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我最早接觸華晨宇的歌是《尋》,當時是母親在朋友圈裡發了《尋》的mv,當時我被驚豔到了,編曲大氣,聲音乾淨,尤其是高音部分,很美。
後來過了一段時間,在b站偶然看到了他改編的西遊記片頭《齊天大聖》,在那之前,我從不聽任何流行搖滾和說唱,搖滾太躁,說唱聽不清感覺更躁,但這首歌真的讓我對說唱有了全新的看法,顆粒感很強,咬字清晰有力,再加上他的高音和自信滿滿的獨一無二的颱風,這首歌成了我的入坑作。
後來一段時間我把他的所有歌都找來聽了一遍,從快男到現在,他一直在進步,一開始可能聲音不穩,中低音不出彩(比如說他和楊宗緯先生合作的國王和乞丐,中低音方面感覺沒有出來),但是到現在,我感受到了他的無限可能,真的一直在進步,他的《流浪記》和《故鄉的雲》真的很好聽,與此同時他的高音依舊在為他添彩。再加上又解鎖了說唱技能,(大魔王爆發)我相信他會越走越遠。
瑕疵是有的,他自己也有說他並沒有完全照著學院派正宗的發聲來唱歌,但他演唱時的畫面感極能打動我,我覺得這也是他的現場圈粉無數的原因。
華晨宇是以咽音為主,可以關注一下他唱高音的時候,一直都是舌頭的中間是向下,兩邊往上,一種典型的高音唱法,有助於高音的發揮。所以他在高音上沒唱疵過,爆發力很強。但是他的問題是音色,尤其在唱中低音的時候音色的缺陷更能體現出來,感染力不強。
快男時期他的低音也不穩,甚至有音準問題,到了天籟之戰時期有了很明顯的變化,低音很穩,說明他私下練的很多,有意識的在訓練自己。
華晨宇的key本身就偏高,所以他的歌基本上也是往高音區走,倒不是他為了炫技而唱。而且他在感情歌裡喜歡用哭腔,這點可能有人聽著會覺得假,不過這是他一直以來的處理方式,有點音樂劇化,喜歡用誇張的效果來傳遞感情。
目前華晨宇的問題還是在中低音這塊吧,需要加強,不過他是個非常刻苦的人,從出道以來這四年的變化可以說是很恐怖,說明他有清醒的自知,不盲目,知道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JJ無論音色還是音域、穩定性、樂感都很強很強,張杰的唱功也是華語樂壇第一檔。
花花的唱功在新生代不錯,但是仍有進步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