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如今大多數女人,每天下班回來都是圍著家裡轉,做飯、輔導小孩作業,的確很想抽個時間出去放鬆放鬆。周末,答應孩子去公園騎車,可突然想起了已經計劃很久的同學聚會,只能哄哄孩子:&34;結果一小時過去了,孩子打電話詢問無論打多少次,答案依舊不變…結果孩子一等就是一天了。其實一不注意的言辭,往往孩子就記在心裡了。
&34;久而言之,小孩心裡,就慢慢地形成一種推搪式的謊言,家長知道了,教育起來,難上加難。
孩子的句句反駁:&34;。&34;……當孩子思想形成一種他認為對的模式時,我們便要找原因了:
第一個原因:成長環境。
家長的一舉一動,小孩都會看在眼裡,當家長因為謊言而得到滿足時,講話不尊重事實,小孩也會模仿,並且使用撒謊的模式得到他想要的東西,當他越容易得到滿足,就會有意識的認為這是一件對的事情。當小孩的成長環境傳達出錯誤的信息,小孩愛撒謊的習慣便無法糾正了。
第二個原因:恐懼心理。
每個小孩在其成長的年齡階段,都有獨立的思維空間。當小孩意識到撒謊的錯誤時,卻害怕家長的責備,便決定一錯再錯,用一個謊言去圓另外一個謊言,騙過去了,便雨過天晴,再次認定自己所做的是正確的。如果家長沒有察覺,小孩的恐懼心理便日益增長,只能使用撒謊的方法隱瞞過去。
第三個原因:求得關注。
有時大人忙,往往會忽略掉孩子,並不懂得孩子心裡的真正想法。當孩子意識到自己孤單時,就想方設法的刷存在感,寧願撒謊去引得家長重視。當成功吸引關注時,孩子心裡便加強了通過撒謊得到好處的重要性。當孩子撒謊越來越嚴重時,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把孩子錯誤的意識糾正過來呢?
首先,家長的以身作則。
孩子的成長環境決定著他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家長要從自己身上發現問題,我們不能一時僥倖地認為在處理一件小事時,卻忽略了會帶來孩子負面影響的重要行性。當家長們言行舉止行為規範,孩子就會模仿。
家長時刻地警惕自己,如果自身發現問題,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應當不在孩子眼底下表現出來。對之前給孩子留下的不良印象給予解釋,並得到改正。
其次,耐心的教育。
有的家長在面對孩子撒謊教育上,會表現出煩躁、急於求成,這樣不僅僅會讓孩子出現叛逆,結果最終適得其反。其實當我們發現孩子出現愛撒謊的行為時,要有耐心地加以引導、循序漸進,一步一步來。
更不要嚴厲苛刻,讓孩子形成畏懼的心理。我們所做到的是,讓孩子知道,大人也是講道理的,也會站在小孩的角度去想事情。
最後,時刻留意孩子。
家長無論多忙,要給予小孩應得的關愛。往往很多小事,我們一時忽略沒處理到,小孩會容易產生孤獨的心理,在他們的世界中,如果因為一個謊言而得到重視,他們會非常樂意地繼續撒謊。
這時家長不及早發現的話,他們就會不斷地用撒謊的行為來滿足自己的求得欲。因此,我們需要多陪伴、給予他們呵護,讓他們知道大人時刻在他身邊,時刻保持安全感。
總結:小孩是祖國的花朵,在不同的年齡成長階段,他們都會從模仿到產生自己的想法,他們可以很純真地跟你玩耍,也可以叛逆地跟你作對。我們不僅承擔著守護者的角色,還要讓他們知道成長路上的錯與對。以德誨子、以德燻子、以理服子、以行正子,讓他們更好地綻放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