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鼻塞怎麼辦?寶寶鼻塞不一定就是感冒,教你6招輕鬆解決

2020-12-17 母嬰放大鏡

新生兒鼻塞不一定就是感冒哦,因為寶寶鼻腔狹小,一顆小小的鼻屎就會導致「交通堵塞」;如果房間溫度太低,寶寶鼻塞的症狀會更明顯。

不用擔心,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這些鼻塞的情況是由於生理結構引起的,不是病。但如果寶寶鼻塞的同時還有鼻涕蟲相伴,就說明寶寶感冒了,媽媽需要小心護理哦。

新生兒鼻塞是怎麼回事?

1.生理因素

新生寶寶的上頜骨和顱骨發育不全,鼻和鼻腔相對短小;鼻腔內鼻毛稀少;鼻腔黏膜柔嫩,血管、淋巴組織相對成人較豐富等。因此如果遇到寒冷空氣或含菌量較多的氣流,就可能直接刺激鼻咽部,使鼻咽部血管黏膜充血腫脹,鼻腔分泌物增多並結痂,使原來已經狹小的鼻腔更加狹窄,甚至閉塞,進而使氧氣的吸入量減少,二氧化碳排出受阻。

2.免疫功能不健全

寶寶剛出生,身體還沒適應,抵抗力差,免疫功能不健全。一旦不注意保暖,會容易患上感冒等疾病。

3.疾病因素

新生兒鼻塞常見於上呼吸道感染。其次,鼻腔本身的疾患如鼻息肉、鼻中隔彎曲、鼻腔異物或腫瘤等都可使寶寶鼻塞。此外,某些過敏反應也可引起鼻塞。 如果鼻塞較為嚴重,應該去醫院就診,排除這些疾病。

4.藥物因素

某些藥物也可以引起鼻黏膜的充血腫脹而導致鼻塞,如孕媽服用降壓藥利血平,都可引起新生寶寶鼻塞。  

新生兒鼻塞是感冒嗎?

新生兒的鼻塞並不一定是感冒,因為新生寶寶的感冒往往是不表現為鼻塞的,而是主要表現為精神差,吃奶量減少,哭鬧不安等。由於新生兒剛剛來到新的環境,我們習以為常環境對他來說並不適宜,外界的刺激都會影響到鼻腔黏膜,因此新生兒鼻塞、打噴嚏等都是正常現象,不必太過擔心。

新生兒出現鼻塞、打噴嚏等症狀,千萬不要貿然服用感冒藥,它會造成寶寶鼻黏膜乾燥,分泌物減少,對外界微生物的防禦能力進一步下降,微生物趁勢侵襲,引發新生兒呼吸道感染,對健康影響更大。

新生兒鼻塞嚴重嗎?

新生兒鼻塞在多數情況下並不算嚴重的問題,很多寶寶都會出現鼻塞的現象,但是如果通過上述一些方法都不能改善的話,而且鼻塞時間過長,甚至影響睡眠、吃奶及精神狀態時,就要引起爸媽們的注意了,這時候應該去耳鼻喉科盡興檢查,只有進一步的檢查才能確定寶寶是否有其他疾病,及早診斷才能有效治療,千萬不要耽誤。如果鼻塞能夠在短時間內改善,寶爸寶媽們就不用太過擔心了,並不算嚴重的問題。

新生兒鼻塞怎麼辦?

寶寶鼻塞會讓他十分難受,呼吸困難,甚至造成新生兒缺氧,給健康帶來不利,讓我們來看看如何處理吧。

1、疏通鼻腔

1)如果是鼻腔中的分泌物造成的鼻塞,寶爸寶媽可以用棉棍將分泌物輕輕地卷撥出來。如果分泌物已經幹了的話,可以用棉籤蘸水塗在寶寶的鼻孔裡,一些軟膏和眼藥水也能起到相同的效果,分泌物變鬆軟了,就能用棉棍將其撥出了。

