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近期再次被罵上了熱搜,但這一次是因為犯了樂理錯誤。
在上一期《歌手》裡,華晨宇講解新歌《降臨》用到的雅樂音階時,說道:「變徵」就是「降so」,也可以說是「升fa」。
然而節目播出後,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指出,華晨宇對於這首新歌的講解不對,表達有誤,「公眾人物應該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這次華晨宇是犯了常規的樂理錯誤,而作為一位音樂人這是不應該的,所以華晨宇也是在第一時間就站出來為自己的言行道歉。
華晨宇的錯誤在於,說「變徵」就是「降so」,也可以說是「升fa」。但是在雅樂音階裡,這個音只能叫升fa,不能叫降so。
在被上音副教授指出錯誤之後,華晨宇也是第一時間發微博承認自己的錯誤並道歉。
劉暢教授也欣然表示對華晨宇這種知錯就改的態度的認可,覺得年輕人難免對知識的掌握有所欠缺,但只要華晨宇能夠靜下心來把樂理知識好好的複習一遍就是好樣的。
但是,「華晨宇回應樂理出錯」這個話題在華晨宇道歉劉暢教授接受後卻依然熱度不減。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這麼多年罵華晨宇似乎已經成為了一些人的一種習慣,這是他們為輿論找到的一個出口,這是他們正在盡情狂歡。
《我是歌手》這檔節目開辦了8季,華晨宇可能是被罵「難聽」最多的一位冠軍。
在這一季他的參賽作品裡,除了幾首比較溫柔治癒的《好想愛這個世界啊》和《你要相信這不是最後一天》,其他幾乎每首都得到過網友的瘋狂吐槽:「鬼哭狼嚎」「噼裡啪啦」這種評論不絕於耳。
但是華晨宇在這季《我是歌手》中的成績又一直不錯,於是,他的歌到底「難不難聽」成了一個存在巨大爭議、能引發一場大戰的話題。
喜歡他的人和黑粉一直也在較勁。
我覺得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對於同一位歌手喜歡和不喜歡這兩種態度同時存在很正常。但是喜歡的人也不要強迫別人也去喜歡,不喜歡的人也不要去在網絡上大聲吐槽,畢竟那也是別人努力的一份成果,網暴對一個人的傷害也是非常大的。
華晨宇本來也不求每個人都有多麼愛他,他在歌中唱了:「超越一切,不再膽怯,不需要你們的理解」;
在5年前,華晨宇發表的一首頗受好評、自我風格也很強的歌叫《異類》,開篇便也是兩句很有個性的歌詞:「如果你不喜歡聽我的歌請閉上耳朵,接下來要大開殺戒穿透你的耳膜。」
所以我們可以不愛,但別去傷害!
對於華晨宇,人們討論他目前的水平配不上歌王之位也好,說他奇奇怪怪的音樂難以接受也罷,總歸是圍繞著一個東西:
他確實可以算是華語歌壇的「異類」,有人肯定他體現出的進步,也有人批評他自身的局限性。存在這種不夠和諧的音符,而且還在不斷創作,其實對於華語樂壇這個無精打採的現狀這種情況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歌曲是否難聽、唱功高低與否,在這個流量打底的世界裡,依然是手握對藝術的人才有解釋權。
所以關於他的歌在專業程度上好不好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去評價分析吧。我們作為普通人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就行,覺得他的歌挺不錯的,那我們就多循環聽兩次,覺得他的歌難聽的,那我們就切換下一首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