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日本軍官,二戰經常幫日本倒忙,說:日本是自古吃草的民族

2020-12-13 慕楓歌歌

二戰時期的日軍,以窮兇極惡而聞名,他們在整個東南亞地區點起了沖天戰火,無數生靈為之塗炭,因此被人所憎恨。不過有這樣一位日軍指揮官,卻受到盟國的「喜愛」,因為在指揮作戰的時候,他幫了日本的倒忙,此時便是日本第十五軍司令牟田口廉也。

牟田口廉也生於1888年,日本陸軍大學畢業。此人參軍後,職業生涯中曾做過一次最為出格的事情,這就是當年在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中,就是這個傢伙下令打響侵略我們的第一槍的。

當時牟田口廉也不過是日軍派駐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第一聯隊聯隊長的職務,大佐軍銜,正是他的蓄意挑釁,導致了日軍全面侵華的開始。為此牟田口廉也受到了昭和天皇的嘉獎,並升任少將軍銜。

為此這個傢伙也多次沾沾自喜地在日記裡記載說:「至於當年的大東亞戰爭,要說起來的話,主要是我的責任,因為在盧溝橋這裡,射擊第一顆子彈並引起戰爭的就是我,所以我認為我對此必須承擔一定的責任。」這段話看似贖罪和反悔,其實字裡行間滿滿的都是得意之情。

也就是從此開始,牟田口廉也步入了軍事生涯的快車道,一路高升為師團長,十五軍司令官等職位,軍銜也成為了中將。驕傲自大的牟田口廉也很是得意,認為自己還有可能再進一步,成為日本陸軍大將。

不久後,他的機會來了。在1944年的時候,為了配合盟友德國,日本決定攻打印度,期望打下印度之後,能夠和盟友在中東地區匯合。而攻打印度的重任,也就落在了牟田口廉也十五軍的身上。

牟田口廉也很是興奮,認為為大日本效忠的時刻來了,同時這樣一個「艱巨」的任務落在了自己的頭上,如果能夠完成的話,升任大將的日子也指日可待了。因此在戰前動員會上,牟田口廉也就大言不慚地說:我一定要打下印度,讓我們大日本國的國旗插在印度國土上,不當上大將,我無顏返回日本。

雄心勃勃的牟田口廉也,認為攻打印度很容易,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沒有什麼作戰能力的英軍,早在攻打緬甸的時候,日軍將英軍打得落花流水,所以根本看不起英軍。至於英印聯軍中的印度軍隊,日軍更是不放在心上,所以在攻擊開始前,他們只帶了一個月的乾糧,也就是說,在他們看來,一個月的時間綽綽有餘。

可惜這次日軍的算盤打錯了,因此印度對於英國乃至盟國有著無比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英國,失去了印度,這個被他們看作是英帝國「王冠上寶石」的國家,損失可就大了。所以當時英國傑出將領蒙巴頓親自在印度指揮對日作戰,同時聯合美軍,發揮美軍的空中優勢,對前來進犯的日軍給予空中打擊。

所以這場二戰時期被稱作為「英帕爾戰役」的戰鬥一打響,牟田口廉也就懵了,在盟國空軍的襲擊下,日軍傷亡慘重,而且隨著印度雨季的來臨,無數日軍患上了瘧疾等疾病,死傷慘重,此時一個月的乾糧也吃完了,日軍陷入絕境之中。

牟田口廉也還是給大家鼓勁:我們日本向來是吃草民族,糧食沒有了沒關係,野草也可以,大家再堅持一下。可是日軍實在是堅持不下了,無奈之下,他只好下令撤兵,當時十萬日軍進攻印度,三個月後只有四萬日軍撤退, 傷亡實在是慘重萬分。

