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兵夢寐以求的「大佐」一職,到底是多大的官?

2020-12-14 騰訊網

  拿破崙早就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二戰時的日本兵卻不一樣,他們最想當的不是將軍,而是日本「大佐」。經常看抗日劇的朋友會發現,日本軍官裡「大佐」這個角色經常出現,而且出現次數都比較多,劇中他們的權利好像都很高,那麼日本大佐這個官究竟有多大呢?

  二戰時期,日本軍官等級分為三級九等,三級分別為將、佐、尉,在這三個級別下還都有大、中、少三個等級。當時日本的軍隊中,他們的一個軍類似於我們的一個集團軍、一個師團類似於我們的一個軍、一個旅團類似於我們的一個師、一個聯隊類似於我們的一個旅或者團、一個大隊類似於我們的一個營、一個中隊類似於我們一個的連、一個小隊類似於我們的一個排。

  日本的大佐,主要擔任的就是當時日軍聯隊長的職位,相當於日軍的團長或者旅長。不過因為日軍當時的武器普遍比我們強大、日軍士兵的戰鬥素養也遠比我們高的原因,所以當時日本的一支聯隊戰鬥力絲毫不比我們一支師差。一般能做到大佐這個位置的人,都是不簡單的人,他們不僅要有更高的指揮能力,而且也要有敏銳的洞察力跟更徹底的執行力。

  日軍軍官向晉升為大佐就要面臨下一個挑戰,基本上必須是陸軍大學畢業。陸軍大學招生的要求非常嚴格,要求必須是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未滿30歲且服役兩年以上,軍銜必須是中尉以上。進入初審以後還要覆審,在陸軍大學存在的64年間也僅有3485名畢業生,可以說是比中國的高考還要嚴格。

  所以說對於很多底層的軍官來講,一方面軍人的榮譽就是不斷的創造戰功,不斷的向上爬,不斷的贏得榮譽。與此同時,拿到這個大佐級別的軍官以後,事實上自己的生命已經有了保障,不需要像以前那樣自己擦了把指揮刀往前面衝,還能夠接觸日本高層接下來為自己的仕途鋪平道路。所以大佐就是小鬼子夢寐以求的願望了。