2)如果家裡寶寶經常鼻塞,建議準備一個嬰幼兒專用的吸鼻器。這樣平時就可以定期的幫助寶寶吸走鼻子裡的粘液,這樣可大大減少初生嬰兒鼻塞的問題。

3)母乳滴鼻:如果你家的寶寶鼻塞是因為分泌過多而引起堵塞引起的話,那麼只要將一滴母乳滴到寶寶的鼻腔內,等其分泌物軟化之後鼻子裡的分泌物就可以排出來了。這樣寶寶呼吸也就順暢了。

4)如果母乳滴鼻的效果不是特別好的話,建議用0.5%麻黃素在寶寶的兩個鼻孔各滴一滴。這樣保證寶寶每次在吃奶前都可以有一個通氣的狀態。當然了如果是用麻黃素的話要注意次數不要過多,一般不能超過5次,如果麻黃素滴鼻子使用過於頻繁的話,那麼非常容易引起藥物性鼻炎。

2、熱敷

可以通過熱敷鼻子的方法來通暢寶寶的鼻腔,因為鼻黏膜遇熱收縮,鼻腔就會變得暢通,而且黏稠的鼻涕也較容易水化而流出來。

如果寶寶是因為感冒而使得鼻子黏膜充血腫脹的話,可直接用一條沾了溫水的毛巾敷在寶寶的鼻根部,這樣也可以起到緩解作用。不過該方法治標不治本,關鍵還是要及時治好寶寶的感冒。

3、改變寶寶體位

如果寶寶左側鼻塞就向右臥,右側鼻塞向左臥,這樣可使鼻塞減輕。也可在寶寶鼻塞時豎直抱起,也可達到減輕鼻塞。

4、穴位按摩

讓新生寶寶平臥,用拇、食兩指在鼻翼兩側自上而下按摩3分鐘,再揉壓迎香穴(鼻翼兩側)1分鐘,當鼻腔有熱感時氣息就通,可以每隔2-3小時做1次,這樣也能緩解寶寶鼻塞。

5、注意室內通風

保持寶寶所居室內通風的環境,天冷的時候應該用空調或暖爐改變室溫,緩解孩子鼻塞、流鼻涕的症狀。

6、使用滴鼻劑、鼻腔噴霧器

1)使用鼻腔噴霧器,可以機械清除過敏原、粉塵、細菌和鼻腔分泌物,有助於鼻黏膜消腫,還能降低黏液的黏稠度,有利於纖毛的運動,減少鼻腔結痂。

2)2歲以上的寶寶鼻塞嚴重,可在醫生指導下謹慎使用賽洛唑啉或羥甲唑林鼻腔噴霧劑,6歲以下孩子使用前要稀釋,並先將鼻腔分泌物抽吸淨或擤淨(注意雙側鼻腔交替擤淨鼻涕),有鼻痂時應先將鼻痂軟化後清洗乾淨,再將噴頭置於鼻孔,對準鼻腔,開始吸氣再壓動推動鈕,每側1-2下,讓藥液能隨氣流進入鼻腔,再用食指,拇指輕捏鼻翼,使藥液流向鼻腔深處,分布鼻腔各部。

3)給嬰幼兒及兒童噴藥時,應用手遮擋眼部,防止藥液噴入眼內。

4)未經醫師檢查,不要擅自給孩子使用藥物噴鼻。

新生兒鼻塞呼吸急促怎麼辦?

新生兒鼻塞如果引起呼吸困難急促的話,是缺氧的情況,新手爸媽們可要趕緊採取一些措施來幫助嬰兒呼吸,可用筷子或小勺的把橫放在嬰兒的口裡,使口唇不能閉合,通過經口呼吸解除缺氧症狀。

但是這種方法不是解決辦法,因為經口呼吸不是新生兒的正常狀況,這樣緊急解救後應該快速送到醫院,及時給寶寶進行診治。

新生兒鼻塞如何預防?