相關焦點

  • 二戰日本一位司令,士兵缺糧草,他說日本是草食民族,可食草補充
    二戰中無論是在東南亞戰場還是在歐洲戰場,一段時間內英國軍隊的表現實在不怎麼樣,歐洲戰場上的英軍遭到德國的肆意打擊,在東南亞戰場上,無論是在馬來西亞還是在新加坡,英軍也是一敗再敗。雖然如此,在二戰戰場上,英軍也有光彩的一幕,那就是英帕爾會戰,這一戰致使日本五萬多士兵陣亡,這也是日本陸軍比較慘痛的一次失敗。日軍在英帕爾會戰的失利,全賜一位日本愚蠢司令所拜,此人叫牟田口廉也,此人是日本第十五軍的中將司令,如此高的軍銜,讓日本此戰徹底成為了一場愚蠢戰役。
  • 二戰日本軍官佩戴的黃色綬帶有什麼意義?不僅是裝飾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每個國家軍官的衣服上都會有一些不同於其他國家的裝飾,而且還是獨一無二的。像中國的各級軍官所擁有的軍銜都是不一樣的,每個軍銜都有著特殊的代表意義。在二戰中,我們會看到一些日本軍官的衣服上佩戴著黃色綬帶,很多人都會問這只是一種裝飾,還是代表著其他意義呢?據了解日本軍官衣服上的黃色綬帶原名叫「飾緒」,綬帶只是民間的稱呼。這種「飾緒」並不是所有日本軍官都有資格佩戴的,其中只有將級軍官和參謀才可以佩戴。
  • 二戰日本陸海軍夥食差距:陸軍餓的吃草,海軍卻把糧食扔進大海
    據信大家都看過抗日題材的影視劇,裡面的日本士兵不僅殘忍,生活也極為奢華,我軍許多戰士在截獲日本物資時,就得到了大量的物資和食物,日兵還會在各個村子裡劫掠,因此看起來每天都是大魚大肉,從不為一天三餐操心。
  • 二戰日本戰列艦艦長:是什麼級別海軍軍官擔任的
    【話說軍世】二戰時代的戰列艦最然已經不再是決戰的主力艦,不過作為大炮巨艦的威風尤在,其艦員一般都在2000人左右,而二戰中,損失了絕大多數戰列艦的舊日本海軍,其戰列艦艦長一般都是什麼級別的軍官呢?
  • 二戰時期:日本入侵該國家,百姓舉國同歡,還把日本鬼子當救世主
    其實剛開始法國,統治者對越南百姓特別好,不僅幫他們重振工業來提高經濟,而且還希望通過一些惠民政策來拉攏人心,從而全方面佔領越南地區。但是二戰爆發後,法國人因為貪生怕死在二戰太平洋地區輸得十分慘烈,日本人發現了法國軍隊實力太弱,便出兵攻打越南地區,順利取代了法軍成為當時越南地區新的統治官。
  • 二戰日本戰敗後,那些作惡多端的日本戰犯,他們下場如何?
    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了中國共產黨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 二戰日本軍官也分三六九等?共有將、佐、尉三類九個級別
    在東亞,日本自從隋唐時期模仿學習中國,一千多年以來都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員,在儒家文化的輻射範圍之內,而且學習的不錯。所以他們的各種制度幾乎都有中國的影子。這種影響隨著明治維新而慢慢終止,而且反向向中國輸出非常多的日式漢語,如派出所、經濟、警擦等等都是和式漢語。
  • 抗日劇中經常出現的日本大佐是什麼級別的軍官?
    日軍軍官在二戰時採取三級九等制,即將、佐、尉,又各分大、中、少。其中大佐相當於陸軍上校。二戰後,日本於1950年開始重建軍隊,至1954年建成陸,海,空三軍,稱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軍銜分幹部,曹士兩大類。其幹部仍為將,佐,尉,三等九級。偽軍最喜歡說的是太君,皇軍;還有反映其殘酷的「日本鬼子」,可是日軍的軍銜很少提及,呈現最多的即是「佐」這個軍銜,並且還不少。
  • 電視裡的日本女軍官都是假的,真相連日本人都不好意思說
    現在的抗日電視劇中,最不會缺少的一個角色就是日本女軍官,而且能力和手段還比男兵都厲害的多。稍微對二戰有所了解的人就應該知道,這肯定是假的。二戰時期的日本女人社會地位是非常低的,日本人認為打仗是男人的事情,如果讓女人上戰場是侮辱了他們。
  • 二戰中德國的兩個好幫手義大利和日本哪個更坑
    文/寂寞的紅酒日本和義大利是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主要盟友,是德國在二戰中最主要的兩個幫手。不過德國的這兩個幫手卻是十足的坑貨,一個比一個坑,簡直把德國坑到了姥姥家。德國的失敗兩國起碼要負一半的責任。先說義大利,義大利是德國在歐洲的第一合作夥伴,義大利對德國而言非常重要。首先,義大利為德國提供了上百萬僕從軍,義大利軍隊在北非、巴爾幹和蘇德戰場非常活躍。義大利的海軍和空軍是地中海的主力,有效的牽制了英美海軍,德國軍隊在北非的補給也都是由義大利提供的。沒有義大利,德國勢力根本出不來歐洲大陸。其次,義大利的加入確保了德國的側翼安全,讓德國避免了來自南線的威脅。