相關焦點

  • 日軍中的大佐到底是多大的軍銜?
    聽到大佐這個名號,第一印象就是能當上大佐的人應該是一個官職不低的人,那日軍中的大佐到底是多大的軍銜?大佐是日本二戰時期軍隊職稱中特有的一個軍銜,如果按軍銜的排名來算,日本大佐相當於中國的上校。而且日本大佐在軍隊中權力並不小,基本上一個師的參謀長就由大佐擔任,這就表示日本大佐相當於將官的存在。在抗日劇中都能發現,往往都是由大佐出謀策劃,當出了事,通常由大佐解決,超級囂張。這也就是為什麼經常可以在戰爭劇裡發現「大佐」是出現最多的一個軍銜。
  • 大佐到底是多大的官?為何日本士兵都想當?看看福利就明白了
    導語:大佐到底是多大的官?為何日本士兵都想當?看看福利就明白了我們知道,抗日劇具有一定的愛國教育意義,多少都能夠還原當時戰爭的一些情況。在劇中,大家肯定都會經常聽到一個臺詞,那就是普通的日本士兵會稱呼高級的日本軍官為「大佐」。大佐這個詞雖然我們聽的次數也不少,但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其實關於這個詞,是出自日語的翻譯。在日軍隊伍中,有很多日本士兵都想要成為大佐,那大佐是多大的官?原來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就已經開始決定要全面地學習西方制度和文化,甚至連軍銜制度也直接用到了自己國家的體制當中。
  • 二戰時的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為何日軍寧當大佐不當少將?
    在抗戰題材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日軍士兵稱呼自己長官為「大佐」的情況。似乎在日軍中層官員中,「大佐」這一職位很受歡迎。那日本的大佐,相當於我國的什麼軍銜,又可以帶多少兵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 日本「大佐」是個多大官,帶多少兵?為何日軍爭當大佐也不做少將
    在不少抗日電視劇當中,日軍有一種軍銜,經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那就是大佐。這個職位究竟多大的官職,又帶多少兵呢?在這裡就必須要說一下日本的軍隊制度,實際上大佐直譯於日文的漢字,日本走上軍國主義之後,舊日本軍銜按照16級次序如下: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伍長(下士)、軍曹(中士)、曹長(上士)、準士官(準尉)、少尉、中尉、大尉、少佐、中佐、大佐、少將、中將、大將。
  • 日本二戰時期的「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有何特殊待遇?
    即: 將官:上將、中將、少將;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再來說說日本的軍銜編制 現在我們再了解一下日本的軍銜編制。日本軍銜現指日本的自衛隊裡面被授予的職位名稱。
  • 抗日劇中經常出現的日本「大佐」,到底是什麼軍銜?是多大的官?
    電視裡有許多的日本軍官都被稱為大佐,這個大佐是何軍銜呢?是否符合真實的歷史原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根據世界上各個國家對軍銜的劃分習慣,我們可以將軍銜,大概分成三類:尉官、校官以及將官。這其中並沒有佐官這個軍銜,那麼佐官這個軍銜是不是就是不存在的呢?其實左冠這個軍銜是真實存在的,它是日本獨有的特殊軍銜。
  • 二戰中大佐是什麼軍銜,有多大權力?網友:原來這麼大的官!
    二戰時日本軍隊分為三級九等,將、佐、尉中分大、中、少,後在1950年日軍重建時,又分曹、士兩大軍銜,但其主幹仍是將佐尉三等。在日軍中,大佐可擔任的職位很多,二戰時一個大佐軍官通常擔任聯隊長,統管約三千多名士兵的聯隊,相當於我國的「團長」,要不就是擔任某旅團或某師團的參謀長,其權力比少將旅團長還要大。若是要劃分明確些的話,大佐擔任的聯隊長是「上校」、旅團參謀長對應的是「大校」,那麼師團參謀長所對應的就是「準校」。
  • 抗日劇中經常出現的日本大佐是什麼級別的軍官?
    大佐是日寇的一種軍銜。日軍軍官在二戰時採取三級九等制,即將、佐、尉,又各分大、中、少。其中大佐相當於陸軍上校。二戰後,日本於1950年開始重建軍隊,至1954年建成陸,海,空三軍,稱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軍銜分幹部,曹士兩大類。其幹部仍為將,佐,尉,三等九級。
  • 日軍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為何他們不當少將,也要爭當大佐?
    日軍的大佐到底是個啥官?日軍的大佐略相當於中國的上校!不過,在二戰的時候,日軍中的大佐實際上的權力大小,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具體還要看當時擔任了什麼職務。由於大佐是屬於軍隊智囊型的人才,因此他們可以擔任部隊的聯隊長以及師、團級單位的參謀。理論上來講,大佐這一官職具體的級別高低,還得參考其服務的對象。
