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十二月二十五日電 題:椰城勁刮手機文學風
中新社記者 王辛莉
九萬三千餘件參賽作品,來自中國三十一省市區、澳門、新加坡、紐西蘭的三萬多名參賽選手,五十五個高校文學社團,二十二名國內著名作家組成評委團,數十萬讀者投票,累計總投票數逾八百萬票……
第三屆e拇指手機文學原創爭霸賽今天下午在海口舉行頒獎典禮。獲獎選手、全國知名詩人、作家、文學評論家齊聚椰城,颳起一場手機文學旋風。
拇指記錄生活
「『拇指』是我們的家:『文聯』是父親的書房;『日誌』是我的閨房;『論壇』是母親的廚房……」拇指日誌之星刺狐妹妹稱。
她說的「拇指」是指中國手機文學第一門戶e拇指手機文學網,「文聯」是文學網發起的手機文學愛好者組織,目前註冊會員達五十六萬人,「日誌」是手機博客,「論壇」是文學網上的拇指論壇……
與刺狐妹妹一樣,一批手機文學愛好者用拇指記錄生活。正在非洲巡遊的cocoboy三個月來每天用手機記錄自己的遊歷,並用手機拍攝圖片傳到e拇指網,和會員們一起分享精彩的異域之旅。
今年十六歲的初三女生劉昕暘創作了《誰知我心》的手機日誌,記錄自己初中三年的心路歷程,贏得七千多點擊量,這位夢想成為一名幼師的女孩決定繼續拇動自己的生活。
手機文學刷新生活
何謂手機文學?在獲獎者「拋金引酒」眼裡,手機文學是草根寫作。「文學不再是舊時王謝的專利,她已悄然飛進了尋常百姓家中。文學平民化顯示了社會的包容和多元。」
今年六十一歲的獲獎選手張先生,兩年來創作了二千四百多篇手機文學作品,涵蓋詩歌、小說等多種體裁。他說:「創作手機文學刷新了我的生活,讓我更熱愛生活了。」
四川大學文學社此次獲得團體金獎。學生代表易秋菊表示,手機文學是大學生溝通情感的主要工具,給校園增添了新元素。
一批多年遠離文學創作的詩人因為手機文學賽事而重新激發創作熱情。「專家特別獎」獲得者見前是三亞人、詩人,多年封筆,此次創作了一百多首詩歌作品參賽。他感慨自己以手機代筆,重回繆斯懷抱。
傳統融時尚,手機文學前景廣
今天頒獎典禮上,《故事會》、《小小說選刊》等人文期刊,天涯社區、榕樹下等文學網站現場籤約,與「e拇指」結成手機文學戰略聯盟,試水傳統文學的手機傳播市場。
引人注目的是,知名影業公司華誼兄弟與中國移動籤訂合作協議。「e拇指」平臺的精品原創作品將作為影視素材,由華誼製作成手機短劇,推向市場。
《小小說選刊》主編楊曉敏表示,傳統文學傳播離不開現代通信技術,小小說和手機文學在短小精悍、大眾幽默上有共通之處,兩者結合將產生良好效應。
業內人士稱,隨著「手機閱讀」成為一種趨勢和時尚,吸納傳統文學優勢的手機文學將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完)