  • 二戰日本最逗將軍,自己喝酒讓下屬吃草,數萬士兵活活餓死
    說到二戰時期的日本,這真的是一個相當有意思的問題,日本的失敗和一般意義上的「成王敗寇」還不太一樣,日本屬於自己極蠢,它選擇的國家路線是非常危險和成功性極低的,這相當程度在於當時日本統治機構的不合格
  • 澳大利亞在二戰中也肆意虐殺日本戰俘
    澳大利亞媒體呼籲本國社會反思這類暴行,並提到澳軍在二戰中曾有過殘殺戰俘的類似行徑。但諷刺的是,當年澳軍施虐的對象,正是來自如今和澳大利亞打得火熱的日本。 1941年12月,日本海軍相繼空襲珍珠港和菲律賓,日本陸軍也同時在馬來亞和菲律賓等英美殖民地登陸。作為大英國協成員,澳大利亞繼英美之後對日宣戰。
  • 「弱雞」的多面手:二戰日本的航空重巡洋艦
    【話說軍世】巡洋艦原本就是戰列艦一個補充艦種,由於戰列艦造價昂貴,且出航費用高,因此戰列艦一般待在港口中等待戰鬥任務,而巡洋艦則代替大哥巡航和保護海上交通線,也正是因此戰巡的作用就是針對於巡洋艦和海上交通線的,在二戰中,舊日本海軍的「腦洞」打開,創造出許多有新奇設計,比如說「航空重巡洋艦
  • 二戰的舊照片,記錄戰爭中失敗的日本軍官切腹全過程!
    提起所謂的日本武士,我們印象中一定少不了所謂剖腹自殺的畫面,舊時日本武士為了證明自己的忠貞和承擔失敗的責任往往會選擇切腹這種方法,將利刃刺入自己的腹部畫一個十字。切腹這種恐怖的傳統哪怕到了二戰時期依然存在,下面是一次關於切腹的記錄。
  • 二戰時的日本軍官,為何都喜歡留一小撮鬍子?希特勒:這個得問我
    如果說世界上最像的兩個國家是哪兩個?那非日本和德國莫屬。日本和德國,一個在亞洲,一個遠在歐洲,卻有著極為相似的歷史。兩國國土面積差不多,如今經濟排名分列世界第三、第四,都是經濟強國。在工業體系上,日本和德國最具代表性的兩個行業,都是汽車和精密製造。在國民性上,兩國人都強調紀律性、嚴謹性。
  • 二戰時,日本兵夢寐以求的「大佐」一職,到底是多大的官?
    但是二戰時的日本兵卻不一樣,他們最想當的不是將軍,而是日本「大佐」。經常看抗日劇的朋友會發現,日本軍官裡「大佐」這個角色經常出現,而且出現次數都比較多,劇中他們的權利好像都很高,那麼日本大佐這個官究竟有多大呢?
  • 二戰日本女兵的真實樣子如何?不要再被「神劇」導演欺騙了
    抗日神劇之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日本女兵以軍官的身份出現在戰場上,帶領著一隊日本士兵和中國軍隊交戰,並且常常能夠拿下不錯的戰績,甚至還能夠憑藉著戰績晉升。 但是實際情況是二戰的時候日本女兵根本就不會上戰場,日本是一個大男子主義國家,因此即便是有一部分的日本女人隨軍進行戰鬥,大多數也是以護士和後勤人員的身份出現在戰場上。
  • 二戰日本陸軍最奇葩將軍,在東南亞開荒種田養活十幾萬日軍
    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日軍將領啊,有的善戰,比如著名的「馬來之虎」山下奉文;有的愚蠢,比如沒有糧食讓部下吃草的牟田口廉也……不過這些將領通常都是思想極端而且性格較為兇殘的,但是也有例外,今天就說一個日軍中極為少見的奇葩將軍——今村均。
  • 二戰時,日本人是如何評價德軍的?日本武官:嬌生慣養,沒有士氣
    而在某一個方面,德軍可以說是碾壓日軍,那就是德軍的陸軍部隊,如果有人問你「二戰日本陸軍和德國陸軍誰更強?」那麼你可以一笑而過了,畢竟他們倆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二戰期間德國陸軍可以稱之為最強軍隊,這一觀點相信沒有人會反駁,在戰爭理念、戰術手段、武器裝備和士兵素質這幾個方面德國陸軍都達到了日軍難以望其項背的高度。
  • 日本動漫裡的二戰
    5:《蒼天之拳》 原哲夫的《蒼天之拳》是《北鬥之拳》的前傳,書中涉及到了大量日軍暴行的劇情,如日軍的細菌戰、盧溝橋事件等等。原哲夫也很注意當時中國人的民族情緒,如靈王對主角說的那句話:「日本人是侵略者,和日本人相愛的人就是漢奸!」話雖激進了點,但很真實地表達出了一個中國人在那種時刻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