  • 日本軍隊的大佐軍銜,實際權力很大,到底能擔任什麼官職?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過日本軍隊的將官。今天,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大佐軍銜。在各種影視劇中國,經常出現大佐、中佐之類的軍銜。一個重要問題出現了,大佐到底是什麼等級的官職,為何其他國家都沒有這一軍銜,大佐軍銜能夠擔任什麼官職呢?
  • 二戰日本戰列艦艦長:是什麼級別海軍軍官擔任的
    二戰日本戰列艦艦長:是什麼級別海軍軍官擔任的 早期舊日本海軍戰列艦的艦長,大多由大佐擔任,不過二戰時代,舊日本海軍的軍銜,實際上是將官、上長官(同佐官)和士官(同尉官)等劃分,因此還有些稱呼不容易理解;其實不只是戰列艦,重巡洋艦、輕巡洋艦甚至是航空母艦的艦長,一般都是大佐擔任。
  • 圖解二戰日本軍隊軍銜及標誌
    二戰結束前,日軍軍銜也發生過一些變化:1938年(昭和十三年)之前,日軍常服軍銜使用肩章;1938年之後則使用領章(日本稱為「襟章」),通稱「九八式軍銜」。日本陸軍軍銜分為長官(軍官)、長官相當官(軍佐)、普通士兵、專業士兵四類,其中長官分將官、上長官(佐官)、士官(尉官)三等九級,長官相當官分將官相當官、上長官相當官、士官相當官三等八級,普通士兵分準士官(準尉)、下士官(軍士)、兵三等七級,專業士兵分準士官相當官、下士官相當官、兵三等七級。
  • 日軍「大佐」指揮多少兵,相當於什麼軍銜?
    朋友們閱讀文章時,請您先點擊上面的社會萬象,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收到免費優質的文章了。我們每天都有好的分享,完全是免費的,請朋友們放心關注。 引言:《亮劍》我們都看過,其中李雲龍擊潰日軍坂田聯隊,並擊斃大佐的橋段讓人稱讚。但許多人也感到好奇,這個大佐相當於我軍的什麼軍銜?
  • 日本「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官職,日軍為何不當少將要爭當大佐?
    李雲龍一登場,就在蒼雲嶺之戰擊斃了坂田大佐,後來伏擊日軍戰地觀摩團,又幹掉六個大佐外加一個少將,反圍剿戰鬥中又擊斃一個聯隊長,也是大佐軍銜,在攻打平安縣城時用義大利炮轟死了山本一木,他也是大佐軍銜,前後加起來,李雲龍擊斃了將近十個日軍大佐,絕對的「大佐殺手」!
  • 大佐又是什麼級別?
    在影視中,只要是關於抗日戰爭的,在日軍中總會有大佐的身影,有一個場景想來也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就是通常會有一群日本士兵,而在最前面的有一個軍官,在這個軍官的身邊,會有一些向他獻計謀或者是報告一些事情的人,這些人都是一副卑躬屈膝的樣子,而這位軍官就是所謂的日軍中的大佐。
  • 日本大佐是什麼軍銜,可以指揮多少人?相當於我國什麼級別軍官?
    在愛國電視劇《亮劍》中,其中有一個片段是李雲龍率領著他的戰隊擊斃了日本大佐,並且擊退了日軍。這一個片段讓不少人感到熱血沸騰。那麼,肯定也有一些人感到好奇,日本的大佐相當於我國的什麼軍銜呢?其實,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有了這種軍銜制度,不過一開始,一般叫做軍官。舉個例子的話,就像古代的百夫長之類的,這個職位就等同於現在的連長。不過,將軍銜制度正式使用,並且將他發揚光大的卻是中世紀的歐洲了。為什麼說是歐洲發揚光大呢?
  • 日軍「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手中可以指揮多少士兵?
    ,日本雖然是一個小的島國,但是很早就開始近代化、工業化的腳步,因此在二戰中面對中國這樣一些比較落後的工業國還是非常具有優勢的,前期甚至在對戰美英等傳統列強時打出優勢,只是最後被龐大的同盟國的體量所最終擊敗。
  • 二戰中日軍的軍曹是什麼級別,能指揮多少人呢?
    在各種講述八路軍敵後抗日遊擊戰爭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遍布敵佔區的日本據點,通常是數十名鬼子配上幾倍於鬼子的偽軍駐守一個據點。一般的日軍據點,甚至不過十來個鬼子和幾十名偽軍士兵,而這個據點的首領,也經常是由日軍的曹長或軍曹擔任,也就是被偽軍漢奸們稱之為「太君」的日軍。
  • 二戰時期美日差距有多大?美國:輕輕鬆鬆打贏日本
    二戰之中,日本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重創了美國海軍,妄圖打一個時間差,利用美國海軍無力再戰的這段時間打通東南亞到中東地區的石油運輸路線,並且實現和德軍的大匯合。因此日本和德國才會瘋狂的想要打通連接中東地區的石油運輸路線,以保證自身能夠擁有充足的石油資源,這樣才有一絲機會獲得二戰的勝利,甚至有人說日本如果這個舉動成功了的話,有可能最終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實際上這種說法非常不靠譜,當時美國和日本之間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至於到底有多大?美國表示:即便是閉著眼睛都能打贏日本,輕輕鬆鬆,日本毫無翻盤的可能性。那麼美國當時到底有多強呢?一起來看看吧!
  • 二戰哪個地方死的日本兵最多,不是中國,而是東南亞一小國
    二戰哪個地方死的日本兵最多,不是中國,而是東南亞一小國 中國進行的抗日戰爭,持續了十四年之久,為了民族解放事業,中國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