雖然新生兒出現鼻塞的概率很大,家長找到正確的護理方式,也能很快將寶寶治療好。但為了讓寶寶少受一些痛苦,家長們應該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避免寶寶出現鼻塞的情況。

1、提高寶寶自身免疫力

多給寶寶補充身體所需營養,尤其是維生素和蛋白質,讓寶寶的免疫力得到提升,這樣可以防止寶寶感冒,鼻塞發生的概率也會降低。

2、做好保暖措施

寶寶生活的環境溫差不能太大,過冷或過熱的都容易讓寶寶感冒。帶寶寶出門時,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寶寶受寒。

3、遠離過敏原

容易導致寶寶鼻塞的過敏原通常是寶寶自身的衛生和家裡的衛生情況,多給寶寶洗手,寶寶睡的床單要及時更換,避免寶寶被細菌感染。

4、多給寶寶清理鼻痂

新生兒的身體很敏感,鼻腔黏上鼻痂後也會導致鼻塞。為了避免鼻塞,家長要多檢查寶寶的鼻腔,如發現鼻痂要及時清理。

內容來源: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兒科、 湖南省兒童醫院等

相關焦點

  • 嬰兒感冒鼻塞怎麼辦?掌握五招輕鬆解決
    教你以下妙招,輕鬆的處理"嬰兒鼻塞怎麼辦"這個難題。1、使用兒童滴鼻劑當新生嬰兒患感冒鼻塞時,應避免使用滴鼻劑。即使是較大的寶寶,也不能使用成人的滴鼻劑,而是應該使用兒童專用的稀釋藥液,以免發生毒副反應。
  • 嬰兒感冒鼻塞怎麼辦?掌握六招輕鬆解決
    華龍網9月20日13時30分訊 由於新生兒經常處於閉口狀態,不會用口呼吸,一旦出現鼻塞後對新生兒影響就更大,一般表現為煩躁、哭鬧,吃奶時由於鼻子和口腔同時堵住,導致引起寶寶吸奶困難、哭鬧、呼吸不暢、煩躁不安、睡覺出現打鼾等現象,嚴重者可發生青紫和呼吸困難。因此嬰兒出現鼻塞不是一個小問題,應該引起家長的注意。
  • 新生兒鼻塞怎麼辦?鼻塞就是感冒嗎?媽媽要怎麼做?
    ,如果您的寶寶經常出現鼻塞或鼻子中經常有很多粘液。 ❷母乳滴鼻:如果寶寶的鼻塞是由於分泌過多引起的,那麼只需將一滴母乳滴入寶寶的鼻腔中,等待分泌物軟化,鼻子中的分泌物才能排出,這樣,嬰兒將可以平穩呼吸。 ❸熱敷清除:如果寶寶的鼻黏膜因感冒而充血和腫脹,嬰兒的鼻腔可以通過向鼻子加熱來解除阻塞,將蘸有溫水的毛巾直接塗在寶寶鼻子的底部,因為鼻黏膜在加熱下會收縮,並且鼻腔變得不受阻塞,並且粘性鼻粘液更易於水化和流出。
  • 寶寶鼻塞怎麼辦?兒科醫生教你9招輕鬆解決!
    最近天氣冷了,感冒的寶寶也多了,小新的寶寶這幾天晚上打噴嚏,鼻子不透氣,每次吃奶因為憋氣大聲哭鬧,睡覺也常常憋醒,寶寶沒睡好覺,小新也跟著沒睡好覺,那天來門診的時候,整個人蓬頭垢面的,一直打哈欠。你說寶寶是感冒引起的鼻塞,可不可以也開點噴鼻子的藥?該怎麼辦呀?寶寶什麼時候才會好?」看著小新一臉疲憊焦慮,我和她說:「寶寶是感冒了,普通上感一般是7-10天會痊癒的。寶寶鼻塞是不能用滴鼻淨之類的藥物。對於成人的鼻塞是一種療效挺好的藥物,但卻不適合寶寶,這款藥物主要成分是擬腎上腺素藥,藥效強。
  • 兒童經常鼻塞影響生活,試試這5個方法,幫你解決
