子信箱,暢通舉報和申訴受理渠道,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全媒體記者 張理萌 李春燕 覃志傑/文 曹雪琴/圖
【來源:東莞時間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