    兒童的呼吸比較狹窄,只要稍微有分泌物或黏膜腫脹就會被堵塞,因此6個月以內的孩子常常伴有鼻塞或鼻炎。兒童鼻塞非常難受,影響睡眠質量,甚至會導致大腦缺氧,該如何解決呢。兒童鼻塞怎麼辦?1、疏通鼻腔若是鼻腔分泌物引起的鼻塞,父母可以用嬰幼兒專用的棉棒把分泌物輕輕挑出。若分泌物幹的話,可用棉籤蘸取少量水塗在鼻孔中,等分泌物變松後再挑出。孩子經常鼻塞需準備嬰幼兒專用的吸鼻器,定期吸走鼻子中的粘液。2、對鼻子熱敷孩子感冒後會使得鼻子黏膜充血腫脹,從而出現鼻塞。
  • 新生兒感冒鼻子不通氣怎麼辦?新生兒鼻塞睡不著怎麼辦?
    由於新生寶寶身體的免疫系統還不完善,在天氣轉冷或溫度下降時,很容易感冒,從而導致感冒和鼻塞等情況。新生寶寶鼻塞時,鼻子不通氣他就會哭,這讓媽媽們非常擔心。如果寶寶感冒鼻子不通氣該怎麼辦?,家長可以嘗試按摩新生寶寶的迎香穴,以減輕新生兒鼻塞的情況。
  • 1-2個月嬰兒鼻塞怎麼辦?教你以下妙招輕鬆處理
    作者: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達人小寶寶的抵抗力是很弱的,一旦發生感冒了,鼻塞是在所難免,接著就會出現哭拒奶等情況了,那麼嬰兒感冒鼻塞應該怎麼辦呢?如何預防嬰兒感冒呢?教你以下妙招,輕鬆的處理"嬰兒鼻塞怎麼辦"這個難題。1、塞毛巾在寶寶頭枕部位的床墊底下塞兩條毛巾,以便使床墊的一頭略微抬高一些。
  • 一個月嬰兒感冒鼻塞怎麼辦最簡單方法 剛出生的嬰兒感冒鼻塞怎麼辦
    一個月嬰兒感冒鼻塞怎麼辦鼻塞的問題也是大家最關注的問題,而造成鼻塞的原因有很多,像感冒、過敏性鼻炎等都容易造成鼻塞。對鼻塞的情況也不太好處理,我們先來了解三歲半兒童感冒好後鼻塞怎麼辦?
  • 導致新生兒鼻塞的3個原因,7招讓你寶寶遠離鼻塞
    鼻塞可能會導致寶寶哭鬧,尤其新生兒只懂得用他們的小鼻孔來呼吸。   導致嬰兒鼻塞的3個原因   1、乾燥的空氣   2、刺激物如灰塵、煙或香水   3、病毒性疾病(如感冒)   林爸爸總結解決新生兒鼻塞的7個方法
  • 感冒鼻塞怎麼辦小竅門 嬰兒感冒鼻塞要這樣做
    感冒是每個人都會患的疾病,人們每年都會患有幾次感冒,有的是受了風寒,有的是因為外感風熱病毒而導致的感冒。感冒了,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吃感冒藥。那麼,感冒鼻塞怎麼辦小竅門有哪些?嬰兒感冒鼻塞怎麼辦?一起來看看吧。
  • 寶寶鼻塞不通怎麼辦?3個小妙招,輕鬆解決
    2歲以內的寶寶,由於鼻腔還沒有發育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鼻內分泌物增多,從而引起鼻塞,讓寶寶很難受,今天就來教大家3招,輕鬆緩解寶寶的鼻塞症狀!1.如果寶寶是因為鼻屎等分泌物引起的鼻塞,家長可以用蘸水的棉棒,輕輕深入寶寶的鼻腔內,慢慢旋轉拔出,如果鼻腔內的分泌物太硬,可以使用鹽水對著寶寶的鼻腔噴一噴。
  • 新生兒又哭又鬧怎麼辦?教你三招,輕鬆緩解寶寶鼻塞問題
    所以這個階段的寶寶如果鼻塞的話,就會非常不舒服,尤其平躺著的時候,所以只能通過哭鬧讓爸爸媽媽知道自己生病了。一、是什麼引起寶寶鼻塞的呢?由於寶寶的鼻子很敏感,鼻黏膜柔嫩、血管豐富。因此在吸入冷空氣後,鼻子內部的阻力會變大,容易腫脹,從而堵塞住鼻腔。
  • 寶寶鼻塞,怎麼辦?
    當寶寶出現鼻塞,不少家長總以為孩子感冒了。感冒會引起鼻塞,但鼻塞不一定就是感冒!如何識別寶寶鼻塞類型,並做好簡單護理呢?正常生理現象寶寶容易鼻塞,與他的鼻腔生理特點有很大關係。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由於鼻道還相對狹窄,鼻黏膜血管豐富,在冷熱環境交替、異味等因素的刺激下,寶寶的鼻黏膜血管容易出現擴張、收縮,流清鼻涕,鼻涕慢慢幹了會形成鼻痂,導致寶寶鼻塞。隨著寶寶的長大,鼻腔結構的不斷完善,鼻塞症狀會逐漸消失。
  • 寶寶又鼻塞了?教你幾招緩解寶寶鼻塞!
    秋冬季節,晝夜氣溫差距較大,寶寶容易出現鼻塞、流鼻涕或感冒等症狀。那麼如果寶寶的鼻子裡發生了「交通堵塞」,空氣無法在鼻腔裡自由行走,寶寶會因此感到煩躁,甚至會影響食慾出現睡覺打鼾的情況。不僅如此長期的打鼾還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那麼面對寶寶鼻內「交通堵塞」要怎樣解決呢?
  • 嬰兒感冒鼻塞怎麼辦 嬰兒感冒鼻塞怎麼辦最簡單方法
    嬰兒感冒鼻塞怎麼辦目前人們對寶寶健康方面是很重視的,寶寶出現了感冒發燒的症狀後,人們擔心藥物對寶寶身體方面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往往對寶寶的感冒發燒症狀不是很敢用藥物來控制,那麼八個月寶寶感冒鼻塞怎麼辦?八個月寶寶感冒鼻塞怎麼辦1、使用兒童滴鼻劑。
  • 感冒鼻塞怎麼辦 6個竅門快速緩解感冒鼻塞
    在平時的生活中,由於天氣的多變感冒是經常會發生的。如若不及時治療,容易產生鼻塞頭疼的現象,那麼,感冒鼻塞怎麼辦?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感冒鼻塞呢?怎麼快速治療感冒鼻塞?如何預防感冒鼻塞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 新生兒鼻塞是感冒?試試側臥按摩法
    針對小孩感冒後鼻塞這個問題,一定要得到重視,感冒是孩子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對於新生兒來說,一旦感冒引起鼻塞後容易導致呼吸困難,尤其是哺乳時,孩子往往啼哭、拒奶,甚至有時會出現口唇青紫的症狀,但是寶寶那麼小,不能隨便吃藥
  • 寶寶鼻塞怎麼辦?
    感冒往往會增加鼻道分泌物,過多的分泌物會黏在寶寶的鼻腔內壁上,引起鼻塞。寶寶鼻塞怎麼預防雖然說嬰幼兒鼻塞是很常見的症狀,可是要避免或減少鼻塞困擾並非不可能。只要父母和看護人員積極進行預防工作,寶寶鼻塞的機率會大大減小。
  • 新生兒鼻塞什麼時候好
    由於新生兒的抵抗力較弱,鼻塞是常見的問題,這就需要父母的細心呵護了,很多新手父母都會好奇新生兒寶寶能否自愈、多久能好等問題。那麼新生兒鼻塞什麼時候好? 新生兒鼻塞什麼時候好 新生兒有鼻塞一般都是因為感冒。媽媽可以用溫毛巾給寶寶熱敷一下,可以緩解鼻塞,還可以給寶寶喝點溫開水,如果嚴重的話,可以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下。
  • 寶寶鼻塞流鼻涕不一定是感冒,這3種異常情況一定要重視!
    現在天氣漸漸轉涼,不少寶寶會出現鼻塞,甚至流鼻涕的情況,很多新手寶媽第一反應就是「寶寶是不是感冒了?」其實,寶寶出現鼻塞的原因有很多,今天我們詳細了解一下寶寶鼻塞相關的知識。鼻塞不一定就是感冒了,這一條規則特別針對新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